The NBA is so much more than just basketball.
最近感謝一連串的小人物來賓上節目,相互推薦,讓小人物們人數大有成長。當然也非常感謝一路陪伴小人物上籃成長的小人物們,有你們的鼓勵和支持,才會讓小人物上籃們這麼沒理性的每天每周每月每季每年的錄下去。
最近小人物們彼此也在討論,小人物上籃該如何定位? 小人物上籃的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是什麼?
當然故事的起源都很簡單,大部分的小人物們也都知道了。小人物Fu和Hans是大學時候愛打籃球也愛嘴砲的朋友。幾年前覺得現在美國的體育圈有數不清的體壇Podcast,但講中文討論NBA的節目卻少之又少。於是秉著 ”與其抱怨現況倒不如成為改變的一部分” 的理念,所以開始自己製作podcast。
但是根本很簡單,因為小人物們就是很愛籃球,尤其是NBA籃球。
所以每一次小人物Hans訪問小人物來賓,第一順位的問題,都是問怎麼愛上籃球的。因為這就是小人物上籃會發生的最原始的初衷。
NBA可以聊的東西太多了。可以深,也可以廣。而且一直在演變。
就像科學研究一樣,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推翻過去的定律。不要再說跳投不會贏冠軍,光是過去的標準上籃姿勢 "左腳起跳右手上籃" 都被Kyrie Irving 的 off-handed 上籃顛覆。當初錄音的時候一直受不了火箭Morey的三分,籃下或罰球戰術,結果現在這變成全聯盟的金法則。
NBA的球員一批比一批強大,球員越來越全面。球員本身也會隨著年齡技巧球隊戰術受傷而變化,改變打法,定位。受傷後再復出,不只是面對身體上的缺陷,還有心理上克服陰影與新角色的調整適應。當然就算沒有受傷,新的訓練觀念,飲食,投籃技巧都是一直在演變的課題。
教練當然也是球隊成敗的關鍵之一。教練團有沒有替自己的球員找出能夠最大化團隊戰力的體系,並在針對對手做出適當的game plan以及比賽中的巧妙調整?
可是教練怎麼知道自己的眼睛腦袋的判斷準不準? 有沒有執著在自己的盲點還是偏執上? 所以有了數據團隊和分析。
那球隊希望打造的團隊體系,有沒有適合的教練與球員? 這時候領導團隊與管理就是決定球隊組織架構才華薪水,未來是要拚季後賽,衝冠軍,還是要重建的關鍵決定。任何有一定程度領導管理經驗的人都可以告訴你,管理沒有絕對。重點在你相信的是什麼。什麼是你願意為你相信的而執著付出,就算有可能犧牲上你的勝利,招牌,生涯。人生哲學。
扯得有點遠嗎?
越關心NBA, 就發現NBA本身遠大於籃球本身。
還記得早年看過專訪報導,來自Yugoslavia的國王中鋒Divac與來自Croatia的全能前鋒Toni Kukoc很難友善擁抱 "因為我在故鄉的家人正在避難因為你的政府轟炸我們。" 有時候小人物們會忍不住談起社會議題。有時候NBA球員會迫使小人物們談種族的議題。有時候小人物們會希望節目聊到球員工會以及正義的歷史演變。有時候美國社會本身會逼使NBA球員們跳出來替自己的信念發聲,所以球員們不再只要閉嘴和運球 (shut up and dribble)就好。
運動員也是領導者。Draymond Green曾經被邀請去哈佛大學談論運動員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與社會責任。馬刺隊一直擁有全聯盟最國際多元的球員,這和隨時提醒大家全世界有比NBA冠軍還要重要的議題的Pop教頭不是巧合 (這甚至可以部份解釋為什麼Patty Mills是Pop的無限制愛將)。教頭勇士隊的教練Steve Kerr從未避開一次替正義發言,從種族,文化,性別,階級,直接挑戰來自美國總統的評論。也因如此,NBA擁有美國職業聯盟中最多非白人的領導管理階層與教練,理念上最自由進步 (liberal and progressive) 的總裁 Adam Silver,以及最自由的球員發言權。
而因為有了Kevin Love與DeRozan願意面對自己的公開發言,未來從球員到愛看NBA的青少年,都知道自己的恐慌並不孤單。因為有了LeBron James,Akron家鄉的孩子有比較好的支持遠離麻煩,把注定要被扭曲的命運帶向擁有希望的教育路上。更重要的,這些發言與環境,使得小牛隊老闆Mark Cuban公司內的性騷擾問題得到了社會的關注與處理。也希望Jason Collins挺身而出後,未來就算是同性戀(甚至跨性別者)可以不需要面對言語目光評論或必須隱藏自己性向的霸凌。
愛籃球深度中毒的小人物一定聽過想過講過,basketball is life. 小人物們從NBA這個大太陽系運作當中所學習到的智慧,也絕對不只侷限在籃球場上。而是可以在人生中的各個層次中得到連結,領悟,且希望達到實現。
回到最近小人物們思考關於identity的問題,以及小人物上籃如何建立自己的獨特之處,才不會成為一個只是把英文媒體觀點轉換成中文嘴砲的錄音檔。這部分也還沒有答案,但肯定的是當一位位獨特的小人物們熱心參與時,不論是提供技術支援,聲音配樂,話題建議,留言討論,無私分享,經營管理,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方式,都是讓小人物上籃一起成長的推力。籃球是團隊運動,小人物上籃也是。
專門討論NBA的小人物上籃,也會繼續討論著我們的社會,文化,經濟,正義,政治議題。因為NBA is so much more than just basketball.
And of course, Everyone of us. All together. We will have fun.
歡迎來到小人物上籃。
#老話一句 #感謝各位小人物一路來的支持 #有感而發 #一起成長吧
「小牛隊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牛隊英文 在 小人物上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小牛隊英文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小牛隊英文 在 張旖旂 WaW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小牛隊英文 在 看職業運動學英文- 1/4 #1633 #NBA . 再見!達拉斯小牛隊 ... 的評價
- 關於小牛隊英文 在 獨行俠教練團、快艇獨行俠、小牛隊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小牛隊英文 在 獨行俠教練團、快艇獨行俠、小牛隊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小牛隊英文 在 小牛英文的分享,運動視界、SPORTSV、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小牛隊英文 在 小牛英文的分享,運動視界、SPORTSV、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小牛隊英文 在 Joan Baez《Donna Donna 多娜多娜》小牛多娜無奈的命運 ... 的評價
小牛隊英文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oop Taiwan 美國職籃戰國策:
大家好,我是Hoop Taiwan 美國職籃戰國策編輯部古硯偉,這期雜誌即將在明天上架,但在上架之前,有幾個應該和本刊有切身相關的議題,想和讀者們分享,我也把這些想法寫在這期編者的話裡面。
.
這個月籃球界兩件大事,要屬鮑爾兄弟(LiAngelo、LaMelo Ball)遠赴立陶宛,以及小牛隊由老闆庫班(Mark Cuban)宣布中文名為「獨行俠」,兩者帶給我的共通感觸,是網路時代速食資訊,是否比運動文化更重要了?
.
鮑爾兄弟赴歐本期內容已有提及,小牛改名,則是由庫班在ESPN訪問時談到,「我很不開心,我聽到球隊在中文被稱做是『小乳牛(little cow)』,很顯然沒人想被稱做是小乳牛,我很開心有機會改變。」
.
過去幾年小牛隊徽從牛仔帽改成馬之後,隊名到底該怎麼翻譯,一直討論不斷,這次最後經由網路投票表決,「獨行俠」擊敗狂馬和烈駒兩個提名,成為小牛正式譯名,但隊名投票決定,非記名,甚至非球迷都能上網決定。
.
現行NBA譯名,除雷霆和鵜鶘外,台灣地區所見幾乎是由本刊已故前總編「曲爺」曲自立所譯,曲爺曾表示,當初翻譯小牛是1980年小牛創隊,曲爺翻過英文字典「Mavericks」後,取其德州牧牛傳統,以及「初生之犢」兩者典故,故翻做小牛。
.
翻譯強調信雅達簡,曲爺翻為小牛既符合德州民情,也有更進一步解釋Mavericks傳達精神,庫班對「小牛」二字由何而來並不了解,初生之犢更並非單指乳牛,顯然翻譯庫班不滿意,是個稻草人假議題。他應該也不理解「獨行俠」的不倫不類為何,若要接續曲爺之意,「犢行俠」或許還更有點傳承意味。
.
而鮑爾兄弟如果是十年前連臉書都還沒興起的年代,棄學生和中輟生連跳級失敗都難以引起討論,但這次卻連ESPN都派出NCAA王牌記者古德曼(Jeff Goodman)貼身採訪,甚至連球爸表示華頓(Luke Walton)對湖人失控,都是由古德曼從立陶宛傳回第一手獨家,最後球爸發言,引起NBA教練撻伐。
.
鮑爾兄弟無論打好打壞,都已經早已遠離「籃球」範疇,反而更接近時下「網紅」。社群時代,網路關注能夠改變很多東西,鮑爾兄弟和球爸,小牛開放改名都是如此,社群網路可以帶來不同面相關注,挖掘更多不同消息,但比起過去,資訊也更速食和淺碟,無形中我們失去的也更多。
.
基於本刊編輯部立場,現在我們並非NBA官方雜誌,不會在未來雜誌將小牛改名獨行俠,也不樂見小牛隊名更改,既粗魯又抹煞譯者希望傳達之意義,與小牛二字對於死忠球迷長年累積認同,也同樣不尊重。
.
網路時代,取得和取代很容易,想要累積卻很難,在資訊爆炸的現在,我們是否更仔細判別資訊帶來的意義,以及前人累積的努力和苦心呢?
小牛隊英文 在 張旖旂 WaW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GirlPower
今天一位前輩在我用新身份跟他打招呼後,跟我說他「很佩服我」,但是後面一長串的原因,在我聽到第一句後,就已經腦中一片空白,記不太清楚為什麼他會這樣說,只記得他說他是認真說的(雖然跟他平常開玩笑的口氣其實一樣XD
無論如何,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鎖定目標,不管選擇哪一條道路,你會知道你要往哪裡前進的。
Kavita Akula說:「我要用我自己的例子告訴所有運動女性運動員,我能做到的,其他印度女性也一定可以。」
本屆女籃亞洲盃(前身亞錦賽)主辦國印度,睽違六年,終於再度登上瓊斯盃舞台,陣中新生代後衛Kavita Akula,年僅21歲,已經是第二度入選國家隊,除了國家隊資歷之外,她是印度史上第一位拿到NCAA獎學金的籃球員,看過《我和我的冠軍女兒》的讀者朋友,應該不難理解一個印度女性運動員想要出頭有多不容易。
2010年,印度籃協和簽有合作協議的美國高中體育名校IMG Academy,到印度挑了8名青少年球員到美國受訓,當中最有名的,就是2015年選秀會上第二輪被小牛隊選中的7尺2吋印度中鋒Satnam Singh,而除了Satnam之外,當時才剛滿14歲的Akula,也是當時被送出去美國的球員之一。
被問到當初才國二,怎麼能夠這麼大膽跨過大半個地球到美國,她笑說:「美國對於每個有夢的印度人來說,就像是最高殿堂一樣,誰不能想去呢?」
2010年,Akula抱著非拿到獎學金不可的信念出國,她不僅條件毫不起眼,身高只有160公分左右,沒有突出爆發力和速度,而且當時其實連英文都不會說。
她說:「《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裡面描述的女性地位都是真的,在我家鄉其實女生沒有很多受教育的機會,我念的學校也幾乎沒有英文課。一開始到美國去真的很想家,語言不通,食物吃不習慣,人生地不熟,幾乎每天都在哭,但當初和家人約定好,如果出國,就一定要拿到獎學金。」
在美國念了一年語言學校,四年高中和兩年的二年制專科學院(Junior College),整整待了七年之後,21歲的Akula,終於盼到第一級大學獎學金,新學期將成為大峽谷大學(Grand Canyon)新鮮人,招收她的教練,是今年成為大峽谷大學總教練的前WNBA明星球員Nichole Powell
Akula不僅成為Powll教頭生涯第一個招到的球員,同時也是印度籃球不分男女籃,史上第一個拿到NCAA第一級獎學金的印度人,Women can Play,Akula真正證明這一點。
她說:「我想拿到大學文憑,繼續攻讀碩士,如果可以,或許我有機會在哪個地方的職業聯盟打球,然後當我回到家鄉的時候,或許能夠成為下一代年輕球員的榜樣,激勵其他印度女性,無關乎性別,只要你有決心,一樣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樣去證明自己。」
印度女籃在瓊斯盃的表現,或許就像是牙牙學語的新生兒,但籃球永遠不只是籃球,很多人想要透過籃球,證明自己夠格站上國際賽舞台,甚至更多人想透過籃球,激勵一整個世代,即便那是很難很難跨過的歷史與文化的性別藩籬,也是一樣。
更多更詳盡的Akula報導,都在下一期的HoopTaiwan美國職籃戰國策喔!
小牛隊英文 在 獨行俠教練團、快艇獨行俠、小牛隊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推薦與評價
達拉斯獨行俠(英語:Dallas Mavericks,縮寫:DAL),是一支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職業籃球隊,分屬於NBA西區的西南組,主場為美航中心。球隊老闆為马克·库班, ... ... <看更多>
小牛隊英文 在 獨行俠教練團、快艇獨行俠、小牛隊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推薦與評價
達拉斯獨行俠(英語:Dallas Mavericks,縮寫:DAL),是一支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職業籃球隊,分屬於NBA西區的西南組,主場為美航中心。球隊老闆為马克·库班, ... ... <看更多>
小牛隊英文 在 看職業運動學英文- 1/4 #1633 #NBA . 再見!達拉斯小牛隊 ... 的推薦與評價
達拉斯小牛隊老闆Mark Cuban 在去年9 月公開徵求小牛隊中文譯名,他認為「小牛」在 ... 其實英文隊名"Maverick" 原本有「特立獨行」的意思,因此翻譯成「獨行俠」算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