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9從斷捨離的心得到創業家如何主動創造收入,最後離題到線上直播賣二手物品
最近我的斷捨離
斷到3層櫃上~
其它地方還是亂亂的
放了IKEA買的木紋畫框,
把貼在牆上的貓頭鷹海報裱框。
一旁放上裝飾用龜背芋盆栽
和溫潤質感的灰粉色陶器,
直接放著就很好看。
我發現自己的視線三不五時的
會看向這個方向,感覺很舒服。
最近銀快在 設計你的每一天 社團
(我沒有開個人社團,但銀快開的社團是我很喜歡泡的地方,裡面有很多啟發我的靈感)
他分享說:「在你的書櫃,去排一些特定的書名做為關鍵字,是跟你的夢想或是目標有關,這樣你每天看著它的時候,會變成自己的潛意識」
我很喜歡跟「重新設定潛意識改變自己」
的主題,因為我發現潛意識的能力
比表意識強多了。
所以我決定試試看,
把櫃子上面擺上幾本書
有我期望的美好人生的關鍵字。
擺完後覺得房間的一角
好像變成一個小小書展,
給我走入了書店的感覺。
原來家裡的書除了塞進書櫃外,
還可以擺成這個樣子
有封面的圖案搭配文字,
格外吸引眼球,
經過時總是不經意的瞄上一眼。
我想圖像+文字這樣也許更容易
內化成內心的潛意識吧?
不知道呢
實驗看看會有什麼結果,
這也是平日時的小樂趣之一
我的房間其它地方還是很亂,
只有放書的地方最漂亮,
但我覺得這會變成一個指標性的地方,
因為每次看都很美,
所以也想要把其它雜亂的地方
改成一樣的漂亮。
我覺得在要想要達到的目標上,
先做一個小小範圍的成功經驗,
這樣的美好感受就會變成一股拉力,
有了更多的自信吸引你做更多的改變。
它就有點像是在你的夢想和現實之間,
去搭一座橋樑,
有時是你自己去搭的,
但你的夢想如果可以帶給別人幫助
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幫你搭一把。
整理了兩箱二手物品,
都是水桶啊、掛衣架、小擺飾
用很久的羽毛球拍之類的小雜物。
想要賣給跳蚤本舖,
但打電話過去詢問,
說是疫情期間現在不收貨。
這下可好了,
兩箱物品放在那裡沒有清掉,
我就沒有動力繼續斷捨離。
這時我忽然想到,
自己好像很習慣從賣家手上買東西,
但好像沒有習慣主動賣東西
跟人收錢的經驗。
一直以來,
我下意識一直覺得,
我不要的物品,跟朋友或陌生人開口說
「這個賣你多少錢」
進行這樣的當面的交易
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掩面)
我可能還比較會說「不用啦,這個送你啦!」
好像別人願意賞臉收下就不錯了,用賣的好像會覺得你很死要錢似的、自以為這很有價值、會被笑~等等
但我後來發現老公習慣
跟人面交買二手未開封的鋼彈,
當我提議他可以把原有組好,
放很久泛黃舊的鋼彈賣掉,
他除了給我說現在沒市場、疫情期間大家缺錢的理由外,還說PO上去怕組的很爛被笑...
嗯,原來主動賣東西給別人,
這好像也是需要練習的事情。
我想起看到一些國外創業家寫的書籍,
他們說小時候就會主動跟鄰居說要
幫忙草坪進行除草、推銷童子軍餅乾(為什麼童子軍要賣餅乾?)來賺取零用錢。
#富爸爸窮爸爸 的作者
提到小時候他和朋友
收漫畫店要處理掉翻到爛掉的漫畫,
放在自家的地下室,
收很低的費用,
讓其它小朋友可以看一整天
做為他們的小事業。
#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作者
建議下班後增加另外收入的方法,
可以是你在遛狗時,順便幫其它鄰居遛狗
收取一點費用,或是做為交換互惠
下次他幫你多煮一份晚餐,
你可以省下煮飯的時間進行時間利用。
我一直在想
為什麼他們從小可以順理成章的
賣東西給別人,或是敲鄰居家的門,開口說:
「先生,我可以幫你一點忙,我幫你除庭院的雜草,你只要給我幾美分,如何?」
是因為從小的教育嗎?
還是外國的風氣比較開放?
如果小朋友都可以做的到,
為什麼我不行?
我跟他們,到底是差在哪裡?
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話,
請留言告訴我,
這個我想了4年還沒想通的問題
如果我可以把
「不論金額,主動賣東西給別人,從別人那裡收到錢錢」
變成我的習慣,那在以後
無論是我賣自己的二手物品、包裝自己的知識、經驗、服務販售,都會變成一個非常厲害的實用技能。
也許我可以直播拍賣自己的二手物品練習,
替每個物品講故事同時,也做為練習從別人收到錢錢的成功經驗?
#搞不好我練肖維還比講知識受歡迎
於是我開始妄想自己的直播畫面:
「大家看看這一組羽毛球拍,上面充滿使用的痕跡,我小時候住台北,暑假時爸爸媽媽會帶我們回去屏東爺爺奶奶家住兩個月~
媽媽怕我們無聊,去文具店買了羽毛球拍給我們,那時候我和妹妹的娛樂,就是下午時打羽毛球的歡樂時光了,這個從羽毛球拍,承載了過往美好的記憶,雖然它的握把布掉了,但是去買一個新的,只要20元~
而且你看看小戴和麟洋最近在奧運上的精彩表現~你家小孩也許是下一個台灣之光,預算有限的粉絲們,只要100元!
就可以把這三支羽毛球拍帶回家,
進行最小成本的試驗,
試試看你家小孩有沒有成為下一個球王球后~
我再送你一條羽毛球桶,雖然是用過的掉了一些毛,但是質料是上好的羽毛球!!
#我是不是扯太遠(搔頭
#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
#真的很隨
#我寫完重看怎麼好像當podcast在講淦話
#一定是最近錄音兩次沒存到檔和爆音氣到文風都變了
#練肖維
小狗錢錢線上看 在 文森特 • 幸福 x 星座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_
【2021九月星座運勢】
#喜歡記得幫我分享
恭喜處女、天秤寶寶生日快樂~
昨天是開學日,相信不少家長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可以專心的在職場工作打拼賺錢錢
本來之後沒打算寫運勢文了
畢竟市面上很多老師都寫的很不錯
但今天有兩位森友(不知道這樣稱呼可不可以)
「因為覺得我的很準,
月底一直在期待有沒有九月的😂 」
因為金星處女,所以我還是決定寫了
如果你也喜歡星座運勢,記得幫我點個愛心喔
太陽來到處女座,告訴我們要有規律的生活
才能有穩定的產出和效能
另外我們也可以調養一下自己的身體
比如來個療癒SPA或是吃個健康餐盒
這個月太陽與海王星有衝突
對於未來目標方向多少會感到迷惘和力不從心
有飲酒習慣的少喝一點,容易酒醉誤事喔!
9/11金星來到天蠍與天王金牛產生衝突
暗喻著我們的戀情將有變數
究竟是「轉角遇到愛」還是「東窗事發」
或是上演「偶像劇八點檔」狗血劇情呢?
那就要看你的星座命盤了
緊接著日、水、火在天秤座,也暗示秋天來了
我們會開始重視對方的想法和很需要另一半
或想透過與他人合作創造更大效益和資源
另外本月的重頭戲就是水星逆行了(9/27)
就像文森之前限動說的,逆行前的「#停滯期」
這也是2021最後一次逆行,大家努力撐過吧!
而且水星逆行為六星齊逆拉開序幕
我們的生活氛圍進入了「檢討期」
過去的好跟不好都會被重新拿出來討論
如果你是圈子裡的知名人物皮就要繃緊點
【9月份星座排行榜】
🏆人氣第一:處女座
🏆事業第一:射手座
🏆正財第一:獅子座
🏆偏財第一:水瓶座
🏆桃花第一:金牛座
【12星座運勢解析】
#參考上升及太陽星座
白羊座♈:工作運第一
工作運不錯,接到的案子和任務是你喜歡的
努力點爭取加薪獎金吧!容易過勞不要逞強
9/15後競爭和小人多,學習和善相處創造雙贏
金牛座♉:戀愛運第一
你的春天來了,注意有突發戀情或財運發生
單身把握機會多認識對象,理財可以多佈局
但不能是僥倖心態,另有合作機會找上門
雙子座♊️:房屋運第一
重心在家庭父母及建立,還有房屋投資項目
工作上企圖心弱,可以重新嘗試轉換跑道
想窩在舒適圈,以及了解自己的過去和家族
月底容易想起與前任過去,或是有舊愛來找
巨蟹座♋️:朋友、學習運第一
與兄弟姐妹互動開始頻繁,需要你多協助
朋友可能就是戀人,學習能量強,想增廣見聞
可以來個說走就走的小旅行,月底家裡事多
獅子座♌:正財運第一
把心思多放在「如何提高身價」展現自信
可以多學些生財之道和把身型調整至最佳狀態
月底會跟老友、舊相識相逢,或是老師同學來訪
處女座♍:人氣第一
本月當紅炸子雞,人氣NO.1,可以多曝光自己
重新規劃,是個換新工作、展開新戀情的好時機
月底財務上容易有貸款、債務,請好好重新檢視
另外要注意有刀火燙傷的情形,多留點神!
天秤座♎️:直覺力第一
可以接觸身心靈領域、走訪宮廟及教堂宗教聖地
有興趣探索內在深層的潛意識,練習覺察自我
若從事幕後工作這個月算是不錯,會有好成績
身體容易發炎症狀要小心喔!
天蠍座♏:社群知名度第一
對於從事社群經營和網路事業的朋友有好消息
多認識跨領域、相同理念的朋友對你有好處
財運人緣不錯,但跟夥伴、伴侶有價值觀差異
月底容易回憶過往,睡眠品質不佳、淺眠多夢
射手座♐️:事業運第一
容易受長官、長輩的重視,多表現可升官加薪
想多認識不同圈子的朋友,找到可以合作的對象
也容易跟過去的朋友重新連結,比如在網路遇到
感情上容易發生秘密地下戀情,多半是奉獻心態
摩羯座♑:成長運第一
對國外、異國文化有感,可以計畫出遊放鬆一下
從事貿易、出版、培訓相關工作會有不錯的發展
感情上有機會從線上認識對象,距離反而是種美
月底跟長官、長輩容易溝通不良,要好好覺察
水瓶座♒:偏財運第一
從事業務可以多把握這個月,多爭取案件領獎金
月底可以計畫出遊讓自己放個假,或是上課學習
感情上有機會遇到專業、地位高、年紀大的對象
雙魚座♓:貴人運第一
發揮1+1>2的合作優勢,與對方互為貴人
合作及投資案若想賺錢必須投入大量資金
感情上容易跟異國風情、大師來電,有好感
帶來其胡灌頂的全新感受
以上就是9月12星座運勢
希望大家都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羊座 #金牛座 #雙子座 #巨蟹座 #獅子座 #處女座
#天秤座 #天蠍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雙魚座
#星座 #十二星座 #星座運勢 #星座解析 #星座分析
#運勢 #感情 #桃花 #事業 #工作
小狗錢錢線上看 在 耳朵書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翻譯文
很喜歡這篇文章,所以翻譯成繁體中文分享。
原文作者為Y-combinator的創辦人保羅·格雷厄姆 (Paul Graham)
標題:生命短暫 (Life is short)
原文連結:http://www.paulgraham.com/vb.html
----------------------------------------------------------
我們都很常聽到這句話:「生命短暫 (Life is short)」
但我小時候每次聽到這句話,我都會想,講這句話的人是真的在抱怨生命的有限性嗎? 所以把壽命延長十倍,我們就不會再有「人生短暫」囉?
很顯然這樣的假設性問題沒有人能回答,於是我當時就停止探索這個問題,直到我長大,直到我有了小孩。
我發現小孩給了我答案,答案是生命真的很短。
/
有了小孩以後,她向我展示了看待時間的全新角度。看待時間不該是一個無限延伸的時間軸,而是切割成零散的片段。
假設你有個兩歲的小孩,同時你又是一個擁有正常工作的上班族,扣掉那些你回家很累滑手機,以及他玩了一整天八點就睡這種無實際互動的天數。
你真正能與小孩相處的時間,一年只有52個週末。
又,假設聖誕節老公公只有在小孩3-10歲才存在,意味著你最多只能再陪她經歷8個有聖誕老公公的聖誕節。
這個8不多,不論從任何角度來看。
不管壽命是一百歲還是延伸個幾百年,這個8都是固定、有限的。
我發現,生命的短暫並不是來自於壽命的長短,而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軌道單方向的快速行駛,會重疊的部分,只有短短的幾年。
對小孩來說,從她誕生的那一刻,我們相處的時間就開始倒數。
對爸媽來說,從我們誕生的那刻,就開始倒數,反過來也是。
所以,生命真的很短暫,但然後呢?
/
【避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對我來說,除了就字面意義上的把握時間以外,另一層涵義是,我們應該試著消除掉那些浪費時間的廢話 。
哪些事情是在浪費我們的生命?
冗廢的會議、毫無意義的爭執、官僚主義、處理他人犯的錯誤、擁塞的交通、會帶給人罪惡感且心理成癮的無益消遣。
這些浪費時間的事情,會以兩種方式進入你的生活,要嘛強制進入,要嘛欺騙你。
我們先講強制的這種,通常是工作。大部分的人無法避免工作,大家都需要錢,錢才能維持生活的火車頭繼續前進。
但,工作的價值一直在變,方式在變,你可以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做小幅度的調整,讓自己不要在這上面浪費生命。
例如,大型組織或傳產往往會花很多時間在無意義的會議,以及花很多時間在蓋章、確認,蓋章,然後更多的確認的時間黑洞裡。
只要你有意識的,把「不浪費生命」的優先次序放在金錢與名聲上面,總是可以找到機會不用做這些冗事。寫幾支小程式,或者是趁疫情提議線上會議,這些都不是大變動,但你可以有意識地拿回時間的主導權。
如果你是自由業者或者小型公司,你可以從那些有毒的客戶下手,減少與他們的交流,甚至軟性拒絕合作,你少花在他們身上的時間,價值遠大於你從他們身上賺來的收入。
強制型的浪費人生還算好處理,比較麻煩的是騙你上鉤的這種。更糟糕的是,你不是迫於生活,而是你主動選擇了浪費時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網路上與酸民吵架。
當人被攻擊的時候,會本能性的保護自己。但是,就跟想吃薯片、想要從眾的本能一樣,這種心理反射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了。事實上,在網路上被攻擊的時候,最好不要花太多時間捍衛自己,因為這些人本質上就是「奪走」你的生命,也就是你最寶貴的時間。
想通了這點,你的回應也會跟著不一樣。
在網路上和別人筆戰算是偶然事件,有一種更容易讓人無意識下浪費時間的:各種科技的副產品。
所有商品存在的目的都是在爭取我們的注意力,包括現在手上拿著的這個手掌大的小玩意兒,這意味的我們要花加倍的心力,才能夠避免科技、物質成癮。
這時候我們應該要問自己:我真的想要花時間在這個東西上面嗎? 我是不是應該要做更重要的事情?
但,什麼是重要的事情?
/
【重要的事情】
有極少數的人很幸運,他們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自己喜歡的領域,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喜歡數學或照顧小動物,並且花很多時間在上面。
但多數人的生活都混雜了各種有用與無用的事情,最後才慢慢地學會區別他們。
「區別什麼是重要的」對年輕人來說尤其困難,因為在國中二年級三年級的時候,獲得同儕認同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當你問一個大人,如果能回到過去,跟國二的自己說說話,多數人會說他們希望當時的自己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
所以,如果想知道什麼事情是重要的,就問自己:「有哪些事情,十年二十年後的你回過頭來,仍然會覺得重要?」
重要的事情,不會因為時空背景而改變。
重要的事情不見得是「重要」的事情,它很可能就只是和朋友喝杯咖啡,聊聊生活,或者抱抱身邊的人。即使只是這樣,你也不會覺得浪費時間。
生小孩的一大好處是,他們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你,什麼是重要的事情。當你盯著手機時,他們會抓著你的袖子說:「來陪我玩嘛」。 十年二十年後,你仍然會覺得放下手機,與身邊這個小可愛說說話是件值得的事情。
/
【生命的短暫是什麼模樣?】
生命的短暫是,你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某一刻突然消失了。
你總是認為有天你會寫本書,你會去爬某座山,你會開始學寫程式,然後下一秒窗戶突然關起來,再也沒有機會。
身邊有人離世,就是這個樣子。
我的母親去世的時候,我希望我能多陪她一點,有時候我覺得他仍然在我身邊,而母親也以她過去慣有的安靜陪伴方式,鼓勵了我的這種幻想。
但這終究只是一種幻想,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個犯下這個錯誤的人。
避免被這扇關上的窗戶嚇到的唯一方法,就是意識到它。
我指的不是病態地提醒自己死神站在肩膀上,而是把事情反過來看,想做什麼就立刻去做。不再等待哪天有機會再寫書,不再等待哪天再去爬山、探望母親。
你不需要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該等待,you just don't wait,不要等,現在就去做就對了。
對於我的母親,我感到難過的不只是我想念她,更多的是,我常在想我們原本可以一起做更多事情,然而我卻沒有。
我的大兒子現在七歲了,有時候我會想起他三歲的模樣,回憶把我帶到過去的時候,我沒有任何遺憾,至少我們度過了一個父親與三歲孩子最佳的時光。
把那些浪費生命的事情最小化,不要等到有機會才去做想做的事情,享受你的時間,做重要的事情。
----------------------------------------------------------
原文連結:http://www.paulgraham.com/vb.html
圖片來自義大利插畫家 Davide Bonaz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