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5] 細說分鏡 Vol.1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59
🖍攝影,表面看到的是藝術,裡面隱藏的是技術
🖍技術,包含了所有攝影中,每一個基礎的觀念與經驗的累積
記得十幾年前開始學攝影,那是學校課程的一門必修課,上課的同學不管你有沒有相機,反正你就是想辦法去借到、買到一台相機,或是跟分組同學一起共用一台相機,36 張照片一起分擔費用,還能省點錢,當時真的光把一些基本的觀念學完,確實是花了 12 堂課的時間。
🟥拍一張照片要多久
拍一張照片要花多少時間? 不是從觀察開始,而是按下快門後直到看到照片前為止,前後要花上多少時間? 最快…,你覺得可以多快? 這問題我在自己的課堂上問過不少學生,幾乎沒有人能答到「最接近的答案」
🔺三天? 五天? 七天? 還是一天,都不是,答案是約 3 小時。🔻
一捲底片差不多拍 36 張,而你裝好後也不會一直胡亂的按快門,而我快的話,差不多也要個把個小時才能把一卷底片拍完,這在當時已經算很心痛的速 – 因為貴哪,快門聲就像是從破掉的錢包,掉出硬幣砸在地上的聲音,從第一張開始拍到最後一張照片結束,快速的取出底片,此時你背對相片館轉身前進,對著老闆說「我要快洗」,這個快洗…,差不多要 60-90 分鐘不等,由於要特別洗你這一份底片,工錢、料錢與時間都特別的貴,前前後後算下來…,自你按下第一次快門直到看到成品照片,也真的差不多約 3 小時左右,當然,有人還可以更快一點。
🔺撰文的今天,需要多少時間? 3 小時不到,甚至還不用 3 秒,1 秒不到的時間,你就可以在相機螢幕上看到剛剛拍的好不好,用上述相同的心情拍完 36 張,「最快看到照片的時間」依然是 1 秒,按下快門後,每一張照片都花不到一秒的時間就能看到。🔻
🟥學習的時間
記得第一個攝影作業,是正確的將曝光三元素給適當的拍出來,我記得那時我在找會動的東西做練習,跑到了圓山兒童公園,拍攝裡頭的旋轉木馬,忘了當時快門是使用多少,最後的結果是無法「凍結」旋轉木馬上頭,以及坐在上頭的人們快樂的表情,然後再用一周內的時間,重新、重拍練習,直到這項練習 PASS。
現在使用數位相機就快多了,從十幾年前還身為學生,到現在變成學生的老師,在教導這個作業時,相同的要求,卻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當學生按下快門,立馬檢查照片…
「快門速度不夠,重來」
學生再重拍一張
「還是差一點,再來一次」
學生再摸著相機,再重新調整更適合的快門速度
「這樣子就對了,下次記得要照這方法練習,而不要死背答案」
這樣子一來一往的動作,大概…,最慢 10 分鐘就可以學好單一練習,比起我第一個練習的作業,花費數天時間,快上了不知數百倍之多。
🟥技術的定義
每學一個新的觀念,當你用相同的模式一試再試,仍需花上不少時間,但也比過去使用底片相機快上不少,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直到熟練。 同樣的一個練習,拿到不同主題,考慮的重點順序、重心又不同了,又再重複練習,直到真的練到「精髓」,我想這時可以說 – 嗯,技術已經熟練了,就算遇上陌生、第一次接觸的場合,也不容易失敗,也不會拍的讓自己失望。
到底「技術」的定義該如何定義,我還是喜歡引用維基百科裡頭的說法,比較讓大家較有討論上的共識:
🔺「技術可以指人類對機器、硬體或人造器皿的運用,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廣的架構,如系統、組織方法學和技巧。它是知識進化的主體,由社會形塑或形塑社會,如電腦等新技術的增生使人們相信技術是社會進化的決定性力量。換句話說,它是驅動改變的自發性動力。」🔻
「它是驅動改變的自發性動力」,這句話來解釋討論攝影中最有趣的一段話,當我們學習攝影,從基本的曝光到創作,每一個動作與環節,我都認為包含了非常多的「技術」在裡頭,當我們熟練每一個技術後,這「技術能驅動改變」我們,產生一種「動力」,讓我們能組合攝影裡不同的變數,去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影像可能。
因為技術有這個本質,也就是說,你必需熟練每一個攝影的觀念、操作方法,不能臨時抱佛腳 (因為景像千變萬化不等人的),也不能含糊帶過 (不能無法解釋變數間的交互影響關係),當一切熟練、駕輕就熟,才能讓我們面對一場景下,生出更多的創作可能,這就是技術 – 驅動改變的自發性的動力,這個自發性就是從我們心中所產生的動力。
🟥藝術的定義
🔺「藝術,指憑藉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也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是的,書讀得不多的我,在我辭窮的字典裡,維基百科總是我偷懶下依賴的來源。
藝術百百種定義,若以上述的定義裡,我留意的是「技巧、意願、 想像力、融合、平衡」這幾個關鍵字義,雖然無法確定裡頭的「技巧」是否為「技術」,但我認為我們暫不拘小節將技巧等同於前面所說的技術。
🔺細看「藝術的定義」他包含了「創作、分享」二個階段,同時藝術是個「過程」,既是創作的過程,也是分享的過程,當然我們難以透過無形的事物憑空用電波在大腦間傳遞,在我們攝影藝術「創作與分享過程」最具體的結果,自然是表視在具體的影像照片,好讓我們溝通有個開始、基礎與焦點。🔻
🟥攝影藝術
藝術定義中「……將個人或群體體驗 “沉澱與展現" 的過程」,進一步我會這麼定義攝影藝術:
🔺攝影藝術也可說是「個人技術的熟練,加以個人生命體驗的 “沉澱” 後,透過自身的意願、想像力、經驗加以融合,創作出影像的過程,並且具體表現在 “照片作品等具像物體上”,與他人共享意識、情感。」🔻
我會這麼解釋「攝影藝術」這個名詞。
我認為,如果在攝影的「觀念、技術」無法熟練,你是無法創造出精采的作品,誤讀了觀念,解釋不清的變數互動,雖然仍可創造出作品,但要記得藝術不但是創作的過程,也包含了分享的過程,在前一階段你可以模模糊糊的拍出一張視覺精豔的作品,但後一階段相信就難去表達清楚,難以他人共享你的意識與情感。
不要說什麼「藝術不該是主觀、客觀、多元解讀」這套說法,來偷渡你無法與他人解讀、分享你作品意義這一關,你可以是一個表達拙劣的「說者」,畢竟「表達這件事,也是個技術與藝術」,但你不能是對自己作品毫無念頭的攝影創作者,吱吱唔唔的說「我覺得這就是美,就該這麼做」,雖然這也是一種自我解讀做品的說法,但以「表達作品,與他人共熟意識、情感,視為藝術創作的一環」來看,前半段作品創作你或許過關了,但後半段作品分享,卻可能打上了零分。
🟥技術與藝術班車
外拍最常遇上學生的問題之一「面對這場景,光圈 (或快門) 該用多少?」,這是常見的問題,也是奇怪的問題,這問題不該問我才對,應該問問你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作品呈現」。
但這只是個外拍練習,總不會一開始就將初學學生拉到「藝術創作」的層次,我還是會說「想想光圈是做什麼,快門又是做什麼,上課都有提到」,提示一下,學生通常還是能拍出基本的作品出來。
藝術表達前,技術一定先到位,在技術培養熟練過程,同時也在觀察藝術創造的元素,技術到藝術不是一趟單行票班車,而是來來回回的過程,透過技術熟練,來欣賞、了解藝術是如何創作產生,再透過藝術的欣賞過程,回頭看看自己技術哪裡的欠缺。
在我看來,太多數的人,自認基礎觀念學會了,就一直朝著藝術創作猛衝,卻鮮少有人帶著回程的車票,坐回攝影基礎起點站,重新的想想那些攝影變數下,還能擁有什麼樣的可能,再買張車票重新朝著藝術創作出發,這也是我對現在攝影風潮下,我自己對「我自己」的反思。
🟥生命體驗的沉澱
也許我們太在乎如何讓一張照片富有可看性 (精采的構圖)、故事性 (一張照片千言萬語),只想快速拿著相機跨越了「技術、藝術之間的交集」這困難一關,想要用最快的方法達抵達「終點」,也就是一張讓人讚嘆連連的作品,然後再繼續重複下去。
在藝術的定義中還有一段話讓我非常在意「加以個人生命體驗的 “沉澱”」,一張作品必定是個人生命體驗的「沉澱」,這個「沉澱」真的需要時間、歷練,急也急不得,無法像自底片攝影過渡到數位攝影,彈指之間就能見到作品那樣神速,而我自認這方面我依舊欠缺,我自己也在追尋著「我認為攝影之於我生命的關係解釋」,一直找不到好的解釋,或許這追求的過程,就是為往後作品不斷堆疊的必經之路吧。
🔺最後還是想提醒自己,「攝影藝術下的照片作品,它只是個過程,不是結果,包含了 “創作” 以及 “分享” 的過程」,若要再多說一點,照片的生命不是自按下快門後就走到終點,應往外延伸,如何與他人分享情感與意義,這是攝影藝術觀念裡,作為一張「攝影下的照片作品」的定義。🔻
另一方面,技術與藝術間不是個單程車票,不是一路抵達終點就結束,這是來來回回重複的旅程,在途中同時堆疊自己對攝影與生命的體驗,當拿著相機,走了無數的路、拍了無數張的照片,此時是該停下來、看看自己與他人的作品,聽聽他人的意見,與最要的「心裡的聲音」。沉澱後再重次出發。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梁靜茹官方專屬頻道 Fish Leong's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讓這些曾卑微到塵埃裡的愛 在我們的支持下開出花朵 讓這些隔著山海相望的戀人 在我們的祝福裡走向未來 讓他們不再煩惱又得說再見 ===[ 飄洋過海來看你 ] 跨國同婚=== 《飄洋過海來看你》 作詞/作曲:李宗盛 為你 我用了半年的積蓄 飄洋過海的來看你 為了這次相聚 ...
「小 二 嘆 詞 練習」的推薦目錄:
小 二 嘆 詞 練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活得更直率一些
只要感覺自己所感覺到的,並且對自己說出那些感覺就好。越是這麼做,我們就越能了解自己,也越能在現實生活中表達自我。但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我們無法這麼容易做到。這是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我們每個瞬間都在找個名分、找個理由,都費盡心思想尋求專家的見解、權威人士的評價?於是,錯過了看見眞實自我的機會,扭曲自我、再度汲汲營營於他人的標準?
有鑑於此,心理學家羅哲斯主張,個人的心、想法與表達必須一致;換言之,他十分看重「一致性」。
簡單來說,一致性可以說是直率。我的心與我的想法一致,便不會有扭曲介入的餘地。我與我之間沒有扭曲介入,就表示我能更準確的看淸自己。所以唯有追求一致性,才能夠看見眞正的自己。
尼采也是以「一致性」,完成他的主要工作。
他的冷靜睿智,其實源自於他對自我內心驚人的坦率觀察,尼采的哲學是不斷且徹底地使自己的內在與想法一致的成果。尤其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他直率地揭露人類內心的二重性,可以說是對扭曲的警告。也因此,我們每個瞬間都必須檢驗自己眞正的情緒、眞正的想法,必須努力讓這兩者維持一致。
實際上,追求一致性非常簡單。每當產生幼稚的心理,就承認這樣幼稚的情緒;感到丟臉,就認知並承認丟臉的心情;若有了害怕的感覺,就正視這種情緒存在的事實。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嫉妒的情緒」這個例子吧!
A與B都經營餐廳。A的料理技巧出眾,餐廳的客人較多。某天B打出「樂活餐飮」的口號開始吸引關注,不僅上了電視,更透過地區頻道打廣告,搖身一變成為連鎖餐廳,大獲成功。
A看到這樣的B感到很不是滋味,覺得實力比自己差的人竟然更成功,讓他感到十分委屈。A想:「奇怪,餐廳重要的當然是味道,說什麼樂活啊?這種包裝過的行銷用語根本都是假的,是不實廣告吧?」造假的B固然有問題,但被這種言詞迷惑的大眾也讓A感到失望。於是每遇到一個人,A便大肆批評B,並且感嘆大眾太過愚蠢。
如果這時A對自己的情緒更坦率,他很快就能察覺這是在嫉妒,接著承認自己是個會嫉妒的人,進而正視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絕對沒有誰對誰錯。如果A能夠坦率面對自己的情緒並正視這個狀況,或許就能像B那樣用新的觀點改變自己的餐廳,燃起欲望開發更優秀、美味的餐點,也說不定。
相反地,他也可以正視B打太多廣告,有廣告不實的風險這件事,並承認B願意承擔這個風險,而他只是選擇了穩定的生活,並對這樣的自己感到滿足。重要的事情是,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去扭曲自己、批評他人。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那樣的狀況下承認自己的想法。即使想大聲承認「嫉妒又怎樣!」,也會因為難以看見那藏得太過嚴密、太過扭曲的嫉妒心,而無法坦然說出口。所以我們將意外地發現,許多人會扭曲自己的情緒,並且錯過好好排解情緒的機會。
不可否認的,這就是我們的現實,也因此我們必須進步。這是為了讓理性有介入的空間、為了消除情緒扭曲的可能性,也為了淸除那些與坦率作對的力量。而情緒扭曲、與坦率作對等現實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身體」。尼采認為身體才是更巨大的理性,比理性更値得信賴。
「身體是巨大的理性,擁有唯一的意義,而其所具備的意義同時也擁有多樣性。那是戰爭也是和平,是畜群也是牧者。兄弟們!你們稱為『精神』的那小小理性,也是身體的道具。那不過是你巨大理性的小小道具,不過是玩具而已。」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因此,想要正確理解情緒時,就必須觀察對情緒做出反應的身體,這樣一來理性便會失去扭曲的力量。因為無論理性再怎麼試圖說謊,身體都會如實的反映出情緒。
被嫉妒吞噬的A若觀察自己的身體,就會發現身體正在產生一些反應。有句話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確,很有可能會產生不是滋味的感受,也可能會覺得心裡哪個角落不太痛快、莫名感覺不舒服等等。這些都是身體對該狀況的抗拒反應,只要靜靜觀察這樣的身體,很快就會意識到這是嫉妒心所引起的問題。
沒錯,若我們能像這樣正視所有情況,身體就會做出反應,那是 正直、直率、無法隱藏的反應。
那麼,當情緒來臨時,究竟會有什麼身體反應呢?例如:感到恐懼便會毛骨悚然、冷汗直流;感到憤怒便會雙頰泛紅、心跳加速;感到厭惡便會覺得反胃;墜入情網時會心跳不已。當然,每個人遇到這些時刻的身體反應都不一樣。不過若能仔細觀察身體對這些事情的明確反應,就能意識到自己身上確實產生了某些情緒,如此,便可以更輕易接觸「眞正的情緒」、「眞正的我」。當我們獲得想法與身體的一致性之後,就能開始遇見眞正的我,也能更冷靜地看待現實。
這樣正視自己眞正的情緒與身體、接觸到眞正的自我,同時認同這就是自己之後,我們便能慢慢接受、接納眞正的自己,進而迎接眞正的改變。
.
《#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
學習用最快樂的方法享受痛苦、成為超人,從此不再被情緒左右
.
作者:朱賢成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0)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昨天的直播,我們便說到一致性的表達重要性。這是一種展現力量的方式,用不卑屈、不討好、不憤怒、不理智化的態度設立界線,具體而清楚。
當然,這需要好多年的時間練習。像昨天直播談到的18歲的青少年要能做到,機率並不高,尤其青少年常常難以掌控自己的情緒。
要清晰地自我表達,不能忘了好好跟自己的身體相處。跟身體相處是日常,所謂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是在這個範圍內。
祝願您,能常跟自己的身體相處,能體會到不理解身體的反應,就難以接近沒有預設立場的理性!
小 二 嘆 詞 練習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贈書】【好書分享:韓國繪本《別生氣,有話好好說》】
「正確的表達是溝通的基礎,學會表達自我,練習有效溝通」
先聲明我去年真的沒跑去偷生孩子(雖然肚子跟孕婦沒兩樣),大家以訛傳訛到連螺爸的朋友都問他:「聽說你有外孫女了?(還沒投胎啦!!)」,分享繪本純粹是個人興趣謝謝(抹臉)!!
《別生氣,有話好好說》(疑這書名是針對我嗎!?)是本風靡韓國十多年的幼兒溝通學習繪本,南韓女團都不知換幾代了,本書依然在暢銷排行榜上屹立不搖。
故事敘述一隻愛生氣的小刺蝟陶琪每天都像吃了炸彈般氣噗噗,對弟弟、媽媽、朋友都大吼大叫發脾氣,長此以往沒罹患高血壓真是奇蹟!某天陶琪發怒時,頭上突然出現一團雲朵(不是空氣汙染造成的懸浮微粒),每發火一次,「生氣雲」便隨之增大,最後甚至變成夾帶閃電、大雨的烏雲,石門水庫再也不缺水了耶~
從教育意義來講,三~六歲的孩子正處於發展語言和情緒的時期,能使用的詞彙有限,也不清楚怎麼調整、控制感情。且因年紀漸長,必須學習適應社會上的期待與要求,諸如:與弟妹好好相處、玩玩具要遵守先來後到的次序等,當孩子受挫感到無助,憤怒便會爆發出來。
本書引導孩子運用正確、簡單的溝通方式表達情緒,例如起初陶琪總對想和姊姊一起玩的弟弟吼叫:「這是我的東西!不准碰!」
之後陶琪學會撫平內心的「生氣雲」,看到弟弟騎著自己的腳踏車,改說:「騎半小時收費五元,比UBike更便宜!」從此累積財富成為刺蝟中的郭台銘……嗯不對啦!!陶琪改成用「我希望」…「就好了」的句型與他人溝通,譬如:
「弟弟,我希望你騎腳踏車前,能先跟我說『姊姊,請借我玩』就好了。」
「媽媽,我不想穿藍色裙子,我希望穿紅色褲子去學校就好了。」
自從陶琪培養了良好溝通力,能安頓情緒,與他人和諧相處,刺蝟媽媽再也不必一面扶著後頸罵:「死丫頭~」一面嘆氣喝大醬湯。別忘了,孩子會透過觀察式學習模仿父母,父母自身言行正是孩子最好的身教。
在藝術形式方面,除了色彩鮮明之大色塊平塗,本書主要採取混合媒材創作,繪者以韓國傳統花布、緹花布料、手工縫線、絨毛纖維等構成動物的衣著服飾,保留胚布粗糙毛邊,運用不同織品特性,強調各個角色的特色。
像小刺蝟陶琪頭上別著格子布蝴蝶結,衣服上有兩個歪歪斜斜的花布口袋;神祕的刺蝟奶奶則以白色毛線勾成一綹綹捲髮,臉上戴著鐵器彎成的眼鏡,提籃以藤枝編織。多變材質使畫面看起來更豐富立體,一幅幅插畫跳脫書本限制,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由上可知,《別生氣,有話好好說》在內容與表現方式上,皆有值得稱道之處,無怪乎能成為雋永的兒童讀物。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別生氣,有話好好說:幼兒溝通學習繪本》,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生氣時會用什麼方式抒發情緒?例如:
「《別生氣,有話好好說》:把枕頭當成螺弟,往死裡打!!」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8/26(四)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8/27(五)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別生氣有話好好說 #幼兒溝通學習繪本 #화내지말고예쁘게말해요 #安美妍 #徐熙正 #布克文化 #風靡韓國十年 #長踞韓國嬰幼兒暢銷排行榜 #蟬聯七周韓國綜合類暢銷排行榜百大書籍 #生活教育 #正向溝通力 #表達自我 #情緒管理 #全彩印刷 #精裝 #繪本 #圖文 #童書
📖博客來:https://bit.ly/3y8fIgz
📖城邦:https://bit.ly/2WiW44o
📖誠品:https://bit.ly/3jaUtXq
📖金石堂:https://bit.ly/385DxuX
📖讀冊:https://bit.ly/2XJQb0F
小 二 嘆 詞 練習 在 梁靜茹官方專屬頻道 Fish Leo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讓這些曾卑微到塵埃裡的愛
在我們的支持下開出花朵
讓這些隔著山海相望的戀人
在我們的祝福裡走向未來
讓他們不再煩惱又得說再見
===[ 飄洋過海來看你 ] 跨國同婚===
《飄洋過海來看你》
作詞/作曲:李宗盛
為你 我用了半年的積蓄 飄洋過海的來看你
為了這次相聚 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
言語從來沒能將我的情意表達千萬分之一
為了這個遺憾 我在夜裡想了又想不肯睡去
記憶它總是慢慢的累積 在我心中無法抹去
為了你的承諾 我在最絕望的時候都忍著不哭泣
陌生的城市啊 熟悉的角落裡
也曾彼此安慰 也曾相擁嘆息
不管將會面對什麼樣的結局
在漫天風沙裡望著你遠去 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己
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窮水盡 一生和你相依
為你 我用半年的積蓄 飄洋過海的來看你
為了這次相聚 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
言語從來沒能將我的情意表達千萬分之一
為了這個遺憾 我在夜裡想了又想不肯睡去
記憶它總是慢慢的累積 在我心中無法抹去
為了你的承諾 我在最絕望的時候都忍著不哭泣
陌生的城市啊 熟悉的角落裡
也曾彼此安慰 也曾相擁嘆息
不管將會面對什麼樣的結局
在漫天風沙裡望著你遠去 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己
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窮水盡 一生和你相依
陌生的城市啊 熟悉的角落裡
也曾彼此安慰 也曾相擁嘆息
不管將會面對什麼樣的結局
在漫天風沙裡望著你遠去 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己
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窮水盡 一生和你相依
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窮水盡 一生和你相依
===【 Music Credit 】===
製作人:陳建騏
編曲:吳加恩
吉他:鬢角(本勵門)
弦樂編寫:吳加恩
Strings:WOT Music我的音樂製作
弦樂監製:Eddie Hsu許義昕
小提琴第一部:陳韋全、陳柏邑、高維濃
小提琴第二部:黃郁婷、張譽耀、薛媛云
中提琴:袁繹晴、陳可倪
大提琴:吳登凱、許書閑
對唱編寫:陳建騏、潘妮琪
合聲編寫 :田曉梅
合聲演唱 :田曉梅
錄音師:陳以霖、林尚伯
錄音室:完美聲音錄音室
混音師:陳文駿
混音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梁靜茹 #艾怡良 #跨國同婚

小 二 嘆 詞 練習 在 葉佳錚 j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吉他創作】葉佳錚 - 哪裡才是我的家(Demo)
☛https://youtu.be/hSw0Sxfk2F8
【吉他創作】葉佳錚 - 追趕的瘋子(Demo)
☛https://youtu.be/dY523-XSUyg
【吉他創作】葉佳錚 - 給,只有妳的時候(Demo)
☛ https://youtu.be/s16eoBA8lp4
【吉他創作】葉佳錚 - 仰躺在這個小世界(Demo)
☛ https://youtu.be/TVuVMM4VgAw
│彈唱練習計畫
2019年起,每週二定期發佈Cover或創作的影片
│房間以外的彈唱練習計畫-【離你遠一點,然後再靠你近一點】
對於生活,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式與想像
而我只想離你遠一點,包含懶惰習慣、無關的情緒,惡靈退散
然後再靠你近一點,到訪沒有去過的地方、遇見兼具環保與愛的人、跳脫舒適版的彈唱練習計畫
3月起,我將前往全台的每一個縣市
並挑選出一間背包客棧、獨立書店、獨立咖啡店等場域演出
試著把自己丟出去,最後再豐收地撿回來
❤️ 訂閱+按讚+分享 我會非常愛你 ❤️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iajheng.yeh/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iajheng.yeh/
♫ StreetVoice :https://streetvoice.com/jiajheng_yeh
♫ 錚的網站 :https://jiajheng.weebly.com/
-
2019.08
每一段得來不易的旅行,並不會如願完美,
但也因為不完美,才會有藉口再次出發。
記錄第三次環島,再次遇到六級地震與颱風襲擊的悲慘遭遇。
等妳轉來
詞/曲 葉佳錚
面對這个無奈的生活
漸漸失去快活的感覺
站在落雨的亭仔腳
等待天光 來行
離開熟悉的故鄉 過著沒人的午後
無管遇到什麼 就別再怨嘆
我一工一工一工 行到當初的車站
我一工一工一工 失去理想
-
#葉佳錚 #等妳轉來 #自創曲

小 二 嘆 詞 練習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洛天依 #權御天下 #二胡
洛天依-權御天下 二胡版 by 永安
Luo Tianyi - Sun Quan The Emperor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312831388
《權御天下》是嗶哩嗶哩2015年拜年祭中,由Vocaloid虛擬歌姬洛天依演唱的中文原創歌曲,因其霸氣的曲風和濃厚的歷史氣氛被很多人喜愛。拜年祭後由UP主『沒有龜殼的烏龜』於2015年3月5日投稿,AV號為av2075941。2015年4月12日在嗶哩嗶哩達成播放量一百萬,成為傳說曲。也是Vocaloid中文曲中第二首傳說曲與VOCALOID中國第一首獨唱傳說曲。讓我們先來欣賞這熱血的音樂與精美的PV:
https://youtu.be/Xzqtt0ob-zA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075941/
很多網友推薦我拉《權御天下》這首歌,一聽之下冷汗直流啊,185這麼快的速度是想要逼死誰?XD 一開始用二胡拉的時候,完全跟不上,只能用很慢的速度練習。錄音時終於熟練些了,但還是花了四個小時才錄完。
《權御天下》整首歌的旋律性強,但是樂段反覆很多次,二胡不像歌詞內容可以變化,相同的旋律反覆演奏聽起來有些單調。所以我寫了這首歌的和聲部,再用高低八度做出差異,另外用二胡拉了馬嘶鳴,讓音效豐富些,希望聽起來不會太膩。這首歌最大的困難點在節奏,185的速度之下,加上很多樂句的開始不在小節或正拍上,相當的複雜,所以演奏時要特別注意節奏。至於音準,反而因為是快歌,所以聽起來不會有太大問題。演奏上諸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讓我們拿起二胡,一起來rock這霸氣的三國故事吧!ヽ(✿゚▽゚)ノ
========================
洛天依-權御天下 二胡版
原唱:洛天依
作詞:ST
作曲:烏龜
編曲:烏龜
調音:挨批熊
曲繪:酥妃
笛子:康師傅の海鮮麵
混音:小新xin-kun
動畫:墨蘭花語
原曲發行:2015年3月5日
二胡錄製:2015年5月11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312831388
1=E BPM=185
(前奏) (低八度)
6123 2156 6123 2126
6123 2156 65653 2321
6123 2156 6123 2126
6123 2156 (仿嘶鳴) 65653 176
(高八度)
6123 2156 6123 2126
6123 2156 65653 2321
6123 2156 6123 2126
6123 2156 (仿嘶鳴) 65653 176
東漢末 狼煙不休
3221 236
常侍亂 朝野陷 阿瞞挾天子 令諸侯
561 561 11621 223
踞江東 志在九州
3221 536
繼祖業 承父兄 既冕主吳越 萬兜鍪
561 561 11621 656
縱天下 幾變春秋
一〕3221 236
二〕1776 763
穩東南 面中原 水師鎖長江 抗曹劉
一〕561 561 11621 223
二〕235 235 55353 556
鎮赤壁 雄風赳赳
一〕3221 536
二〕1776 763
奪荊楚 撫山越 驅金戈鐵馬 滅仇讎
一〕561 561 11621 656
二〕235 235 55365 323
(間奏)
6123 2156 6123 2126
6123 2156 65653 2321
6123 2156 6123 2126
6123 2156 (仿嘶鳴) 65653 176
紫髮髯 碧色眼眸
3221 236
射猛虎 倚黃龍 膽識過凡人 誰敵手
561 561 11621 223
御天下 半百之久
3221 536
選賢臣 任能將 覆江東雲雨 盡風流
561 561 11621 656
千秋過 再難回首
一〕3221 236
二〕1776 763
問古今 興亡事 幾人耀青史 芳名留
一〕561 561 11621 223
二〕235 235 55353 556
笑談間 雲煙已舊
一〕3221 536
二〕1776 763
終留下 萬古嘆 生子該當如 孫仲謀
一〕561 561 11621 656
二〕235 235 55365 323
運帷幄 英雄幾拂袖
176 65 556
陰謀 陽謀 明仇 暗鬥
一〕65 65 65 65
二〕17 17 17 17
化作一江濁浪東流
一〕61 32 32 23
二〕13 17 17 71
君不見 軍赤壁 縱野火 鐵鎖連環
6312 212 212123
也不見 御北敵 聯西蜀 長江上鏖戰
6312 212 2121236
繼遺志 領江東 屹立於 神州東南
6312 212 212123
盡心力 灑英血 展偉業 劍氣指蒼天
6312 212 2121236
軍帳內 公瑾智 張昭謀 奇策頻獻
一〕6312 212 212123
二〕1766 656 656567
沙場上 太史勇 甘寧霸 一騎當十千
一〕6312 212 2121236
二〕1766 656 6565671
縱使有 千萬種 寂寞和 孤單相伴
一〕6312 212 212123
二〕1766 656 656567
既受終 冠帝冕 龍椅上 成敗也笑看
一〕6312 212 2121236
二〕1766 656 6565671
(間奏)
6123 2156 6123 2126
6123 2156 65653 2321
6123 2156 6123 2126
6123 2156 (仿嘶鳴) 65653 176
鐵甕城 難攻易守
3221 236
旌旗立 蒼空蔽 逾百千雄師 萬蒙舟
561 561 11621 223
善制衡 眼光獨秀
3221 536
擢魯肅 勸阿蒙 聚賢成霸業 名利收
561 561 11621 656
固疆土 施德恩厚
一〕3221 236
二〕1776 763
軍心定 百姓安 富國又強兵 重耕耨
一〕561 561 11621 223
二〕235 235 55353 556
交遠好 未雨綢繆
一〕3221 536
二〕1776 763
聯南洋 合林邑 行軍遠渡海 駐夷洲
一〕561 561 11621 656
二〕235 235 55365 323
因字數限制只能上傳部分簡譜,完整簡譜請見: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312831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