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sArtProjects】Inspired by monet 、picasso 、van gogh 、da vinci……讓孩子跳出學校制度,寓生活於藝術,引導他們感受藝術的美好🎨
——————————————————————————
【#好文重温】生活遍地是藝術教材
教育即生活 - 這則理念,很多人說過、想過、聽過,卻認為是知易行難,最後教育歸教育、生活歸生活,從沒有交集。然而,對於我這種堅信「遍地是教材」的媽me來說,火車博物館、海防博物館、科學館、動植物公園、金魚街、大坳門郊野公園等,統統是課室。
像在剛過去的周四,又為剛滿4歲的兒子66隨意設計了藝術一日遊。首站,趁平日早上的海港城人少,先帶他欣賞四位韓國藝術家權大訓、金大成、金起民及崔星喆的特別展覽,喜歡《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他,自然最愛其中於露天廣場展示的《漫遊仙境》系列。
中午是學校旅行,由鐘樓出發,沿著尖沙咀海旁邊走邊欣賞12件由本土藝術家創作的雕塑,老師還帶了不同的物料,讓孩子隨便坐在地上創作,用鐵線造Spider Crab、用泥膠整北極熊,讓藝術不再是枯燥的素描或寫生,而是結合生活中所見;之後走走停停的去到K11,老師要家長與孩子在商場內尋找其中15件藝術品,並回答5個問題:1)這是甚麼?2)用甚麼造?3)它像甚麼?4)有何用途?5)喜歡它嗎?為甚麼?藉以引導孩子提出見解。「它是駱駝,是用薯條造的。」孩子們天馬行空的答案,以及超乎想像的觀察力,總讓大人們嘖嘖稱奇。
學校旅行結束後,最後一站是位於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玩具傳奇」。「媽me細個就係玩呢啲……」公仔紙、傳聲筒、射碼紙、紙陀螺、抓子、東南西北、翻花繩、西瓜波、椰菜娃娃、小露寶、食鬼……藉著玩具跟兒子訴說自己的成長故事,才知,教育可以這麼浪漫!
想起為了女兒而成立尤利亞出版社的Venus說過:「我們相信,詩歌與藝術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記憶,更在我們的心裡。」讓孩子跳出學校制度,寓生活於藝術,引導他們感受藝術的美好,才能各自在自己的領空自由飛翔。
#親子專欄 #親子教育 #親子 #鄧明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聖德肋撒堂(英語: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塘太子道258號,於1932年12月18日舉行祝聖典禮。依照香港政府的規定,聖德肋撒堂是獲准舉行婚配聖事的天主教聖堂之一。九龍區第二大教堂聖德肋撒天主堂是教香港教區在,亦是全港最多人舉行婚禮的教堂。聖德肋撒堂...
尖沙咀鐘樓歷史 在 香港舊照片 - oldhkphoto.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atreon英屬香港】第10集.畢打街鐘樓
點擊閱讀:https://www.patreon.com/posts/48816911
在香港眾多的歷史文物中,鐘樓似乎獲得較多重視,例如尖沙咀鐘樓、前天星碼頭鐘樓(已拆)及告羅士打大廈鐘樓(已拆)等。不過,在十九世紀初期興建的畢打街鐘樓,不僅沒有獲得重視,而且還有居民聯署請求儘快清拆,務求除之而後快,屬於當時一宗有趣的社會議題。
畢打街鐘樓落成於1862年,拆卸於1913年。若以今日的古蹟評級原則評審,當時已有機會判定為歷史建築。網上資料指出其拆卸原因,源於港英政府需要擴闊中環街道,這種說法以偏概全,並非當年的清拆原因……
—--------------------------
【香港舊照片Patreon】
主打民間歷史研究,逢一、三、五更新。Podcast、街道歷史、地標建築及檔案解讀,期望大家支持。
https://www.patreon.com/chunyu1230
你的訂閱,支持獨立民間歷史研究。
尖沙咀鐘樓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ella終於成功集郵✌🏻😄
同佢鐘意嘅LEGO®Friends五個主角合照喇❤️
其實我哋都黎咗香港樂高®探索中心,呢到好值得一家大細去玩,特別好似Bella呢類Lego鐵粉🤩必到。大家可能會諗係香港indoor嘅playhouse大極有限,但香港樂高®探索中心又真係好大喎,高達30,000 平方呎入面,設有 10 個不同的樂高®主題園區,仲有樂高®咖啡室及禮品店,適合 3-10 歲嘅小朋友同家人一齊互動及體驗Lego嘅教學。
呢個超級室內遊樂場嘅主題區包括:古堡歷險、迷你天地®、樂高®好朋友、樂高®創意工作室、樂高®得寶農莊、魔法轉盤、樂高®賽車場、樂高®4D 動感體驗。
一入去我哋就被充滿香港特色嘅迷你天地®展區吸引住,一個個地香港標建築及風貌以樂高®積木呈現眼前,當中包括中環天星碼頭、山頂纜車、前九廣鐵路尖沙咀鐘樓、大澳、廟街等為人熟悉嘅旅遊景點....仲有灣仔藍屋和全港第一代公共屋邨之一美荷樓等香港歷史文化建築,睇到大人都嘩嘩聲。
除咗「Friends園區」入面成個HeartLake City吸引Bella之外,佢就最鐘意玩「古堡歷險」,化身勇士去拯救公主,話射槍Game好刺激,古堡入面有三個歷險區域,歷時長達3.5分鐘,會遇到不同嘅角色模型及3D立體射擊目標,佢呢個歲數終於識玩喇👍🏻
仲有機動遊戲~魔法轉盤,坐上去後好似踩單車咁,成架車就飛上大空。
唔好錯過「樂高®4D 動感體驗」,會上映Ninjago及A New Adventure兩套有4D特效嘅電影,佢啲風、雨、雪效果令阿囡好興奮😆
場內仲有好多lego池:可以挑戰樂高®賽車場,小朋友自己動手砌出自己嘅LEGO模型車,於3 條不同類型嘅坡道測試自己作品嘅速度、跳躍嘅距離及高度。
至於地震測試區就可以測試自己嘅Lego建築物有幾堅固,又可以去得保農莊玩穀倉外型滑梯(約高 2 米),同約 30 厘米高樂高®動物模型影相,而且仲有大型得寶軟積木池。當日Bella仲參加埋「樂高®創意工作室」,向模型拼砌達人取經,砌出自己架車仔添!
玩到攰可以去coffee shop醫肚,仲有個限定版snack box都具收藏價值㗎!最後經過禮品店,粉絲唔好忘記佢哋有獨家限定產品,當中包括特別版LEGOLAND®盒裝玩具及多款精品,也可組裝一個屬於你自己嘅樂高®Minifigure,或 DIY 一個有名字嘅專屬樂高®積木鑰匙扣留念。
地址: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8 號 K11 MUSEA 地庫 1 樓 B131-133 號
預訂門票 : https://bit.ly/2MQStWJ
網站: https://hongkong.legolanddiscoverycentre.com
Facebook:
LEGOLAND Discovery Centre Hong Kong 香港樂高探索中心
IG: @legolanddiscoverycentre_hk
#LEGOLANDDiscoveryCentreHK #香港樂高探索中心 #LEGOHK #親子活動 #親子好去處 #室內遊樂場
尖沙咀鐘樓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聖德肋撒堂(英語: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塘太子道258號,於1932年12月18日舉行祝聖典禮。依照香港政府的規定,聖德肋撒堂是獲准舉行婚配聖事的天主教聖堂之一。九龍區第二大教堂聖德肋撒天主堂是教香港教區在,亦是全港最多人舉行婚禮的教堂。聖德肋撒堂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聖德肋撒堂區今時服務範圍包括何文田和太子道西等地區。為方便教友參與宗教活動,除了聖德肋撒堂外,堂區更包括以下的教堂和中心:1.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英語:Diocesan Pastoral Centre For the Disabled),位於九龍何文田公主道81號。中心於2003年建立。2..聖依納爵小堂(英語:St. Ignatius Chapel),位於九龍窩打老道516號(九龍華仁書院)。於1959年建立,1964年至1988年屬聖德肋撒堂區,1989年至1990年屬黃大仙聖雲先堂區,1991年屬聖德肋撒堂區。3.聖若瑟小堂(英語:St. Joseph’s Chapel),位於九龍九龍塘義本道8至10號涵碧別墅二座。於1992年屬聖德肋撒堂區。在聖德肋撒堂建成之前,九龍塘區的信徒要參與彌撒就需要前往尖沙咀的玫瑰堂或者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內的聖堂。而兩處的彌撒禮儀都是由玫瑰堂的神父主持。在1923年時,由於九龍的人口增長,天主教會開始尋找地點去興建一座新的聖堂。在1924年2月11日,一群有影響力的天主教徒寫信予當時的宗座代牧師多敏主教,表示願為新聖堂籌募經費,並促請成立籌備委員會。但不巧的是,師主教卻在數天後,即同年2月20日去世。在師主教於2月24日的追悼會上,布力架先生(Mr. J.P. Braga)重新提出建新堂的計劃。當時的天主教會在柯士甸道已購了一塊土地,但實在太近已有的玫瑰堂了。而同時計劃在深水埗興建的寶血女修會總會院又會附設小堂方便教友,所以,教會的考慮便放了在正發展龐大的屋宇計劃的九龍塘,其時有不少的葡籍家庭被其吸引。1928年11月13日,位於太子道與窩打老道交界,而積76,500平方呎的第二號土地以底價港幣38,250元出售,為期75年,年租則為港幣526元。結果,師多敏主教的繼任人恩理覺主教的代理人在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以底價投得該地。在確定投得該片土地後,恩主教找來自荷蘭的本篤會士格寧神父(Adalbert Gresnigt O.S.B.)籌劃建築事宜。格寧神父的作品除了在美國和巴西等地外,北京的輔仁大學的中國式校舍以及香港黃竹坑的華南總修院的四合院建築也是出自他的設計。恩主教去信當時身在北京的格寧神父,希望他能建一座紀念聖女小德蘭(聖德肋撒)的中國式聖堂。但另一方面,恩主教也在信中表示中國式的設計在香港未必會為人所接受。在1928年11月22日舉行的傳教區議會會議上,決定了聖堂會在1929年1月發動了公開贊助時才動工,並正式選定聖女小德蘭為聖堂主保。在1929年1月25日,格寧神父在不知土地確實面積的情況下寄來了堂區辦事處和神父宿舍的初步圖樣。籌款委員會則在同年6月24日發起了募捐,同時,恩主教起先主張的中國式建築如他所料地不太受歡迎,格寧神父於是揉合了其他兩位建築師(A.H. Basto 和 M. Van Wylick)的心思,將聖德肋撒建成一座有圓頂和尖塔的拜占庭式教堂。其實在1930年代,香港天主教教會的經濟經營艱苦,但由於有德若翰神父(Rev. Spada, Giovanni M. PIME)的積極經營,教會方面終於在1931年9月21日與美安建築公司簽約,並隨即開始工程。1932年4月23日,恩主教到臨聖德肋撒堂主持奠基典儀式,並在聖堂中已完成的主要建築內舉行了第一台彌撒。而於在同年12月18日,恩主教到臨主持了祝聖典禮。在聖誕前夕,艾國安神父(Fr. U. Galbiati)主持了子夜彌撒後,聖德肋撒堂再度封閉以作最後階段的裝修。其後,聖堂正式開幕,第一任主任司鐸為顏思回神父(Rev. GRANELLI, Andrew PIME),為九龍塘區的天主教徒提供彌撒的地點。其後,聖德肋撒堂在1934年升格為準堂區,並於1949年正式升格為堂區。多年來,聖德肋撒堂在崇拜、教育、醫療和社會服務都扮演了相當的角色,以致在和靈導神父(Rev. ORLANDO, Carmelo PIME)以及黃德祥神父(Rev. WONG, Tak-Cheung Francis)服務該堂期間,在神職人員間常笑指聖德肋撒堂的主任司鐸為「九龍區主教」。聖德肋撒堂於2007年 慶祝建堂75週年,維修工作主要集中在下列三方面:聖體祭台的全面改建、約12隻玻璃窗重新彩色設計以及主祭台雲石的維修。此外,聖德肋撒堂購入了新製的洗禮池,並於2007年的復活彌撒首次使用。由於聖堂要預留地方以便內部的維修,故於2007年1月至8月暫停開放給舉行婚禮之用。由格寧神父設計的聖德肋撒堂是一座帶有圓頂和尖塔的拜占庭式教堂。它的形狀成一拉丁十字架,並採用了羅馬式圓勻意念的設計,側廊採用了圓拱為主題。堂內的石柱則是採用科林斯式。頂樑的材料為三合土和鋼筋,但仍採用了中國宮廷建築的方式建成。聖德肋撒堂的鐘樓可說是聖德肋撒堂的標記,但當中的銅鐘在大戰期間被賣掉。不過根據教友的憶述,教堂的鐘聲在1960年代時仍有依時鳴響。聖德肋撒堂共有三塊具有歷史價值的石碑,第一塊位於聖堂右方鐘樓底部,是立於1932年的奠基紀念碑;另一塊石碑則是在祭衣房洗滌聖物去水盆的上方,立於1950年,為了紀念祭衣房的重建,以及紀念聖母升天於同年被宣布為信理。最後的一塊石碑在教堂大門入口的右側,列有捐款建堂的施主,但奇怪的是在石碑的最後一行刻了墨索里尼的名字——這名字與碑上其他施主的名字的字體和嵌鑿方式都不一樣,似是後期加上。對香港教區歷史素有研究的夏其龍神父亦未能找出此名字出現在碑上的因由。聖德肋撒堂除了在祭壇右方供有聖女小德肋撒的聖像外,在祭壇左方亦供有花地瑪聖母的聖像。這聖像是在花地瑪聖母於1917年相傳在花地瑪顯現後第一批從葡萄牙運來的。在聖堂的祭壇之後,聖體櫃之上另有一組雲石製聖像是法國里修加爾默羅修會聖堂中的聖像的複製品,由聖瑪利書院的學生捐贈。聖女小德肋撒呈跪下的姿態,在她的面前是抱著嬰兒耶穌的聖母。在背後的十字架亦有三位小天使向小德肋撒灑下玫瑰花,象徵上主的恩寵。聖堂中亦有耶穌聖心、聖方濟各•沙勿略、聖安多尼、聖猶達、聖大若瑟等的聖像。在聖堂正門的左角圍牆邊亦供有交通的主保聖人——聖基多福(St. Christopher)的聖像而對著太子道。以前在每年的7月25日舉行汽車祝聖儀式。有些信徒甚至帶了自己的單車來參與。在聖德肋撒堂的外部建有一小屋,是九龍第13旅的童軍所使用的童軍室。在教堂的後方建有九龍聖德肋撒英文學校的三層高校舍。此外,在聖德肋撒堂的西面建有九龍明愛中心,於1967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