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賢來質詢 安安請回答 |#5 屏東三高特區.高鐵.高科技.高房價?
#大禮從天而降
#屏東華麗轉身?
就在上週六(9/4),蘇貞昌院長帶著「大禮」返鄉,除了高鐵特區,更加碼承諾加速推動屏東科學園區與科技產業區以外,還將擴大規劃雙語實驗學校以配合科學園區與產業的發展推動,從蘇院長跟科技部官員口若懸河的大開支票,屏東就要從 #站尾包衰 變成 #冠絕群倫 的南方科技產業之都了?
#兩業問題尚待解決
#產業潛力能否發揮
#就業機會人才供應
在本會期的業務部門報告與總質詢中,我就屏東科技園區議題詢就教潘孟安縣長,我認為科技園區的成功關鍵在 #交通 、#人才 與 #腹地,但屏東科學園區腹地與預估就業機會只有台南科學園區十分之一不到的現況下,卻預估能帶來新台幣360億的產值(將近南科的一半 – 775億),但屏科現在規劃的產業發展(智慧農醫、太空科技與循環材料)方向真的帶來那麼大的產值嗎?
再者,創造充沛的就業機會也是我們對設立科技園區的期望,但這也跟高科技產業發展與專業人才供給息息相關,高教體系(中山大與屏科大)與屏東在地技職體系的產學合作以及設置雙語實驗學校雖然對的基層產業教育的有所裨益,但是在提升整體產業的含金量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上的效益還是有待討論,若無法有效解決這些挑戰,我們非常憂心屏東科學園區創造的不是屏東在地就業機會,而是屏東市房價紀錄!
#本末倒置未蒙其利
#職缺在哪機會在哪
對於高鐵特區、科學園區與伴隨的各種計劃,我們都不會拒之門外,然而我們不能一廂情願的認為這些園區就是推動屏東發展的萬靈丹,產業前景與伴隨的就業機會是科學園區與屏東轉型的關鍵,而這正是地方縣府與中央行政院要通盤規劃的重中之重,若只有科學之名,但無法帶來對應的就業機會與產值的科技園區,只是讓屏東的發展虛胖炒高房價的根源而已!
#屏東縣議員黃明賢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投資高雄,正是時候! #加工出口區 ,昨天開始,正式更名為 #科技產業園區。 感謝行政院 @蘇貞昌 院長及團隊對高雄的大力支持,產業園區的更名說到做到,很快就正名為科技產業園區。 過去是人力的競爭,現在是人才的競爭。 加工出口區,早已快速轉型為高階製造基地,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是名副其實,一年創...
就業機會人才供應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投資高雄,正是時候!
#加工出口區 ,昨天開始,正式更名為 #科技產業園區。
感謝行政院 @蘇貞昌 院長及團隊對高雄的大力支持,產業園區的更名說到做到,很快就正名為科技產業園區。
過去是人力的競爭,現在是人才的競爭。
加工出口區,早已快速轉型為高階製造基地,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是名副其實,一年創造超過3千億的產值,更有超過數萬個就業機會,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半導體相關產業、甚至全球第一座5G智慧工廠也在這裡發展、誕生。
我也和行政院、經濟部拜託,因為園區已不敷廠商對於相關擴廠的土地或產業發展需求,希望完成第二園區後,也能超前部署成立第三園區。
#投資高雄正當時,全球供應鏈重組及武漢肺炎後,高雄絕對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
台商回台三大方案,高雄市爭取到超過2千億投資,金額也不斷增加。也要再次感謝行政院,包括5G AIoT新創園區加碼投資高雄110億,未來高雄在5G AIoT的應用服務到IC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將會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
「#伏流水」在幾次颱風水源污濁、以及這次枯旱時期,已成為救命水,也感謝行政院支持大力開發高雄伏流水、再生水資源。
一起節約用水,讓水資源能用得更長久!
就業機會人才供應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緊緊緊,仁武產業園區動土了!
根留台灣,佈局全球。
高雄有幾個產業都具國際競爭力,更有不少有潛力廠商,台商回台三大方案,已投資在高雄已經超過兩千億。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廠商對土地的需求更加迫切。
仁武產業園區基地鄰近國道10號,10分鐘到高鐵、30分鐘就可到高雄港及小港機場。
未來將結合北高雄研發優勢,以及南高雄海、空雙港資源,引進電子、電腦、運輸工具、機械、金屬製品等產業,並以低耗能、低污染的高科技產業優先審核。
市府也將打造友善投資環境,協助解決土地、水電、人才就業問題,讓更多的廠商群聚形成供應鏈。
歡迎高科技產業踴躍洽詢經發局在本月底即將揭牌的「#投資高雄事務所」了解相關資訊,一起加入 #投資高雄隊,加速城市智慧轉型,攜手朝下個百年邁進。
預計完工後將可創造242億元 #年產值、提供6300個 #就業機會,將是未來高雄高科技產業轉型的重要基地。
#仁武區 配合產業園區的發展,未來包括曹公圳整治、觀光發展等各項建設也都會加速進行,在仁武周圍地區也會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務,增設 #托育中心、#長照中心等,讓仁武更好生活。
就業機會人才供應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立法會今天開始連續三天就行政長官梁振英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的致謝議案進行辯論,首場討論主題為經濟發展及創新科技。近年,香港政治及經濟環境都面臨極大的挑戰,今年《施政報告》雖然回應了不少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但在振興經濟的力度明顯不足,我希望政府能加強對商界特別是中小企的支援。
另外,我支持政府大力推動創新科技,為青年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加強扶助初創企業。但我希望政府全面檢視科學園、數碼港、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項目,制定更完善的長遠創科發展策略。我亦建議政府能研究將科學園發展成東九龍以外的另一個智慧城市,為青年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和機遇。
以下為我的發言全文:
我認同今屆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我們都清楚知道,只有發展經濟,才能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共融。在民生方面,相信很多市民都見到,近年特區政府將土地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積極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特首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亦就社會上爭拗多時的問題,包括退休保障和強積金對沖問題,交待具體方案,但是否如梁特首所講,基本上落實他的所有競選承諾呢?至於經濟方面,香港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多場政治風波,社會撕裂情況日趨嚴重,整體政治、經濟環境轉差,其中零售業及旅遊業更是步入寒冬。然而,今年《施政報告》在振興經濟的力度明顯不足,對商界特別是中小企的支援更加是少之又少,實在令人失望。
所以,我期望,今屆政府能夠善用餘下任期,專注紓緩積壓已久的民生問題,特別是土地房屋方面,同時推動多元產業發展、擴闊經濟架構,希望最終能夠與市民共享經濟成果,市民的生活質素可以得到改善,更希望可以減少社會上的對立與矛盾,共同重建一個和諧、安定、繁榮的社會。
主席,根據2016年第一季經濟報告,中小企盈利率由2010年的9.8%,下跌至2014年的2.8%。中小企是香港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時香港約有32萬間中小企,僱用超過45%的勞動人口,所以我認為,政府必須加強支援中小企,幫助它們應對環球經濟不穩的風險,協助它們透過加強應用創新科技,推動企業升級轉型,對於香港整體經濟和就業都會有莫大裨益。
事實上,創新科技已成為近年全球國家和地區競爭力比併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表「2016-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在全球138個經濟體中,競爭力排名下跌至第9位,繼續跑輸新加坡;在多項表現中,香港在創新能力的表現最弱,7分滿分只得4.4分,排名遜色過新加坡、南韓、台灣及馬來西亞。報告指出,創新不足是香港營商的其中一個問題,而創新跟科研往往是相連緊扣,很多時一些創新的意念、產品或服務都是由科研開始,所以香港的創新表現較差,我相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香港在科研方面的投資嚴重落後,直接影響香港的競爭力。
團結香港基金於2015年底公布有關香港科技創新的研究報告,當中就亞洲6個地區的研發開支進行比較,發現香港無論在私營研發抑或公共研發上,兩者佔GDP的比例都是「包尾」最少,特別在私營研發開支只有0.3%,比起南韓佔3.3%,明顯有很大差距,就算同排名尾二的新加坡比較,新加坡有1.2%,香港都是遠遠被拋離,其餘中國佔1.6%,台灣和日本分別佔2.3%和2.8%。至於公共研發的投資方面,香港和中國最少,只佔0.4%,最多同樣是南韓有1%。總體比較,香港科研總投資只佔GDP的0.7%,新加坡和中國佔2%,台灣佔3%,日本和南韓分別佔3.6%和4.3%。所以香港政府應該有策略地做好研發投資。
主席,我歡迎政府加強對本港創新科技的支持。對於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會支持香港科技園公司在科學園旁邊興建「創新斗室」,提供住宿單位及工作空間等設施,租予其培育公司或初創企業的人員。我絕對歡迎政府持續推動創新科技,為青年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加強扶助初創企業,但有關政策必須要有通盤考慮。我建議政府全面檢視科學園、數碼港、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現時本港已落實和規劃的3個項目的定位和分工,制訂更完整、更具規劃、更有利香港長遠發展的創新科技策略。
其中,政府可以深入研究如何在科學園現有發展基礎上,逐步結合周邊土地和設施發展,將相關的人才和技術等軟、硬件和資源進行系統性的連結和整合,並加入智慧城市的發展概念,將科學園發展成東九龍以外的另一個智慧城市,為青年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和機遇,我相信這個建議很值得政府深入研究。
主席,經濟和民生是息息相關,搞好經濟,香港就會有良好的條件和基礎,讓社會民生得以改善,我希望無論是今屆政府,抑或下屆政府,會繼績秉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積極推出更多有利香港長遠發展、支援中小企、中產、專業、青年就業和創業,以及有助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等措施,讓香港的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都能夠健康、平穩地繼續向前發展。
就業機會人才供應 在 佳文分享【#中小企業如何突破校園招聘困境】 摘要整理 的推薦與評價
就業 博覽會永遠無法像大品牌一樣吸睛> 自家招募說明會v.s.就業博覽會 ... 穩健的人才供應鏈重點在於從中層到高層的核心業務人員都是「自己人」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