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我最近認識了莎士比亞,還有朱生豪。
莎士比亞是著名的劇作家,從小到大我只知道他的名字,也在逛書店的時候常常看……見他的書。
讀的方面,也不是我不要。我看不懂啦!🤣每次打開書本,眼睛快速掃描幾頁,腦袋裏面就會出現 404 error 的字眼😵💫
英文版的太多古老詞匯,中文版的太多讓我記不住的譯名。我真的很害怕看到譯名,像《哈姆雷特》的人物介紹頁就可以看到一整排,最後一個字是“斯”的角色譯名,而且名字的長度也可以有5個字那麽多 🥲
雖然以前以爲自己永遠都不會碰這些劇本,但過了那麽多年再拿起這本由朱生豪(1912-1944) 翻譯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的時候,我竟然莫名地對它非常感興趣~~
他的翻譯很活潑,連原文裏面押韻的部分他也會跟著押~
像這樣:
英文版:
Through the forest have I gone.
But Athenian found I none.
On whose eyes I might approve
This flower’s force in stirring love.
超强翻譯中文版:
我已經在森林中間走遍,
但雅典認可還不曾瞧見,
我要把這花液在他眼上
試一試激動愛情的力量。
(劇中“仙后”被人用神奇花液敷了一下眼膜,對一個驢頭人(??)激起了愛情的力量 這劇情與我想象的莎士比亞差太多了!!!喜歡~)
朱生豪是較早翻譯,而且翻譯最多最多莎士比亞作品的中國人,也因爲他處於的年代的關係,雖然説劇本是翻譯的,但還是可以感受到濃濃的中文韻味,又完全沒有偏離原文的意義。
原本他還會用一些出現在莎士比亞世界好像有點好笑的用詞,像“修女”他譯成“尼姑”,“國王”是“皇上”,“修道院”是“尼姑庵”,“皇后”是“娘娘”等。後來的出版社都把這些詞改得更現代化,但我覺得他那樣做肯定會讓當時的讀者與莎士比亞的作品靠得更近~
我其實很希望讀到原版的譯作 🤣
感覺好像在看歐洲上演的《延禧攻略》一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有一位叫司馬中原的作家,寫過很多以鄉野傳奇為情節的小說,我很愛看,那些匿藏在遙遠的炊煙下的故事,真真假假恍恍惚惚的,把人聽得汗毛都豎起來,有時候,故事的後面好像還想講出一個說不出的道理。我外母也擅長講這類故事,前兩天,夏至後的一個晚上,她幫我們做了一個銀耳紅棗湯,然後又開講了: 我的啟蒙小學校,...
尼姑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人敲碗「祭妹文」
95課綱以後就删除袁枚的「祭妹文」了。希望沒讀過的人有空去看一下。
講祭妹文要先講古代的婚姻制度~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是男方的媒人,「妁」是女方的媒人。古代婚嫁由父母決定所以要靠媒人介紹,男女雙方各派一個媒人可以double check。
古人很清楚婚姻就是一場交易,交易就要看籌碼,籌碼要對等,所以講求門當戶對。
門當戶對在這裡用的是「借代格」不是指門的大小材質,而是指雙方的社經地位。
交易的形式有很多種類,其中一樣就是可以拿來報恩!
當年袁爸爸救了高家的長輩,高家提出婚配作為報答。所以袁枚的妹妹袁素文的婚約小時候就定下來了。
說也奇怪一直到袁素文23歲了,高家都沒有派人來提親。高家長輩來信說明因為兒子有病不宜結婚,希望解除婚約!袁素文自幼深受封建禮教毒害,她說婚約早定,萬死誓相隨!其實真相是因為高家少爺有禽獸行為而且屢教不改,高家怕以怨報德,結親變成結仇,所以才託病解約。
袁素文高估自己,低估男方的惡行,硬要嫁!若你是女方家人攔不攔?問題是攔不住啊!(現代也是有攔不住的)
大小姐以淚洗面,終日絕食。差一點尋死。
25歲終於嫁給高少爺,一時被譽為所謂貞女。(不要驚訝,當時的社會這樣的守諾行為是被讚美的)
婚後果然不斷的家暴,最後高少爺要把袁素文賣掉抵債。素文帶著女兒阿印(啞女)逃到尼姑庵才請人回娘家求救,袁家人接到消息後心痛欲裂,出手救援,義絕而歸。這一年她29歲。10年後病逝,年僅39歲。
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殞,女兒嫁人後也早逝,葬在她旁邊。
這篇祭文在第一句就著眼了「乾隆丁亥冬~」冬天喔,冬天吹北風所以最後一句「朔風野大,阿兄歸矣~」(朔風就是北風)真是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袁枚興趣多元完全不守舊。曾開辦女學,大力支持女性創作寫詩。所以你可以想像他對妹妹的遭遇有多心疼!
封建社會妹妹的婚姻不幸,一般來說都不願被公開。
而袁枚卻願意讓人家知道。為什麼?因為,如果知道了也許就有人可以踩在妹妹的傷口上跨過去,不要踩進那樣的陷阱,不要被那樣的禮教束縛邪惡所捕獲,那麼妹妹的痛苦也許都會因此而有了意義⋯⋯
祭妹文讀著讀著,彷彿每個字都暈成紅色的,字字血淚!是啊!花轎是妹妹自己一步一步踩上去的。以為是追逐幸福,誰知是走上絕路!
PS:最近太多人敲碗了,什麼碗都有人敲!要買西班牙頂級初榨橄欖油的,明天有好康!明天不上課了,來做菜!
下課
尼姑庵 在 我是大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聽說公立小學開始放寒假了,深憂民間疾苦的我,再次為各位帶來,小學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香火的學校在這週是評量週,沒有課堂教學進度了,老師輪流在學校帶活動。到了週五老師們再發下,孩子在這學期的教學評量。
也剛好參加愛心廚房的家庭,都上山煮過了。這週就讓孩子們自備午餐,於是懸案發生了。香火一到家就靠邀(literally)的樣子見多了,還沒見過他餓到像撿回一條命。原來吃貨的餓也是有程度的啊,真是學無止盡、春風化雨。(嗯?)
「我今天沒有吃午餐。」
「怎麼會?不是有幫你準備嗎?」
「因為沒有上下課......加上我忘了我吃過早餐。」
「我早上就把午餐吃掉了.....我以為那是我的早餐。」
.......吃貨媽媽的無言,就是這麼的荒唐且浮誇。佐射手座什麼都能忘,連吃過早餐都能忘;只會對媽媽忘記妳我做不到,不去天涯海角, 跳妳身上就好。(閉眼)
(同場加映:青葉臺菜的佛跳牆在《慾望超市》開賣囉!這次還有素食版本,適合買給初一吃素的長輩,或者買給追求茹素的力量的自己。青葉臺菜素版的佛跳牆一點也不清寒,是細膩滋潤的素;可能是嬛嬛在尼姑庵吃的素吧?!)(???)
尼姑庵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有一位叫司馬中原的作家,寫過很多以鄉野傳奇為情節的小說,我很愛看,那些匿藏在遙遠的炊煙下的故事,真真假假恍恍惚惚的,把人聽得汗毛都豎起來,有時候,故事的後面好像還想講出一個說不出的道理。我外母也擅長講這類故事,前兩天,夏至後的一個晚上,她幫我們做了一個銀耳紅棗湯,然後又開講了:
我的啟蒙小學校,其實是一間廟子,叫龍洞庵。庵,應該是尼姑住的地方,不知到從甚麼時候,換成了和尚修練的地方了。龍洞庵有兩個和尚,老者叫唐和尚,年輕的叫任和尚,老和尚不大與人說話,更不與女人說話,倒是任和尚最善交往。廟裏的樑、柱都是馬桑木做成的,那個時候的馬桑樹有現在的黃柏樹大,而現在的馬桑樹既長不高也長不大,成了低矮的灌木,長不成材了。這個原因,傳說是被神仙下了咒語:「馬桑樹兒長不高,一長長個爬腰腰!」腰都「爬」着長,能高嗎?
龍洞庵中那些橫着的樑、豎着的柱上面都雕龍畫鳳、刻着古代的神話傳說,顏色漂亮文化厚重。我們教室的下面第二層是二佛殿,再沿階梯往下,第一層是大佛殿,金碧輝煌很是氣派,菩薩都是慈眉善目,逢趕廟會很是熱鬧。突然,在63年或64年的一個夜晚,我已經縮到被窩裏,聽大人們說要去打「老爺」——打龍洞庵的菩薩,我記得當時心裏還在想:「是打老爺的手呢?還是腳呢?」那個晚上以後,龍洞庵變成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從此再也看不到原來金碧輝煌的佛殿和菩薩,聞不到香紙味、聽不到木魚和敲鐘聲。
過了幾天我聽見母親悄悄和家人說:打老爺最積極的是「李開用」兩口子,李開用尖嘴猴臉,一頭的癩禿瘡,誰要是不聽指揮,他就把禿痂腦殼湊別人的嘴上、臉上去蹭那噁心的癩禿痂痂;他老婆是麻子,他們家小孩也是禿子,村民們背地裏都說他們一家人是一輩禿、輩輩禿。壞事做多了、要遭報應,果然兩年不到,李開用兩口子拌嘴後出手打架,居然拉拉扯扯的到離家百米之外的堰塘上,夫妻雙雙跳下去淹死了。撇下孤兒和年老的父母,這一家子多造孽。
癩禿瘡就是癩頭瘡,這個李開用是個鄉村小幹部吧?誰不聽指揮,他就把頭上的膿瘡瞄準對方的嘴上和臉上去蹭!這樣的人物含義很深,而下場也撲朔迷離,大快人心,典型的鄉野故事。龍洞庵是外母的啟蒙地,後來外母又回去為不識字的村民上掃盲課。她說:「多少次夢回過龍洞庵,忘不了那裏的人和事,忘不了那金碧輝煌的寶殿,還有那一棵三人也難圍抱住的桂花神樹。」
銀耳紅棗湯吃出味道來了。這個湯很適合夏天,清熱解暑,老少咸宜。白木耳泡水一個下午,剪去硬邊。紅棗去核泡溫水20分鐘。放八碗水,與木耳同煮2小時。最後加冰糖。
嚴浩
著名導演,名作為《似水流年》。
近年努力鑽研民間療法,又在報章撰寫專欄分享偏方,如奇異果減肥法,引爆話題。
著有《嚴浩特選秘方集》。
食譜
銀耳紅棗湯
材料:
白木耳(雪耳)1個
紅棗 8粒
冰糖 適量
做法:
1.雪耳泡水,剪去硬蒂。
2.紅棗去核,放入8碗水,與雪耳同煮 2小時。
3.最後加入冰糖。
雪耳有「平民燕窩」之稱,這個湯很適合夏天,清熱解暑,老少咸宜。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