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Death 恐慌——那些充滿 LSD 氣息的科幻電影 | 盧斯達 on Patreon】
……《滅》明顯也受到 HP Lovecraft作品《星之彩》的影響,也是嗑藥電影;微光區的視覺效果,就是顏色異常深刻、四處遍佈不可名狀的光彩,簡直是模擬一次 LSD 旅程。而感覺到萬物歸一、存在煙滅、自我死亡 (Ego Death) 的藥後體驗,則是《滅》的方法論。
故事核心的超層次外星存在,並沒有《天煞地球反擊戰》那種具體的軍事侵略目標,它只是不斷雜交地球的物種和思想,創造出新生命,可以視為「進化力量」的具體呈現。電影最後留下的迷題,就是對人類存在的詰問,當人類與其他生物和外星力量結合之後,我還是我,人類還是人類嗎?人類對自己的存在,就是建基於人類跟其他物種不一樣、我跟別人不一樣的「區隔」,當所有生物「大一統」之後,同時是取消了生物的存在。可以說是進化,也可以說是自身的煙滅。如果進化代表自身的煙滅,你還想要這種進化嗎?
在「進化」面前,有限的人類就會感受到 Ego Death 的恐懼,無邊無際的恐懼。此即《新世紀福音戰士》最後的「人類補完計劃」,當所有人都融合為 LCL 之海,就沒有了人我界限,一切因為「分割」而產生的心理痛苦和慾求都會消失,這可說人類的最終進化,也是衝擊「何謂人類」的最終命題。
Ridley Scott 的《銀翼殺手》、《普羅米修斯》和《聖約》亦同樣流露著如此的Kubrick 氣息。《普》和《聖約》的重心已不是異型,而是仿生人大衛。在開首一段劇情閃回,彼得偉倫跟他的仿生人「兒子」坐在一個充滿未來和復古氣息的房間聊天。這個房間的幾個擺設,都是人類文明的顛峰之作。包括 Carlo Bugatti 設計的王座椅、 Eileen Gray 設計的茶几、Heinrich Engelhard Steinweg 牌子的鋼琴、描述耶穌降生的名畫;大衛即興演奏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的第一幕《眾神進入英靈殿》;最後還有一個巨大的大衛像,來自米開蘭基羅。大衛凝視著它,也因此將自己取名為大衛,將自己比喻為受上帝恩寵的大衛王……
我的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尼 伯 龍 根 的指環 電影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GO Death 恐慌——那些充滿 LSD 氣息的科幻電影 | 盧斯達 on Patreon】
……《滅》明顯也受到 HP Lovecraft作品《星之彩》的影響,也是嗑藥電影;微光區的視覺效果,就是顏色異常深刻、四處遍佈不可名狀的光彩,簡直是模擬一次 LSD 旅程。而感覺到萬物歸一、存在煙滅、自我死亡 (Ego Death) 的藥後體驗,則是《滅》的方法論。
故事核心的超層次外星存在,並沒有《天煞地球反擊戰》那種具體的軍事侵略目標,它只是不斷雜交地球的物種和思想,創造出新生命,可以視為「進化力量」的具體呈現。電影最後留下的迷題,就是對人類存在的詰問,當人類與其他生物和外星力量結合之後,我還是我,人類還是人類嗎?人類對自己的存在,就是建基於人類跟其他物種不一樣、我跟別人不一樣的「區隔」,當所有生物「大一統」之後,同時是取消了生物的存在。可以說是進化,也可以說是自身的煙滅。如果進化代表自身的煙滅,你還想要這種進化嗎?
在「進化」面前,有限的人類就會感受到 Ego Death 的恐懼,無邊無際的恐懼。此即《新世紀福音戰士》最後的「人類補完計劃」,當所有人都融合為 LCL 之海,就沒有了人我界限,一切因為「分割」而產生的心理痛苦和慾求都會消失,這可說人類的最終進化,也是衝擊「何謂人類」的最終命題。
Ridley Scott 的《銀翼殺手》、《普羅米修斯》和《聖約》亦同樣流露著如此的Kubrick 氣息。《普》和《聖約》的重心已不是異型,而是仿生人大衛。在開首一段劇情閃回,彼得偉倫跟他的仿生人「兒子」坐在一個充滿未來和復古氣息的房間聊天。這個房間的幾個擺設,都是人類文明的顛峰之作。包括 Carlo Bugatti 設計的王座椅、 Eileen Gray 設計的茶几、Heinrich Engelhard Steinweg 牌子的鋼琴、描述耶穌降生的名畫;大衛即興演奏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的第一幕《眾神進入英靈殿》;最後還有一個巨大的大衛像,來自米開蘭基羅。大衛凝視著它,也因此將自己取名為大衛,將自己比喻為受上帝恩寵的大衛王……
我的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尼 伯 龍 根 的指環 電影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雷神索爾3:諸神的黃昏》(Thor: Ragnarok)今晚已經上映,外媒一片好評,又是一顆新鮮番茄。。。。只是,會不會擔心,這種北歐故事,其實另藏玄機,就算看得興奮刺激,也不一定能夠完全看懂。
於是,非常推薦一本北歐神話大補帖——米絲肉雞 Mythology的《北歐諸神皆可萌》,這真的是只要一本就能夠搞懂整個北歐神話世界的地理環境、歷史始末、人物關係、脾氣毛病、還有恩怨情仇。
之前我所接觸過的北歐神話資料,都破破碎碎的,東拼西湊,主角名字又換來換去,故事細節也在每個傳說軼事裡,各不相同。於是,雖然看似好像懂一些,但是真要全部故事細節湊在一起,講出一個完整的始末,還真的使不來。
.
於是,非常佩服米絲肉雞總整理。這絕對不是一本隨便找找資料就寫得出來的書,雖然看起來很簡單,讀起來很輕鬆,但是自己讀過神話的讀者,肯定明白,光是要理解整體神族的歷史始末,搞懂他們的地理環境、人物關係、外加把不同版本的故事,融會貫通,再整理出一套邏輯完整的「有趣」故事,絕非容易。
.
特別括號「有趣」,因為米絲肉雞的文筆,真的非常詼諧有趣,但又不失深度。因為令人欣賞的是,他在每段故事後面,都會附上一篇簡短的文化分析,將這些詭異荒謬的北歐故事,紮根在北歐寒冷貧脊的艱苦環境,讓讀者理解,原來這些看似可笑的故事,都是其來有自,也同時能夠明白,這些角色務實與自私的性格,是在怎樣的環境因素下,所造就的結果。
.
想了解歐美的小說電影,對於西方神話故事的認識,絕不可少。希臘神話與聖經神話,許多故事大家早就耳熟能響,也不稀奇了。但是要真的認識北歐神話,就不太容易(我的觀察是,就連西方人都搞不清楚)。
.
但是當代許多小說與電影,都是根基在這些詭異故事裡,例如十多年前的《魔界》(The Lord of the Rings),現在看到的《雷神索爾》(Thor),還有隱藏在故事細節裡的《異形:聖約》(Alien: Covenant)。要不是在《異形》裡,有關「尼伯龍根的指環」漏了餡,誰能理解雷利.史考特(Ridly Scott)到底在玩什麼把戲呢。
.
關於《異形:聖約》與「尼伯龍根之歌」,請看下面這篇文章:
https://sosreader.com/alien-covenant/
.
關於「尼伯龍根的指環」聽起來好像是個離我們極為遙遠,毫不相干的故事,但是你可能沒想過,連台灣人很愛的宮崎駿,也是「尼伯龍根」的粉絲,《崖上的波妞》裡,勇敢可愛的波妞,就是「尼伯龍根指環」裡的女武神(布倫希爾德)的化身。宮崎駿把這段神話與動畫的連結,放在波妞於海底偷玩爸爸的青春露時,說出來的一句台詞。
.
除此之外,還有華格納的歌劇《尼博龍根的指環》、《尋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哈比人》(Hobbit),以及一堆我不熟悉的電玩,也都是根據北歐神話來的。於古於今,隱藏或明顯,北歐神話常常融在我們接觸的文藝產物(電影、小說、電玩),怎能不補一補,多了解呢。
.
這本《北歐諸神皆可萌》對我來說,真的好補,米絲肉雞真的好神。於是,雖然明明網路上有維基,書架上也有很多本神話參考書,這本「萌神」我還是拜了,可惜沒買到有親筆簽名的限量版。
.
。。。。。。
.
上述電影的介紹分析,可以在以下連結找到:
.
《尋龍高手》
http://blog.udn.com/katydid951/article…
.
《哈比人:五軍之戰》
http://blog.udn.com/katydid951/20160974
.
《異形:聖約》
https://sosreader.com/alien-covenant/
.
。。。。。。
.
《米絲肉雞》的神話網站:
https://mythchicken.wordpres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