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朋友看到在日本網友網路上分享運動員藥檢的流程,跑來問我是不是真的是影片上所呈現的那樣,聽到這發問,真的是勾起我很多以前藥檢的回憶 XD大多數人可能真的對藥檢的流程都不太了解,常常聽了以後就會有疑問,覺得真的是這樣嗎?怎麼看起來像是某片劇情XD(不是!!!在這邊真的鄭重否認!
但身為過去被藥檢經驗無數次的我,必須說:
是的,不要懷疑!真的就是這樣!
我就是這樣被從小看到大的🥲
在這邊也跟大家分享一下運動員藥檢的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通常藥檢小組在選手比賽前就會用隨機抽選、依據相關規定鎖定選擇選手標準(例如這個項目的金牌、前三名或是破紀錄的選手)等方式的進行來選擇要檢測的運動員。
所以檢測人員會以拿到的藥檢名單來通知選手,當選手完賽的時候,檢測人員就會出示他的證件,讓選手確認藥檢員的身份後,藥檢員要告知選手藥檢的責任和權利後,選手要在通知單簽名,確認你知道你有收到藥檢的通知。
從選手完賽後,要在指定時間內帶著你的選手證件到藥檢站報到(我沒記錯的話是一小時內),但以游泳為例,通常選手被通知要藥檢,但他很有可能等一下還有其他項目要進行,所以沒辦法在指定時間內到藥檢站報導,這時候藥檢人員就必須在你接下來的所有活動當中,全程跟著你,確保你在藥檢前沒有做任何會影響你藥檢結果的事情。
到了藥檢站報到完成後,通常會是一個舒服的辦公室(?,你可以坐著休息,現場會提供礦泉水(你也可以喝自己準備的水),然後你就開始等到有尿意的時後跟他說,藥檢人員就會帶你去挑選一個你自己覺得順眼乾淨的採樣容器,選手再選定採樣容器後,要先檢查是否完好無缺,有沒有裂縫、容器裡有沒有雜質,確認無誤後,選手就帶著採樣容器進入藥檢站的廁所(挑選採樣容器的過程,藥檢員只會在旁邊看著你,選手都要自己親自挑選,藥檢員不會幫你拿任何的測量容器)
好,進到廁所之後,你要在他面前將衣服掀起到胸口,褲子退到膝蓋以下,將你的生殖器對準測量杯,藥檢員要親眼看到尿液從你的生殖器排出來,尿在測量容器裡(至少75cc,通常會建議先尿一點出來在便斗裡,取中間段的尿),如果沒有達到規定的尿量,則需要進行第二次採藥。蓋好你的測量容器後,如果還有多餘的尿液,這時候才能將多餘的尿尿到便斗裡。
選手完成採樣尿液的程序後,回到藥檢站,藥檢員會先帶著你去選一組容器,盒子是密封的,上面有一組號碼,同樣選手再拿到盒子後,要先檢查是否完好無缺再打開,裡面會有兩罐你可以打開但當你蓋起來後只能用特殊器具打開的玻璃罐,分為AB兩瓶(通常檢查時會先開A瓶,如果結果有問題才會開B瓶複驗),打開後,選手要先仔細核對AB瓶號碼是否相符,並將這組號碼告知藥檢人員。
確認號碼無誤後呢,藥檢人員會開始指引選手,將測量容器裡的尿液分別倒進A瓶(50cc)及B瓶(25cc),留下一點尿液在採樣容器裡,然後將A瓶及B瓶的蓋子蓋緊,上下顛倒搖一搖,檢查尿液檢體是否會外漏,確認沒問題後,選手將A瓶B瓶放入盒子中封存。
最後一個重點來了,也是選手們最怕的環節,藥檢人員會戴上手套,將你剛剛的採樣容易打開,拿出試紙,沾上選手的尿液檢驗比重及PH值,如果尿液檢體未達規範標準裡,以上所有剛才的過程,就要全部重來!!!!!
好,最後藥檢人員就會就會開始詢問、核對你的基本資料、運動項目以及最重要的過去一個月內你吃了什麼營養補充品、藥物名稱跟劑量等等,你都必須一五一十地告訴藥檢人員,他會將這些資料記錄下來,隨後會請選手仔細檢閱採樣紀錄單上所填寫的各項資料,確認沒問題後,選手要簽名確認,藥檢人員會將這份資料副本給選手留存。
藥檢的過程大概就是這樣。
這些是我10年前當選手時,對於藥檢的印象,所以如果這幾年有更新這些流程的話,也請知道的人可以來補充。
朋友聽完問我:哪裡可以應徵藥檢員???
欸!什麼結論XDD
這是一個很神聖又專業的工作啦
這十幾年世界禁藥組織很認真看待運動員違規用藥的問題,也是現今體壇上很受到重視的問題。大家真的別看這些運動員在場上風光的樣子,其實背後的努力、犧牲,真的很難想像。
影片來源:https://youtu.be/vcppjkHUaZY
尿液十項檢測試紙 在 貝蒂在北緯六十度的小日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孕媽咪日記|芬蘭vs臺灣產檢大不同}
芬蘭與臺灣產檢的最大的不同就是!!!
※芬蘭產檢採預約制~(^з^)-☆
*而臺灣沒排隊等個一兩個小時以上就不叫產檢!◡ ヽ(`Д´)ノ ┻━┻
雖然覺得在臺灣每次產檢都要花時間等等等是有點浪費時間,但想想臺灣的人口密度高出芬蘭好幾倍,所以會形成現在看診都要等待的狀況其實很正常,而且也習慣了芬蘭的慢步調,所以就慢慢等吧!呵呵
我的整個孕期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芬蘭渡過,從開始驗到懷孕,打電話去區域性的醫院告知我懷孕了,然後就會幫我預約安排第一次的產檢,產檢時間是在懷孕8週的時候,往後的產檢日期與時間都是前一次產檢時預約好,跟臺灣一樣的是在每次產檢前都要先做尿液、體重與血壓的量測,不過在芬蘭這些都是完全自助的!而且尿液檢測的結果是由自己在廁所判斷後再口頭告知產檢護士,而不像臺灣要把試紙拿出廁所給護士看,個人覺得這樣好不衛生,當然這些自助的檢查在第一次的產檢時產檢護士會做詳細的解說~
在首次電話預約產檢的時候,電話那端的人員會非常詳細的詢問最近的心情如何、最後一次月經時間、何時驗到懷孕、最近身體有沒有覺得不舒服等等的資料~
在芬蘭的產檢次數其實跟臺灣健保補助的次數差不多,但內容、形式甚至是面對的產檢人員有著大大的不同,總共有十次的產檢就跟臺灣所謂的產檢一樣,只是從頭到尾只有兩次由醫生看診,其他都是由產科護士負責,而且每次遇到的護士跟醫生很有可能都不一樣,但不用擔心會不會有資訊傳遞上的問題,因為他們每一次的產檢都會在系統上記錄下非常詳細的對話內容,下一次的護士或是醫生在產檢前也都會瀏覽過一遍,所以就算每次遇到的護士醫生是不同的人但在溝通上都沒有任何資訊上的遺漏,這點是我非常佩服的地方!
除了十次的產檢外,還有兩次的超音波檢查,跟臺灣不一樣的是,芬蘭的超音波檢查要到大型醫院專門的超音波檢查室由專業的人員來做檢查,時間落在12週與20週左右,第一次是確認懷孕與做唐氏症的胎兒頸部透明帶檢測,第二次就是可以知道寶寶性別囉~然後還有一次的牙科檢查,如果在半年內有做過牙齒檢查的話就不用再檢查一次,通常牙科檢查時間會預約在13週到21週之間~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孕程中各式各樣的檢查,在芬蘭第一次產檢時護士給了我一份尿液檢驗的搜集瓶與試管,請我自己回家搜集尿液後將檢體自己送到檢驗中心,大概在10週左右的時候送檢,送檢體不用預約到了現場之後抽了號碼牌,叫號進去後告知我是要送檢體,他會一併幫我抽血,也一併做唐氏症的篩檢。
另外還有妊娠糖尿的篩檢,這項檢查是要自己打電話去預約,然後也是到大醫院去做檢查。血液與尿液檢查由檢驗中心處理,超音波檢查由大醫院專業的超音波檢查部處理,如果是特殊的血液檢驗也要到大醫院的專屬檢驗中心,是不是覺得芬蘭的醫療專業分工非常的獨立!不像在臺灣通通在同個醫院就可以完成,不過這也有好有壞,芬蘭樣樣都可預約,但需要跑很多地方,臺灣同個地點就可以完成,但是通常都是等待又等待~
第一次的產檢也跟臺灣有非常大的不同,像是臺灣就會現場讓孕婦去驗孕,在芬蘭第一次的產檢是由產科護士來做產檢,說是產檢倒不如說是聊聊天,就像朋友一樣的問我們知道懷孕之後的心情如何?最近有沒有哪裡覺得不舒服?之類的關心話題,當然也會確認一下我的最後一次月經時間、驗孕時間,而我們有什麼懷孕上的問題都可以詢問,也有問我們要不要打流感疫苗,他可以當場直接幫我們打,在芬蘭家裡只要有人懷孕,他的伴侶與家中一起生活的父母都可以免費施打流感疫苗。
在第一次的產檢過程中只有幫我做血紅素的檢測,跟捐血前做的檢查一樣,之後想想覺得很有趣因為他完全信任我自己的驗孕結果,不過之後也還是有在做血液篩檢啦~呵呵,然後最後帶我去自助量體重與血壓的地方,然後再帶我去廁所解說要如何做尿液檢查,一步一步解說真的非常詳細而且有耐心,最重要的是不趕時間!!!
天呀~沒想到已經打了這麼長的文,我想~就先介紹到這吧!其實是想趁肚子裡的小情人還沒出來前趕快把記得的事情紀錄一下,不然我想等他出來之後應該就沒什麼時間可以靜下心寫寫文章了吧~
照片較多的部落格版本
https://goo.gl/sCgypW
#孕婦日記 #孕期日記 #芬蘭 #臺灣 #產檢 #懷孕 #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