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外樓神 ─ 安樂窩 】
一套劇集之所以好看,說到底,還是要看劇本寫得好不好,並非製作規模有多大。沒錯,製作資金愈是充裕,能夠做出來的道具、服裝、場景安排就會愈見仔細、愈有真實感,甚至可以邀請到大卡士參與,不過追劇經驗深厚的讀者也知道,假若劇本出事,那怕是幾千萬堆頭的浩大製作,超強演員扭盡六壬去演,那怕場景再浩瀚華麗鏡頭靚爆,依然無法遮掩故事結構粗疏「得個殼」的問題。於上周六(23/1)在港台電視31播出,由屋宇署與香港電台電視部聯合製作的新劇《格外樓神》第三集「安樂窩」,正好向觀眾示範,何謂好的劇本。
經過頭兩集「真相」省靚招牌之後,於「安樂窩」裏,製作團隊和回歸平實路綫,以最簡單的故事,帶出最簡單的宣傳訊息 ── 誠如本集主角成禮文(Steven,呂熙飾)尾段向大廈居民解釋:「其實驗窗係要搵認可的合資格人士先可以驗嘅,咁佢哋會隨身帶住一張『強制驗窗計劃的合資格人士』證件,上面有佢哋嘅名啦、編號啦,同埋相嘅,大家一定要睇清楚呀!」訊息清楚、直接,但要變成長約20分鐘的單元劇,張飛帆與林曉嵐兩位編劇就選擇以男主角的生活與工作入手,勾勒故事骨幹,畢竟他卸下「屋宇署屋宇測量師」的身份,跟你和我一樣,都是這個城市裏的小人物,而小人物的故事,往往最能夠引起大家共鳴。
頗喜歡劇情開首幾分鐘的對剪,精簡地帶出Steven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面對的問題。由於負責監察幾幢大廈的強制驗窗情況,所以不時實地考察,奈何很多住戶收到驗窗通知書之後,不是裝作看不到,就是隨便的找不合資格的師傅驗窗。另一邊廂,Steven的婚期將近,婚禮安排與新居裝修兩件事,再加上工作安排,令他忙得暈頭轉向,更試過因為要召開大會,向居民解釋,為何單位內窗戶檢驗得由業主負責,結果錯過了與未婚妻Yvonne(張紋嘉飾)跟裝修公司面談,結果二人發生爭執,Yvonne投訴:「係你自己話呢個時間可以,我先約呢個時間,其實如果你真係唔得閒,可以早啲話畀我聽,唔使我喺度等你㗎!」之後Steven卻說:「其實你唔使等我喎,你揀咪得囉,你OK我OK㗎!」這句話令Yvonne更加火大:「原來我一直Care嘅嘢,你一啲都唔Care㗎喎!」最終Steven建議不如延遲入伙,結果Yvonne反白眼:「咁樣褪遲埋個婚期啦!」嗱嗱嗱,有沒有發覺,上述對話似曾相識?
結果編劇讓另一個女人去解決Steven的心結。別心邪!其實是Steven其中一個不肯參與強制驗窗個案蘭姨(陳麗雲飾),由於她一直不肯答允驗窗,Steven本來打算只用最官僚的方式處理 ── 罰錢,但經同事Ben Sir(范逸如,歐陽偉豪飾)和鍾日發(鄭敬基飾)開解後,Steven決定了解蘭姨的真實生活,不靠「死力」解決。丈夫離世後,蘭姨變成獨居長者,老來失伴,倍感孤獨,生無可戀,索性自我放棄,居所變成「垃圾站」,窗也開不到,Steven透過主動協助,逐步解開她的心結,她解釋為何不能丟棄那盞殘舊吊燈一幕,頗令人感動。而在相處時,蘭姨亦反過來開解Steven,「後生仔,有咩事唔好收收埋埋,大家拎出嚟講,唔啱講到啱。」最後故事當然是Happy Ending,處理手法也相當老土(因為Steven和蘭姨講兩句,居民對驗窗態度由極度抗拒變成「開竅」接受,實在太理所當然!),但作為一套「功能劇」,編劇能夠花心思增加劇味,令演員有戲可演,絕對值得讚賞。
重溫《安樂窩》:https://bit.ly/3tbUrS3
➡️《格外樓神》逢周六晚上21:30於港台電視31播出
【 延伸閱讀 】
《格外樓神 ─ 真相(上)》http://bit.ly/3al6gg9
《格外樓神 ─ 真相(下)》http://bit.ly/2Y2D1Zs
(3001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格外樓神 #呂熙 #張紋嘉 #陳麗雲 #歐陽偉豪 #鄭敬基 #羅雪妍 #港台電視31 #港劇 #張飛帆 #RTHK RTHK 香港電台 呂熙 Lui Hei Crystal Cheung 張紋嘉 鄭敬基 Joe Tay 屋宇署 Buildings Department 做乜膠睇電視 快樂的 港女講劇 港人講電視
屋宇署 驗窗 結果 在 小北斗的夜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委屈落淚小女孩】
其實,我知道的!肥媽沒有可能永遠陪著我、永不離開我;她竭力撐到最後一刻才離開,就是不捨得我被人欺負、受屈難過!
肥媽勞碌一生、上有老下有嫩,為了養活我們一家,即使曾做五次手術,依然辛勤工作,賺錢養家!我們居住這個五十多年唐樓單位,就是肥媽當年辛辛苦苦賺血淚錢獨力供回來;老豆和家姐以前一直對它虎視眈眈!
肥媽多年長時間站立工作,雙膝早已勞損腫痛;我大學畢業後出來工作,坦白告訴肥媽,我想買間有升降機的單位,不再讓她每天行樓梯這麼辛苦!肥媽輕拍我挽著她的手:「阿肥,我知妳乖;但我唔想妳買樓住,留返妳第日結婚先買!妳宜家買,得妳一個人供,妳老豆同家姐一定唔會理,但又搬埋嚟一齊住,對妳唔公平!阿媽老喇!我唔捨得佢哋成日蝦妳!」
這番真情對話後一年,肥媽突然中風倒下,原本打算用作首期的儲蓄,頃刻傾盡以換取肥媽的性命!每月數萬供款,從此供給私營護養院和醫療用品公司!
肥媽62歲中風,當年我28歲,雖然我倆的照顧角色調轉,但她依然是我最強的後盾,生命的支柱!只要有肥媽在我身邊,即使我在外面承受了多少委屈和傷害,我也會向她傾訴、擁著她大哭,重拾力量和勇氣!每次肥媽也會竭力安慰我,雖然躺在床上的她,很多時只能心痛無奈地輕拍我的背部,陪我一起痛哭!
自從肥媽於今年1月30日和我永別,我有積極嘗試好好生活的;工作上,我比前付出更多;上司對我亦抱更大期望,給我更多機會!我比前花更多時間和老友記相處,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支援;他們知道我經常在中心工作至很夜,縱然不捨得收線,仍催促我盡快回家吃飯!我常笑著回應:「家?我早沒有了!我經常不覺得餓,近廿年沒吃飯;我只吃杯麵,很方便的!」
以前遇到甚麼事,我也會告訴肥媽,她永遠是我最強的後盾和避風港;如今遇到甚麼事,只能獨自承受,不要說找人支援,想找人傾訴也不能!家姐?向來不理!細妹?很久不見!
數月前小咪病重,只有我焦急請假抱牠看醫生;屋宇署出信追我們驗樓驗窗多年,我要求她倆配合(因驗的位置正是她倆的房間)、更主動幫忙尋找師傅,還要被我家姐責罵;廚房天花嚴重滴水多時,她倆視而不見,我聯絡樓上業主夫婦,他們又拒絕跟進;我致電1823聯絡「滲水辦」,他們又沒回音!我日間工作已很忙,過去這星期,五天回中心工作,晚晚工作至九至十一時才放工;回到家,廚房天花在滴水,WFH的家姐吃飽在打機;最終又要我找樓上那對業主老夫婦,結果被他們橫蠻咒罵,事情依然沒有進展!我頓感唏噓,或許要上了新聞標題:「樓上單位漏水業主不理,舊樓塌天花社工被壓死」才能引起片刻的關注!
我,有努力去做;我亦知道,有很多人從旁看著我;我,已盡力在人面前展現笑臉;但我,亦難免有悄悄落淚之時;我希望這些眼淚能被抹乾,可惜只有天國的肥媽能夠做到!
屋宇署 驗窗 結果 在 李卓人 Lee Cheuk Y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證實,有業內技工向他坦承是公司要求員工向住戶講大話,「法例製造咗好大個驗窗市場,但政府唔監管,結果出好多問題,合謀抬價、不良營銷手法、驗窗變換窗……但政府全部唔理。政府應該制訂合理標準價,等消費者知道大約價錢,等驗窗公司唔好有咁多『水份』。政要亦要調查部分公司的銷售手法,有無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強制驗窗 十億市場無王管
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早前安排記者訪問驗窗內幕人士,並到荃景花園一單位進行「放蛇」,證實坊間驗窗公司價差可達5倍之多,而在政府缺乏監管,行內亂象愈益猖獗。
-----------------
政府強制驗窗變相助劏客 每年十億元生意無王管 《am730》,2014年7月7日
政府在2012年6月推行「強制驗樓驗窗」計劃,要求樓齡30年或以上的樓宇驗樓,及樓齡10年的樓宇驗窗。屋宇署原計劃每季選出950幢樓齡10年以上的樓宇驗窗,即每年約有17萬戶住宅要依法為寓所驗窗。業內人士估算,計劃催生出每年逾十億元的驗窗生意。不過,本報發現業內亂象叢生,不少蠱惑公司出盡招數謀財,業主隨時枉花4倍冤枉錢。
曾在一間驗窗公司任職6年、因看不過眼業內亂象而離職的前業內人士邱小姐向記者透露,業內充斥各種要業主「花冤枉錢」的手段,「當某幢大廈被政府抽中驗窗,坊間驗窗公司就會派人喺樓下『擺檔』,甚至洗樓派傳單宣傳,聲稱幫業主免費檢查窗戶同報價。只要師傅入到屋,就可以使出劏客招數。最常見係唔使換嘅組件都換晒佢,窗嘅手掣、窗鉸仲用得,但師傅就同業主講要換先符合驗窗要求,一個手掣100蚊,一個有廿隻窗嘅單位,咁就可能使多2,000蚊。師傅會同業主講係用高級材料,實情係喺樓下五金舖買嘅貨,用淘寶貨都試過。食水更深係『換窗』同做『防漏』,明明隻窗無問題都叫業主換,要搭棚嘅換窗隨時要價近萬蚊,細啲唔使搭棚嘅「套窗」工程都收四、五千;而防漏就更加唔係政府要求,成個防漏工程隨時成萬蚊。」
坊間公司價差5倍
為驗證邱小姐談及行內的古惑招,記者在荃灣一個已接獲政府驗窗通知、兩房一廳共約19扇窗的單位,以業主身份聯絡一間合資格承辦小型工程的驗窗公司報價,並表明只需通過政府驗窗令要求。一名持有小型工程牌的師傅甫入單位,測試客廳窗戶其中一個手掣,及用鏡檢查一個窗鉸,和窗戶外牆的接駁位後,隨即指單位窗戶非常殘舊,要全部更換手掣、窗鉸,並要做全屋6幅窗框與外牆的防漏工程。整個檢查過程約20分鐘,師傅全程花最多時間在量度窗戶尺寸,和數窗戶數目,部分窗戶更未被打開。期間,師傅又不斷慫恿稱,「十年驗一次,平均每年千幾蚊啫!住得安心嘛!」最終師傅報價為20,324元,當中包括約8,000元更換全部窗戶的窗鉸、手掣、膠邊、逾萬元的全屋防漏工程,以及向屋宇署證明驗窗合格的證書和行政費用。
相同的單位,記者再隨機找另一位網民稱為良心師傅的「老行尊」了解價格,該名為全哥的師傅檢查單位所有窗戶後即說,若要通過政府驗窗令要求約需4,000元,「19個舊式窗鉸確實要全部換,仲有一塊玻璃裂咗一定要整。不過,手掣同膠邊都唔使換,防漏工程亦唔建議做,因為單位本身無漏水,而且要連窗框換先可以真正防漏。」
把之前有行家報價兩萬元向他坦白,全哥見慣不怪,「其實就算將全屋19扇窗換晒做新窗,都係26,000蚊,點解要俾2萬蚊換啲睇唔到嘅嘢?我幾乎每日都收到呢類電話,曾經有個單位,裝修完兩年就收到政府驗窗令,有公司開價萬五蚊。我上去檢查,根本乜都唔使換,最終收佢500蚊證書行政費。不過無計,好多業主唔知隻窗係唔係要換,亦無人得閒會貨比三家,政府從來無教市民應點做,例如以為防漏工程都係驗窗嘅一部分。」消委會資料顯示,2012年實施強制驗窗後,當年接獲1宗有關鋁窗公司銷售手法的投訴,去年急增至6宗。今年首5個月接獲4宗投訴,主要包括價格爭拗及服務延誤等。
涉訛稱即將收驗窗令
除了工程費用差距大,最近更有驗窗公司涉欺騙新大廈的業主,訛稱大廈即將收到政府驗窗令而呼籲業主驗窗。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證實,有業內技工向他坦承是公司要求員工向住戶講大話,「法例製造咗好大個驗窗市場,但政府唔監管,結果出好多問題,合謀抬價、不良營銷手法、驗窗變換窗……但政府全部唔理。政府應該制訂合理標準價,等消費者知道大約價錢,等驗窗公司唔好有咁多『水份』。政要亦要調查部分公司的銷售手法,有無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屋宇署回覆,截至4月30日,已向2,700幢大廈發出法定驗窗通知,當局已制訂作業守則,規定修葺工程時須遵從的技術標準及程序,亦會抽樣審查由合資格人士提交的檢驗報告。由於不同單位的窗户數量和保養狀況不同,當局難以提供一個參考價格,建議消費者向合資格人士了解工程詳情,並適時考慮委任另一個合資格人士提出修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