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梅推藝文 ► 屏東【台灣雲豹回來了】
屏東「屏東美術館」展出李賢文的彩墨創作展《台灣雲豹回來了》,描繪再現雲豹,以及它們的領地「北大武山」和同住其上的好茶部落魯凱族群。《台灣雲豹回來了》創作源起於2016年開始的多次前來好茶部落,過程中聽聞的雲豹傳說與其攀爬北大武山的經驗交疊在一起,於是依著當下感受,懷想再現雲豹的(虛實)存在方式與生活樣態,接續產出了〈雲豹的呼喚〉(2017-2018)、〈北大武山雲豹五連作〉(2020)、〈台灣雲豹三部曲九連作〉(2020)和好茶部落人事物等的系列彩墨創作。輔上進來就映入眼簾的登山過程幻燈影像播放,大抵這五個區塊共構此一在屏東展出的現地特展《台灣雲豹回來了》。於是我們看到了藝術家的彩墨在羅紋宣和虎皮宣上,好似寫生般地漸進再現雲豹與自然、登山者、宇宙天地之間的關係風景,從具象的寫景到抽象的天地。從〈雲豹的呼喚〉裡的著重線條描繪景緻到〈北大武山雲豹五連作〉裡呈現的「登山過程」(序曲、慢板、行板、快板、終曲),透過漸升展台和濃淡墨色、快筆皴擦共構展現的登高氣象變化,再到〈台灣雲豹三部曲九連作〉裡以類近書法九宮格的形制擺設,透過簡化的顏色╱造型(黃色豹靈、大小鬼湖、豹紋土地)和宏觀的俯瞰構圖,就結構與形式來抽象呈現雲豹三部曲,曾在(自然)、離開(升天)與始終在(同天地合一)。單純的說,這是一關於藝術家他登北大武的生命經驗之彩墨寫生展,過程中他與雲豹相遇、同一,並將其逐步、漸進深入山林╱靈裡的感性經驗透過筆墨帶到我們觀眾面前,號召一同前往感受雲豹所處的宇宙空間,北大武山。
✍推薦者
楊浤淵|第八屆鴻梅新人獎藝評組得獎者、2021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台灣雲豹回來了】
展覽地點|屏東美術館
展覽網址|https://reurl.cc/e9RpjW
#宅在家就能接觸藝術
#宅在家也能護台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 也許很多人顧著向前走 時間一久便忘了回頭看 - 《台灣是好所在》 由林強及許志遠(POINT),以電子音樂為基底,取樣屏東縣滿州鄉民謠協進會所演唱的《滿州小調》及高雄市岡山區曾鄉先生演唱的《都馬調》,林強並喃喃道出他對於這塊土地的情感。 - 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 即將收官 美好的...
屏東美術館展覽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鴻梅推藝文 ► 屏東【压光Overpowering–胡嘉當代書藝與台灣舞踏個展】
本展覽將書藝與台灣當代舞踏身體的結合作為核心,以「書踏藝術」帶領觀者看見台灣當代書藝的新貌,開展出不同於日本舞踏的身體論述,並融合台灣當代美學傳統裡較為厚實的禪意境界。
✍推薦者
梁廷毓|第七屆鴻梅新人獎藝評組得獎者、2020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压光Overpowering–胡嘉當代書藝與台灣舞踏個展】
展覽日期:2020.08.21-2020.12.27
展覽地點:屏東美術館
展覽地址:屏東市中正路74號
展覽網址:https://pse.is/3b276w
屏東美術館展覽 在 林克偉 Lin,Ke-We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克 九月行程
演出資訊:
9/10(二)
屏東美術館展覽開幕
上午11:00
9/14(六)
屏東環球下午15:00
9/20 (五)
台東鐵花村晚間20:00
抵消入場
9/27 (五)
屏東青創銀色巴士 晚上19:00
藍海「根,本」
⬇️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aljaniyan/
———————————————
音樂是一門藝術 用心去感受 每一分鐘都觸動心弦
『讓全世界聽見 屬於你自己的聲音』
👉🏻服務項目:到府授課 家教、活動演出、公益活動、音樂分享會
👉🏻Line ID : @guy5560o
👉🏻Instagram:kewei_music900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1jG0pCJS30cToJZatHaXpA
👉🏻線上報名🎸:https://goo.gl/forms/0btC1g2NvmZVCeDU2
👉🏻Ke Wei 音樂工作室:
✔️屏東工作室:屏東市中正里18鄰中正路688巷46弄146號
✔️屏東工作室:屏東縣瑪家鄉泰平巷88號
✔️高雄工作室:高雄市三民區清明街17號
✔️台南工作室:台南市安南區安中路一段 700巷92之2號 (合作教室) �
👉🏻洽詢(TEL) :
0930012265(小克)
屏東美術館展覽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
也許很多人顧著向前走
時間一久便忘了回頭看
-
《台灣是好所在》
由林強及許志遠(POINT),以電子音樂為基底,取樣屏東縣滿州鄉民謠協進會所演唱的《滿州小調》及高雄市岡山區曾鄉先生演唱的《都馬調》,林強並喃喃道出他對於這塊土地的情感。
-
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 即將收官
美好的回憶,轉成為影像作品
或掛念或想念,永遠都可以在這裡反覆留戀
▍更多「查無此人 - 小花計畫」影片
立即看:http://bit.ly/2UZyFTT
-
⚡️⚡️⚡️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 ⚡️⚡️⚡️
7/6限定| 閉幕前夜輕電子派對【踮蹬氣(電氣)】
就在 #台北當代藝術館
#林強 X #許志遠
嘗試將台灣古早味混進電子音樂裡,
引領當代人們,搭上時光機,
再一次,回到我們曾經想念的過往。
時間:2019/7/6(六)
19:30開始報名繳費蓋手章
20:00開放入場,20:30開始
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入場費:350元
(現場收費並僅收現金,憑手章入場,美術館內請勿飲食,入場須寄放包包,活動結束後可至一樓兌換小辦桌啤酒隨意限定款或氣泡水乙瓶)
欲兌換啤酒者請攜帶身份證明文件以便年齡查驗
*限量150名,額滿即不開放入場
*收入將作為當代藝術館年度展覽基金
*當晚展覽無對開放,展覽於18:00結束
-
🎧《查無此人音樂概念專輯》
https://stars.lnk.to/Where_Have_All_the_Flowers_Gone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5N7v4f_eVo/hqdefault.jpg)
屏東美術館展覽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郭慧禪,1976 年出生於台灣宜蘭,藝術家,新樂園藝術空間成員,現於雍和藝術教育基金會駐村,亦為元智大學、佛光大學等院校的兼任講師。1999 年,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藝術學士,2001 年倫敦藝術學院藝術碩士。
以數位影像、動畫為主要創作媒材,探討人和環境的關係,將環境的元素融合或採集於作品中,將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狀態轉化成圖像,反映生活在都市中失序及焦慮,藉由找尋生命光點及回憶的片段,建構與累積個體存在的價值與方向。
近年,美術科班出身的郭慧禪,也重拾畫筆,再度嘗試繪畫創作。她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與展覽補助、臺北市文化局展覽補助。作品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收藏。
個展計有《遊戲迷宮V》、《日‧常》、《遊戲迷宮 IV》、《遊樂場》、《遊戲迷宮III》、《遊戲迷宮II》、《遊戲迷宮》、《光線寫作》、《繪畫》、《擬態》、《自畫像》等,並參與過許多聯展與藝術節,場所遍及宜蘭、臺北、桃園、臺中、高雄、屏東、香港、澳門、廣州、雲南、新加坡、巴黎、紐約、溫哥華等地,也曾擔任策展人。
早年,郭慧禪以光頭裸身於大眾運輸系統、人造花店倉庫或水上入鏡等一系列作品,如《無題》、《Byniki》、《漂浮》等,備受矚目,她經由最自然的肉身展演,以畫面實踐無性別的可能與樣態。
《擬態》亦為郭慧禪攝影代表作之一,在光頭系列以後,郭慧禪驚覺攝影作難以賣出,各種展覽邀約都讓她賠錢,過著絢爛但彷如無底洞般的生活,再加上試圖回英攻讀博士,卻沒有任何學校申請成功,挫敗感讓郭慧禪覺得世界彷若崩塌。
2005年,在種種失敗、失落圍困之下,因為想要自我消解,成功隱身於環境,也就有了拍攝鐵門、牆壁、磁磚等的《擬態》,其後間隔多年,於2014年的兩岸四地駐村計畫,該系列再重啟,《擬態》乃進入第二階段,郭慧禪取駐村地點居民認為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如澳門的大三巴,進行影像合成創作。
郭慧禪會在現場拍攝空景與個人自拍,再以Photoshop合成,做出彷如幽靈現身的照片,一方面與棲息地融合,達到自我保護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環境的重新認識,並完成對自我的解構與再建構。
2015年,《擬態》從平面攝影,發展為如在萬華楊氏古厝拍攝的錄像作品,郭慧禪本人消失於螢幕中,展現關於被拆遷異地重建的古厝門面,以及無法移動、終將毀滅的活水古井的深刻哀愁。
相關新聞
https://goo.gl/AacRC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cwYK3o3b2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