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不能蹲下?!
#博物館應兒童友善 #為小觀眾著想
#創造共融與專屬的友善措施
前陣子有家長表示,帶小孩到故宮參觀時,蹲下與孩子解說,卻被館員制止,同時,有許多人也留言過去帶孩子到故宮參觀時不好的經驗。
昨天教文委員質詢時,我詢問吳密察院長:故宮竟然「不能蹲下」,院長知道嗎?
因為故宮的參觀須知中,僅有禁止「臥倒座椅、就地而坐」,為何館員會擴大解釋,認為家長蹲下解說是「不妥的行為」而制止呢?
事實上,故宮場館內有許多展示櫃、看板的高度,都高於孩子視覺可及範圍,家長若不蹲下,實在難以向孩子解說。
故宮非但不該禁止家長蹲下,更該思考在館內增加 #共融 兒童友善措施,例如展示櫃和看板高度調整、增加階梯或板凳等,讓 #小觀眾 也能親近文物,瞭解文化。
除了共融措施以外,我也舉出國外博物館經驗讓院長參考,故宮可考慮設計 #專屬 友善措施。
例如英國🇬🇧大英博物館為兒童設計了 #12條導覽路線,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也有 #6到12歲兒童導覽服務。
這類「專屬」為兒童設計的友善措施,是在共融的空間設計外,另一種以 #兒童視角 出發規劃的活動,更能帶動小觀眾們進到博物館,學習與認識文化與藝術。
故宮作為全臺灣最重要的博物館,就共融與專屬的兒童友善措施,都應該更多元、更完善。
#過去規定已不合時宜
#故宮承諾改善
#衡平秩序和友善
院長回應我,過去因為故宮人潮擁擠,展場人員長期以「維持秩序」為第一要務,甚至衍伸出「不能帶水、不能帶大型包包」等規定。
但院長表示非常認同兒童友善的概念!他認為過去許多規範都不符合友善原則,應該全面檢討。
感謝院長承諾,將 #全面修改參觀規定,不再以「維持秩序」為首要原則,而是考量 #博物館公共性 的精神,讓更多人可以接觸文物,瞭解文化。
院長更表示,後續也會積極規劃 #常設性的兒童友善措施,含括「共融」與「專屬」兩種方式。故宮將會於 #兩個月內提出報告,屆時再來跟大家報告。
無論是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館等各項文化藝術場域,都應該創造兒童友善、親子友善的空間。讓故宮真正成為「每個人」的故宮,我會持續努力推動監督,大家有任何想法,也歡迎與我分享❤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展場展示櫃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鴻梅推藝文 ► 臺北【藝術的向度—陳贊雲個展】
足跡橫跨台港兩地,並身兼創作者、策展人等多重身分的陳贊雲,近期於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出個展。此次展出的26件攝影作品皆是陳贊雲在展覽空間中拍下的角落,他留下觀者在展場裡觀看藝術作品的瞬間,再將這些被拍下來的影像放進美術館裡,形成觀看之中主體與客體身分不斷互換的對應關係,一如展間一角層層疊疊對映出無數複像的鏡面。作品裡俯瞰、仰視或側拍的視角,讓觀者得以輕易看見藝術家觀看世界的景窗,配合著展示櫃裡的相機,使得攝影者本身也成為被觀看的客體,而穿梭在作品之間的我們,也可能是其他觀者注視的對象。主體或客體,這道關於攝影近乎古典的命題,在這檔展覽裡卻藉由單純而巧妙的展場陳布,讓攝影中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不再那麼理所當然,由此延展出藝術的多重向度。
✍推薦者
許楚君|第七屆鴻梅新人獎藝評組得獎者、2020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藝術的向度—陳贊雲個展】
展覽日期|2020.2.8—4.12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覽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相關網址|https://reurl.cc/mnvGyG
展場展示櫃 在 【Ray S. collec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極稀有相當完整的丹泉石晶體 時間於3/1至3/2 21:00止
有喜歡的朋友請在這則貼文下留言選擇你想要的寶貝編號+1 例如:1+1 或是 2+1.....等等
#請勿在照片中留言阿留言一律以本文留言優先
#尺寸重量均在照片中喔
這些晶體我有照順序一個一個360度的影片,請至 徐偉哲 (Ray Hsu) 的個人頁面觀看,或是在粉絲團中找找
這些全都是很難得一見的晶體,稀有程度可以說你到展場這種晶體就是放在超顯眼展示櫃還會特別打燈的那種,斜方晶系晶體頭部每一顆都相當完整呈現類似像木屋的屋頂般尖尖的樣子,再加上丹泉石的多色性打光下去旋轉更可以看到藍色跟紫色以及少少的綠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