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解禁,是選前大「利多」?????
台北市議會今天三讀通過了《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第15條第3項的修正案,要將屬於山坡地區的「住三」納入可都更範圍。
主提案人、國民黨議員闕枚莎如此主張:
「很多住在山坡地住三的民眾都是弱勢族群,根本就無力自行重建,更何況不少建物都是30年以上的老舊建物,若不更新,一旦發生大地震,恐怕會釀災,因此提案放寬規定,也希望自治條例修法通過後,可以讓這些居民住得更安全。」
但是,根據現行的《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俗稱「危老條例」),其實就可以處理多數老屋的安全問題。
採用《都更條例》與《危老條例》最大的差別,是在於容積獎勵的。更要不得的是,如果真的經過都更,就會在山坡地蓋起更高樓層的建築,這對於山坡地保護和居住安全都不是好事。
這樣沒必要的放寬,動機為何,我想大家都看得出來。
此修正案提案人:
闕枚莎、李新、汪志冰、厲耿桂芳、李芳儒、
洪健益、徐弘庭、李傅中武、戴錫欽、王孝維、
李慶元、陳永德、王欣儀、許淑華、王威中、
顏若芳、陳重文、陳炳甫、潘懷宗、吳志剛、
王鴻薇、林瑞圖、郭昭巖、林世宗、林國成、
陳彥伯、葉林傳、高嘉瑜、江志銘、張茂楠、
林亭君、簡舒培、李建昌、周威佑、王閔生、
陳義洲、應曉薇、歐陽龍、陳錦祥、鍾小平、
阮昭雄、吳世正、劉耀仁、何志偉、黃向羣、
黃珊珊、梁文傑、陳建銘、顏聖冠、徐世勲
(P.S. 以上50名提案人名單為台北市議會網站紀錄,但昨天的新聞指出僅41名提案人,有其中9人撤回提案,但市議會未修改記錄,這也是市議會網站很大的問題啊!)
相關新聞:
選前都更大利多! 北市13處山坡地「住三」將解禁(2018/10/8)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3410846?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3-news
北市8成議員贊成山坡地都更蓋高樓,恐重演林肯大郡順向滑坡活埋事件(2017/12/11)
https://www.storm.mg/article/370769
台北市議會議案紀錄:待大會議決案件>>市法規>>12161 案[工務類]
http://www.tcc.gov.tw/iFrame.aspx?n=4752B9BC22AAF612
山坡地危險建物可更新 在 游淑慧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廉價跟風的檢討無助於問題的改善
加速推動「房屋健檢」比推動都更更立即可做。
地震一來,建物一倒塌,有些政治人物就開始跟風、反射性的討論「老舊房屋」的危險問題。
只是,真的是「逢老必倒」、「新一定穩」嗎?地震颱風倒的真的都是30年以上的老舊房屋嗎?我們看看以下幾個案例,又似乎並非如此。
這次花蓮地震建築物倒塌:
1、統帥飯店—屋齡41年
2、白金雙星大樓6樓-約24年
3、雲門翠堤大樓-屋齡約27年
美濃地震建築物倒塌
#台南永康區維冠大樓-屋齡約22年
#台南歸仁區的幸福大樓:屋齡21年
921地震建築物倒塌
#新莊博士的家:屋齡5年
#台北市東星大樓:屋齡約15年
溫妮颱風倒塌
#汐止林肯大郡:屋齡4年
由此可知在地震和風災中,「屋齡」並不是建築物會不會倒塌的主要因素。
不安全的房子建築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是否偷工減料、是否使用海砂、是否位於土壤液化高風險區、是否位於活斷層,還有地基的地層構造、強度、性質等。
其次,建築是否在危險區位?在不適合建築的地區(如山坡地等)?當然在裝潢時,破壞承載梁柱也都是關鍵因素。
這些原因都會讓這些建物都「未老先倒」,甚至遠比「屋齡」的因素更大;身為政治人物,不能僅歸咎於單一因素,就要民眾為「都更」讓路。
所以,我認為推動、鼓勵「房屋健檢」「老屋健檢」才是政府立即能做、要做的事。
確實,目前全國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將近5成,其中台北市更有58%的建物屋齡超過30年,因此不論是著眼於生活機能、結構安全或都市景觀,都亟需進行都市更新。只是,我真的認為柯文哲市長不該災害一發生,就用這種跟風、廉價式的檢討方式,講一個遙不可及的都更夢,鸚鵡學舌誰不會呢?
#地震 #都更 #老舊房屋 #柯文哲 #屋齡
這些建築屋齡都超過30年
總統府:屋齡97年;1919年3月竣工,是日據時期總督府。
監察院:屋齡101年;1915年完工,是日據時期台北州廳舍。
行政院:屋齡79年;1937年完工,是日據時期台北市役所。
台北郵局:屋齡86年;1930年落成。
打狗英國領事館:屋齡151年;興建於1865年。
花蓮松園別館:屋齡73年;建立於1943年左右。
紅毛城:屋齡372年;由荷蘭人建於1644年。
#地震 #老屋 #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