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在陽明山中山樓舉行一年一度的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今年共有 72 名教師獲得師鐸獎、20 名教師獲得教育奉獻獎,以及 303 名服務滿 40 年的資深優良教師。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及蘇貞昌院長也親自來到現場,親自為老師們頒發這些殊榮,並感謝長久以來的付出及努力。
如同看板所寫「師恩深、一生深」。臺灣有許多教育夥伴秉持著對孩子的愛、教育的責任,無私在不同教育議題、領域上用心耕耘,陪伴孩子探索自己、走過山峰與低谷,如同今天的頒獎中的幾個故事:
像是中山女中老師李淑雲,因帶著學生到緬甸僑校進行義工服務、搭配醫師到柬埔寨義診,發現到這些國家民風較保守、多數人連溫飽都有問題,因此領著學生推動 #大女孩計畫 ,為當地學童募集衛生棉和內衣,師生像是一顆顆種子,將善意傳散至陌生國度少女手中;在學校被稱為「邱老大」的蘭雅國中生物老師邱明成,希望找回學生學習的樂趣,便把電玩和動漫元素融入課程,深受同學喜愛,他認為只要擁有愛護生態的相關信念,無論書讀得好不好,未來都能成為溫暖的地球人;鳳山高中國文老師曾珍,在教學過程,意識到新住民二代學生,容易承受誤解的眼光及壓力,遂發起新住民飲食文學教案,讓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傾聽父母心中最有意義的一道菜,牽起與家人的共鳴;而四維國民小學校長黃圓媛,則為鼓勵因病開刀的學生,邀請知名歌手到校演唱,藉此給予孩子實質的力量。
每個獎項都得來不易,但更大的意義是帶著我們,看到一個個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動人故事,也讓我們知道,臺灣社會有許多老師每天在燃著熱情,要成為照亮學生那道光。
在此我要獻上深深的謝意與敬意。辛苦了,也在教師節前夕,祝福各位老師 #教師節快樂!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山峰 國 小 校長 在 陳儀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29日來到雲林,與新北五審(教育文化客家新聞)議員們一起觀摩雲林樟湖生態實驗國中小,了解陳清圳校長辦學的脈絡與系統。
台灣還有那些實驗教育?
#台北和平實小、同心華德福
#新北烏來信賢種籽國小、忠山實小、坪林國中、石門國中、烏來福山小
#雲林有樟湖、蔦松藝術高中(公辦民營)、山峰華德福、潮厝華德福
#南投有森優實驗教育機構
#台中有磊川華德福、海聲華德福、澴宇蒙特梭利、楓樹腳實驗教育機構。
以上除了蔦松,潮厝和山峰是公立學校,其他都是私立實驗學校或機構。
山峰 國 小 校長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聽到「北大武」三次。一次是「大武山成年禮明天下山」,一次是「地磨兒國小畢業生昨天已下山」,還有一個是「泰武國小畢業生後天出發」。
然後,臉書歷史上的今天,也跳出 #2015年北大武紀行。
藉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山的課程」。
你如果去了泰武國小,看一下每個班級上頭,有一組羅馬拼音的班名,那是從泰武村往北大武山上走,各個傳統領域的地名。
學校將這些地名,按著海拔由低至高分配給一到六年級,除了象徵學習的階段如同登山,一步一步往上爬,也提醒學生,一旦爬到了畢業班,學校就會帶著你攀登北大武「聖山」。
我礙於能力、體力與毅力的不足,為了能夠在山頂上和孩子們合影留念,必須在檜谷山莊刻意提前2個鐘頭摸黑出發。皇天不負苦心人,我欣喜能夠提前登上山峰迎接這些勇敢的孩子。
那時刻,我終於能夠站在這一方聖土跟孩子們說一些話:
「各位家長、畢業班同學、協力的單位、志工朋友、勞苦功高的師長:
今天我們站在這裡,必須要了解一些事。民國93年春天,泰武鄉的幾間學校在幾位校長的發起之下,開辦了第一次的大武山成年禮。活動具有一定的難度與危險性,隔年便不再有其他學校參加。由於泰武國小有一批願意帶領孩子上山的師長,這個活動便延續了下來。之後,歷經學校的人員異動,曾經停辦了2次。不過,八八風災過後,在最艱困的狀況下,學校仍持續辦理至今,終於有機會完成了 #第一個10屆(2015年)。我想,從今以後,再沒有任何理由阻擋我們登聖山的決心,因為,它已成為我們泰武國小的文化。
然而,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來」。排灣族傳說在大洪水時期,人們往山上避難,最後的人只能站在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當他們又冷又餓,就快撐不住的時候,看見遠處有火光(現在來想應該是玉山),於是讓水鹿游過去,將火種繫在鹿角上帶回來,讓他們可以生火取暖煮食。待洪水退去,人們就往北大武山四處遷徙、繁衍。
排灣族人不但認為北大武是人們的發源地,也相信死後,善靈會回到這裡,而惡靈要去南大武。各位同學,今天我們走的這一條路是「回家」的道路,而不是為了登山。校長希望你們一生謹記祖先的教誨,學習做一個對別人有益處的人,有一天讓自己的靈魂能回歸到這裡,跟所有的祖先一起守護這土地上的人民。
有句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我們的北大武聖山,雖然只有3092公尺,居台灣百嶽之末,但無損於她的神聖高貴,因為它不只是一座山,而是有故事、有生命、有文化的聖地。她是母親,佇立在那裡的安定力量,高屏的人們只要向山舉目,就能望見她的慈祥,百嶽之中,無一能及。
我們能來看一看她,不為別的,而是因為她是我們的母親,讓我們一起把母親的美好擦亮,所有的,會成江河,養育一片海洋。」
#好想爬大武山
#好想回學校
#泰武國小今年第16屆大武山畢業成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