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點心的由來源自南宋。
抗金女英雄梁紅玉為了慰勞士兵,命令製作各種美味糕餅,以表「點點心意」,「點心」由此得名。
然而「點心」一詞早在唐代就已經出現,所指的範圍比現在要廣泛得多。
唐朝的時候,早晨小食叫點心。
唐宋時北方稱點心叫「官禮茶食」。南方的點心歷史不長,大約興於明朝中葉,有「嘉湖細點」。
還有人說,商紂王的大臣聞仲是糕點的創始人。
據傳,當年武王伐紂時,聞太師奉命率兵迎敵。
因埋鍋造飯需占用大量的行軍時間,聞太師便親自設計了一種用炒熟谷粉調和飴糖混合而成的條塊狀糖餅,作為士卒的乾糧。
後來,人們將這種糖餅加以改進,逐步發展為酥皮、包餡、油炸的糕餅,並稱之為「太師餅」。聞太師也被人們奉之為糕點祖師。
在古人的觀念里,點心是包羅萬象的名詞。
「點心」的原意即「定心」,使飢腸略安之意。
因此,凡正餐以前聊充飢腸或藉以消閒的食物,如餅餌糖果之類,都可稱作「點心」。
一直到清代已點心相當普及,甚至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淸朝人袁枚的《隨園食單·點心單》中記述的點心種種色色,如:糖餅、合歡餅、酥餅、杏酪、脂油糕、雪花糕、軟香糕、百果糕、栗糕、雞豆糕、金團、白雲片,等等。
其中,尤其以陶方伯十景點心最為有名:「每至年節,陶方伯手制點心十種,皆山東飛面所為。奇形詭狀,五色紛披。食之皆甘,令人應接不暇。」讀後不能嘗,饞蟲在腹中非常不安。
今午於澳門新葡京用餐,余心中的點心之冠,非8莫屬。
有機會的話一生也得試一回。⭐️⭐️⭐️🐷
山東大餅由來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中國麵條的歷史>
「陳伯,又來食麵呀!是否照舊蝦蓉麵?」茶餐廳的伙計笑容滿面地問及,似乎與眼前那位滿頭白髮的老翁十分熟稔。
「你以為我陳伯浪得虛名只是認識蝦蓉麵?今次來一碗八寶麵吧,你們餐廳不會是沒有吧?」老翁顯得有點得意。
「誰不知陳伯你是愛麵之人、麵食專家呢。八寶麵當然有啦,稍等一會,馬上下單。」
老翁滿意地點一點頭,隨手拿起餐單,逐一細閱餐單上的麵食款式。
-----------------------------------------------------------------------
麵條是中國最常見的傳統麵食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馳名世界。
~~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麵條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在東漢<四民月令>一書中載有「........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之語,據考證「水溲餅」、「煮餅」是中國麵條的先河。魏晉時稱「湯餅」。南北朝時稱「水引餅」或「水引面」。漢<釋名.釋飲食>載有:「蒸餅、湯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九穀考>中也有「釋名之索餅,即今之索麵,西北稱扯(抻)麵」;<素食說略>中有「麵條,古名索餅,一名湯餅,索餅言其形,湯餅言其食法也。」做法是用手將麵團搓成筷子粗細,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撚成如韭菜葉樣子,入沸水煮熟,類似寬麵條;或稱「餺飥」,在<齊民要術>中記載做法:用手搓成手指長,用水浸,下鍋時用手撚薄,再用沸水煮熟,這種方式很像山西的「搓麵」與「揪片」。
~~
中國人吃麵的習慣由來已久,古人甚至將麵條叫「飯」,而大米、小米做的飯則叫做「米飯」以區之。
~~
悠久的吃麵歷史當然也吃出了各種的製作花樣,發展出杆、抻、切、削、揪、壓、搓、撥、撚、剔、溜等等的制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燴、鹵、拌、烙、烤等的調製法,而演變成各地的風味麵條,如北京的打鹵麵、上海的陽春麵、山東的伊府麵、山西的刀削麵、陝西的臊子麵、四川的擔擔麵、湖北的熱乾麵、福建的八寶麵、廣東的蝦蓉麵、貴州的太師麵、甘肅的清湯牛肉麵、岐山的臊子麵、三原的疙瘩麵、韓城的大刀麵、西安的箸頭麵、菠菜面等等,有細如絲線的麵條,也有寬如腰帶的麵條,形式不可勝數。
~~
麵條名稱除上述之水溲麵、煮餅、湯餅、水引、餺飥外,尚有唐代流行的冷淘、溫淘等,這些稱謂就是現代的涼麵或水煮麵條。在<唐會要.光錄寺>中載有「宮廷中到冬天要造(湯餅),夏天要做(冷淘)」,就是將麵條煮熟後過冷水再吃的一種麵,與北方人的「過水麵」相同;宋朝時,麵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已有「麵條」的名詞,形狀為長條,花樣多,如素麵、煎麵、雞絲麵、三鮮麵、銀絲冷淘、菜麵等;元代時「幹(掛)麵條」問世了,在<飲膳正要>中載有「春盤麵」、「山藥麵」、「羊皮麵」、「秀禿麻麵」等二十多種。明清時又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如北京的「炸醬麵」、揚州的「裙帶麵」、福建的「八珍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