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高調】又是 #工安疏失 ˊ_>ˋ
『桃園市平鎮區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工程去年發生大崩塌,造成1死2傷,市府委託桃園市建築師公會鑑定後,認定是結構計算設計疏失。#不過台北市土木建築學會理事長余烈今公布關鍵監視器畫面,#質疑工地土堆堆放過高,#加上卡車重量與加速、#剎車造成的衝擊,#才是坍塌主因,余烈也表示,即使結構技師未計算出現疏失,#便宜行事的施工恐一樣會造成崩塌,#桃園市府僅憑建築師公會的調查報告就將責任推給結構技師,有護航特定單位之嫌。余烈表示,如果是結構計算設計的載重算錯,樓地板應該會出現裂縫,但檢視現場照片,可發現是崩潰式的破壞,明顯超過所能承受重量好幾倍。他質疑,施工單位可能為了節省時間與工錢,直接把土堆堆在工地上,監視器畫面也顯示,土方已明顯過高,目測超過3公尺、高於卡車車斗,才會造成單位面積負載過重,工地瞬間坍塌,工人來不及逃出。』
[新聞]平鎮停車場工地崩塌關鍵畫面曝光 專家批桃園市府護航 https://disp.cc/b/163-e4KR |【複習】[新聞] 平鎮停車場崩塌鑑定出爐 鄭文燦:計算錯誤導致承受力不足 https://disp.cc/b/163-clra |【複習】[新聞]平鎮停車場工地「坍塌畫面曝光」卡車、怪手入坑塵土漫天 https://disp.cc/b/163-cji5
工地 土方 在 不假掰讀者過日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數以萬計的群眾隨即趕到議會大樓外的廣場架設路障,準備好迎接蘇軍進逼。一開始的路障還有點簡陋,不過很快就送來了建築工地用的混凝土方塊,每件都比一個人還要高。他們就每兩塊疊起來的把議會大樓圍起來,當作是戰爭工事一樣來做。時至今日,立陶宛議會還保留了一小段的混凝土方塊在議會外面,並蓋了個展覽館將之保護起來,讓後世記得這段歷史。展覽館內還有不少當時議會大樓內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我特別印象深刻:一個疲倦不堪的中年人拿著步槍,睡在議會大樓內一條樓梯的角落,四周被沙包圍繞著。我想,他們當時真的預計蘇軍會攻進來,而他們也準備好當蘇軍攻進來的時候,他們會戰鬥到每條樓梯的每個轉角為止。」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6/23/lithuania/
工地 土方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嗎?【為什麼工地要灑水?】
#本日冷知識1567
#不怎麼冷
.
大家好,我是Mr Holiday。
前陣子台灣缺水,各大媒體都在報水庫見底的新聞。
但是當我經過工地的時候,卻看著工人在工地灑水,我當下就想說「都快沒水了,你怎麼還一直浪費水…」。但是後來想想,工地灑水這件事情好像一直都有在做,但是到底為什麼工地都要灑水呢?
.
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有相關規定:
第9條:「營建業主於營建工程進行期間,應於營建工地內之裸露地表,採行下列有效抑制粉塵之防制設施之一:一、覆蓋防塵布或防塵網。二、舖設鋼板、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粗級配或其他同等功能之粒料。三、植生綠化。四、地表壓實且配合灑水措施。五、配合定期噴灑化學穩定劑。六、配合定期灑水。前項防制設施應達裸露地面積之百分之五十以上;屬第一級營建工程者,應達裸露地面積之百分之八十以上。 」
第12條:「營建業主於營建工程進行期間,將營建工地內上層具粉塵逸散性之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廢棄物輸送至地面或地下樓層,應採行下列可抑制粉塵逸散之方式之一:一、電梯孔道。二、建築物內部管道。三、密閉輸送管道。四、人工搬運。前項輸送管道出口,應設置可抑制粉塵逸散之圍籬或灑水設施。」
第14條:「營建業主於營建工程進行拆除期間,應採行下列有效抑制粉塵之防制設施之一:一、設置加壓噴灑水設施。二、於結構體包覆防塵布。三、設置防風屏。前項屬第一級營建工程者,應至少同時採行第一款、第二款之防制設施。」
.
所以灑水是為了防止粉塵汙染啊!
為了避免觸法跟防止空氣汙染,所以各工地才會一直灑水啊!
總之,雖然台灣的旱象已經獲得緩解,但是大家還是要好好省水喔!
.
我們下次見!
[Mr Holiday]
#DailyCold #MrHoliday #water #灑水 #工地
參考資料:
1. [請益] 為什麼有些車子經過要灑水? https://www.ptt.cc/bbs/ask-why/M.1248663580.A.9AB.html
2. 營建工程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020058
圖片來源:
機車經過路變滑! 居民控國宅工地亂灑水 https://news.ebc.net.tw/news/living/329
工地 土方 在 同心工程统包- 工地土方(土尾)處理0989003168 丁老闆| فيسبوك 的推薦與評價
工地土方 (土尾)處理0989003168 丁老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