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1年1月6日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走在牛頭角熙來攘往的街頭,不難發現有一群建築物依山而建,它們數幢密度不高,只有矮矮的十數層,與工業區密密麻麻的工廠大廈群在區內形成兩個折然不同的世界,而走進那群舊群矮小建築物的懷內,即可感覺到鬧市中難得一見的清幽,這地方就是「觀塘花園大廈」。 花園大廈是觀塘區首個廉租屋邨,第一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拆...
工廠安置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落實先建後遷,保障居住正義,讓居民權益極大化,航空城地上物協議價購會議啟動
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都市計畫已由內政部發函核定准予徵收,今天起至8月上旬,市府將舉辦 #158場次地上物協議價購會議,以一對一的方式辦理協議價購,希望幫助居民爭取最大權益,預定2022年9月交付安置街廓土地予拆遷戶,可以重建房屋2,300戶;同時,市府規劃的3處安置住宅已經完成發包,完工後預計可提供1,200戶安置。先建後遷的原則得以落實,預估在2024年2月,完成居民的安置後,全區開始施工。
桃園航空城計畫進入新的里程碑,考量航空城計畫開發面積龐大,市府優先針對桃園航空城附近地區(第一期)區段徵收範圍內的居民進行安排,#縮小第一階段的優先搬遷範圍,共347戶需先行辦理遷移,在明年7月底前完成,讓政府可以取得安置街廓23公頃、安置住宅7公頃多,以及部分產業使用的土地。
至於其餘地區的家戶,則適用先建後遷的規劃,可居住現有住宅到2024年2月,再入住安置街廓新居或市府興建的安置住宅,最後再拆除原有建物。
大園區大海里大部分在產三的範圍,合計95公頃,並未被納入優先搬遷區,相信會有更充裕的時間,讓大海里的居民權益得到保障。
針對優先搬遷區的居民,市府提供了優惠補償。以查估補償費500萬的合法建築為例,除了加發50%自拆獎勵金、7.5%協議價購獎勵金外,更加發25%優先搬遷獎勵金,還有80萬的專案租金補貼,再依戶籍加發約12至28萬的人口搬遷費,總補償可超過1,000萬。這樣的補償方案就是把居民權益極大化,落實居住正義。
關於航空城計畫內的中小企業,市府也提供現有工廠安置所需的乙種工業區,讓中小企業申請搬遷,面積約22公頃,並由市府經發局擔任窗口,協助安置。
針對交通部民航局負責的機場園區,因第三跑道分為6個工區,比照市府模式採取分階段搬遷方式,獎勵金依工區時間自25%逐次遞減。市府希望交通部民航局早日確定工期及工區,補償方案也必須優惠。
除了以安置街廓配地重建外,市府也會提供蘆竹1號、蘆竹2號社會住宅,提供作為中繼住宅,市府也以包租代管機制,協助搬遷户租屋。
航空城範圍長期受到噪音及禁限建影響,違建户相當多,但違建户的形成有其歷史背景。如果該家戶為二次拆遷戶,只要提供證明文件,市府將查估補償費由違建的60%,專案提高至90%,再加上自拆獎勵金,總補償金可以到達135%。二者相加已接近合法建物的查估補償費,這將是桃園歷來最優厚的補償方案。
市府對於可以補照的程序違建,則由建築師團隊認定,拉高至90%查估補償費,超越純粹違建的60%。為了積極協助居民,市府在航空城聯合服務中心成立 #安置及搬遷服務中心,以第一線面對面的服務,解決問題。
從今天開始,要舉行158場的地上物協議價購會議,希望市府同仁、居民有耐心,市府就是要讓居民權益極大化、補償標準優惠化;居住正義,是我們的出發點,有些假消息造成混淆,我們希望在協議的過程,都可以澄清。
落實「居住正義」、「先建後拆」、「補償最大化」等原則,讓拆遷戶重建的家園,比原來的居住條件更好。
工廠安置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北市都委會今日召開「新莊、泰山都市計畫變更研商小組會議」(塭仔圳重劃案)。 新莊美華新村自救會、塭仔圳反迫遷連線 、大觀自救會、塭仔圳反迫遷自救會等多個單位和民眾,下午2點將近60名居民聚集在新北市政府前陳情,爭取今日會議旁聽。
塭仔圳反迫遷自救會成員質疑市府承諾「保障居住權」與工業區安置問題並未獲得解決。
先前新北市府承諾以「個案變更」處理,但文程路社區仍未被排除。居民黎先生表示,他在文程路住了48年,新北市政府一直未跟住戶好好商討,直到看到計劃書才知道自己的家被劃在道路上。
除了居住權外,當地的工廠安置也是一大問題,新莊塭仔區遍佈中小工廠,撐起新莊重要的基礎產業區,塭仔圳工廠代表陳小姐指出當地土地有33.47%比例作為工廠使用,若貿然重劃,恐造成當地勞工失業潮、以及新莊基礎產業缺口。
工廠代表陳小姐指出,工廠駐地已經四十多年,但政府從未直接跟工廠協商討論。而在96年的計畫重劃版本中,曾經保留30公頃工業區,後面卻無故拿掉。
儘管新北市政府對於塭仔圳基礎產業的安置辦法曾提出,現有工廠可遷往「林口工一」、「五股垃圾山」與麥仔園等地,但居民出示資料表示,上述工業用地根本尚未開發,甚至計畫也未通過,而塭仔圳重劃即將在2019年動工,塭仔圳工廠代表陳小姐與金屬原料供應商林先生紛紛質疑,新北市府未提出具體安置方案,塭仔圳重劃後,現有工廠到底該何去何從?工廠迫遷將導致多數中年勞工面臨失業潮,新北市府的因應措施為何?
塭仔圳反迫遷成員今日爭取到進入旁聽會議,爭取將反迫遷居民訴求排入會議議程,希望本次都委會能正視塭仔圳基礎產業後續迫遷問題。(文/陳淑敏、圖/陳睿哲)
工廠安置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走在牛頭角熙來攘往的街頭,不難發現有一群建築物依山而建,它們數幢密度不高,只有矮矮的十數層,與工業區密密麻麻的工廠大廈群在區內形成兩個折然不同的世界,而走進那群舊群矮小建築物的懷內,即可感覺到鬧市中難得一見的清幽,這地方就是「觀塘花園大廈」。
花園大廈是觀塘區首個廉租屋邨,第一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拆卸重建成現時的玉蓮臺,而現存矮小的建築群則是第二期,它們均有超過50年歷史,第二期預計將於5年後展開重建計劃,屆時數幢大廈將會分階段拆卸,居民在工程完成後將原區安置。
因應花園大廈的重建,社工Bowie服務的社區中心早前展開了社區支援計劃,「係想社區凝造,保留街坊嘅鄰里關係」,Bowie介紹自己的工作說。
而她服務的對象不限於住客,也包括邨內的小店,「重建上小店嘅問題我哋都會去關心,總之關乎社區嘅事我哋都會關心」,從這樣就可以看見Bowie對「社區」的定義,「社區係需要一啲點嚟凝聚街坊,等街坊可以聚首、傾偈。」
Bowie平日的工作就是在花園大廈各幢間跑來跑去作家訪,「街坊見到我都認得我係袁姑娘,會捉住我傾偈,我會好開心。」她認為屋邨固有的環境都令這裏的倫理關係好,「係畀人一種感覺係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係我可以喺度居住、好舒服,亦都係打開門唔會好壓迫,係有種空間感,大家住係舒服。」
她舉例說,建築物的設計就是有一條很長、很闊的走廊,「望出去會見到陽光同個天,唔係新型公屋嘅走廊咁窄,淨係得光管。」Bowie認為,住客打開門有一個空間,不感覺到很壓迫,就會好自然和隔離左右打招呼。
除了開放的走廊,Bowie指花園大廈的騎樓也是一大特色,「騎樓每一個好唔同,都係好強生命力的植物」,覺得這些都是街坊自主的創造,是珍貴的。訪問期間有老住戶在騎樓與Bowie攀談,不難理解珍視人情味的Bowie酷愛花園大廈騎樓的原因。
重建工程5年後才展開,今日就進行社區支援計劃會否太早?Bowie解釋指現時重建計劃比原定的延遲,因此社區支援早就開展。她續指整個社區規劃其實很早就會有,「唔係話依家拆,就早一、兩年先規劃。」
Bowie指早些開始支援,就可以掌握街坊更多需要,亦認為街坊在重建上有知情權及參與權,所以希望房協在整個規劃入面可真的聽聽街坊意見,覺得指現時居民接收有關重建的資訊太少,而且缺乏諮詢,「諮詢點解重要,係因為區入面有好多老人家,住咗好多年,其實佢哋掌握資嘅能力係弱嘅,敞若重建真係嚟嘅時候,佢哋會好措手不及。」
「我哋做過一個簡單嘅街站統計,即是係問如果真係重建,你最想保留花園大廈啲咩,好多(街坊)係話露台、騎樓同休憩空間,其實呢兩樣背後都係話,我好想同人有多啲接觸、有啲空間。」Bowie認為,「社區最重要嘅就係人。」
Bowie希望重建後的花園大廈可以保留充滿特色的騎樓,也希望街坊可以參與在內,共同建構屬於大家的花園大廈,她更想留人的是不同人之間的鄰里關係,「無論係我同街坊之間嘅關係,定係街坊互相嘅關係,都希望傳承畀下一代。」
#觀塘花園大廈 #牛頭角 #觀塘 #公屋 #社工 #左鄰右里 #人情味 #街坊 #公屋 #香港 #舊香港 #舊香港情懷 #香港情懷 #懷舊系列 #懷舊香港 #重建 #社區 #長者 #老人 #房協 #住屋 #土地問題 #港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PuJc9xfQH0/hqdefault.jpg)
工廠安置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位於 #新北新莊 與 #新北泰山、開發總面積達398公頃的「#塭仔圳市地重劃案」正式通過,感謝委員們的支持。#塭仔圳 即將展開全新里程碑!
塭仔圳重劃區是北台灣的中心點,比 #新莊副都心 大4倍,比 #頭前重劃區 大10倍,僅次於 #桃園青埔、#新北淡海,是北台灣的第三大重劃區。同時,位居國際門戶地位,從 #機場捷運 進入新北市,放眼望去,兩側都是鐵皮工廠,嚴重影響市容。去年6月獲 #內政部 #營建署 #都委會 原則通過,隨後在8月由市府城鄉局團隊辦理公開展覽,整合人民陳情、產業需求、公共設施保留地等問題,並召開18次的說明會後,#侯Sir 日前與市府團隊再次出席會議來表達翻轉城市風貌的決心。
市府團隊努力協調溝通地方陳情及訴求,並提供合法房屋就地保留安置、劃設3處產業專用區供地方產業使用,且境外也有 #林口工一、#新店寶高智慧園區 等配套方案協助,目的就是要民眾、廠商、市府三贏,希望中央能給予支持。塭仔圳市地重劃案不僅可改變大台北景觀風貌,更可讓新北市再度起飛,未來勢必面臨許多挑戰,但市府團隊不怕挑戰,將會全力推動,讓新北市變成一座驕傲的城市。
#新北大工程 #都更三箭 #安居樂業 #侯友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ZjPsqXC7EQ/hqdefault.jpg)
工廠安置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式蒸蛋就跟老式情歌一樣,耐人尋味。
昨天聽著陳淑華的“一生守候”然後做著 #老式蒸蛋,忽然覺得實在很對味。
有些料理就是這樣不管時代怎麼變,它也總是以不變應萬變,歷久彌新的延續到下一代。
我媽喜歡做蒸蛋,小時候家裡的餐桌經常有蒸蛋,問她為什麼?
『啊就因為你阿公和你們都可以吃啊!』嬌媽回答得乾脆。
以前家裡有工廠,媽媽常常要兩邊跑,要兼顧工廠的員工和家裡的阿公以及爸爸、我和弟弟,所以她總是要在最寶貴也最短的時間內,餵飽我們大家還要不失營養(很厲害耶!以前人都不會想說外面買買便當就好)。
所以我媽有一些菜真的比奧立佛15分鐘上菜還厲害,起碼也都把我們餵飽長大了。(我想我們身邊都有一位,把全家的胃安置得妥妥當當的 老媽大廚)
-
想不到N年後,我也學起了我媽的這一招,在今年過年時就發揮得淋漓盡致。
過年的時候家裡連續請了3天的客,當中有兩天我都做了蒸蛋。
我鵝子說『媽你沒別的菜了嗎?』
『……怎樣!連著吃蒸蛋不行嗎?』我邊煮邊回答
他哪知道過年的時候他老媽也很想休息,像他一樣可以每天嗑零食、吃大餐、睡懶覺。
但是用蒸蛋請客真的很方便,不只菜單上多了一道菜還是老少咸宜的菜,大家吃完還額樂,『蒸的好=真的好』嘻嘻!一道蒸蛋讓我面子裡子都有了。
這個過年我做的兩次蒸蛋,一次是素食的(加了菜脯、枸杞),一次是加了豬絞肉,因為都很得分所以想說今天就來介紹蒸蛋,喚起大家記憶中媽媽的蒸蛋味道。
其實蒸蛋跟滷肉一樣,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大絕招,我做的是非常簡易的電鍋版,以前嬌媽常在家裡做的味道。
-
離開媽媽家自己上台北工作的時候,那時我和萬芳也常在租屋的地方自己做蒸蛋,因為簡單方便又便宜(因為那時賺的少,要租房子還要買漂亮衣服,都馬吃得很節儉),所以也在那時就打下了良好的蒸蛋基本功。
我喜歡一道料理可以讓人想起了身邊的人、事。
或許吃的時候你不以為意,但是事後想想,你怎能忽視它給你的回憶,以及心裡深處那股柔軟的力量。
-
我想雖然在每一個人心中,對於宴客或聚會的想像都不一樣,但是我覺得對我來說親戚、朋友來家裡吃飯,最重要的是我們一起分享了當下的食物,我們一起共渡了當下的時光。
至於其他一些形式上的細節,或是如何做工繁瑣的大菜、如何昂貴的食材,也都不及大家吃的開心快樂來的重要了。
當我看著每個人吃到了道簡單的蒸蛋,都可以津津樂道、回味無窮時,還能此起彼落的說起了當年做蒸蛋的故事,我終於知道了家常簡單的味道最美好。
❤也來說說你們家的蒸蛋食譜及味道吧!
『老式蒸蛋 食譜』
食材:
蔥一支、豬絞肉60g、雞蛋4顆、醬油10ml、水400cc、枸杞適量
❤我想跟大家分享蛋跟水的比例還有用什麼碗來蒸蛋,其實多多少少都會影響但蒸蛋最後的呈現。
❤我的建議蒸蛋用瓷碗會比較好,還有寬口的瓷碗也好過於窄口深碗,因為窄口深碗如果電鍋外鍋用一杯水,可能上面的蛋液會蒸不夠熟,但你用了1.5杯的水,又會上面熟了底部的蛋過老了。
❤蛋跟水的比例,有人做1:1.5,也有人做1:2。我用的是1:2的比例,不過是過篩之後的蛋液後的比例。如果你是沒有過篩,你的水就可以再多加20cc都沒關係。
❤️水的部分可以改為高湯,但是鹽的部分就要再斟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aLimG4Wnq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