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漲衝擊地方建設!】
【疫情的紓困方案?】
【志昌籲中市府應儘速因應】
最近全國因疫情衝擊升三級警戒,大家在家裡過的還好嗎?志昌希望大家都能平安。
也由於疫情衝擊,臺中市也停止各大夜市停業,但這部分僅限於合法攤商,未受管制的攤商也必須進一步宣導管制。另外,這些合法攤商都有繳交租金或是道路使用費,因此,在議會休會前的質詢,志昌希望經發局能夠減免停業期間的道路使用費及攤商的租金等相關費用。
當時經發局張局長回覆,會通盤考量減免的可能性。而最近市府公布的紓困十方,也確實提出了減免方案,如5/15至6/8 #夜市或市集配合停業期間租金免收,以及台中42處公有市場、台中公告核准5場道路型攤販集中區、與公告核准6場道路型攤販集中區,6月至9月使用費折扣50%、道路型攤販集中區之6月至9月使用費折扣免收。
此外,雖然現在台灣才算是真正受到疫情的考驗,但國外全球許多國家已經陸陸續續在施打疫苗準備解封。而全球經濟也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回升,更因為去年川普的QE政策(無上限購債)與今年拜登宣布將投入2兆基建預算,使得不管是產品或是各項原物料開始大漲。
經濟回升通常伴隨著通貨膨脹。五月中美國公布的四月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與去年同期比較,原本預期是3.6%,實際結果是4.2%,台灣也公布了四月的CPI與WPI,與去年同期比較分別上漲2.09%與9.62%(年增率),而在這些數字都反映了經濟回升的同時,也造成通膨的現象。
尤其是WPI(躉售指數,也就是生產者成本指數),這漲幅是十幾年來所未見的。由於去年因為疫情這兩個指標有在下跌基期較低,但這兩項數字與上月做比較,也分別成長0.64%與0.59%,可以看出消費者物價與生產者成本已經在持續上漲。
志昌詢問,經發局是否有了解WPI上漲後對臺中產業的衝擊?抑或是廠商都完全轉嫁給消費?最近各大企業的財報都陸續公布,許多企業財報其實也相當亮眼,但WPI的上升是否為臺中的企業帶來隱憂?
經發局長張峯源則說,確實在營建成本、工資等方面有出現漲價。企業方面,則有匯損吃掉獲利的現象。
除了影響企業經營與民生消費外,志昌更關心的是, #這兩項指標其實也將衝擊政府各項的建設支出。
如果WPI的成長代表生產者成本上升,市府在做各項建設發包時,勢必會受到廠商的成本轉嫁受到衝擊,尤其WPI要反映到CPI通常會遞延1至2個季度,現在已經可以預期未來漲價的情況只會更嚴重。
志昌詢問財政局羅仙法局長,去年底時,因為內部公務人員無法預估今年原物料會大漲,基本上還是用過去的成本來編列預算,市府是否有評估過這一波漲價是否會影響市府財政或是各項建設?有沒有掌握哪些建設可能預算不足而有流標疑慮或是又要減項發包的?
財政局長羅仙法回覆說,去年財政有盈餘就是很大一部分來自工程節餘款,今年這部分應會減少,至於會不會產生減項發包或多次流標,還需要先觀察。
志昌則認為,像是去年豐原的南陽國小,就因為原物料漲價而產生減項發包的情況,最後內部設施也因為預算不足必須另外籌措而鬧得沸沸揚揚。其實,今年臺中市政府預算1422億也創下歷史新高,是否應該有餘裕來處理漲價的問題。
志昌要求財政局盡快盤點市府各項建設的經費狀況,非常不希望再看到有多次流標或是減項發包的事,這代表建設的拖延或是建設的不完整,甚至影響到建設的品質,搞不好又被市府拿來做文章跟中央多要錢。
#議起來質詢
#新冠肺炎疫情紓困措施
#物價
工程發包節餘款 在 江文登議員正氣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雲林縣政府「三年財政改善計畫」
改善財政增加57.65億收入,補足104年度資金缺口約10億元,預計三年償債比率達到45%,決算金額收支平衡。
縣府財政困窘,接任縣長就是要全盤接受,努力克服解決。在縣府團隊充分的溝通與支持下,提出了開源、節流與還債的「三年財政改善計畫」,同時因應今年度10億的資金缺口,提出解決的方法,確保今年員工薪水會如期發放,107年償債比率達到45%,決算金額也能收支平衡。
「三年財政改善計畫」,包括開流、節流與減債三大項,預計在開源方面,增加課稅收入11.8億,非課稅收入45.85億,共可增加57.65億的收入,節流每年則可省下1.6億元,至107年要減債15.17億。
104年度資金缺口約10億元,縣府現階段因應方案,將處分非公用土地,取得4億元,其餘6億元將以節流的方式取得,包括刪除五成縣長特別費、撙節警察與消防人員以外的加班費用,還有減少各局處一成的業務費、獎補助費,停止動支工程發包剩餘款及縣府負擔資本支出及獎補助費遭專案控管部分,暫不解控,讓縣府今年都可以如期發薪。
工程發包節餘款 在 李進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雲林縣政府「三年財政改善計畫」
改善財政增加57.65億收入,補足104年度資金缺口約10億元,預計三年償債比率達到45%,決算金額收支平衡。
縣府財政困窘,接任縣長就是要全盤接受,努力克服解決。在縣府團隊充分的溝通與支持下,提出了開源、節流與還債的「三年財政改善計畫」,同時因應今年度10億的資金缺口,提出解決的方法,確保今年員工薪水會如期發放,107年償債比率達到45%,決算金額也能收支平衡。
「三年財政改善計畫」,包括開流、節流與減債三大項,預計在開源方面,增加課稅收入11.8億,非課稅收入45.85億,共可增加57.65億的收入,節流每年則可省下1.6億元,至107年要減債15.17億。
104年度資金缺口約10億元,縣府現階段因應方案,將處分非公用土地,取得4億元,其餘6億元將以節流的方式取得,包括刪除五成縣長特別費、撙節警察與消防人員以外的加班費用,還有減少各局處一成的業務費、獎補助費,停止動支工程發包剩餘款及縣府負擔資本支出及獎補助費遭專案控管部分,暫不解控,讓縣府今年都可以如期發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