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的建立者:夏啟|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啟,史稱夏啟,生卒年不詳,大禹子。禹病死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屈原的《天問》中說,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台桑,旋即分別。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啟後就死了。所以,啟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是個苦孩子。禹死後,啟破壞了禪讓制,自行襲位,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有的史學家認為禹是第一個帝王)。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
「夏啟」身份新說
許風申
一、從對「夏啟」評價的分歧說起
夏啟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的建立者,無論是從歷史文獻記載還是從學者研究的角度來看,啟為禹之子似乎已成定論。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歷史評價卻褒貶不一。
《孟子·萬章上》說:「丹朱(堯之子)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堯,禹之相舜,歷年多,施澤於民久。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於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與不肖,皆天地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萬章上》還提到,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子於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呂氏春秋·先己篇》中也說,夏後啟與有扈氏戰於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後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於是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鐘鼓不修,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上述啟賢的說法,經過司馬遷《史記·夏本紀》固定下來,在大多數人看來,啟稟承天命,贊繼大禹之道,順利地實現從禪讓走向世襲,實在是眾望所歸,啟無疑是歷史一個重德修賢的聖明君主。
即使在神話傳述中,啟也是一個神通廣大,能與天帝交通的聖賢之神。《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楚辭補註》對此解釋說:「九辨九歌,禹樂也。言禹能平治水土,以有天下。啟能承先志,贊敘其業,育養品族,故九州之物皆可辨數,九故之德皆有次序而可歌也。」
但我們同樣注意到歷史文獻與傳說中對啟的評價卻有截然相反的一面。《戰國策·燕策一》說:「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為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墨子·非樂上》說:「啟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將將銘,莧磬以力。湛濁於酒,渝食於野,萬舞翼翼,章聞於大,天用弗式。」《淮南子·齊俗篇》中說:「昔有扈氏為義而亡。」高誘注曰:「有扈,夏啟之庶兄也。以堯舜舉賢,禹獨與子,故伐啟,啟亡之。」總之,夏啟似乎又成了一個不足以任天下的德薄之人,他破壞了原有的禪讓制度,將天下變成私有,繼位後又淫逸無度,黨同伐異,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恥之徒。
為什麼歷史上的啟為什麼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呢?除了古史辨學者顧頡剛先生所指出的先秦諸家為了宣傳自己的學說思想而「競奇鬥巧」的因素外,是不是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呢?
二、「杜宇、鱉靈」神話的啟示
古代蜀地,同樣流傳著一個「鱉靈」治水的故事。
《太平御覽》卷八八八引漢時揚雄所著《蜀王本紀》說:
蜀王之先名蠶叢,……後有一男子名曰杜宇,從天墮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從江源地井中出,為杜宇妻。宇自立為蜀王,號曰望帝,治汶山下,邑郫,化民往往復出。望帝積百餘歲,荊有一人名鰲靈,其屍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屍至蜀復生,蜀王以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水,使鰲靈決玉山,民得陸處。鱉靈治水去後,望帝與其妻通,帝自以薄德,不如鱉靈,委國授鱉靈而去,如堯之禪舜。鱉靈即位,號曰開明。
關於這則神話,早有學者懷疑它和堯舜禪讓、大禹治水等傳說之間的關係。童書業先生認為這段故事顯然就是雜採中原神話編造而成,所謂杜宇就是禹,而鱉靈就是鯀。近來又有學者懷疑鯀、禹、啟就是該神話中的鱉靈,並判定鯀、禹治水和鱉靈治水的神話是同一神話分化的結果。
探討兩則神話間的相互影響關係,顯然已超出了本文的範圍。真正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此則神話中提到的杜宇、鱉靈禪讓的原因:鱉靈治水,望帝卻乘機與其妻私通,自以為薄德,於是委國授鱉靈而去。其它歷史文獻上也有相大致相同的記載,《說文解字·四上》說:「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慚亡去,為子巂(規)鳥,故蜀人聞子巂鳴,皆起雲望帝。」《華陽國志·蜀志》也說:「望帝使鱉冷(靈)治水,而淫其妻。冷還,帝慚……。法堯舜禪授之義,遂禪位於開明。」
杜宇與鱉靈作為蜀人的祖先,同為後世人們所敬重。至今在郫縣西南一里多路,還可見到望業地祠的遺蹟。有望帝陵和業帝陵,兩陵相對,以前人們在這裡祭祀望帝(杜宇)和業帝(鱉靈),祀典極為隆崇。但兩人關係實在曖昧難辨,上所引《蜀王本紀》說:「望帝去時,子歸鳴,故蜀人悲子歸鳴而思望帝」。《說郛合刊》卷六十輯《寰宇記》說:「望帝自逃之後,欲復位不得,死化為鵑。每春月間,晝夜悲鳴。蜀人聞之,曰‘我帝魂也’。」後人多疑杜鵑有冤,恐怕杜宇、鱉靈禪讓故事背後隱藏著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所謂杜宇和鱉靈妻私通的說法,難道是承繼杜宇的鱉靈或其開明王朝為貶低杜宇而偽造出來的,還是真有其事?古史渺遠,我們不得而知。但無疑,禪讓傳說並非像我們以前想像的那麼簡單。
再回到我們先前的話題,結合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堯舜禹禪讓傳說來看,如果說《蜀王本紀》中所記載的鱉靈就是禹的原型,那麼故事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杜宇又會是誰呢?我們不妨假定他就是舜,看看接下來會有什麼情況發生。
三、舜禹「禪讓」傳說的推原
舜在承繼堯的帝位以後,首先借治水無功、不用帝命的名義除掉了意欲造反的鯀,將其殛之於羽山。這也就是《書·洪範》所說的,「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敘。」鯀則殛死,禹乃嗣興。關於禹興的原因,《淮南子·原道篇》說:「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之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伏,四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由此可見,禹通過思父之非,修德保民,又重新獲得了民眾的擁戴。這使舜又重新感受到了來自禹復興對自己權勢所帶來的嚴重威脅,為了根絕後患,舜於是精心策劃了一場「借雞生蛋」的好戲。
舜命禹繼續治水,《書·皋陶謨》大禹曾這樣說:「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關於其中「辛壬癸甲」四字,孔安國解釋為:「辛日娶妻,至於甲四日,復往治水。」後來學者多從此論。表面看來,似乎是大禹為了完成治水任務,新婚三天便捨棄婚妻子,急急忙忙踏上治水的徵程。而後,啟十月而生。世上難道竟然有這樣的巧合?
我們推測,實際上可能是禹難違帝命,間不容髮。《史記·夏本紀》說:「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舜借治水之故,將禹支開,乘此機會機與禹的妻子塗山氏私通,生下了後來的啟。原來所謂的「啟」竟然是舜帝之子!
重新明確了啟的身份,那麼以後的諸多迷團也就迎刃而解了。《楚辭·天問》洪興祖補註引《淮南子》說:「禹治鴻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清代學者馬驌《繹史》卷十二引《隨巢子》也說:「禹娶塗山,治鴻水,通轅轘轅山,化為熊,塗山氏見之,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實際上,這則母死子出的神話核心並不是啟的出生,而在於禹妻的化石而死。塗山氏見到自己的夫君,羞愧於自己的行徑,觸山而死,這才是事情的真相。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舜帝因為其子商均不肖,又以禹治水功高,且能平定三苗之亂,所以便作個順水人情,「薦禹於天,為嗣。」這樣既滿足了禹的要求,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舜帝這一看似完美的計畫不幸被禹的同姓諸侯有扈氏所知,所以他極力反對禹傳位於啟。這時的禹進退兩難,雖然懷疑啟的出身,但遠古時代不像現在可以有條件作個親子鑑定,況且自己只有啟這一個名義上兒子,只得盡力平息這一謠傳。所以《莊子·人間世》說:「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至於啟是否真為自己所生,只能憑由天命了,如上引《戰國策·燕策一》所說:「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為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啟由於得雙方的共同支持,所以「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啟,曰:「吾君之子也。」於是,夏啟作為「兩君之子」便順利地繼承了王位。
可是那個有扈氏仍然不知好歹,繼續散佈啟為舜的所謂「謠言」。這是夏啟絕不能容忍的,這也就是《書·甘誓》所說的有扈氏不服,啟伐之。(啟)大戰於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事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故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故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予則孥戮汝!」《淮南子·齊俗篇》說:「昔有扈氏為義而亡。」高誘注曰:有扈,夏啟之庶兄也。以堯舜舉賢,禹獨與子,故伐啟,啟亡之。其實有扈氏也有自己的打算,無非是想借此證明自己才是禹的真正後代,從而獲得對整個部族的控制權,但由於實力不濟,最終被夏啟所滅。
說到這裡,我們同樣可以明白,歷史上夏朝初期「太康失國」以後,為什麼少康最終借助舜的後代姚姓有虞氏國的力量來實現復國的願望,其中的原因恐怕也得追溯到他的曾祖啟的特殊身份上罷了。
必須聲明,啟為舜之子只不過是我們根據古史傳說材料所提出的一個假說,雖然有擺弄古史材料之嫌,但這樣的一個假說對於我們理解傳說時代的歷史是不是毫無意義呢?
四、「夏啟」身份假說的意義
舜是神話中的帝嚳和殷民族祭典中的高祖俊,這一點已被郭沫若等學者通過甲骨文研究所證實,大多數學者認為舜就是東夷殷民族傳說中的祖先。鯀禹是西羌夏民族傳說中的祖先,也被許多學者通過禹的出生地與巴蜀關係所證明。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兩個民族的交合融匯以及相互勢力的此消彼長無疑是「禪讓」制度源起的重要因素,治理水患與共同對付南方三苗集團則是他們聯合的基礎。我個人認為,所謂「禪讓」制無非是兩個民族輪流執掌權力的形式。
其實,這一看似「和平」的禪讓形式背後隱藏著卻是雙方民族勢力的對比。即使堯舜禪讓的傳說,也並不是像先前儒家所宣傳的那樣充滿道德化的色彩。史載堯帝統治時期,「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堯帝實在沒有辦法來安定天下,只得讓位於舜。而舜也決非一般平民,《史記·夏本紀》說:「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根據《史記·正義》引周禮郊野法云「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如果我們按一夫一家四口來計算,舜儼然是一個擁有萬人之眾的部落首領,這在當時實在是一個龐大的新興勢力集團,所以《屍子》上說:「舜一徙成邑,再徙察國。堯聞其賢,徵之草茅之中,與之語禮樂而不逆,與之語政至簡而易行,與之語道廣大而不親信。於是妻之以媓,媵之以娥,九子事之而托天下焉。」堯舜之間正是通過聯姻這種方式順利地實現了權力的轉接與過渡,至於後來的舜逼堯之說,可能只是出於堯邦頑固分子的一種藉口罷了。
而在東夷民族首領舜即將執掌權力的時候,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夏民族的首領鯀企圖憑藉自己的實力打破這種平衡局面,如《呂氏春秋·行論》所言:「堯以天下讓舜,鯀為諸侯,怒於堯曰:「得天下之道者為帝,得帝之道者為三公。今我得帝之道,而不以我為三公。「以堯為失論,欲得三公,怒甚猛獸,欲以為亂。比獸之角能以為城,舉其尾能以為旌,召之不來,仿佯於野以患帝。舜於是殛之羽山,副之以吳刀。」舜帝在平息鯀的叛亂之後,又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勢,成功地自己的親生兒子嫁接到夏禹民族之中,最後通過禪位與禹的方式,從而確立了啟作為天下共主的地位。夷夏兩個民族皆歌「吾君之子」,共同生活在一個貌似合理的統一體系之中,進一步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腳步。同時,也順利地實現了從「禪讓」到「世襲」的轉變,為中國早期第一個國家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至於,我們前面提到的關於啟的不同評價,現在也許有了一比較明確的答案,那就是後來夷夏民族對早期歷史的不同陳述。在理解古史傳說方面,不同的民族背景是不是我們應該可以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呢?
要之,正是舜帝的不光採行徑完成了夷夏兩個民族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融合。從長遠角度來看,有點「小眚不掩大德」的意味,畢竟這種所謂的「和平」演變比血腥的民族爭鬥和互相屠戮更為可取一些。本文所謂「夏啟」身份新說雖然難免紕漏,但對於我們理解古史中「禪讓制」向「世襲」的轉變以及早期的民族融合進程,無疑提供了一條可能借鑑與重新思考的途徑。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左傳戰國策朝代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道人生:荷李活的價值異化(李怡)
一夜之間,被轉發過萬次,成為在Twitter上木蘭話題第一條的文字是:「不要看木蘭。不要鼓勵迪士尼製作這樣的電影。觀影體驗完全是一場折磨。我又累又氣,徹底精疲力盡了。」
迪士尼製作的《花木蘭》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是荷李活為了金錢而犧牲普世價值觀、向極權叩頭的象徵。7月23日,蓬佩奧在加州尼克遜圖書館演講時說,「離此不遠的荷李活,這個美國創意自由的中心和自封的社會公正的仲裁者,對哪怕是中國稍微不利的說法都實行自我審查。」「企業界對中共的默默接受在全世界各地都在發生。」但《花木蘭》就不僅自我審查,而且讓我們看到為了錢,可以獻身討好到甚麼程度。
因女主角劉亦菲去年8月在微博撐港警的帖文,而引來杯葛電影的聲音,只是抵制浪潮第一波;公映時被發現影片最後感謝新疆的中共機構,掀起新一輪抵制浪潮。鳴謝名單中的中共新疆自治區宣傳部和吐魯番市公安局,後者被認為是新疆「再教育營」的負責管理單位,在去年10月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制裁名單;而前者則是謊言製造機器。也就是說,《花木蘭》是在極權統治的暴力與謊言支持下拍攝的。
前幾天,19名美國議員聯署致信迪士尼總裁查佩克,表示「(電影)為了部份拍攝任務而與新疆當地安全和宣傳部門合作,會為那些可能實施種族滅絕的犯罪者提供默許的合法性。」要求迪士尼說明與中共當局的合作細節。
實際上,迪士尼為了這部片能夠進入中國市場,籌拍時已將劇本送中國廣電部審查,按廣電部意見修改,據聞其中一個意見是不能夠明確表現出故事發生在哪一個朝代,因此才有許多違反歷史常識的設置;而更重要的是把《木蘭辭》的「代父從軍」是盡孝,而改為從軍是為國盡忠。
中國古代的主流倫理是家在國之上,家高於國。《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忠孝不能兩全時,是以孝為先。
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的父親是楚平王之太傅,即太子建的老師。因遭讒害,被楚平王所殺。伍子胥叛逃往吳國,被吳王重用。伍子胥其後率領吳國軍隊攻入楚國都城,為報父仇,他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留下了歷史上有名的復仇故事。先秦史籍如《左傳》、《國語》、《呂氏春秋》、《戰國策》等,以及漢《史記》作者司馬遷,提到伍子胥復仇,都充滿同情和讚美。沒有史家指他叛國,是因為家在國之上,孝在忠之先。出土的戰國竹簡《六德》上說:「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為了父親,可以拒絕君主,但是不能夠為了君主去拒絕父親。
在談到主角劉亦菲因撐港警受抵制時,嗌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我覺得她是當代的花木蘭,我要為她點贊,她是一個真正的中華兒女。」
劉亦菲雖然是美國籍,但說她是當代中共國的「中華兒女」,也沒有錯,因為在中共國熏陶下冒起的一代,「沒有國,哪有家」是揮之不去的意底牢結,離開「沒有家,哪有國」的古代花木蘭遠甚。
問題是,劉亦菲的撐警言論發表在《花木蘭》已經拍竣的時候,投下兩億美元的大片,當然會考慮演員的一言一行對票房的影響,因此相信劉的撐警言論是得到迪士尼同意的,甚至還可能是迪士尼授意的,目的當然就是為了投中共國所好啦。
如果是這樣,那真的不是一部片的問題,而是涉及「美國創意自由中心」荷李活的價值異化,涉及西方企業為了利益而犧牲自由向暴政叩頭——這個當前全人類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左傳戰國策朝代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馮諼客孟嘗君
作者:戰國策
朝代:先秦
齊國有個人,名叫馮諼,窮到沒三頓,就請人告訴孟嘗君,願意到他的門下做食客。孟嘗君問:「這人有什麼長處?」回答說:「沒什麼長處。」又問:「有什麼才能?」回答說:「沒什麼才能。」孟嘗君笑著收容了馮諼,說:「好吧!」左右的人因為孟嘗君看不起他,所以只給他粗糙的飲食。
過沒多久,他靠在柱邊敲著劍,唱道:「長劍回去吧!吃飯沒有魚!」左右告訴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魚吃,比照門下吃魚賓客的待遇。」不久,他又彈著劍唱道:「長劍回去吧!出門沒車坐!」左右的人都笑他,向孟嘗君報告,孟嘗君吩咐:「幫他準備馬車,比照門下乘車賓客的待遇。」於是,他乘著車子,高舉長劍,去拜訪朋友,說:「孟嘗君對待我這樣有禮!」過沒多久,他又敲著他的劍,唱道:「長劍回去吧!在此無法養家!」左右的人都討厭他,認為他貪心。孟嘗君問:「馮先生還有親人嗎?」回答說:「有老母!」孟嘗君就派人供給他母親吃的用的,不使他有所缺乏,於是馮諼不再唱了。
一天,孟嘗君出示布告,問門下賓客說:「會計的工作誰內行,能替我到薛地收債?」馮諼簽上名字:「我能!」孟嘗君覺得詫異,問道:「這人是誰?」左右告訴他:「就是那個唱『長劍回去吧』的人!」孟嘗君笑著說:「這位門客果然有本事啊!我對不起他,竟然不曾接見過他。」於是派人請他來見面,道歉說:「我為了一些瑣事勞累不堪,心煩意亂,生性又懦弱愚昧,忙於國家大事,因此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介意,竟有意替我到薛地收債嗎?」馮諼說:「願意。」於是準備車輛,整理行裝,帶著債券上路,向孟嘗君辭行,問:「債款收齊了,要買什麼回來?」孟嘗君說:「你看我家缺什麼,就買什麼吧!」
馮諼駕車來到薛地,叫官吏召集人民,都來合驗債券。債券全部核驗後,他站起來詐稱孟嘗君的命令,把債金賜給人民,把債券燒掉,人民高喊萬歲。於是趕車回到齊國,一大早求見孟嘗君。孟嘗君覺得奇怪,穿戴整齊出來見他,問:「債款收齊了嗎?為什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馮諼回答:「都收齊了!」又問:「買了什麼回來?」馮諼說:「您說看看我家缺什麼就買什麼。臣私下想,您的宮中積滿珍寶,宮外的馬房養滿犬馬,後宮又有眾多美女,您家裏缺少的只是義罷了!因此我為您買義回來。」孟嘗君問:「怎麼買義?」馮諼答道:「您現在只有這小小的薛地,卻不把人民當作子女一般撫愛養育,還要在他們身上謀取利益。我私自詐稱您的命令,把債款還給人民,燒了那些債券,人民高喊萬歲,這就是我為您買的義!」孟嘗君不高興的說:「好了!先生不要再說了!」
一年後,齊王跟孟嘗君說:「我不敢用先王的臣子做我的臣子!」孟嘗君只好回到薛邑,距離薛地還差百里,百姓們扶老攜幼,在路上迎接他。他回頭對馮諼說:「先生為我買的義,我到今天才見到。」馮諼說:「狡兔有三處洞穴,才不過免於一死。現在您只有一處棲身之所,還不能高枕無憂!請讓我再為您安排兩個洞穴吧!」
孟嘗君給馮諼五十輛車,黃金五百斤,向西到梁國,對魏惠王說:「齊國放逐他的大臣孟嘗君。各國諸侯誰先聘用他,就能富足而兵強。」於是梁王把相位空出來,把原來的宰相調為上將軍,派使者帶黃金千斤,車子一百輛,去聘請孟嘗君。馮諼先趕車回到薛邑,告誡孟嘗君說:「千斤是很貴重的禮物,百輛兵車是很顯貴的使臣才有的排場,齊王應該聽到這個消息了吧!」梁使往返三次,孟嘗君堅辭,不肯前往任職。
齊王聽到這件事後,君臣恐懼,派遣太傅帶黃金千斤,和繪有文彩的馬車兩輛,佩劍一把,帶了一封密封的書信,向孟嘗君道歉說:「都是我的不好,遭受祖宗降下的災禍,聽信馬屁精的讒言,得罪了你,我實在不值得你幫助啊!希望你顧念先王的宗廟,暫且回朝來治理萬民吧!」馮諼告誡孟嘗君說:「希望您向齊王請求,將先王傳下來的祭器賞賜給您,在薛地建立宗廟。」宗廟建成後,他回來報告孟嘗君:「三個洞穴都已安排好了,你可以高枕無憂了!」
孟嘗君做宰相幾十年,連一點災難也沒有,這都是馮諼的計謀!
https://learning.fg.tp.edu.tw/classical-01.php?id=136
左傳戰國策朝代 在 春秋左傳比較、左傳年代、左傳編年體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推薦與評價
三)左傳、國語、戰國策之比較· 書名. 別稱. 作者. 時間. 體例. 內容· 左傳.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相傳為左丘明. 春秋:.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二 . ... <看更多>
左傳戰國策朝代 在 24 1 史传文学概述 的推薦與評價
24 1 史传文学概述. ... 24 2《 左传 》简介. 凌海燕. 凌海燕 ... 快速有趣地看完中国历史,不同 朝代 和著名人物⎮中国历史时间轴⎮简懂笔记. 简懂笔记. ... <看更多>
左傳戰國策朝代 在 春秋左傳比較、左傳年代、左傳編年體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推薦與評價
三)左傳、國語、戰國策之比較· 書名. 別稱. 作者. 時間. 體例. 內容· 左傳.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相傳為左丘明. 春秋:.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