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 周逸群醫師團隊,關於 ALCAPA 患者麻醉設定之個案分享,獲 Asi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以致編者信刊登!】
⠀
│ 運用課程所學,#住院醫師 生涯尾聲成功發表第一篇! │
⠀
這篇文章,主要是說明一個左冠狀動脈開口在肺動脈的病人,接受冠狀動脈手術時,如何進行麻醉誘導與術中維持的個案報告。
⠀
在撰寫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蔡校長提到的 #時間分配 之重要性,一開始運用零碎時間來閱讀文獻、收集資料,這樣看似充分利用時間,實則拖慢寫作進度,後來改採用校長傳授的 #超高瞬間濃度 的原則,將寫作時間集中,減少被臨床工作打斷影響思緒,確實明顯加快寫作的進度。
⠀
對於初學者,又是 case report 的文章,在選擇投稿期刊的部分又是另一挑戰。願意收 case report 的期刊不多,有的期刊將之歸類在 letter to the editor,對於內容字數又有諸多限制,如何精簡文字又能明確表達內容,對非英文母語者是一大難題。
⠀
最後與指導老師討論,也參考課程提及的 #期刊選擇策略,選擇了國內醫學會出版的刊物作為投稿期刊首選,經過幾次簡單的修改之後,文章順利刊出。
⠀⠀
│ 將自己的能力準備好,機會來臨就能發表。 │
⠀
在此次寫作投稿的過程中,一一驗證了蔡校長於課堂中提到的許多重要觀念,從「#少見個案要有歷史意識」,把握難得的臨床案例,了解個案在麻醉上的臨床意義,進一步確定了寫作的素材與題目。
⠀
投入寫作之後,實際運用課堂所傳授的重要觀念,讓我在寫作的過程更有效率。接著是 #投稿期刊的選擇,找到合適的期刊與投稿文體,提升投稿成功機會。文章完成後,還有些如文章排版、字體選擇等 #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細節,在課堂中也都一再提到。
⠀
有了這些觀念的建立,對於第一次寫作投稿的新手,實在是助益不少。慶幸在住院醫師訓練過程中,能夠在眾多老師的帶領之下,有了第一次投稿論文的經驗,面對種種關卡也都能順利克服、完成投稿,取得未來晉升主治醫師的門票。
⠀
講師們在《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中提到許多實用的觀念,是讓文章能夠順利刊出重要的關鍵,期許自己有了第一次的投稿經驗,未來能夠牢記課程傳授的實用觀念,陸續有新的文章產出。
⠀
【🎯 跨出論文發表第一步,最適合新手的研究課程。】
⠀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統計的實際應用讓你不再害怕
☑ 親手畫出漂亮的數據圖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
☑ 研究計畫申請的管道與訣竅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
9/12(日)【台南班】新思惟首次南部開課,敬請把握!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20210912_event/
⠀
8/21(六)【台北班】尚有名額,北部的朋友這邊請。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20210821_event/
左冠狀動脈英文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odcast選物 no. 9】Unlocking Us|On Loneliness And Connection
🎙推薦節目名稱:
Unlocking Us|專門研究脆弱與羞恥的學者、講者、作者Brené Brown (布芮尼‧布朗) 在2020年新推出的podcast節目,每一集都讓我暫停重複暫停重複,節目長度一小時左右,每次聽完都像讀完一整本書那樣滿足。
🎙推薦本集:Dr. Vivek Murthy and Brene on Loneliness and Connection
嬰兒對關係依賴的需求,從來不害羞,受過社會化衝擊之後,才慢慢學著隱藏,學著寂寞。寂寞在人類行為演化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是提供警訊,藉著提高生理壓力指數,提醒我們要回歸族群,增加生存機率,但現代生活就算孤立也不會失去維生所需,所以我們開始忽略寂寞的警訊,對此,這一集Unlocking Us節目訪問的對象Vivek Murthy表示,寂寞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其實比想像巨大許多。
Dr. Vivek Murthy曾經擔任過美國高級衛生官員,負責制定許多公共健康政策,接受標準醫學院訓練的他,後來逐漸意識到處方箋中有藥有治療,但最能療癒的是關係與連結,意識之於健康,不再只是神秘學範疇,科學也努力在 #愛 的領域中學著探索。
以下我試著分享四個節目重點,文長,希望你喜歡。
1.🚶🏻🚶🏻🚶🏻【到處寂寞的人 到處不寂寞的我】everywhere to be seen, and nowhere to be seen
醫學對主觀評量的事特別沒轍,例如疼痛,又或是寂寞。
抽血檢測後說你紅血球不足,就算你不認同,也還是貧血,但寂寞沒有儀器可以檢測(目前),只要你說 #我不寂寞 ,誰也無法反駁。
但寂寞確實過於普遍,已經有許多國家衛生機構表示,寂寞已構成流行病規模(epidemic),那麼為何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自己也許孤獨,但不寂寞?Vivek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社會普遍看壞寂寞(stigma),把寂寞等同於失能失意(broken),於是我們對人不說自己寂寞,對自己,也不承認寂寞。
另一個原因是大家對寂寞的既定印象(stereotype)太深,認為寂寞的人都獨自躲在角落,事實上,Vivek認為,寂寞也可能以憤世易怒展現,或是對特定行為或物質上癮,我們對於成癮的自己,都說是 #不負責任 ,但不會說是因為寂寞。
2. 👥 👤 👥【三種寂寞】3 dimensions of loneliness
我有美滿的婚姻,我有愛我的家人,為何我有時還是覺得寂寞?
回答這個問題,Vivek在他的新書《Together》裡提到了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所需要的連結養分有三種層次,任一層次的滿足,並不能跨越填補彼此:
#intimate loneliness: 對找尋互相喜愛、互相信任的知己(confidant)或親密伴侶的渴望
#relational loneliness: 對找尋能夠支持與陪伴自己的友誼的渴望
#collective loneliness: 對找尋同一種信念、目標、興趣的群體的渴望
3. ⚠️【與自我失聯】connecting with ourselves
我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或在活絡的社交圈裡頭,仍然可能覺得寂寞。
Vivek說,如果我們以外在條件定義自己(extrinsic source of validation),以物質、以名聲、以社會成就來衡量自我價值,這樣的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容易使盡力氣討好跟追求認同,不願顯現 #自認不會被接受 的自己,觀察視野因此內縮,時時刻刻在審查自己是否符合社會期待,無力去深刻理解他人,無暇去好奇想像另一個人,有限的同理讓我們無法建立真誠的關係,少了關係的滋養,我們容易墜入惡化的螺旋(downward spiral),更加無法喜歡自己,看不見內生的自我價值(intrinsic source of value)。
4.💀【寂寞有病】Relax, ok?
因為文明病去看了醫生,離開診間前醫師會貼心告誡:放輕鬆,壓力不要太大。
可惜那是結果,不是方法。這樣的溫暖提醒,跟「記得血壓不要太高喔」一樣讓人無法著力。
跟寂寞有關的生理症狀,一直是到近幾年才越來越受到醫界重視,其中尤其著名的,是專門研究社交關係與公共衛生健康關聯性的美國心理學家Julianne Holt-Lunstad,她這幾年的幾篇學術研究,總結了寂寞的破壞力,長期的寂寞,對壽命的影響相當於一天抽15根菸,其他寂寞會造成的身體疾病,包含了:失眠、免疫失調、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失智、憂鬱症、焦慮、衝動行為。
因為意識到寂寞對公衛的殺傷力,英國在2018年設立了寂寞部長Minister for Loneliness,期望減低日益嚴重的社會集體寂寞。
整集節目除了以上四點,其實還有不少豐富的對話,如果你想多了解,歡迎私訊報名這集podcast的英文學習討論會,或是到語言選物IG上去學個三句英文也可以。
連結在這 👉🏼 https://reurl.cc/r88ZOb
#語言選物 #podcast選物 #學英文 #podcast #寂寞 #孤單 #brenebrown
左冠狀動脈英文 在 左前降支英文、冠狀動脈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冠状动脉 主要有四根,分别是:左冠状动脉;左主干;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其英文标识为:. 左冠状动脉LCA;. 左主干LM;. 左前降支LAD;. 对角支D;. ... <看更多>
左冠狀動脈英文 在 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造影 - United Cardiology 的推薦與評價
United Cardiology CT Coronary Angiogram. 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檢查範例。影像中有3D和2D視圖,圖中顯示出了右冠狀動脈嚴重阻塞(紅色 ... ... <看更多>
左冠狀動脈英文 在 左前降支英文、冠狀動脈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冠状动脉 主要有四根,分别是:左冠状动脉;左主干;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其英文标识为:. 左冠状动脉LCA;. 左主干LM;. 左前降支LAD;. 对角支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