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關鍵字,仍舊是疫情,但在亂世之中, 2020 年自己與 360 部電影共同走過。由衷覺得在台灣是幸運且幸福的,還能輕鬆走進電影院,於漆黑的場域之中,和無數陌生人共享光影魔法,而除了電影院之外,串流的發達與普及,也讓電影在疫情之中有了其他生存的空間。因此,在台灣,在世界各地,影迷與電影邂逅的方式,就無拘無束,也有了更多可能性。
在自己今年 360 部的電影之中,藉由年底回望今年,梳理出自己的「年度十大佳片」,留存為 2020 年自身的時代印記,更有幸提供給讀者、影迷參考、交流或是留存,作為 2020 年的回顧。
去年也同樣寫了年度電影推薦,當時的評選標準為「2019 年度台灣院線電影」,不包含影展、串流、數位修復等片,但由於 2020 年全球受到肺炎疫情影響,許多片子少了商業映演的機會,故今年更改評選規則,影展、串流皆納入考量,唯一限制為今年首度在台灣看見的作品(不包含舊片和數位修復)。順道一提,榜單中的某些電影為去年出品,但因片商作業時間拉到今年的台灣院線放映,仍舊選進評選。
整理了今年的觀影紀錄,發現讓自己最有感觸的,還是在於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怎麼共處的作品,世界已經夠亂了,但透過影像我們好像還能奢侈地去反思,還能去醒悟,雖然某些時刻對於諸多議題有種無能為力的失能感,但在電影之中,或許人們終能找到一絲避世的位置。
🎬以下排名有分喜好順序,並附上短評。1 至 5 名後天刊出。
10.《#曼克》,【#Netflix】
名導大衛芬奇沉潛 6 年,在動蕩不安的 2020 年交出《曼克》。1941 年,劇場與廣播界的金童奧森威爾斯執導了震古鑠今的《大國民》,縱使《大國民》在 1942 年的奧斯卡僅拿下一座奧斯卡,但時至今日,《大國民》在影史的地位已不辯自明。當時的好萊塢有《亂世佳人》這類的大製作電影,而《大國民》的出現,走出與古典好萊塢截然不同的嶄新道路,是時代的開創者先鋒之一。
《大國民》讓觀眾跟著記者視角,透過回憶錄的方式不斷帶出主角凱恩的過往,拼湊可能的人生模樣,更重要的是,片子從媒體帝國巨擘之中,反映美國自由資本主義以及英雄主義;而《曼克》在大衛芬奇的視野底下,聚焦於《大國民》的編劇曼克維奇,他嘴巴凌厲,酒氣熏天,但才華過人,以筆為戈,觀注政治,反映社會概況。大衛芬奇在杯觥錯影、吞雲吐霧間試圖梳理出《大國民》劇本的生成原因,大衛芬奇同樣在解構神話,從財團的資本面向,到個人的英雄樣態,都是《曼克》拆卸的細節之一。
說到底,《曼克》是世人愛看的「小蝦米對抗巨人」的故事,曼克維奇是狂傲不羈,唾棄商業鉅子的編劇,奧森威爾森則是初出茅廬,亟欲證明自我的金童導演,兩者在片廠掌權的體制之中,不斷對立與斡旋,才有了曠世傑作《大國民》。大衛芬奇找到巧妙的切入點述說曼克維奇這位真實存在的人物,不刻意歌功頌德,反而聚焦於小人物在時代浪潮下的掙扎與失敗,大衛芬奇毫筆一揮,將人性的各種面向融於一爐。
而觀眾乘著《曼克》劇組匠心打造的時光機,返回 30 年代的好萊塢,橫跨在一戰後的經濟大蕭條、二戰時的風起雲湧,大衛芬奇遊刃有餘地刻畫紛擾的政經局勢,更在《曼克》後段花了篇幅勾勒加州選舉,並劍指官商間的操弄,與人心動盪,而當時代的政治概況回看今年,美國大選的擺盪與鬥爭,就有了某種趣味,《曼克》的出現能在美國大選中增添一絲解讀趣味。
至於手法上,《曼克》中隨處可見對於《大國民》的致敬。首先,兩部電影雙雙採用倒敘法,從這樣的形式來看,大衛芬奇對奧森威爾斯的挪移是顯而易見的。再來是分鏡,舉例來說,片中能看到主角曼克躺在病床上,從手中將酒瓶摔下,而後酒瓶在地上滾動,此處的剪接與攝影機運動對應到《大國民》,就成了主角凱恩躺在病床上,從手上將童年時的水晶球摔下而破裂,這是《大國民》的經典之一,「玫瑰花蕾」(Rosebud)就從這裡延伸而出。
最後是符號象徵,在《大國民》中,空間場域極為重要,冰冷的檔案室、夫妻間的餐桌距離,都暗示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關係;在《曼克》中,主角曼克來到好萊塢權貴們的重要聚會,在此也出現了狹長餐桌,曼克在此發起酒瘋,而後被拒於門外,並被譽為「猴子」,此處的影像語言,與《大國民》遙相呼應,並對戲劇產生關鍵作用。而「猴子」一詞也是《大國民》中的經典台詞。
從這幾點來看,《曼克》巧妙掌握《大國民》的手痕印記,並準確在新的故事中賦予意義,並非為了「致敬」而「致敬」,大衛芬奇的導演功力依然無庸置疑。但平心而論,《曼克》並不是那麼容易入口的作品,片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後設的趣味性,都要對於影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知曉箇中奧妙,但倘若能稍微理解《大國民》與當時的好萊塢狀況,《曼克》會是一部相當過癮的「影迷作品」。
《曼克》走到最後一幕,最後的台詞說道:「這就是電影的魔力。」替全片畫上最佳註解,在 2 小時 11 分鐘過去後,觀眾自然能明白,影像可以左右政治,干涉政權,而曠世傑作也可能僅是一個失勢、酒醉之人寫出來的奮力一搏,電影的魔力在《曼克》中展露無遺,並從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再度提煉而具現。大衛芬奇並不亞於奧森威爾斯,《曼克》是獻給編劇的作品,但在浪漫的說詞之中,觀眾望見的是不堪、醜陋與血淋淋的真實。
最後,有趣的是,1940 年走過 80 個年頭,當代電影產業的軌跡也發生巨變,尤其是在今年,串流大肆崛起,好萊塢傳統大型片廠應該沒想過,電影產業已經逐漸脫離電影院,人們在家中已然就是全世界,於是從今年的環境之中,Netflix 恰巧推出《曼克》,若用一種後設的角度解讀,《曼克》或許可說是大衛芬奇的《大國民》,藉以諷刺傳統掌權者,又是一種油然而生的趣味。
9.《#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繁盛映畫 Wild Green Films】發行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是一部冷靜、克制的作品,但靜下心感受,能在表面之下挖掘出極富情緒的底蘊,巴勒斯坦電影代表人物伊利亞蘇萊曼不發一語地透視世界,熟稔「以畫面說故事」之道,輕點影像魔力,帶著觀眾心領神會,望見當代社會。
綜觀全片,蘇萊曼經常選擇從一顆用於觀察事物的鏡頭切入,然後帶回蘇萊曼「觀看」的動作本身,並不斷在這兩者間擺盪、轉換,點出「觀看」的主動/被動,同時拋出客觀環境,觀眾在此模式下,帶著些許超現實「被動地」共同「觀看」巴黎、紐約以及巴勒斯坦的處境與氛圍。
猶記得《一一》特愛拍後腦勺的孩童洋洋,這是屬於此年紀對世界產生好奇獨有的觀看方式,觀眾平常看不到的,洋洋(楊德昌)拍給我們看。然而,在《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中,伊利亞蘇萊曼和洋洋一樣,拍著背影,似正在對世界提問,這也恰恰為蘇萊曼提供觀眾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觀看永遠是事物與人之間的關係。不過與洋洋不同的是,蘇萊曼拍下的背影,少了點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深刻的省思與從容的凝視,在優雅中透著擔憂與諷刺。
「It Must Be Heaven」,天堂無處不在,此刻蘇萊曼外表仍克制,但激動之情早已溢於言表,透過畫面與音樂穿過銀幕傳遞出來。世人的確不能選擇出生的地方,但能選擇觀看世界的角度與方式(巴黎、紐約、巴勒斯坦的對比),「觀看先於言語」(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或許是導演先生挪移約翰伯格著作的溫柔提醒。
📝全文請點👉https://bit.ly/34QuTPz
8.《#誓血五人組》,【Netflix】
史派克李延續上一部作品《黑色黨徒》的風格,開場便開宗明義地使用歷史畫面,將砲管對準美國歷史上的戰爭污點──「不知為何而打的越戰」。《誓血五人組》開場呈現一段段黑人前往戰場的真實畫面,史派克李善用交叉剪輯,靈巧地在當中倏地剪進阿波羅 11 號登月的歷程畫面,聽著旁白說起:「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是縹緲的登月計劃,人類對外太空虛無的想像;而越南戰場中流血、送命的軍人,則是血淋淋的真實──兩相對比之下,當時美國的登月輝煌、軍備競賽中的勝利,與越戰的失敗並置,更顯諷刺。這是史派克李熟稔剪輯的力量,送給觀眾一記當頭棒喝。
《誓血五人組》是一部專屬於黑人的公路史詩電影,當年血氣方剛的英勇青年,經過歲月洗滌後轉為白髮蒼蒼的老人,然而,這些老兵就算帶著瘸腳的傷疾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到了熟悉的叢林,縱使地雷滿佈,仍舊對地形、環境記憶猶新──這是時間帶不走的歷史傷痛、戰爭遺毒。史派克李透過角色的傷痕,暗示越戰如同幽靈鬼魂般,纏繞著老兵,同時也籠罩於美國之上,揮之不去,也無法抹滅。
更驚喜的是,史派克李巧妙地透過攝影媒材的轉換,拉出今日與往昔的對比:電影中只要是「現在」的時空,畫面比例大都以 1.85 : 1 或 2.39 : 1 拍攝,進入回憶後,便限縮畫面比例,改以視覺風格較小的 1.33 : 1,藉此呈現出當時越戰壓迫、緊繃的氛圍。而本片攝影師 Newton Thomas Sigel 再透過 16 釐米底片獨有的顆粒色澤感,拉出舊回憶的時代感,光是媒材的轉換,便能窺見史派克李的用心。
綜觀全片,《誓血五人組》對於種族議題的力度,每一場戲、每一句台詞都是直球對決,且史派克李雜糅各類型的影像,鏡頭語言豐富、視覺風格強烈,在公路類型中醒覺、成長、找到救贖,並與人性對抗,重口味卻不鹹膩、直通人心,進而反思越南戰爭。史派克李透過手中的鏡頭直面剖開美國底下的醜陋面紗,其情緒是鏗鏘有力,如同片中「美國欠我們的」那句台詞一樣,擲地有聲。
最終,《誓血五人組》結尾收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逝世一年前的真實演講畫面,開場是拳王阿里,結尾是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史派克李透過兩名黑人平權運動且反越戰的英雄做出首尾呼應,更將真實歷史畫面和虛構故事合一,將劇情片與紀錄片兩者形式疊合,強調了這部作品的真實性,可謂神來一筆。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段宣言可以識讀史派克李現今對美國的態度,從電影拉回現實,美國目前正處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平權抗爭風暴之中,歷史過了幾百年,種族歧視的警察暴行等事件一再上演,美國或許正搖搖欲墜;美國或許離平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美國或許永遠抵達不了和平彼岸,但史派克李仍舊期許美國能成為理想中的樣貌,堅定帶著各種膚色的觀眾共同見證。
📝全文請點👉https://bit.ly/3rzZEC5
7.《#悲慘世界》,【海鵬影業 / Swallow Wings Films】發行
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 19 世紀問世的名著小說《悲慘世界》,在 21 世紀成了法國新銳導演拉德利(Ladj Ly)鏡頭下的犀利映襯,一本書、一部電影,不同媒材但核心異曲同工,盤根錯節的結構性問題、人性不斷的對立、來自社會底層貧窮的掙扎,仍舊不斷重演。人類文明看似不斷前進,卻被拉德利拆解成停滯,甚至是倒退;雨果筆下的革命百年之後,對於拉德利來說或許近在咫尺,全片擲地有聲,令人膽戰心驚。
拉德利聰明地透過這三位個性鮮明的警察視角,遊走(巡邏)在充滿犯罪、危險氣息的底層街頭,觀眾得以紮實地一窺與警察處在對立位置上的各種小人物,拉德利也進而描繪出這些小人物們不同的求生輪廓,拼湊出郊區的完整樣貌,難能可貴的是,拉德利並非一味地批判,在這樣的灰色地帶中,「善」與「惡」當然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
《悲慘世界》是一部生猛有勁的作品,拉德利展現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剛強氣勢,在巴黎郊區中完成了一場艱難的衝突,隨時充滿箭在弦上的挑釁,引人入勝,且其暴力筆觸也神似賈克歐狄亞在 2015 年拿下坎城金棕櫚的《流離者之歌》。
《悲慘世界》雖然發生在巴黎,卻能打破文化藩籬,因為此種對立走出巴黎,在世界各地、社會的角落上仍舊不斷上演。但或許,拉德利並不想極為悲觀地認定人性的無可救贖,開放式的結尾以及開場的人心凝聚就是很好的證明。
「親愛的朋友,請謹記。沒有壞種子或惡人,只有壞的耕養者。」雨果百年前提筆的嚴厲警示,到了當代,拉德利巧妙地挪用,鏗鏘有力地奏出一曲法國當代的底層荒涼悲歌。
📝全文請點👉https://pse.is/3avndj
6.《#殺戮荒村》,【捷傑電影】發行
《殺戮荒村》由巴西名導克雷伯曼東沙費侯和長期藝術指導合作夥伴胡里安諾杜內耶斯聯合執導,很難想像這部帶著些許科幻感的民族記事,在風格上會展開成昆汀式絕地大復仇中的暴力美學,且在轉場上皆有 70 年代西部電影的味道,開頭便替這部時間軸定於未來的電影注入矛盾的衝突美感。
敘事上則在名為巴庫勞(Bacurau)的小村落中,殘酷劃分社會、種族間的階級地位,透過一群由美國白人組成的殺手集團,埋下政治操弄後對窮人村落進行的屠殺,由此來看,巴庫勞可以視作過往歐洲帝國主義對巴西的殖民以及文化上主導地位的典型。
然而放眼未來,高科技更可能使人們認為有「權力」將人命視為屠宰遊樂場,編導對於歷史傷痕、現今局勢、未來發展,有著細膩、透骨的觀察,這些不斷上演的掠奪,無時無刻發生,不管是在從前,或是未來,且背後原因令人寒毛直立。
《殺戮荒村》是一部充滿幻想的當代寓言故事,但其核心主題,可能更是這群無力的個體們對企圖剝削其利的強國們的終極反動(白人、遊客),是政治上的、文化上的、經濟上的,也正如同昆汀塔倫提諾的《決殺令》般,在影像中出了口惡氣,大快人心。《殺戮荒村》真實的可怕。 巴庫勞是極為渺小的貧瘠窮鄉,或許世人不會注意到它是否存於地圖中,但在這座小村中政客與強國卑劣的荒謬事,極有可能發生於當代地球的每一寸土地,自然也能這樣看待台灣了。
📝全文請點👉https://bit.ly/3nRmrXX
#2020年度片單
左角度交叉之個人主義 在 路希恩的人類圖碎碎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顯示者是透過言語來產生影響力嗎?】
你認為甚麼樣的命格是命好的設計?
如果有個小孩在出生前,註定好了出生以後,一輩子出門有車載、永遠有佣人服侍、帶財帶房、父母感情和睦、不必工作就有錢花,並且到哪都成為眾人矚目焦點,你覺得這個人的命好不好?
先別急著否認這世界上沒有這樣命好的人。因為我真的認識一個符合這樣條件的小孩,他是5/1顯示者,左角度個人主義2的輪迴交叉,只有35-36一條無常的通道。這個小孩的實際狀況是怎麼樣呢?
在他出生之前我就認識小孩的父母,那時他們夫妻經常吵架,甚至小孩的媽媽幾次想結束這段婚姻關係。小孩出生後不久,被診斷出是癲癇中罕見的一種,並且因為先天基因帶來的影響,這輩子很難如多數人一般。
因為行動不便,這對夫妻為了經常要載小孩往返先買了車;由於特殊藥物的醫療費用花費頗具,兩夫妻努力工作時無法照顧小孩,所以請了外傭幫忙;原來住的房子需要爬樓梯、也沒辦法容納這麼多人口,所以他們另選新屋。當然,這時候也只有夫妻倆彼此能夠體會對方的苦,必須互相支援依賴的情況下,感情也變得更好。
這個小孩即便到學齡,都很難如其他小孩一樣說話溝通,更別說要實踐顯示者的告知或請求允許。可是當他身體一有狀況,所有人都必須放下手邊的工作輪流照顧他。他真真的沒有透過任何語言,就對周邊的所有人產生影響。
因為看了這個小孩的圖,也看著這個小孩長大,我不禁在想:大多數的人在學習人類圖時,對顯示者的告知或說話特別的關注,進而產生一種迷思,以為發揮影響力就等同於顯示者說了甚麼、或傳遞甚麼理念。
然後我就開始觀察一些大家認為真的很有影響力的顯示者,比如說蔡依林。在他還沒有發舞孃那張專輯以前,甚至還不這麼認真唱跳,更甚還沒成為金曲歌后以前,大家好像在意的是她的緋聞,又或者她的作品跟誰互有抄襲。一直到她用自身的經驗及努力,站在一個高度感謝那些讓她成為地才的人時,大家才開始注意到她歌曲中的理念、她說的話。
原來人類圖中,定義顯示者的是這個人的能量場,而不僅是他說的話。一個人之所以能發揮影響力,是透過他生命的真實。
文字/路希恩
圖片源自網路。
路希恩的夥伴時段:
2020/07/25 (六) 13:30-15:00檢視空白情緒中心的狀況
7月報名連結:https://www.surveycake.com/s/xW29p
2020/08/14 (五) 19:30-21:00情緒中心與30號閘門
2020/08/30 (日) 16:00-17:30有顏色的情緒中心
8月報名連結:https://www.surveycake.com/s/vrm98
全方位商務中心復北店(中山區復興北路166號5樓)
*南京復興站八號出口
左角度交叉之個人主義 在 WanChi's Time 晚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文章
等等,先別嘲笑我往上滑。我知道這個題目在文字界就像滷肉飯之於臺灣,口味與配料的傳承陳年歷久又各自為政,關於這類的感觸和領悟,寫出來可能會引來存在主義、傳統哲學等各思想派別劍拔弩張。在「我們」眼中,一秒先是感覺是青澀又含情脈脈如初戀,但實質深夜關上家門後,也為了練習折腰姿勢而不斷在鏡子面前練習微笑角度、簡報時的肢體舞蹈。
會不會就算等到這個年紀,我們還是會在意當初沒被完成的夢想,或是說,那個想像中的自己呢?有人刷過社群版面後問過我,「要怎麼樣才能過得了像妳的夢想生活?」我調皮的在他問號尾音還沒結束前,擠上了一句話:「接受現實。」
|||||||||||||||||||||||||||||||||||
建議前往網站閱讀:https://wanchi.blog/2020/05/03/1-9/
本文適合這樣的人閱讀
●年齡限制20歲以上,有能力選擇生活的年輕人先不要想這些
●正在人生交叉口青紅燈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認為愛是卡布奇諾,生活就該成為阿諾(美國人的那個)
|||||||||||||||||||||||||||||||||||
░你看到的現實,我看不到。
在臺灣校園外牆上,總貼滿「將夢想變成現實」的延伸符碼。以現有的視野想像未來目標和夢想,奮力踏入成功佼佼者圈裡,對於稚嫩尚未沾黏油土泥作的臉龐來說,是一盞非常有前進動力的指向型光明燈。但對於,日日需要依賴咖啡因才有辦法恢復理智的人來說,力道好比螞蟻經過腳掌一般,越主動積極表達這種消極心態的領袖,越是能夠自動反射性留下一些「面對現實吧!」「真是做夢。」字眼。像是同一套機器人的回應文字,來表達代表集體意識的言論。的確,人們只要碰到非和本身狀態相同的描述,就會否定文字內容真實性的存在。漸漸的「抱持著夢想」這個口號,被某些慣於直覺行為的人們用來區分心智年齡,一種「如果你說了這句話,就會被還以沒認清現實的訕笑」的類似警示。
剛畢業有次羞赧的提案經驗,我提交一份企劃,寫滿一本厚厚針對某個政策的建議與評估,整份文件來不及呈到最高主管桌子上,隔天直屬主管直接將文件塞進後方的回收籃,「重寫。」臉色立刻漲紅的我,甩著馬尾歪頭問,「為什麼?我覺得寫得很好啊。」「那是你覺得。這裡面只有靠感覺和經驗,就算我相信你,為什麼別人要相信你?你是誰?不是壓著刀強勢逼迫別人接受妳的觀點,是要讓對方和你一樣用同樣視角看視角,對方自然而然才會認同你的做法。」
這讓我對於,那些會對著別人說「現實就是痛苦」的人感到好奇。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現實?或是說對於他們來說,用了什麼標準來認定每個人定義現實是相同呢?
░什麼是現實?
修圖的時候,我會刻意加入自己的感官意識,例如明明是下午的照片,但我會希望表現朝氣的感覺,所以在色溫那軌,會偷偷往左邊滑幾步。這樣偷偷往左滑,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原本落暮感的照片,會變得有點曦光感,讀者也會以為照片裡,那是我的早餐。
如同使用具有攝影功能app一樣,只要套上濾鏡,從原本的「我的早餐」就會秒變成「網美的早餐」。哲學家康德有個理論,他提到包含理性和感性的知識和經驗,都是屬於人類可知有限理解範圍內的「表象」,所以他認為人們永遠無法擁有事物完整的事實。而綜合型先驗知識則像是每個人在表象裡面獲取的新知,「先驗知識」意思是在發生經驗之前就知道的。比如檸檬是酸的,這是「先驗知識」,但嘗過檸檬之後,才知道檸檬嚐起來是酸澀又糾結眉頭的味道,加上經驗之後就是包含知識和體驗的「綜合型先驗知識」。不過,每個人的味覺是主觀的,我感到酸澀的味道,和你認知的酸澀,我們舌頭的敏感度可能有點不太一樣。
所以我們很常說的現實,會不會是在人們已經對於某些行為賦予定義之後,讓我們產生經驗的「綜合型先驗知識」呢?我們分別得出來「青椒好吃」和「青椒很噁心」是個人主觀,但要怎麼知道,「現實」和「夢想」的差別呢?
░接受現實後,夢想才會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燈光下小框框裡的人們,是因為實現夢想才快樂。夢想可能是環遊世界、財富自由、或是不再看老闆臉色?我曾經遇過一群擁有很多財富,能夠環遊世界的老闆們,他們也不見得快樂。所以到底是現實重要,還是夢想重要?現實和夢想不該是被一拆為二,「經歷了現實,才會知道什麼是夢想。」夢想是經歷無數次現實的嘗試過後,依然能夠感受到過程中的踏實、滿足。在首頁這張照片裡,剛泡完澡的我穿著浴袍,頂著一批白棉浴巾,腿上盤著鐵灰色筆電,或坐或躺,我什麼都沒有做,但就感到幸福無比。但對你來說,我會是什麼樣的人?其實會不會就是你對世界的想像與假設?
我的人生經歷帶給我的啟發,夢想是來自內心的體驗和感知生活,而不是決策目標。因為接受現實,重新賦予行為意義,就是夢想了。
#wanchi在這裡呀
左角度交叉之個人主義 在 一支影片搞懂43-23架構的通道/從天才到瘋子的設計!#人類圖 ...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東昍,一名國際人類圖學校IHDS專業認證的分析師,專長涵蓋 個人 解析、流年回歸、雙人合盤等多元領域。如果要選一件,我在解讀人類圖時最想做到的 ... ... <看更多>
左角度交叉之個人主義 在 人類圖右角度交叉之愛之船10/15 46 25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右角度交叉之愛之船2 right angle cross of the vessel of love 15 10 25 46,輪迴交叉愛之船4,人類圖右角度交叉之愛之船3,左角度交叉之療癒25 46, ... ... <看更多>
左角度交叉之個人主義 在 人類圖智慧與靜心祈禱工作坊- 人類圖每日一語:「隨著時間消逝 的推薦與評價
左角度交叉之個人主義 2 (38/39 | 57/51) 單純的人,他們必須不斷地突變/不斷地成為自己,然後反過來驚嚇別人、製造緊張,或誘發別人內在的改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