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焦點影人 - 伊利亞蘇萊曼(Elia Suleiman)】
- 《#失蹤紀年》(Chronicle of a Disappearance, 1996)
- 《#妙想天開》(Divine Intervention, 2002)
- 《#韶光在此停駐》(The Time That Remains, 2009)
-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It Must Be Heaven)
【國際影展】
- 《#抱歉我們錯過你了》(Sorry We Missed You)
- 《#戈巴契夫,幸會》(Meeting Gorbachev)
- 《#殺戮荒村》(Bacurau)
-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 《#裂愛》(Beanpole)
- 《#吹哨奇案》(The Whistlers)
- 《#橫行爸道》(The Father)
- 《#夢迴里斯本》(Vitalina Varela)
【經典單元】
- 《#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 1999; dir. Stanley Kubrick)
- 《#眼戒之外》(Never Just a Dream: Stanley Kubrick and Eyes Wide Shut)
- 《#為所應為》(Do the Right Thing, 1989; dir. Spike Lee)
- 《#門》(The Doors, 1991; dir. Oliver Stone)
2019金馬國際影展公布焦點導演--
編導演全才伊利亞蘇萊曼笑批戰火人生
「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才在熱烈好評中落幕,金馬執委會今日率先公布11月起跑的「2019金馬國際影展」將推出 #巴勒斯坦名導伊利亞蘇萊曼(Elia Suleiman)的專題,他以媲美賈克大地的冷調幽默笑批戰火衝突,這種「以喜襯悲」的獨特視角,以及編導演一把抓的多才多藝,奠定他在國際影壇的作者地位。
金馬影展不僅將完整呈現他賴以成名的「#巴勒斯坦三部曲」:《#失蹤紀年》(Chronicle of a Disappearance, 1996)、《#妙想天開》(Divine Intervention, 2002)、《#韶光在此停駐》(The Time That Remains, 2009),還有睽違十年、在本屆坎城影展大獲好評的新作《#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It Must Be Heaven)。
而他看待身份、國族、時代的眼光,以及傑出的風格,無論對夾處在政治衝突中的台灣觀眾或者游移本土與國際之間的電影創作者,應該會有強大的啟發。
除此之外,還搶先曝光大師肯洛區、荷索等大師名導的最新作品,以及影癡必看的「經典重現」單元片單,想知道更多?快點選下方連結👇🏻
📍 新聞稿全文請更多曝光片單請見:http://bit.ly/2UevlAY
────────────────────
2019金馬影展 ● 11月7日至24日
🔖 10月26日選片指南
🛒 10月27日開始售票
巴勒斯坦名導伊利亞蘇萊曼 在 金馬影展TGHFF - 巴勒斯坦名導伊利亞蘇萊曼(Elia Suleiman) 的推薦與評價
巴勒斯坦名導伊利亞蘇萊曼 (Elia Suleiman),他以媲美賈克大地的冷調幽默笑批戰火衝突,這種「以喜襯悲」的獨特視角,以及編導演一把抓的多才多藝,奠定他在國際影壇 ... ... <看更多>
巴勒斯坦名導伊利亞蘇萊曼 在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榮獲坎城影展兩大獎項法國盧米埃最佳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巴勒斯坦名導伊利亞蘇萊曼 ,睽違十年再度「賣臉」,以一貫的幽默電影片段,放眼全球政治現況,對荒謬怪誕的世界文化百態,笑笑不說話。 ... <看更多>
巴勒斯坦名導伊利亞蘇萊曼 在 [好雷]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孤獨漫步者的綺麗天堂-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版
https://indietplife.tw/itmustbeheaven/
這是今年為止最喜歡的電影,由巴勒斯坦導演伊利亞‧蘇萊曼自導自演。因為沒看預告片
,原本以為是類似《最酷的旅伴》那樣,文藝氣息很重的作品,沒想到卻是用導演之眼
的凝視及互看,帶著我們一步步堆疊出城市樣貌,進而丟出自我及國族認同的探問,
天堂究竟是在哪呢?。原始片名《It Must Be Heaven》是戲中戲的片名,也是涵括
整部電影的意象,男主角從家鄉拿撒勒開始漫步,一路來到紐約、巴黎,像是他的真實
人生註腳,當他帶著他的電影來到美國,那句『Are you perfect stranger ?
』(你是徹頭徹尾的異鄉人嘛?)襲向他,是一句重擊,也是台灣觀眾同樣
能感受到的重擊。
電影說故事的方式極為高明且幽默,讓我在觀影過程,內心一直忍不住讚嘆,原來電影
也能這樣呈現。主角作為觀看不介入的旅人角色,在戲中是近乎無台詞的設定,像是個
噤聲的人。直到計程車司機問他從來自哪裡時,他很自然的說出『我來自巴勒斯坦』,
那就像是梁朝偉在《悲情城市》裡,在火車上被盤查時講的那句『挖~台灣人』的經典
畫面,卻帶著更多的自信與平靜。而整部戲大量的『Sound of Silence』,卻透過攝影
技巧及主角豐富的肢體語言,更能感受到每一顆鏡頭想傳達的訊息
戰爭是巴勒斯坦人無法撕去的標籤,和平與天堂似乎與這個國家絕緣,拍喜劇在歐美人士
看來就像個天大笑話。但透過他的眼睛,卻讓我們看見每一座城市的美麗與哀愁,黑暗
及光明同時存在的那一面,沒有高低之分。這部電影最終在國際影展拿下各項大獎,
導演用美學讓世界停下,為自己的國家發聲,我想那是同為國際孤兒的我們很有感觸的
部分。片尾,導演去算塔羅牌,問說會有巴勒斯坦建國的那一天到來嘛?算命師翻開一張
張牌說,會的,但不會是在妳我的這一代,這是導演的內心呼喊,也是給巴勒斯坦人最
溫柔的希望。
即將下片 把握所剩不多的廳數
-
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On9jpD9e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58.1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84771838.A.028.html
※ 編輯: ANCEE (223.136.158.197 臺灣), 03/21/2020 14:25:38
※ 編輯: ANCEE (223.136.158.197 臺灣), 03/21/2020 14:43: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