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宗教如何影響歐洲】
也是一個正在學校實習的夥伴問我的問題
Q:基督宗教如何影響歐洲呢?
⛪️⛪️⛪️⛪️⛪️⛪️⛪️⛪️⛪️⛪️⛪️⛪️⛪️
哈!要說基督宗教融合影響歐洲人應該三天三夜講不完😂
💒首先,以最外顯的教堂和十字架為例,他們在城市的最中心一定有一座主座教堂,所有商業市鎮都是圍繞著它轉,因此在走朝聖之路時,即便不知道路怎麼走,我們都會直接約下一個教堂廣場前面見。而在各處不論是匈牙利的山頂上、洞穴裡,或是蒙特內哥羅的海上小島、朝聖之路的曠野裡,都可以見到十字架。
💒第二講到音樂,我還放了巴哈的墓,和我們去的聖誕管風琴音樂會。這些音樂偉人其實很多都有在教會工作是負責寫聖曲的人,像是巴哈,他的每張譜上面都寫著把音樂獻給神。整個古典樂的流行其實是在敬拜神中被創造。
💒第三是繪畫,每個時代有不同的風格(像是文藝復興前的使徒與耶穌身後會有光環,之後力求更像真人,所以就沒有)但是不論呈現方式如何,在各樣的博物館中十之八九是以聖經裡的故事為題材。
接著是建築,很多時候可以看見建築上有很多「三」為結構的設計,預表著基督宗教裡的三位一體概念(聖父、聖子、聖靈)而在俄羅斯拍的那幾張東正教教堂和很多彩繪玻璃更可以看出教堂裝飾的華麗,因為人們相信最好的要獻給上帝。
💒最後講到人們的作息,為什麼歐洲人不像華人幾乎不休息呢?他們的假日一定關門歇業,因為禮拜天是安息日,要安靜在上帝面前。我是不敢說現在所有歐洲人還有這麼樣的堅守傳統啦,但這樣休息的日子確實是配合著信仰。而放假的大大小小節慶也是,聖誕節慶祝耶穌誕生、復活節慶祝耶穌復活等等......
#還有哪方面沒有說到呢
#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巴哈為什麼是音樂之父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祝巴哈336歲生日快樂 🎂
哇春暖花開的三月,有一位重量級的壽星,那就是作曲家 #Bach!
你最喜歡 Bach 的哪些作品?是《郭德堡變奏曲》、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馬太受難曲》還是哪一首樂曲?歡迎把音樂貼上來跟大家分享,一起祝音樂之父 Happy Birthday 吧~~
不過關於 Bach 的生日其實有兩種說法,有些資料說 Bach 生於 3/21,有些說是 3/31。怎麼會這樣?
這其實跟宗教改革大有關係,為什麼呢?被稱為「音樂之父」的 Bach 又真的是音樂的爸爸嗎?《時代奏鳴曲》第一季的最後一集,主持人吳家恆要聊聊 Bach 以及時代對他的影響,一起來聽聽 👇🏻👇🏻
🎧️ 現在就來收聽《#時代奏鳴曲》EP10|風格的融會,時代的總結——巴哈如何站上巨人肩膀? ► https://pse.is/3dskc7
巴哈為什麼是音樂之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夜·語錄·快樂不要停.我的女朋友們》
* 藝術,當它靜止的時候,是一種耽溺;當它流動的時候,就成了逃脫。在逃脫的靈魂世界中,你難得奔放了你的渴望,它比慾望更甜蜜,也比慾望更苦澀;它沒逼你與現實衝突,只讓你在沒有去過的想像大地中倍感孤獨。—陳文茜《終於,還是愛了》
* 日常是不會因為快樂悲傷而停下來
雖然我也大喊著“夠了!我真的好累!”,
但是擦乾眼淚還是得一一的迎接每一天每一件要面對的日子。
所幸,我與身邊的人都很珍惜所謂的小確幸
一杯好喝的咖啡,
一碗好吃的麵條,
一部好看的電影,
一句溫暖的話語,
甚至只是一個眼神…
父親走了之後,看似生活沒有太大的變化,
除了我每每進廚房,看見那些曾為他準備的保溫盒;
除了最近手機出了新機型,我猜想著他如果在世,會選擇的顏色;
除了行事曆上還是會出現帶他看醫生的提醒,
除了兒子會突然望向天空說“我在跟公公說話…”
除了…除了……
原來他還是無時無刻地在我的生活裡出現,
我真的很想再喊一聲“爸爸,我來看你了”,他可以回應我一聲
但…“除了”這些,要面對的生活有著更多的“除了…”
既然悲傷不會停止
那麼…
快樂也不會!不可以停!
我得學著心平氣和,我得學著有時候的不負責任,我得學著放下 …
朋友常常笑我愛翻白眼,
我說最近翻的眼皮都鬆了!
是的,我一定要記得我父親給我的幽默感 ,
我一定要緊握這超能力!
—劉若英
* 炎熱的夏天還在燃燒
我要收假了
前幾天去了日月潭
上一次去,應該是跟祖父,該是我兒時重要的記憶
曾經我覺得那是老人才會去的地方
總在湖邊喝著茶,散著步,或著在嚴肅的餐廳吃著大人的中餐
而今我卻也成那個老人 身旁也帶個孩子
日月潭今非昔比,能玩的豐富了許多
清晨四點半,我們準備划SUP看日出
當黎明來臨時,
那種寧靜,曙光,在這個時候特別想掉眼淚
我試著站起來,試圖讓自己跟它更加靠近一點
去感受他撫摸著我頭說:
不管發生了什麼,日出日落,花開花謝,依舊…
我親愛的祖父
我好想念你牽著我的手,站在湖邊看著遠方
我不知道你當時的心情,
但我想告訴你我的思念
今年暑假我帶著您的曾外孫去了好多地方
那些地方都是您跟祖母帶著我去的
很多地方都變了
但是那山 那海 那湖 都在
您好嗎?
—-劉若英
* 假裝不在乎,或者假裝瀟灑,並非壞事,有時候,裝著裝著就真的不在乎了、真的瀟灑了。—張小嫻
* 這輩子所走的路,都是歸途。—張小嫻
* 你執著什麼呢?此刻的一切,下一刻便成往事。—張小嫻
* 假使你能夠擁有一段平行人生,在另一段人生裡,你會是誰?你又希望是誰?你會是什麼模樣?又會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張小嫻
* 我們為什麼喜歡看小說和電影?那是因為現實生活裡從來不會有那麼多的驚喜,沒有波瀾和意外就已經很好。—張小嫻
* 【醒來,昨天立冬】
我是為了什麼,才來到這世上的?──醒來心中常此一問。
再想像要辭世那天、那一時刻的身體感。──不讓今天的自己執迷於暫時羈留的感官世界。
感謝一天晝夜如是,感謝昨天立冬,促人在一天天一年年中不斷感受終始,不忘終始。今生事事,莫忘慎終如始。—蔡璧名
* [失得——下次失去記得微笑]
其實離散才能相聚,失去就是獲得。感謝上蒼賜與一次又一次、無數次的生命際遇,讓我懂得。—-蔡璧名
* [那些壞的可❤️]
有些挫折會幫你養成好習慣:向內的習慣。既然外在的世界這麼艱難,就往內樹立一個美好新世界吧。—蔡璧名
—-曾宇謙巴哈音樂會後,貼心的蔡琴告訴我年底了,大伙兒一起狂歡。在萬豪酒店看夜景,窗外雨綿綿,我的身體、關節疼痛,但和一群朋友們在一起,仍備感溫馨。辛曉琪過了十一月底,開始全力準備她12/26.27.28演唱會。半夜離去時,合拍照片。2020倒數中,女朋友們聚會歡樂的笑聲卻在增加中。
快樂不要停,只要一口氣還在。
巴哈為什麼是音樂之父 在 【到底誰是音樂之父?】 呂岱衛l 文在台灣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若非百年後的孟德爾頌推動了所謂的「巴哈復興運動」,今日巴哈的定位究竟為何,尚在未定之天。 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巴洛克時期,其音樂的發展中心主要在義大利地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