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流音樂祭|8月1日原住民族日】
自1984年以來,原住民族爭取正名的聲音開始出現,歷經幾次抗爭未果,正名運動至1994年終於到達高峰。1994年8月1日,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先生公布憲法增修條文,條文中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族」。如今,原住民族的正名運動已過了36年,在這個作為台灣人紀念原住民族正名的日子,我們可以反思的是,對於原住民的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議題,我們該如何繼續前行。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族群認同的根基。灣流音樂祭致力於復振本土語言並帶起本土語言議題的討論,我們希望讓社會認知到,語言的死亡其實離我們很近。巴宰語是臺灣中部原住民族巴宰族的語言,就在2010年,隨著最後一位精通巴宰語的潘金玉女士辭世,這個語言也被正式宣告滅絕。截至2008年,95歲的潘金玉女士是已知能精通巴宰語的唯一一人,因為幾乎無人能以巴宰語與其流利對話,她幾十年來都使用台語來與人交流,時常感嘆:
「如果我已往生的老伴有來夢中,就能跟我的老伴講巴宰語……」
「剩我一個、剩我一個…… 這樣子而已,要跟誰講(巴宰語)……?」
雖然一個語言被宣告滅絕聽起來令人絕望,但其實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當地人投入族語的復振運動,透過潘金玉女士編纂之巴宰語教材和《巴宰語詞典》的珍貴資料,以及族語教會、社區族語校教室等多元化的活動,來漸漸地讓這個語言再現生機。
事實上,對原住民族而言,長期的漢化政策、說族語時被污名化與被歧視的過程,都讓族人產生族群創傷,那些因說族語而受到的掛牌、罰錢、體罰、勞動服務,以及彼此間因糾察與檢舉所形成的監督氛圍,都成了喪失民族自尊的原因。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更與一個族群的自我認同有所關聯,透過殺死語言的過程,也在抹殺一個個族群。
灣流音樂祭希望透過看見語言本身與語言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去省思本土語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論在展覽、表演或攤位市集中,我們都盡力放入各個語言與族群的元素。期盼有一天,各個族群的語言都能如我們取名的寓意一般,灣流不息。
我們10月17日見。
【2020灣流音樂祭】
▎時間:2020.10.17
▎地點:台大舊體後草皮
▎票價:免!費!入!場!
▎主辦單位:台大學生會文化部、台大台語文社
▎協辦單位:台北藝埕扶輪社、台語正常化推動聯盟
▎演出者:即將解鎖...
Search
巴宰語詞典 在 耆老手稿集成冊巴宰出潘式語言集。... - 南島觀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巴宰族不斷找尋自我族群語言,2001年在巴宰族的潘金玉長老協助下,李壬癸教授及日籍學者土田滋編纂成了巴宰語詞典,另外,還有許多巴宰族語言教材,而在去年底巴宰族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