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光家產環遊世界!富豪夫妻玩到被塔利班追殺:一顆人頭139萬
#領口的荷葉編:被塔利班盯上...躲得掉嗎...?
#塔利班 #阿富汗 #富豪 #追殺
巴米揚大佛修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物質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遺產,可以說是除了口傳心授、約定俗成之外最能夠保留與延續人類社會與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媒介與管道。不過,在一千多年來,不同宗教的衝突以及其背後的政治差異,常常讓需要被保留的物質文化在衝突中成為價值觀差異的犧牲品。例如阿富汗中部高地的巴米揚大佛,作為六世紀佛教文明與絲路貿易交流的存在證明,經過了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兀兒帝國去處大佛臉部的洗禮,最後在塔利班政權的時期直接被毀壞一空。但是,當地居民儘管早就不再信奉佛教,卻仍舊將大佛作為典範認同的一部份,只不過這個過去宗教與文明的遺產、地方的地景認同卻都在當代的政治衝突中付之一炬。
————————————
位於中東一帶,伊朗與中國之間的阿富汗中部高地的巴米揚省(Bamiyan)聽起來非常陌生,卻和我們熟知的佛教文化有很深的淵源。省內的巴米揚谷紅土飛揚、充滿懸崖峭壁,卻非完全荒蕪落魄,岩壁上除了有一格一格的洞穴、變成當地人的住所,還曾經有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就這樣穩穩地站在岩壁邊俯瞰一切。
巴米揚大佛到底有多巨大?離台灣較近的吳哥窟一直是遊客們喜愛造訪的景點,站在四十幾公尺高的吳哥窟佛像前,感受前人精湛的手藝、也在自然環境的襯托下感受自己的渺小。而巴米揚大佛甚至比吳哥窟大佛更高,身長五十五公尺,旁邊比較「小」的佛像也有三十八公尺,是多數人身高的十九倍到二十五倍。
巴米揚大佛於西元六世紀左右被建立。因為這個區域就在絲路上,中國及中亞商人往來頻繁、文化交流也繁盛,而一度成為佛教重鎮,孫悟空的師父玄奘、元朝皇帝成吉思汗都曾到訪。除了兩尊最大的佛像外,岩石壁上還刻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佛像。
然而,隨著伊斯蘭勢力崛起,為了商業活動方便,巴米揚區的居民也漸漸改信伊斯蘭教。十七世紀時,蒙兀兒帝國皇帝,阿拉姆吉爾(Aurangzeb)因為伊斯蘭教義中規定不能偶像崇拜,將大佛的臉毀容。
2001 年時,塔利班政權除了在美國引發死傷數千人的九一一事件、也在自己的國家摧毀了人們的精神指標:巴米揚大佛。他們在拿槍砲射擊大佛失敗後,改以武力威脅附近的居民搬運威力更強的砲彈、炸藥,放到佛像前,直接將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大佛炸毀。原先矗立著大佛的岩洞,變成兩個空空的洞穴。
二十年過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日本、義大利、中國等國家強力支援巴米揚大佛的修復工作,甚至以 3D 光影技術重建大佛、連遺失多年的容顏都找了回來。
然而,塔利班政權帶來的支離破碎卻難以被重建。在 BBC 2016 年的一個訪談中,詢問到住在巴米揚省的居民海珊(Sayid Mirza Hossein)。他表示巴米揚大佛對當地人而言是身份的表徵,除了直接的經濟利益外,更是他們的身份認同。即便十幾、二十年已經過去,想到當初被要脅、和其他俘虜一起搬運炸藥,看著大佛在自己眼前被摧毀,海珊仍覺得「就像是要我拿斧頭砍了自己的家一樣」。
二十週年的紀念,或許就是在提醒我們,不只是只有人員傷亡可以造成傷害,文化紋理、精神上的殘酷也會長久地留在受害者心中。
(以上內容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he-disappearance-of-bamiyan-buddha/
巴米揚大佛修復 在 淳的港式挪威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看到這些古城被炸毀的新聞都感到很矛盾。因為這些毀壞代表了將來必有文物修復及古跡重建管理等工作出現,但修這科目的同學都是帶著保存歷史的心,絕不願意見到這些人為破壞的發生。
持續的內戰和這年伊斯蘭遜尼派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IL)的崛起,使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戰火有蔓延的趨勢。戰爭中,歷史建築文物必然是敵方重點攻擊對象。尤其以宗教為名所發起的戰爭,所有非我族類的一概必須被鏟除,一如當年阿富汗塔利班在聯合國等多方壓力下一意孤行,把巴米揚大佛炸毀,敘利亞的希臘羅馬及最早期基督教的遺址遭大肆破壞。
現今敘利各古蹟經歷的,就是這種假借清洗為名,摧毀生計為實的破壞。其實明眼人都知道,一地文化並不會因實物的消失而一夜滅絕。而中東這一帶古文明發源地,千百年來歷經多個統治者,東西方商貿藝術交流不斷,早已不是單一文化背景。對當地人而言,戰爭摧毀的,除了是旅遊景點的古蹟外,也是他們的家園。歷史名城在他們眼中或許並不偉大,只是家族幾代人安身立命之所。失去的,是家人朋友,是社區的連繫,是生活的片段,這些都是佔領者樂於見到的。先破壞,再來建設另一套就容易得多了。
我記得,前前阿頭在寫一本手冊,關於如何在戰爭前、中、後保存歷史文化遺產,他問我有沒有興趣幫手。我看過初稿,大概類似一些溫馨小提示,例如:古籍圖書等不要存放在地牢易濕或水浸的地方,壁畫移離外牆,瓷器玻璃等易碎的要墊好,箱子不要向高空發展......。但某幾項卻令我感到困惑:盡量不要利用古建築群當屏障,不要貪方便利用建築物的木材或畫框雕像等生火......。
問題是,古城通常佔據絕佳地理位置,是附近一帶的制高點或守著通道的咽喉。可想而知,敵我雙方都會盡量打下這些作據點。戰爭中,士兵不會因為這堵牆有十字軍東征的記載而不以它做掩護,追擊手也不會因為那個頂有拜占庭的馬賽克而放棄掃射。指引看來只適用於安逸情況下使用。在非常時期,生命受到威脅時,這些指引,就變成西方社會一廂情願的灑鹽。
敘利亞文化遺產所受的災難,有一部份是外國和當地人民聯手做成的。混亂中,總有人出賣家園,把掠奪得來的文物變賣。買家,通常是隱姓埋名的外國收藏家。不像伊朗,敘利亞不受歐美禁運影響,加上境內自顧不暇,偷運文物出境可說是暢通無阻。
在此形勢下,無了期的內戰對這些有形的文化遺產不斷破壞,消耗的其實是將來戰爭平息後恢復經濟的資本。因為遊客一直是敘利亞的一大收入。國內外的義工現今能做的,只有不斷的記錄各處的破壞,或跑在炮火前記錄古蹟的本貌,又或收集被破壞前的影像記錄,好在將來漫長的修復時用作參考。
我相信在做戰爭中遺址保存修復的,都帶點過份天真樂觀不服輸的性格,否則必然被巨大的無力感淹沒。面對戰爭,我們確實是渺小得無可奈何。
至於那手冊,我婉拒了幫忙,因為我想不出可以再補充什麼。亦因為,我說服不了自己。叫人為了一堆死物一座空城,要在戰爭中曝露於槍林彈雨下,降低自己生存機率,我憑什麼。
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2819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