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上的天文學》
星星是國旗上常見的圖案,香港某鄰近的強國國旗都有使用星星圖案,但它的最大一顆星星代表黨,一黨專政本是專制落後的表現,這個國家卻絲毫無顧忌,大模斯樣地把它放在國旗上,非常沒有內涵。然而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國旗上的星星圖案是非常有意思的,甚至很有天文學上的意義。
說起最具天文學氣息的國旗,一定非巴西國旗莫屬,因為它的國旗中可是有著一個真實的星空!1889年11月15日,巴西最後一位皇帝佩德羅二世的退位、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為了紀念這個歷史時刻,巴西人就把這天里約熱內盧的真實星空放了在國旗正中的位置。而國旗上的每顆星就代表一個洲,最原始的版本只有21顆星,後來隨著洲的增加,國旗上星星的數量都逐漸增加,變成27顆星,分別代表著巴西的26個洲再加上首都。這是多麼有意義的設計啊!有豐富的天文內涵之餘有不失人文氣息,史丹福非常欣賞。
史丹福特意用Stellarium軟件模擬出當時里約熱內盧上空的星星,大家可以試下比較一下,試試找不找到國旗上對應的星星......
全文請按下面連結: https://drstanford.blogspot.com/2019/09/blog-post.html
巴西國旗 意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巴西亞馬遜歌劇院到府服務 美好年代的念想】
這座覆蓋著巴西國旗顏色的馬賽克拱頂建築,格格不入的矗立在亞馬遜雨林的中央,他是亞馬遜歌劇院(Teatro Amazonas),見證了19世紀巴西的「美好年代」(belle-epoque),由盛轉衰。
巴爾波沙(Everaldo Barbosa)現在要去送外賣,賣的是歌聲。
(歌劇演員/Everaldo Barbosa)
亞馬遜歌劇院現在推出歌劇到府服務,在歌劇院裡觀眾就坐在台底下鼓鼓掌,但是出來唱,你可以看到他們拍手,還可以看到他們臉上的表情,觀眾還會在底下表達心得或著是直接的笑出聲來,這是和在歌劇院裡最大的差別
在2018年5月裡,在巴西亞馬遜雨林的馬瑙斯市居民,可以有不尋常的外送服務,私人專屬的歌劇時間。Angela Araujo一聽到立刻下訂,她想和鄰居一起分享。
(歌劇訂戶/ Angela Araujo)
我超開心,可以和鄰居們一起聽,他們都是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開放預訂的24小時內,就來了50組預訂。亞馬遜州政府補助了很多場類似這樣的演出,為亞馬遜歌劇院未來幾周歌劇節宣傳。
(歌劇演員/Carol Martins)
亞馬遜歌劇院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每一個藝人都想在此演出,我真的很榮幸能夠天天來這裡,排演 選擇劇目和鋼琴師對戲,我心存感激
亞馬遜歌劇院建於1800年晚期,當時採膠業如日中天,歌劇院由內到外一塊塊從歐洲,運到亞馬遜雨林裡來,當地的官員把歌劇院視為是提升居民文化水平的希望,要把馬瑙斯變成「雨林裡的巴黎」。
(記者/ Franc Contreras)
這裡可以容納701人,多數的坐位在樓上的觀眾席,所有你看到的,包括水晶吊燈 玻璃和鏡子,甚至連大理石都是歐洲進口的
怎奈巴西橡膠業的榮景在1870年代逐漸褪燒,此後再也沒有重回鼎盛時期,這座巴西劇院也在1924年停止了常規演出。
劇院終於在1990年重開,花了800萬美元整修,許多舉世聞名的歌劇演員都來演出過,其中也包括卡列拉斯,他也來亞馬遜歌劇哥演出過。
不料因為票價高昂,引發當地收入並不富裕的民眾強烈不滿,重開僅短短兩週,劇院在抗議聲中再次關閉。直到1997年,亞馬遜劇院才恢復定期的音樂會。
但是在歌劇院建成百年後,許多的當地貧苦百姓,包括當年被強壓來建造歌劇院,那些奴隸的後代,始終認為歌劇院不屬於他們,政府一直希望能扭轉這個印象,當地新上任的文化首長在星期天開放歌劇院,因為很多民眾只有星期天才有休假,讓他們可以免費來看表演,歌劇院邀請地方舞者和演員,也是他們想出了歌劇到府服務的點子。
即使100多年過去了,這裡仍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居民,生活在貧困中,所以這次的「歌劇外賣」,別具意義。
(疾病中心主任/ Karla Cristina Petruccelli)
我覺得這個「歌劇外賣」實在太妙了,很多人因為不同的原因,例如健康原因不能去歌劇院聽劇,也不能參加歌劇節,有了這個「歌劇外賣」,我們就能夠讓患者這種心靈上的療癒
(患者/ Emeterio Gomes Queiroz)
這太棒了,這種活動應該要常常辦
這讓人很開心,不然在這裡只能看到冷冰冰的牆。動人的歌劇並不僅屬於有錢人,它屬於所有瑪瑙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