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 Taiwan 2016 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隆重登場
由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TAITRA(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TPVIA(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共同主辦的「PV Taiwan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將於10月12日起,一連三天於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展出。在今天的展前記者會上,由SEMI太陽光電委員會主席、TPVIA理事長、茂迪董事長暨執行長張秉衡,與新日光能源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洪傳獻、昱晶能源科技總經理潘文輝、SEMI太陽光電模組委員會主席暨綠能科技總經理林士源等產業重量級人士,針對全球太陽光電產業的趨勢展望、關鍵技術發展發表看法。
茂迪董事長暨執行長張秉衡指出,「受到各國保護政策、補貼政策以及產能迅速擴充的影響,太陽能產業的週期變化有變大變快的趨勢。短期市場供需的失調以及價格的崩跌對業者之經營造成極大的壓力。產業結構必定要經過一個階段的重整及調整才能達到新的均衡及健康的狀況。中國國務院大幅調降電價補助及全面採用低價競標的政策,印度政府積極推動低價太陽能電廠的模式,預期都會對產業的發展及重整產生引導作用。業者應會加速推動各項創新及改革,以降低成本增加獲利,加速達到市電同價的普及目標。太陽能相對於其他能源的競爭力則會大幅提升,將可吸引新興市場擴大採用。台灣業者在製造方面的獲利壓力與日俱增,多數業者將更著力於快速成長的內需市場,直接或間接投資電廠以增加獲利。由於反傾銷政策的威脅、成本競爭力的考量、以及就近終端市場的優勢,產能外移或合資擴產的模式會更受青睞,業者應會投入更多資源在新興市場的開發與合作。」
新日光能源科技董事長洪傳獻則表示,「COP21後,地球暖化及節能減碳已為全球刻不容緩之議題,且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太陽能將在2050年躍居全球最大電力來源,相較目前不到1%的比例,太陽能未來仍是個成長潛力無限的產業。台灣預計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以實現非核家園的目標,其所帶來之新契機與重要意義包括在未來20年內創造一兆新台幣GDP、每年為台灣創造5萬個工作機會,提升就業率,以及能以每年2GW內需市場培養30倍大之國際市場(60GW)競爭力等三大面向。」洪傳獻進一步建議,「為提高國土使用效率,政府應鼓勵高瓦數的模組產品。同時,太陽能系統是長期投資好標的,政府應鼓勵國內太陽能電廠之Yield Co.公司上市櫃,讓全民參與投資、全民共享利潤。」
對於台灣該如何維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昱晶能源科技總經理潘文輝指出,「台灣太陽能產品向來以技術及品質領先為競爭優勢,雖然近來市況較為波動,然而客戶對高效產品之需求有增無減,高效產品價格較一般產品來得高,因此提升高效產品比重為首要重點,短期可與大陸產品形成差異化,長期更可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加速產業朝市電同價邁進。其次,台灣缺乏建置大型系統(電站)的經驗,政府推行綠色能源政策,正好可以給台灣企業練兵的機會。台灣必須自己建立出海口,進軍國際市場。因此如何培養財務管理及法律人才,推動電廠證券化以建立綠能資金,是政府和企業在推動綠能要考慮的方向。最後,台灣是島國氣候,要利用台灣特殊的地理環境,發展抗風及抗鹽害的太陽能產品。所以如何開發模組的材料,也是台灣推展綠能所要發展的項目。」
針對產業的新興應用及技術發展,綠能科技總經理林士源表示,「在全球重視氣候變遷之議題下,綠色能源之未來發展與成長是可預期的。面對市場諸多變數,為了確保企業的經營綜效,需要太陽能業者多面向考量。首先,面對太陽能產業現況之劇烈變化,台灣產業間之上中下游更應積極尋求合作,結合如鑚石切片, Perc電池製程及輕量化模組等技術,共同開發出最適合在台灣發展之模組產品品牌,同時也要兼顧到未來「循環經濟」市場之要求,實際做到可回收之綠色產品。除了傳統地面及屋頂型電站應用外,台灣業者需要思考如何開發出更多應用面之產品,舉凡鐵公路系統,大樓建材帷幕牆以及消耗性電子產品等,這些新興應用即可與現有模組市場做有效區隔,並拓展更寬廣的太陽能源市場。太陽能與儲能系統之結合已經是未來產業發展之重點,台灣業者需要思考如何有效設計出整合性太陽能光電系統,並且研發技術更可呼應結合政府政策,相信將是可爭取最佳市場地位的有效策略。」
今年PV Taiwan展覽規模持續擴大,共有超過130家的國內外廠商,展出近400個攤位,規劃5大主題專區及11場國際論壇,完整展示產業上下游全貌及最新的市場與技術趨勢,預計吸引近萬名專業人士觀展。適逢10周年慶,PV Taiwan特別規劃了PV Galley專區分享這十年來的精采歷程,透過照片回顧台灣太陽能產業的代表人物、技術突破及重點產品。
更多資訊詳見官網:
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覽會 http://www.pvtaiwan.com/zh_TW/index.htm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