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友善遊艇產業服務環境,加速高雄遊艇觀光發展】
今天上午,瑞隆受黃捷 高雄市議員的邀請,和簡煥宗 高雄市議員、陳致中 Chih-Chung Chen議員、臺灣港務公司、土地開發公司、市府及遊艇業者等產官學界代表,一同參加「大港橋與愛河灣遊艇產業發展」公聽會。
台灣四面環海及豐富海洋資源,適合海洋產業發展。高雄作為海洋城市,具天然港灣地形、良好的氣候條件及傳統製造業技術等優勢,在遊艇產業市場表現不俗,遊艇產值超過65億元,大型遊艇訂單也高居亞洲第一。
過去,瑞隆在海洋局長任內,成功舉辦第一屆國際遊艇展沿辦至今,已成為台灣向國際展現遊艇製造實力的重要平台。進入立法院後,也先後促中央成立海洋委員會並設立在高雄,並推動海洋基本法三讀通過。去年,瑞隆在立法院也提出《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明定遊艇產業為海洋產業,海委會也提出相關對案,目前於行政院審議中。未來修法通過後,獎勵、補助及相關預算支持遊艇供應鏈,將促進產業長遠發展。
此外,大港橋橫跨第三船渠,連接駁二及蓬萊商港區等地,於去年完工啟用後,成為亞洲新灣區新地標,然而第三船渠水域用地,在商業開發使用上,因產權隸屬國產署,在遊艇基礎設施建置上受限制,瑞隆將邀國產署、港務公司等單位協調,加速第三船渠開發及後續招商。
近年來,高雄港貨運機能向南移轉將成為洲際貨櫃樞紐港,一港口舊港區則轉型成為海洋觀光休憩港。瑞隆也持續爭取中央預算,推動灣區產業發展,包含鼓山魚市場3000萬元整建、前鎮漁港60億元改造升級、5GAIOT產業園區及高軟二期陸續啟動,包含在水上活動方面,也成功協調旗津海域分區開放作為動力及非動力遊憩區,推動遊艇和水上娛樂等海洋休憩。亞灣在中央地方合作下,會有更完整長遠的發展。
港灣水域開發及後續招商工作,短期個案已優先協調處理,長遠因涉及中央各單位,也將持續協調中央地方單位逐步提出配套開放,並推動修法及爭取中央預算,打造友善遊艇產業及觀光環境。
海洋高雄,還有很多必須努力的,我們會持續與伙伴們一起加油💪
-------
🤝 加入我的官方帳號,一起關心台灣高雄大小事。
✨到我的IG,隱藏地方生活事!
https://www.instagram.com/zenolai/
✏️ 成為我的臉書好友
https://www.facebook.com/zenolai2/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十大鬼屋之首 - 剛成交: 2536成交(100%堅),成交6500萬,唔識畀分? 筱廬位於元朗大棠旁,是大旗嶺村歷史建築群之一。佔地約1.85萬平方呎,落成後總樓面約4.6萬平方呎。 原業主鄧成波2016年6300萬買入地皮,原擬建安老院 HK01 報導內容: 「舖王」資深投資者鄧成波...
市場用地限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捷運RK1聯開案鳴槍起跑 今日舉辦招商說明會揭開北高雄科技廊帶發展序幕
今日上午我代表市府出席「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RK1站土地開發案招商說明會」,感謝高閔琳議員及高港土開公司沈妙姿董事長特別撥冗出席,陸副議長、林于凱議員及鄭孟洳議員雖公務繁忙不克前來,亦請服務處同仁代表參加,還有開發業界多位先進共襄盛舉,本案是高雄捷運聯開第2案,捷運局在十年磨一劍的O4首案後加速步伐,預計下個月推出RK1聯開案,也是北高雄的首案,更象徵市府擘劃的北高雄科技廊帶願景正式拉開推動序幕。
上週五8/27市府剛舉辦完高雄聯開首案的簽約典禮,緊接著聯開第2案即將在9月登場,也就是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RK1站土地開發案,主要著眼點在於北高雄科技廊帶的建構下,除了透過捷運紅線的延伸線服務沿線科學園區(路科、橋科)、產業園區(楠梓、岡山本洲)、都市計畫工業區及非都市產業用地,更需要考慮科技大廠陸續進駐北高雄所衍生的企業員工安家需求,因此在捷運沿線適合地點評估規劃捷運聯開、公辦都市更新、公辦重劃,甚至是針對新設產業園區採取區段徵收方式,皆是推動北高雄科技廊帶的必要配套開發策略。
這段時間以來,市府審慎規劃每處聯開基地,無須受限先天的限制條件而放棄或將開發產品降階處理,長期以來居住大岡山地區的市民及營建業從業人員一定瞭解,岡山機場周邊禁限建管制規定對岡山地區發展的影響,限制建物絕對高度約70公尺,在市府提出的北高雄科技廊帶願景下,是時候檢討建築高度管制了,感謝邱志偉立法委員的協助及指導,更感謝國防部在兼顧飛航安全及地方發展的前提下,可望放寬禁限建管制規定,朝檢討放寬建物絕對高度逾90公尺的方向努力,不論最終結果如何,都能顯示跨政府部門正通力合作,將北高雄打造得更美好、更宜居,我也請都發局本月份配合啟動岡山、路竹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因此,RK1站西側商業區(原果菜批發市場)因應城市發展需求,已轉型為今日招商說明會的主角,基地面積規模1064坪、基準容積率350%,以及適用危老容積獎勵(基準容積40%),將成為北高雄科技廊帶的首件捷運聯開案件,更特別的是考量健康產業發展趨勢,本案未來投資人必須一併規劃新型態的運動中心,更添加開發產品的多元性及資產價值。
高雄捷運建設即將進入建設高峰期,屆時四線齊發(岡山路竹延伸線、黃線、小港林園延伸線、環狀輕軌),捷運成網指日可待,因此捷運聯開工作必須加速趕上,不僅肩負籌措建設財源的任務,也扮演地方再發展的引擎,我指示捷運局以高捷整體路網為經緯,以各捷運路線為規劃主體,鉅細靡遺盤點沿線場站毗鄰的潛在聯開基地,更要因應地方發展需求,有系統性的推出每處有待精雕細琢的聯開璞玉,成為催化地區再生的孵化器。
#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RK1
#輕軌成圓‧捷運成網
市場用地限制 在 澎湖陳慧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澎湖縣政府組織修編】
再度籲請賴縣長審慎考量縣府組織修編的必要性,因為人口、財源、面積等因素,縣府局處的設置有法規上的限制,但在現有的局處設置上限內,如何因應現行的業務推展與發展趨勢,縣府組織必須要適時調整。
賴縣長剛就任時有請人事處針對設置交通專責局處的議題做過專案報告,至今已過去兩年多,交通局處之成立沒有進展,交通業務橫向整合問題依然未解。光是停車位的規畫就爭議不斷,而近期最有感的就是飛機及船舶運輸問題,今天若是有專責的「#交通局」負責相關業務,相信會有更好的交通秩序,滿足鄉親基本行與停的權利。
疫情之前數年,觀光人次屢創新高,賴縣長以前也將澎湖定位為國際明珠海上島嶼,待疫情過後澎湖也是時候走向國際了,我們的觀光主管機關應該增強新聞傳播與國際交流之功能,以增加國際能見度,開拓國際市場。現在行政處底下的新聞科並無實質的功能,似乎只有負責縣長的行程新聞公布而已,建議新聞科併入旅遊處,擴大局處功能成立「#觀光傳播處」好好的把觀光行銷作好。縣長行程及相關新聞稿則由縣長秘書負責即可。
再來,國土計畫即將於114年全面上路,對於澎湖縣的土地利用管制應該考慮由專責單位負責,都市計畫與地政業務本就息息相關,如果同屬一局處可加強土地政策執行的一致性,減少不必要的溝通成本與本位主義。全國各縣市好像只有澎湖縣是地政事務所,而沒有地政局。建議是否財政處的土地業務,連同建設處的城鄉發展及建築管理合併一起成立「#地政局」,較能發揮統整的功能,以配合國家政策的施行。並配合澎湖在地產業的發展,解決用地需求,活化閒置土地。
而去除地政業務後的財政處可以納入稅務局,成立「#財稅局」,財政稅務一體,這也各縣市修編的趨勢。另外拿掉城鄉發展、建築管理業務的建設處可擴編工商管理的業務,裁併工策會,加強青年創業、生活文創、農漁食品及低碳節能等業務,拓展經濟發展的功能,改名「#經濟發展處」,以符競爭型態的社會潮流。
我們知道賴縣長主張不增加臨時人員,但澎湖的基層正式人員即使業務繁重,卻一樣受制總員額管制無法增加人力,這應該是工務、建設、旅遊等單位員工的心聲,相較於府本部經多次修改編制數,卻多出不少的高階文官員額及機要職,顯然不切實際。若能將人力放在刀口上,增加基層人力,對政務的推動必有更大助益。
請賴縣長從民眾及基層員工的角度,認真思考澎湖未來數十年的發展方針,審慎考量如何調整現有局處功能,切莫因人設事或受壓力而迷失方向,務必從根本改善澎湖縣政的基礎體質。
市場用地限制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十大鬼屋之首 - 剛成交: 2536成交(100%堅),成交6500萬,唔識畀分? 筱廬位於元朗大棠旁,是大旗嶺村歷史建築群之一。佔地約1.85萬平方呎,落成後總樓面約4.6萬平方呎。
原業主鄧成波2016年6300萬買入地皮,原擬建安老院
HK01 報導內容:
「舖王」資深投資者鄧成波,本月突然離世,旗下屬三級歷史建築、擁有「香港十大鬼屋之首」稱號的荒廢古老大宅元朗筱廬,新近錄得易手,由嘉濤(香港)控股(2189)在上周五(21日)以6,500萬元購入,成交價較鄧成波家族2016年的購入價僅略高約3%。
嘉濤(香港)控股公布,以6,500萬元收購四幅土地,該批土地上包括建有稱為筱廬的三級歷史建築。並指出,賣方建議保留歷史建築,並於餘下地段發展一幢新的樓宇,擬作安老院舍,輕微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至五層加一層地庫。
筱廬位於元朗大棠旁,是大旗嶺村歷史建築群之一,於四十年代初落成,採中西合璧建築風格,惟荒廢後時有鬧鬼傳聞。(城規會資料)
筱廬屬於三級歷史建築,擁「香港十大鬼屋之首」稱號,未來將會繼續保留。(城規會資料)
整個項目(黑線內)佔地約1.85萬平方呎,落成後總樓面約4.6萬平方呎。(城規會資料)
兩幅地皮收租6萬 一幅內有違例構築物
目前,其中兩幅土地分別以每月約3萬元租出,租約期分別至2022年5月底及2月底。另有一幅土地現時有違例構築物。
嘉濤董事會表示,考慮到市場內可供收購的物業數目急升,以及樓價大幅下降後,認為是次收購合適,並有意於該等土地發展一幢新的樓宇擬作一間安老院舍。
鄧成波2016年6300萬買入地皮 擬建安老院
翻查資料,鄧成波家族在2016年底以6,300萬元購入元朗筱廬,並在2019年5月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皮高限以發展為安老院舍,提供170個床位,並會保育現有歷史建築。整個項目佔地約1.85萬平方呎,落成後總樓面約4.6萬平方呎。是次以6,500萬元沽出,五年內僅升值200萬元或3%。
鄧成波早年擬將用地重新發展為安老院舍,並保育筱廬歷史建築。(城規會文件/模擬圖)
鄧成波早年擬將用地重新興建安老院舍,提供170個床位。(城規會資料)
鄧成波早年擬將用地重新興建安老院舍,提供170個床位。(城規會資料)
鄧成波早年擬將元朗筱廬保留,計劃日後用作歷史畫廊用途。(城規會文件/模擬圖)
鄧成波早年擬將用地重新興建安老院舍,提供170個床位。(城規會資料)
逾70年歷史 荒廢後有鬧鬼傳聞
筱廬的位置鄰近元朗馬棠路交界,建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樓高兩層,建築風格中、西混合,既有西式柱石、亦有舊唐樓常見的「大騎樓」。惟大宅自七十年代已荒廢,並時有鬧鬼傳聞。據知,有街坊於黃昏或晚間途經時,聽到大宅內傳出家庭吃飯、麻將耍樂的聲音,但屋內是漆黑一片,故被街坊形容為鬼屋。大宅當年由元朗鄉紳陳慕青興建,並由其後人持有至2016年才轉售予鄧成波。
鄧成波於本月中旬離世後,該家族繼續在市場沽售物業,如上周以2,380萬元沽出太子基隆街261地舖,物業五年升值約44%。
簽約日期大約是2021年5月中。
Note: 評分基準,5分市值,10分超平,一分騙案(超貴?)
業主有舖放售,記住聯絡我。馬上出價買入你間舖? whatsapp 我 9036 1143 或致電 2830 1111 李根興
盛滙商舖基金,每季對外集資港幣約六千萬(上限)。只限持有港幣800萬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參與,投資300萬起。 了解詳情,可致電 (852) 2830 1111
www.bwfund.com
www.edwinlee.com.hk
想收到最即時的商舖「八八卦卦」資訊,可 whatsapp 我 90361143, 好多事唔方便公開講。
購買李根興的【李根興的生意哲學】(最新2020年6月出版 - 定價$198),或【買舖 要買得 PRO】(定價$198),連親筆簽名,可 whatsapp Suki (+852) 5566 133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3srt9FAqL8/hqdefault.jpg)
市場用地限制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日行腳永和里 隱身在永和市場旁 公園預定地上的低矮聚落(931)
隱身在嘉義最早的魚市場,現在的永和市場旁,市政府公園預定地,將近1000平方公尺的土地上,有一大片低矮的平房,狹窄的巷弄,在永和街和廣寧街之間,民族路和康樂街之間, 有如眷村。
有鬧中取靜的便利,距離永和市場,只有50公尺,距離新光百貨,只要150 公尺,還有近百年歷史的南遊宮媽祖廟,庇佑在地的居民和市場的繁華。
不過,由於公園預定地的限制,居民只能向市政府承租,也無法改變巷弄窄小的公共安全問題,有必要利用這一次鐵路高架化都市計畫,重新檢討土地區分的關鍵時刻,讓世賢路以內的土地,重新檢討。
除了將工業區,改編為商業和住宅區,也應該一併檢討有住宅需求的公園預定地,向外遷移,改為公辦都更的國民住宅用地,滿足這裡的住戶長期存在的居住正義,特別是,居住安全問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RAjF9f7nNg/hqdefault.jpg)
市場用地限制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日議會都市計畫專案小組第8次會議 嘉義市容積移轉自治條例討論會(885)
感謝蔡榮豐議員,針對嘉義市政府都市計劃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要點,第六條第六項和第七項,接受基地條件,舊市區面積,要超過300平方公尺,其他地區基地面積,要超過500平方公尺的限制,應該調降,要讓市民獲益,而不是讓財團獲益。
感謝戴寧議員,針對130條都市計劃道路用地,公共設施保留地,應該利用自治條例立法,提高嘉義市都市計劃容積移轉效率,降低容積移轉障礙,保障公共設施保留地的所有人權益。
目前,嘉義市政府都市計劃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要點,是根據中央都市計劃法第83條之一第二項規定,訂定都市計劃容積移轉實施辦法,再經嘉義市都市計劃委員會103年第102次會議審議通過嘉義市政府都市計劃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要點。
目前只通過三個案例市政府代金收入為,$56,735,718,成效有限。
本會為最高立法機關,有必要發揮立法功能,比照外縣市成功案例,制定適合嘉義市的都市計劃容積移轉之條例,送大會審查。
公用設施保留地,為都市計劃公共設施用地,有計劃道路,廣場,公園,中小學,兒童遊樂場,綠地,停車場,體育場,及市場用地等。
截至2014年為止全台灣各縣市有27,278公頃的公保地,未取得土地所有權。
由於政府財政許可如果在1970年,可以處理,只要$310億,如果1980年,可以處理,只要新台幣一兆元,拖到今天以土地公告現值,也許要新台幣6兆,若用市值計算恐怕要超過10兆新台幣,這是目前中央總預算四年不吃不喝,都付不起的金額。
在法律層面1964年立法通過,10年內要解決公共設施保留地徵收問題,保障公共保留地所有人權益。
10年後時序來到1973年,無法解決土地徵收問題,就重新立法再延長15年的法令效期。
最後,在1988年仍然無法解決公共設施保留地土地徵收問題,就第三次立法修正,取消政府徵收年限。
1994年第336大法官釋憲案,大法官解釋,基於公共利益,無法完成公共設施保留地徵收問題,沒有違憲。
1996年第400號大法官釋憲案,才確認為保障公共設施保留地所有人權益,政府必須另外訂定法律條文處理,才有今天各縣市議會通過容積移轉自治條例的法律需求。
如果依法論法目前都市計劃容積移轉,採申請制。事實上,這是政府因為財政困難,無法徵收公共設施保留地,造成對於公共設施保留地所有人權益受損,應全國不分區,統一由中央政府,主動發放都市計劃容積移轉證明,並設立都市計劃容積移轉銀行,在地質條件許可下,全國一個區,讓都市計劃容積移轉需求高的六都,作為主要的都市計劃容積移轉接受基地,其他各縣市,則作為都市計劃容積移轉主要的送出基地。
另外,非六都各縣市接受基地條件,位於舊市區基地面積可以下降到50平方公尺,其他地區可以下降到100平方公尺,才不會獨厚財團,一般人民無法享受,都市計劃容積移轉的利益。
下個月,都市計劃專案小組會議,要麻煩工務處,針對130條道路的公共設施保留土地面積金額,提出報告。
建設處,針對公園和市場公共設施保留地面積和金額,提出報告。
交通處,針對停車場公共設施保留地面積與金額,提出報告。
都市發展處針對都市計劃容積移轉自治條例條文建議內容,請先經過行政處法制科諮詢過後,提出報告。
再次代表市民朋友,感謝蔡榮豐議員,戴寧議員,市政府各局處同仁,和市議會同仁,共同出席和提供寶貴的建議,我們下次會議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g2o85TPoH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