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閱讀單元,邀請東吳大學歷史系暨創意人文課程兼任助理教授 葉言都來到空中,在清明節這天帶大家來讀歷史,以及導讀書籍《走進唐人的日常:從衣冠、食物、婚姻、藝術了解唐代生活史》/ 時報出版。
唐代,一個大家最想要穿越的朝代。閃爍著精細的光芒,有一種煙霞瑰麗之氣。透過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的細節,看唐人如何生活與玩樂,怎麼創造人文風采!本書包羅萬象,透過十二個主題,從人們熱衷追逐「唐朝夢」談起,講述外來文明對唐人的影響、衣冠、貴族與平民生活、食物、城市、婚姻、科舉、藝術等,顯現唐人豐富多元的生活樣態。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sb9uAma-xQg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節目介紹:
唐代,一個大家最想要穿越的朝代。閃爍著精細的光芒,有一種煙霞瑰麗之氣。透過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的細節,看唐人如何生活與玩樂,怎麼創造人文風采!本書包羅萬象,透過十二個主題,從人們熱衷追逐「唐朝夢」談起,講述外來文明對唐人的影響、衣冠、貴族與平民生活、食物、城市、婚姻、科舉、藝術等,顯現唐人豐富多元的生活樣態。
飲食與禮制 /
「稻米」成為中國人主要的糧食作物,居然是因為安史之亂爆發,波及北方糧食「粟」的產地,讓稻米躍升為餐桌主角。唐代人也流行吃胡食,如饆饠、燒餅、胡餅、搭納等種類多樣,大幅改變舊有飲食文化。貴族們熱衷於「宴飲」聚會、奢靡社交,同時不吝於展現自我權力與禮制。
婚姻與服飾 /
唐朝,是史上民風最開放、女性高度自主、也是最沒有胡漢界線、允許異族共融的時代。胡人的細袖窄裙,在唐代初年風靡全國;名為「羃籬」的胡人帽子,更成為時髦的穿搭小物;女性也能自信選擇男裝或袒胸裝,並擁有自由婚配的權力。
翻轉階級 /
現代人求學期間大考小考不斷,面對各式讀書壓力咬牙苦撐,希望藉此翻轉階級,尋求更好的生活。回到唐朝,讀書人的壓力同樣巨大。而科舉制度的完善,除了造就「神童」輩出,也有效打破血緣世襲和世族壟斷,底層人民才有辦法出頭天。
◎作者介紹:師永濤
陝西鳳縣人,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業餘寫作,客居杭州。在臺灣出版的作品有:《走進唐人的日常:從衣冠、食物、婚姻、藝術了解唐代生活史》、《唐代的鄉愁:一部萬花筒式的唐代生活史》;另有簡體版著作《回望的目光》。
◎來賓介紹:葉言都
1949年(民國38年)生於澎湖,祖籍北京,父系為滿族葉赫那拉氏。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暨創意人文課程兼任助理教授、洪建全基金會敏隆講堂講師、臺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講師、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9的網紅劉櫂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庭院深深,深幾許? 他的承諾,在那裡? ------他不開放,我們開放。 百年歷史建築該不該開放成台東縣縣民的公共使用空間?台東縣長候選人劉櫂豪今(18)日召開記者會,針對目前台東縣縣長公館的使用,提出他五年前一貫的開放主張,也質疑現任黃縣長...
市長官邸 藝 文 沙龍 歷史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個農經系的總統】
說起食材裡頭的高級貨,和牛一定是許多人腦海裡的口袋名單,我們聽過日本和牛、澳洲和牛,但是大概沒有多少人可以把和牛跟台灣連在一起。
然而把台灣跟和牛連在一起,卻是高齡九十歲後的李登輝總統仍舊掛念的夢,而會有這樣的掛念,源自於他從年輕開始,就始終掛念台灣農業的思緒,始終掛念台灣農人生活的心思。
▶︎ 一生懸命,以農為本
1943 年,李登輝拋下其對歷史、藝術的興趣,拾起兒時對佃農辛苦生活的觀懷,進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林經濟系就讀,戰後轉至臺灣大學農經系,畢業後留在學校擔任助教。
後來獲得中美基金獎學金,到美國研究農業經濟,返國後先到臺灣省農林廳技士,並在臺大擔任講師,後來輾轉至中美合作的中國農業復興聯合委員會從事研究工作。
▶︎ 以研究為本的政策走向
農業對於當代的台灣社會有著複雜的意涵,之於政客是選票、之於都市青年是返樸的妄想,之於李登輝總統則是實事求是。
1949 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因應人口的遽增,為了供應軍民所需,農民需要面對收成後,必須以稻穀折算繳稅,繳完稅後還必須被額外徵購稻穀,而栽種過程中需要施用的肥料,必須以稻穀換購,實施初期甚至兩公斤稻穀僅能換發一公斤肥料。
肥料換穀制度使的辛苦耕作的農民,在不能自由購買的肥料的狀態下,僅能以剝削自己利益的方式,將收成的稻穀換成肥料,在這個制度下,農業部門的收益被壓低,連帶促使勞動力從農業轉移到工業部門。
而尚未進入仕途的李登輝博士,早在其論文中點出這樣的問題。
1972 年, 49 歲的李登輝成為蔣經國政府最年輕的閣員,學而優則仕的他推行了「加速農村建設九大措施」,其中最具指標性的是廢除肥料換穀制度。
▶︎ 挺過加入國際貿易的衝擊
1986 年因應國際情勢,台灣陸續擴大開放外國農產品進口的數量與種類,甫上任總統四個月的李登輝,立即面臨台灣農權會變發起 520 農民運動,當天現場發生激烈警民衝突,農民提出七項要求。
翌年為了回應部分農民訴求,先後實施全面農民健康保險、降低肥料售價、增加稻米保價收購價格。 1995 年並設置「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以降低加入WTO對農業的衝擊。
李登輝總統的台灣和牛夢
李登輝總統晚年會投入臺灣和牛的培育,源於他一甲子年前於農復會時期功敗垂成的「肉牛計畫」,但和牛夢不只是和牛夢,從學術專業到具體實踐及政策推行,李登輝總統的農本主義除了關懷及照顧農人外,還多了一份務實。
那份務實展現在他念茲在茲如何提高農民的收入,如何讓農民可以面對與世界接軌的衝擊,如何終結那百年來台灣土地上農民所受的剝削。
-
12/26(六)13:30 農業政策:李登輝農本主義與台灣的未來
01/09(六)13:30 民主轉型:從野百合到太陽花的公民參與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表演廳(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 46 號)
免費活動,知識飽滿
(說不定法白的大家會出現喔,但不一定嘿嘿)
——————————————————
免費索票:http://s.accupass.com/1Ol03j
等你來聽,這個農經系的總統。
市長官邸 藝 文 沙龍 歷史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一本臺灣美術史辭書
國立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臺灣美術史辭典1.0》新書發表會於今日舉行,作為第一本臺灣美術史辭書,收錄臺灣從明清至2019年,已故之重要美術人物、團體、機構、事件等共 #200則辭目,依辭目中文筆畫順序排列,方便查找,並附上183幀彩圖,是一本入門的 #臺灣藝術史工具書,提供一般對台灣文化、歷史、美術有興趣的人參考。
市長官邸 藝 文 沙龍 歷史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庭院深深,深幾許? 他的承諾,在那裡?
------他不開放,我們開放。
百年歷史建築該不該開放成台東縣縣民的公共使用空間?台東縣長候選人劉櫂豪今(18)日召開記者會,針對目前台東縣縣長公館的使用,提出他五年前一貫的開放主張,也質疑現任黃縣長的不信守承諾。
台東縣長參選人劉櫂豪召開記者會,針對台東縣長公館興建于日治時期1915年已接近百年歷史,並於2002年12月5日由台東縣政府公告登記為歷史建築,應有更好的想像與應用。劉櫂豪強調這座「台東廳第一號宿舍」是述說台東故事、體驗台東歷史的重要場所,開放使用應更接近縣民,讓每一位民眾都可以自在的走進來體驗台東歷史的演進。
因此劉櫂豪在16屆縣長選舉時,即提出主張開放縣長官邸的政見,讓官邸成為全台東縣民共享的空間。
劉櫂豪表示,黃縣長在2009年12月5日當選台東縣長之時,偕同其妻子承諾不會入住縣長公館,而隔年2010年2月24日於台東縣長任內宣布台東縣長官邸將開放做為藝文活動空間,同時強調「選擇住在原本的家而不搬進官邸」,當時對於這相同理念和做法的劉櫂豪表示肯定。
但目前黃縣長違背了他的承諾,仍選擇入住官邸。由於官邸原本即準備讓台東縣長居住使用,這是屬於縣長的權利,是否入住本應由縣長自行判斷抉擇,外人無從置啄。但政治人物的承諾卻是選民對於其人格判斷的依據,如果無法兌現承諾,選民如何相信政治人物承諾的政見會完整實現!
對於黃縣長的言行,選民自有判斷,但是針對縣長公館的使用,劉櫂豪承諾一定開放由全縣鄉親共享,成為真正縣民所有的官邸。
劉櫂豪表示位於縣府後方、台東市更生路旁的縣長官邸占地1003坪,建坪103坪的木造房舍建於日治時代,當時稱之為「台東廳第一號宿舍」。這裡是述說台東故事、體驗台東歷史的重要場景,也可以是台東重要的藝文沙龍。一個有文化的城市,需要可以體驗在地歷史的空間,縣長官邸是地方政治發展的決策中心,擁有太多與地方發展有關的記憶場景,可以深刻的讓縣民、遊客認識台東的發展變遷,日式的建築和周邊的庭園,承載的是台東縣民共有的文化資產。有遠見的縣市很早就將首長官邸做為藝文沙龍,成為音樂、電影、攝影、文學的展演場所,配合在地文史的展示,成為體驗在地故事的咖啡館,讓都市擁有土地的文化厚度。如宜蘭縣長官邸改裝成為「宜蘭設治紀念館」,台北市長官邸成為「藝文沙龍」等。
劉櫂豪認為現階段台東縣政府僅於少數時段在官邸舉辦活動,仍不夠貼近民眾,鄉親無法自由走進這棟歷史建築,體驗台東的歷史;他堅持的官邸開放方式,長期全民性的開放,是全民可自由參觀利用的藝文活動空間。劉櫂豪承諾如當選縣長,絕對不會入住官邸,並且以開放的態度,廣納公民意見,研議開放、活化的方式,讓民眾能自在走進來參觀體驗,成為真正全台東縣民的官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O-LU2sbwJ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