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天能 Tenet》— 放棄過剩思考,按步就班按照劇本行動】
用中國話來說,《天能》就是 Christopher Nolan 「放飛自我」的作品。早前幾套作品的劇本都有胞弟編劇家 Jonathan Nolan 聯合創作。到《Dunkirk》(2017)Nolan 已經包辦導演和整個劇本,將「作者電影」的程度推向高峰。
可以將《天能》視為作者「暴走」和相當自我的作品,這也肯定導致各界界對電影褒貶不一。以標準來看,科幻故事 — 包括 Nolan 自己的《Inception》、《Interstellar》— 通常都是在科幻設定之下,講述人文和情感的故事。《Inception》裡面有主角對妻子的悔恨、《Interstellar》則是家庭或人類之愛;蝙蝠俠三部曲更是原著本來就有飽滿的人設,而產生非常的化學作用。
電影就像歷史,是關於「人」,不會有一部電影全時拍攝一顆死寂星球上面的死寂(雖然歷史學也有年鑑學派,在此就先不鑽入去),宇宙必須與人類相關,作為人類的觀眾才會有代入感。一些觀眾對《天能》的不滿,就出自於裡面的角色和人物是蒼白、欠缺感情,認為這部片為了塞滿 Nolan 對時間的設定和「作者簽名」,冷冽異常,忽略了講述「人物故事」這個基本功。
大歷史的操控
Nolan 至此已隱藏不了電影作者的王者式自戀、操控狂(無人知道完整劇本)以及自我膜拜(自我致敬)。《天能》對他來說,是一個精緻的模型迷宮,裡面的人物固然是多少帶有裝飾性,一切都是為了呈現這個劇本和概念有多複雜而自圓其說,有時你會覺得他為複雜而複雜。
然而《天能》也是講人的,而且作為此時此刻的香港人,也可以從中得到多少感悟。有很多人包括自己都會發牢騷:究竟黎明之前的黑暗(這句大概是梁天琦看完蝙蝠俠之後,在集會上引用而在政治圈子變得知名)何時過去;有時人們又會討論,如果過去我們不是做了某些事,今日的政治狀況會否沒那麼壞?
有時人們會恐懼,如果我們決定做某種事,大局會否因而急速變壞?因為大家處於時間之中,或我們對時間一向線性理解,而時間觀念會垂下一個無知的黑幕,你永遠看不到下一格,也不知道自己不斷向前能否改變歷史,還是不過成就了大歷史的操控。我們永遠無法肯定,自己當下的存在和反抗是否「有用」。
《天能》就是嘗試解答這個問題。
按步就班的銜尾蛇
簡單來說,《天能》的世界是一條銜尾蛇,現在和未來平衡並互相吞食和交織。透過一堆據說是未來人留下的逆熵機,人和物品可以逆時而行;一開始展示的是一顆子彈,後來是一個人,再後來是一支軍隊;一開始是子彈逆行,後來是可以將整個宇宙逆行,將宇宙消滅萬物,以此拯救未來生態敗壞的地球。
一開始我們認為「演算機」、俄羅斯佬和背後的未來恐怖份子,就是這部疑似特務片的 antagonist 和未解之題;但後來我們發現,諸主角一開始經驗的東西,其實是後來逆行的自己,於是他和逆行回來的自己扭打在一起;黑人主角一開始以為自己是被吸收進「天能組織」,但其實是在他處理「未來危機」時招募了拍檔,自己招募了自己,他才是組織的首領。
導演透過拍檔 Neil 不斷提醒觀眾,發生了的就是發生了,這就帶出了中心的悖論,整個故事講不通,因為它想呈現「這個劇本就是一個悖論」。未來恐怖份子、「演算機」和「旋轉門」是引起整個故事的元件,我們被告知,這些東西是由不懷好意、想殺掉自己祖父的孫輩傳送回來。未來其中一個對《天能》最主流的解釋是,黑人主角在未來通過逆行培養了過去的自己,創立了天能。就像黑人在機場自由港遇到逆行的自己、女人在遊艇看到逆行回來的自己跳下水;因為「現在」的主角,根本消化不到來自未來的訊息;要學習到未來,就只能按步就班演下去,才能水到渠成;有很多知識和思考在當下根本「不需要」。
另一個更黑暗的解釋是,其實未來恐怖份子似乎就是今日的天能組織。天能組織必須擁有一個成立的原因,那就是處理來自未來的危機;所以未來的天能組織就必須逆行回去製造危機,也就是使用他們手上拿到的逆時科技,而他們的中間人就是俄國佬,俄國佬就是擔任那道「旋轉門」的角色。有了危機,就有解決危機的天能組織;有了解決危機的天能組織,才有發動危機的未來恐怖份子。
所以一開始主角聽到,有未來的恐怖份子想毀滅世界,可能是假的,因為恐怖份子正是他們自己;但情報員不能告知實情,否則就像主角在自由港場景跟自己扭打,如果當時看到自己的臉,而不是蒙面的自己,他們就會停止行動,大喊 WTF,銜尾蛇就接不上頭和尾。所以情報員會不斷強調「說謊是基本程序」、「無知才是你的力量」。你要走到未來,你必須行動,並且是按步就班的行動。
被未來培育的自己
其實拋開複雜的劇情設計,用人話都可以嘗試解釋這個邏輯。任何組織,不管是國家本身、特務或者政府部門,都會製造危機給自己解決。一個組縮裡面都分幾十條線,每一條線都不知道其他線路在做甚麼。一些人在裡子製造危機、扮演恐怖份子,一些人則在表子解決危機、攻打恐怖份子。歌劇院襲擊固然是重演了黑幕重重的車臣恐襲。歌劇院恐襲之後,就是俄羅斯種族屠殺車臣地區;奧斯奧的飛機撞擊則隱喻 911 襲擊,因為自由港的職員表示過這個倉庫「按照五角大廈設計」,撞擊之後就是美國攻打伊拉克。
如果兩件事都是銜尾蛇,就是隱然指向策劃者不只是恐怖份子,或者恐怖份子的構成也很複雜。而現實中的拉登,在最早的時候也是接收 CIA 的援助反抗蘇聯。在此亦可以說,911 的兇手是 CIA 自己豢養出來的毒蛇,亦即 CIA 自己。一開始的歌劇院恐襲,烏克蘭軍方根本知道 CIA 有臥底、俄羅斯佬本來也是英國情報管的線人,這又是非常冷酷的一筆。
不管培養正向時間主角的組織是天能,或者內裡是天能扮演 / 資助的恐怖份子都好,這些「沒有情感」的角色,都是在總結一個人的存在處境。當時間是一條線性、有一個叫做「未來」的概念,即今日的事情亦早已發生;在你行動之前,你行動的結果就已經寫在牆上。時間停止、時間逆轉、世界毀滅、命運是否早就決定好,日本的《JOJO 奇妙冒險》就已經探討過很多,只是不以特務片的骨架呈現。既然人類一向是以線性的假設去思考時間和歷史,思考下去就會變成虛無主義,人只是自以為有選擇,其實是從來沒有。
Nolan 的設定是發生了已經發生了,但他強調人在「此際及當下」必須安於無知、並且繼續演好自這個被未來培育的自己。劇本也許一早已經寫好,但人用努力「送頭」、前仆後繼的送頭,證明自己的能動性。即使知道巨頭會在山頂滾下來,這一刻還是要推。像一條盲目的銜尾蛇,對命運和時間作盲目的抗爭。只有盲目,才能抗爭,才能獲得未來的青睞,才能存在於這一刻。
「然後呢?」
「無知是我們最大的武器」
這十年二十年,香港經歷的策略辯論,也是一個如此的大悖論。某些價值觀和思想浮起、兵戎相見,會帶來整個世界毀滅;保守派會認為,既然毀滅早就已寫在劇本的未來,「一國兩制」就要盡力守好,盡量將諸神的黃昏推遲,除此之外,任何抵抗都是徒勞無功;有任何新動作,社會賢達都會問:「然後呢?」因為人類對自己此刻的「無知」感到恐懼,他們無法理解為何有人明知如此都繼續「送頭」。
然而「送頭」就是安於無知,演好這一刻的劇本,蒙著眼等待未來的接引。賢達崇尚理性,崇尚時間表和路線圖,認為無法想通來龍去脈,就不應行動;然而在時間的幕下,每個人都被謊言和時間的幻覺包圍,沒有人可以擁有超越悖論的上帝視覺,有限的人,就接受了自己的有限,在無知中繼續行動。
這就是現在有人說的那句;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不是了解一切才去生活,而是不了解一切都要嘗試生活。如果有人問:「XXXX 了,然後呢?」我們找到了一句更合適的回應:「無知是我們最大的武器。」
「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心得] [戀曲] 異界鐵匠之槌N-->G - 看板Seal_Online 的評價
- 關於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情報] [戀曲] 各職業異界武器素質- 希望Online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希望戀曲武器的八卦,PTT、DCARD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希望戀曲武器的八卦,PTT、DCARD和Yahoo名人娛樂都在討論 的評價
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天能 Tenet》— 放棄過剩思考,按步就班按照劇本行動】
用中國話來說,《天能》就是 Christopher Nolan 「放飛自我」的作品。早前幾套作品的劇本都有胞弟編劇家 Jonathan Nolan 聯合創作。到《Dunkirk》(2017)Nolan 已經包辦導演和整個劇本,將「作者電影」的程度推向高峰。
可以將《天能》視為作者「暴走」和相當自我的作品,這也肯定導致各界界對電影褒貶不一。以標準來看,科幻故事 — 包括 Nolan 自己的《Inception》、《Interstellar》— 通常都是在科幻設定之下,講述人文和情感的故事。《Inception》裡面有主角對妻子的悔恨、《Interstellar》則是家庭或人類之愛;蝙蝠俠三部曲更是原著本來就有飽滿的人設,而產生非常的化學作用。
電影就像歷史,是關於「人」,不會有一部電影全時拍攝一顆死寂星球上面的死寂(雖然歷史學也有年鑑學派,在此就先不鑽入去),宇宙必須與人類相關,作為人類的觀眾才會有代入感。一些觀眾對《天能》的不滿,就出自於裡面的角色和人物是蒼白、欠缺感情,認為這部片為了塞滿 Nolan 對時間的設定和「作者簽名」,冷冽異常,忽略了講述「人物故事」這個基本功。
大歷史的操控
Nolan 至此已隱藏不了電影作者的王者式自戀、操控狂(無人知道完整劇本)以及自我膜拜(自我致敬)。《天能》對他來說,是一個精緻的模型迷宮,裡面的人物固然是多少帶有裝飾性,一切都是為了呈現這個劇本和概念有多複雜而自圓其說,有時你會覺得他為複雜而複雜。
然而《天能》也是講人的,而且作為此時此刻的香港人,也可以從中得到多少感悟。有很多人包括自己都會發牢騷:究竟黎明之前的黑暗(這句大概是梁天琦看完蝙蝠俠之後,在集會上引用而在政治圈子變得知名)何時過去;有時人們又會討論,如果過去我們不是做了某些事,今日的政治狀況會否沒那麼壞?
有時人們會恐懼,如果我們決定做某種事,大局會否因而急速變壞?因為大家處於時間之中,或我們對時間一向線性理解,而時間觀念會垂下一個無知的黑幕,你永遠看不到下一格,也不知道自己不斷向前能否改變歷史,還是不過成就了大歷史的操控。我們永遠無法肯定,自己當下的存在和反抗是否「有用」。
《天能》就是嘗試解答這個問題。
按步就班的銜尾蛇
簡單來說,《天能》的世界是一條銜尾蛇,現在和未來平衡並互相吞食和交織。透過一堆據說是未來人留下的逆熵機,人和物品可以逆時而行;一開始展示的是一顆子彈,後來是一個人,再後來是一支軍隊;一開始是子彈逆行,後來是可以將整個宇宙逆行,將宇宙消滅萬物,以此拯救未來生態敗壞的地球。
一開始我們認為「演算機」、俄羅斯佬和背後的未來恐怖份子,就是這部疑似特務片的 antagonist 和未解之題;但後來我們發現,諸主角一開始經驗的東西,其實是後來逆行的自己,於是他和逆行回來的自己扭打在一起;黑人主角一開始以為自己是被吸收進「天能組織」,但其實是在他處理「未來危機」時招募了拍檔,自己招募了自己,他才是組織的首領。
導演透過拍檔 Neil 不斷提醒觀眾,發生了的就是發生了,這就帶出了中心的悖論,整個故事講不通,因為它想呈現「這個劇本就是一個悖論」。未來恐怖份子、「演算機」和「旋轉門」是引起整個故事的元件,我們被告知,這些東西是由不懷好意、想殺掉自己祖父的孫輩傳送回來。未來其中一個對《天能》最主流的解釋是,黑人主角在未來通過逆行培養了過去的自己,創立了天能。就像黑人在機場自由港遇到逆行的自己、女人在遊艇看到逆行回來的自己跳下水;因為「現在」的主角,根本消化不到來自未來的訊息;要學習到未來,就只能按步就班演下去,才能水到渠成;有很多知識和思考在當下根本「不需要」。
另一個更黑暗的解釋是,其實未來恐怖份子似乎就是今日的天能組織。天能組織必須擁有一個成立的原因,那就是處理來自未來的危機;所以未來的天能組織就必須逆行回去製造危機,也就是使用他們手上拿到的逆時科技,而他們的中間人就是俄國佬,俄國佬就是擔任那道「旋轉門」的角色。有了危機,就有解決危機的天能組織;有了解決危機的天能組織,才有發動危機的未來恐怖份子。
所以一開始主角聽到,有未來的恐怖份子想毀滅世界,可能是假的,因為恐怖份子正是他們自己;但情報員不能告知實情,否則就像主角在自由港場景跟自己扭打,如果當時看到自己的臉,而不是蒙面的自己,他們就會停止行動,大喊 WTF,銜尾蛇就接不上頭和尾。所以情報員會不斷強調「說謊是基本程序」、「無知才是你的力量」。你要走到未來,你必須行動,並且是按步就班的行動。
被未來培育的自己
其實拋開複雜的劇情設計,用人話都可以嘗試解釋這個邏輯。任何組織,不管是國家本身、特務或者政府部門,都會製造危機給自己解決。一個組縮裡面都分幾十條線,每一條線都不知道其他線路在做甚麼。一些人在裡子製造危機、扮演恐怖份子,一些人則在表子解決危機、攻打恐怖份子。歌劇院襲擊固然是重演了黑幕重重的車臣恐襲。歌劇院恐襲之後,就是俄羅斯種族屠殺車臣地區;奧斯奧的飛機撞擊則隱喻 911 襲擊,因為自由港的職員表示過這個倉庫「按照五角大廈設計」,撞擊之後就是美國攻打伊拉克。
如果兩件事都是銜尾蛇,就是隱然指向策劃者不只是恐怖份子,或者恐怖份子的構成也很複雜。而現實中的拉登,在最早的時候也是接收 CIA 的援助反抗蘇聯。在此亦可以說,911 的兇手是 CIA 自己豢養出來的毒蛇,亦即 CIA 自己。一開始的歌劇院恐襲,烏克蘭軍方根本知道 CIA 有臥底、俄羅斯佬本來也是英國情報管的線人,這又是非常冷酷的一筆。
不管培養正向時間主角的組織是天能,或者內裡是天能扮演 / 資助的恐怖份子都好,這些「沒有情感」的角色,都是在總結一個人的存在處境。當時間是一條線性、有一個叫做「未來」的概念,即今日的事情亦早已發生;在你行動之前,你行動的結果就已經寫在牆上。時間停止、時間逆轉、世界毀滅、命運是否早就決定好,日本的《JOJO 奇妙冒險》就已經探討過很多,只是不以特務片的骨架呈現。既然人類一向是以線性的假設去思考時間和歷史,思考下去就會變成虛無主義,人只是自以為有選擇,其實是從來沒有。
Nolan 的設定是發生了已經發生了,但他強調人在「此際及當下」必須安於無知、並且繼續演好自這個被未來培育的自己。劇本也許一早已經寫好,但人用努力「送頭」、前仆後繼的送頭,證明自己的能動性。即使知道巨頭會在山頂滾下來,這一刻還是要推。像一條盲目的銜尾蛇,對命運和時間作盲目的抗爭。只有盲目,才能抗爭,才能獲得未來的青睞,才能存在於這一刻。
「然後呢?」
「無知是我們最大的武器」
這十年二十年,香港經歷的策略辯論,也是一個如此的大悖論。某些價值觀和思想浮起、兵戎相見,會帶來整個世界毀滅;保守派會認為,既然毀滅早就已寫在劇本的未來,「一國兩制」就要盡力守好,盡量將諸神的黃昏推遲,除此之外,任何抵抗都是徒勞無功;有任何新動作,社會賢達都會問:「然後呢?」因為人類對自己此刻的「無知」感到恐懼,他們無法理解為何有人明知如此都繼續「送頭」。
然而「送頭」就是安於無知,演好這一刻的劇本,蒙著眼等待未來的接引。賢達崇尚理性,崇尚時間表和路線圖,認為無法想通來龍去脈,就不應行動;然而在時間的幕下,每個人都被謊言和時間的幻覺包圍,沒有人可以擁有超越悖論的上帝視覺,有限的人,就接受了自己的有限,在無知中繼續行動。
這就是現在有人說的那句;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希望;不是了解一切才去生活,而是不了解一切都要嘗試生活。如果有人問:「XXXX 了,然後呢?」我們找到了一句更合適的回應:「無知是我們最大的武器。」
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宥:
天能:最好不要知道未來。無知是你最大的優勢。
異星入境:就算知道未來了,你還是願意去經歷自己的人生。
今天是【異星入境】上映四週年!!
雖然很喜歡【天能】的酷炫複雜;不過更愛這部片的溫馨與人文情懷。
重評【異星入境】-重要的是,這一秒,有你陪在我身旁
(Arrival,2016)
2016年此片上映時,憑著網路上盛傳的一句非官方宣傳:「屬於文科的科幻」這噱頭,根本還不是很熟悉導演丹尼維勒納夫(Denis Villeneuve)是誰的我,就帶著啥也不懂的表弟進戲院去了。
電影結束之後,嗯……畫面很美很壯觀,劇情談的一些「語言決定認知」的概念也算有意思。懵懵懂懂的,我總之就覺得這部片還不錯。
然而,我那讀理工組的表弟就頭大了,一臉疑惑地問我,「為何那女主角明明知道以後一定會離婚、自己的孩子一定會病死,她卻依然決定要結婚生子?」。
我並不是不懂,但那種感性的心靈悸動是很難用理性的言語去解釋清楚的,所以這問題我整整想了四年,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異星入境】此片在談的核心主題,其實是「語言的功能」——與他人建立連結。
外星人剛到地球時,所有地球人都是懷著恐懼與敵視的心態在提防牠們。你可以看到美國政府派出軍隊全面戒備,雙方接觸時也要全副武裝、保持距離。
且政府的消息封鎖,不僅導致無知的國內群眾對陌生事物產生了仇恨,更使國家與國家之間互相猜忌,訊息表達、接收的誤解,差點就招致了世界大戰。
一切都是「不理解」所造成的。現代科技讓人類的通訊更發達了,但人心的隔閡卻依然存在;「語言」看似是溝通的工具,卻也是上帝因「巴別塔」(Tower of Babel)而懲罰人類、分化族群團結的武器。
就電影的整體視覺而言,丹尼·維勒納夫那壯闊卻空寂的鏡頭語言、冰冷的色調、低沉緩慢的配樂,某種程度上都正好呈現了這種「疏離」的氛圍。
反觀女主角露薏絲(Amy Adams)與外星人交流的過程。
語言不只是傳達信息的媒介,她知道,透過語言,雙方是有機會真正地互相理解的。所以為了能更方便地溝通,露薏絲率先脫下層層防護,去接近、接觸對方,給予信任,踏出了建立關係的第一步。
外星人提供了「新的武器/工具」,且將之分散在12個不同的國家,目的也是希望人類學習新的語言之後,可以藉此而團結互助。
正因如此,露薏絲在學會外星語後,才有辦法找到好戰份子尚將軍(馬泰 飾)內心情感的突破口,阻止戰禍發生;同時為了世界各國可以再次串聯彼此,她也說服了美國先向世界開誠布公、分享自己的所知所有。
語言可以被當成「武器」,卻更應該是傳達意念的「工具」;「對話」只是過程,但「心意的聯繫交流」才是真正的目的。
當然,你可以從故事中外星語「文字和語音分離」的語言概念,看出原著作者姜峯楠(Ted Chiang)在故事裡放入了一些中文字「獨體」的特性。這也是電影概念設計上的小小巧思。
另外,片中外星人的思維與時間觀,亦帶有著東方哲思中「道」與「輪迴」等循環史觀的影子。
露薏絲在學會了外星人的語言後,感知時間的方式再也不是線性的,而是同時可以看見「現在」與「未來」,自己的一生的每個時刻仿佛同時發生,有如外星人「七肢體」所寫的文字一般,是一個沒有前後、頭尾的「圓」。
電影特地在開頭、中間都穿插著她未來的女兒所發生的事,讓觀眾對於先後順序、「回憶」或「當下」產生小小的疑惑混淆,表達的是露薏絲「逐漸看到未來」的歷程;且同時電影的收尾呼應,似乎也呼應了東方人/外星人的時間觀中,「圓」的循環結構。
然而,我們可以設想,假設一個人,什麼事註定會發生、什麼事會如何結束他都一清二楚了,這樣可以看穿古往今來、前世今生的「宿命通」,難道不會在性格上有所扭曲嗎?
就像【守護者】(Watchmen,2009)的「曼哈頓博士」,因為可以看透未來,反而意識到了生命的渺小與微不足道,漸漸地對人世失去關心,最後成為了冷血無情、離群索居的「神」。
對此,姜峯楠與丹尼·維勒納夫則巧妙地將故事裡「時間」與「人的關係」兩大主軸擰成一股繩,提出了另一種更「人性」的看法:
即便露薏絲本來就知道了最後會婚姻破碎、女兒病逝,而這個結果將讓她傷心欲絕。然而,正因為她早就已經經歷過那段未來,愛過了那還沒出現的丈夫與孩子,體驗過了跟他們在一起時的種種喜怒哀樂,那些羈絆與情感在她的感知中都是真實發生的;所以,要她放棄(未來)深愛的戀人,放棄(未來將)深深掛念的女兒,是不可能的。
沒錯,這問題就像是「你是否願意斬斷目前人生的一切牽掛,去過另一種不一樣的人生」的未來版。
雖然每個人都是孤單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但人卻沒有辦法將自己隔絕,完全不與他人發生關係;
更何況,每個人都是需要與別人接觸,去消解寂寞,並透過「愛」來找到存在的意義的。而「愛」與「關係」,重點都不是結果,而是那互相陪伴過程、那段「知道自己不孤單」的快樂時光。
因此,人是很難去切斷自己與親朋好友、家庭情人,乃至於與其他人之間,千絲萬縷的「連結」的。
預知未來沒有讓露薏絲變得無情疏離,反而使她更懂得珍惜當下的每分每秒,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生命中的所愛。
簡單來說,【異星入境】這部片,以「語言」來闡述「連結」和「瞭解」的必要性;以「時間」來點出「經歷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過程」,之於個體生命的重要性。
你可以感受到,會說出這樣故事的創作者,不僅要有「科」的知識基礎與「幻」的想像力,更是有著詩意且浪漫的情深,有著某種宏觀的視野來看待人生。
如此厲害且動人的作品,要說該被科幻界記上一筆,一點也不為過啊!
p.s.1:諷刺的是,在這部講述兼愛非攻、帶有東方色彩的電影,裡面最好戰的反派就是中國人
p.s.2:原作者姜峯楠與導演丹尼·維勒納夫也確實是受到了科幻界的讚揚。姜峯楠這篇〈你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1998)受到了雨果獎、星雲獎等科幻大獎的肯定;而【異星入境】也榮獲土星獎、奧斯卡的多項提名。
(【異星入境】2016年9月1日首映於威尼斯影展)
#宥影評 #Arrival #DenisVilleneuve
#TedChiang #StoryOfYourLife #AmyAdams #JeremyRenner #MichaelStuhlbarg #TziMa #JóhannJóhannsson #BradfordYoung
延伸閱讀:
【異星入境 – 不存在的時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37322342968274&substory_index=0&id=1316628188371024
【銀翼殺手2049 – 後現代的破滅】
https://www.facebook.com/…/a.13747545358…/1683404451693394/…
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情報] [戀曲] 各職業異界武器素質- 希望Online |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本來異界武器只有在生死鬥能開到後來好像把它鎖起來現在沙包出了我把其素質整理一下劍士-異界戰士之刀(165等) 攻擊力:440 攻速:20 必殺:10 命中:10 劍士-異界戰士之 ... ... <看更多>
希望 戀 曲 異 界 武器 在 [心得] [戀曲] 異界鐵匠之槌N-->G - 看板Seal_Online 的推薦與評價
趁這次活動 在戀曲第1次敲G
不過也不陌生 在NEW希望敲過很多了
異界鐵匠之槌N-->G
PT值:85.5
輔G:+6聖人之冠.G
+6極寒帽.G
+5聖人之冠.G
粉鑽*2
製作費:924.5萬
https://0rz.tw/a5b3e
https://0rz.tw/5NLO0
輔G自己配 這樣是90PT
本來就先衝到+6了 多一些PT也還好
衝武器+7跟輔G 花了17紅
比想像中少很多 XD
做異界武器 比一般165武器PT值跟製作費高
大概可以想像 做DG XG 蠻嚇人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254.31.2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