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天主教與基督教的《聖經》中文翻譯大不同】
#本日冷知識1566
大家好,我是Mr Holiday。
.
說到英文名字John跟Paul,如果要大家翻譯成中文,大家會怎麼翻譯呢?很多人應該會說是「約翰」跟「保羅」吧?
但是啊,曾在1978年到2005年擔任天主教教宗的John Paul II,新聞媒體卻是稱他為「若望保祿二世」。
奇怪,怎麼都是John跟Paul,會有這兩種不同的翻譯?🤔
.
簡單來說,天主教跟基督教將聖經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採取比較不一樣的方法:
📌天主教使用《聖經》思高本(Studium Biblicum Version),主要由希伯來文及希臘文翻譯而來。
📌基督教(新教)使用《聖經》和合本(Chinese Union Version),主要由英文翻譯而來。
.
📖思高本是由1945年在北京所創立的思高聖經學會翻譯和注釋,這個學會是由天主教方濟會會士真福雷永明神父(Blessed Gabrielle Allegra O.F.M.)在北京輔仁大學的宿舍內創立的。1948年聖經學會遷到香港繼續翻譯工作。 1954年聖經學會完成《舊約》翻譯,1956年到1960年再從事《新約》翻譯。
.
📖和合本源自1890年在上海舉行的傳教士大會,會中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各自負責翻譯官話(白話文)、淺文理(淺文言)、深文理(文言文)譯本。官話的版本則在1906年完成《新約》, 1919年完成《舊約》。官話版本從此就成了現今大多數華語教會採用的和合本《聖經》。隨著時代變遷,在1983年和合本進行了修訂,讓文本更貼近現代文意、並修正錯譯。
.
其他的例子還有:
英文 - 天主教翻譯 - 新教翻譯
Joseph - 若瑟 - 約瑟
Maria - 瑪利亞 - 馬利亞
Moses - 梅瑟 - 摩西
David - 達味 - 大衛
Peter - 伯多祿 - 彼得
Simon - 西滿 - 西門
Jacob - 雅各伯 - 雅各
.
因為中文是表義文字,所以翻譯的時候,就算音是一樣的,但是選字可能就有所不同,加上原文翻譯的語言也有不同,自然中文翻譯的差別也會有所不同。
.
其實廣義基督宗教還有另外一支「東方正教」,他們的中文翻譯也有所不同,但是在台灣可能比較少人接觸,所以這裡就不在深入說明了。
.
翻譯真的是門大學問,所以學習外語還是很重要的,在有異議的時候,還需要回去翻原始文本,才可以澄清。
.
我們下次見!
[Mr Holiday]
#Bible #ChineseUnionVersion #StudiumBiblicumVersion #DailyCold #MrHoliday #聖經 #思高本 #和合本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 聖經思高本
2. Wikipedia: 聖經漢語譯本用語對照表
3. Wikipedia: 和合本聖經
圖片來源:
Photo by Kiwihug on Unsplash
希臘文聖經版本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榮光歸上帝定香港 #MorganFreeman扮上帝又係僭越喇 宗教研究的學者朋友及宗教領袖,如陳雲提出:《願榮光歸香港》是僭越了上帝。他們認為榮光是只歸於上帝的。 我既不是神學專家,亦沒有自立宗派,我試圖由簡單的翻譯問題去切入,有錯請指正。
因為聖經原文以希伯來語、亞蘭文及希臘文寫出,譯本只能夠盡可能地翻譯出聖經的原意。由於我不認識原語文的關係,我嘗試用King James的英文譯本與繁體中文和合本去比較。(香港其中一位認識這幾種語文的權威,相信是中大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的夏其龍神父。
Too long dun read,因為文章太長,我將個結論寫在前面。無論「榮光」與「榮耀」在King James的英文譯本都只是用同一個字「Glory」。在和合本的中文聖經,「榮耀」是用於對上主的讚美,因此榮耀應該是歸於上帝的。但和合本在使用「榮光」時,可帶有物質性的意義,又或者是上帝的代名詞。因此榮光降臨人間,就有一種「願祢的國來臨」、「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的意味。加上,在《約伯記》中文翻譯了約伯曾經有「榮光」。不過,在「願榮光歸香港」這裏用「歸」字,就好像有少少主次不分。因此,個問題不是「榮光」誰屬,而是在於個「歸」字可改為「降臨」。
#聖經研究
--長文開始--
在聖經英文版本裡Glory 這個字經常出現,但係在不同的意義上中文會翻譯成「榮耀」及「榮光」,在讚頌上帝是我們會傾向選擇用「榮耀」,如以下的經文:
(約書亞記 7:19 Joshua 7:19)
約書亞對亞干說:我兒,我勸你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他面前認罪,將你所做的事告訴我,不要向我隱瞞
And Joshua said unto Achan, My son, give, I pray thee, glory to the LORD God of Israel, and make confession unto him; and tell me now what thou hast done; hide it not from me.
(歷代志上 16:28 I Chronicles 16:28-29)
民中的 萬 族 啊 , 你 們 要 將 榮 耀 能 力 歸 給 耶 和 華 , 都 歸 給 耶 和 華
"give to the Lord glory and strength...give to the Lord the glory of His name."
(詩篇 62:7 Psalms 62:7)
我 的 拯 救 、 我 的 榮 耀 都 在 乎 神 ; 我 力 量 的 磐 石 、 我 的 避 難 所 都 在 乎 神 。
"In God is my salvation and my glory."
(耶利米書 13:16 Jeremiah 13:16)
耶 和 華 ─ 你 們 的 神 未 使 黑 暗 來 到 , 你 們 的 腳 未 在 昏 暗 山 上 絆 跌 之 先 , 當 將 榮 耀 歸 給 他 ; 免 得 你 們 盼 望 光 明 , 他 使 光 明 變 為 死 蔭 , 成 為 幽 暗 。
"Give glory to the Lord your God."
在形容一種物質(substance)時,和合本會選擇用「榮光」英文版亦為Glory
(出埃及記 24:16 Exodus 24:16)
耶 和 華 的 榮 耀 停 於 西 乃 山 ; 雲 彩 遮 蓋 山 六 天 , 第 七 天 他 從 雲 中 召 摩 西 。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abode upon mount Sinai, and the cloud covered it six days: and the seventh day he called unto Moses out of the midst of the cloud.
(出埃及記 40:35 Exodus 40:35)
摩西不能進會幕;因為雲彩停在其上,並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 。
And Moses was not able to enter into the tent of the congregation, because the cloud abode thereon,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filled the tabernacle.
(哥林多前書 15:41 1 Corinthians 15:41)
日 有 日 的 榮 光 , 月 有 月 的 榮 光 , 星 有 星 的 榮 光 。 這 星 和 那 星 的 榮 光 也 有 分 別 。
There is one glory of the sun, and another glory of the moon, and another glory of the stars: for one star differeth from another star in glory.
在代表了上帝,或上帝象徵時,和合本亦會選擇用「榮光」英文版又為Glory
(出埃及記 16:10 Exodus 16:10)
亞 倫 正 對 以 色 列 全 會 眾 說 話 的 時 候 , 他 們 向 曠 野 觀 看 , 不 料 , 耶 和 華 的 榮 光 在 雲 中 顯 現 。
And it came to pass, as Aaron spake unto the whole congreg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that they looked toward the wilderness, and, behold, the glory of the LORD appeared in the cloud.
(約翰福音 1:14 John 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And the Word was made flesh, and dwelt among us, (and we beheld his glory, the glory as of the only begotten of the Father,) full of grace and truth.
(以西結書 43:4 Ezekiel 43:4)
耶和華的榮光從朝東的門照入殿中。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came into the house by the way of the gate whose prospect is toward the east.
(民數記 16:19 Numbers 16:19)
可拉招聚全會眾到會幕門前,要攻擊摩西、亞倫;耶和華的榮光就向全會眾顯現。
And Korah gathered all the congregation against them unto the door of the tabernacle of the congregation: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appeared unto all the congregation.
(利未記 9:6 Leviticus 9:6)
摩 西 說 : 這 是 耶 和 華 吩 咐 你 們 所 當 行 的 ; 耶 和 華 的 榮 光 就 要 向 你 們 顯 現 。
And Moses said, This is the thing which the LORD commanded that ye should do: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shall appear unto you.
當然我們亦都見到有些時候,應該翻譯成為自豪感嘅榮耀,會被翻譯為榮光
(哥林多後書 3:9 2 Corinthians 3:9)
若是定罪的職事有榮光, 那稱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
For if the ministration of condemnation be glory, much more doth the ministration of righteousness exceed in glory.
之於榮光可以在屬於人間的呢?約伯記記錄了約伯與他的朋友辯論,「你們果然要向我誇大,以我的羞辱為證指責我,該知道是神傾覆我,用網羅圍繞我。 因委曲呼叫,卻不蒙應允;我呼求,卻不得公斷。神用籬笆攔住我的道路,使我不得經過;又使我的路徑黑暗。
(約伯記 19:9 Job 19:9 )
他剝去我的榮光,摘去我頭上的冠冕 。
He hath stripped me of my glory, and taken the crown from my head.
希臘文聖經版本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歐美和英國,沒有一個國家把「國民教育」在大中小學列為一個學科,更遑論在學校灌輸「愛國」。
所謂西方先進國家,不需要獨立的國民教育,英美,北歐,德國和法國,只要各自有本國的歷史科,已經是國民教育。
如果說「西方先進國家」有什麼共同的學科,加強歐美白人的文化身份,使之有別於中東的阿拉伯裔和遠東的日韓和印度文明,倒是有的,就是歐美的宗教科,也就是讀聖經。
即使聖經教育,在英美歐洲,也不是每家中小學必設。美國中西部一些州,就有強制的聖經教育,因為美鈔上印着的那句話: In God We Trust,就是最大的國民身份的凝聚力。
即使如此,「西方先進國家」的知識份子,近年反對在學校裏把聖經列為必修。英國的無神論思辯家杜金斯(Richard Dawkins)說:英國的中小學,可以教基督教的聖經,但不是「教授宗教」(Teach Religion),而是「講授關於宗教之種種」(Teach About Religion)。多了一個 About,有什麼不同?差別巨大。 Teach Religion,是直接據聖經向小孩灌輸: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末日審判將來,死後必上天堂或下地獄。
但 Teach About Religion 呢?教師告訴小學生:聖經這本書,書裏這樣子講,說上帝創造了亞當夏娃,基督教的博愛,導人向善美,但是,兩千年來,宗教引起仇殺和內戰,而且有科學的挑戰,譬如進化論── Teach About Religion,是讓小孩以宗教為中心,也從正反各方思考了解西方耶教文明的利與弊,宗教信仰,與科學理性,一起對學生講清楚。多了 About 這個字,一切都很清晰。什麼愛國等不等同愛黨啦,講中國要不要講她的缺點啦,在思維語言混沌未開的社會,才有這一等喋喋不休的低級爭論。Teach Religion 和 Teach About Religion,一個是主觀、單元、單向的灌輸,另一種,是客觀、多元、多維的討論,這才是西方「國民教育」的特色──如果西方真有點不實在的國民教育的話,香港官員和精英崇洋,動不動就西方這個,西方那樣,真正的「西方」,不是麻將牌大拇指摸揑到的那個「西」呀,又懂得幾多?
London eye
一本人民大眾的書(文:亢泰)
普遍認為英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當然,每個周日都去教堂做禮拜的人數比過去要少得多,公開說自己是無神論者的人數也很多。不管是否基督徒,大家都知道聖經這本書:如果是一個虔誠的教徒,那就會認為這本書中有許多應該如何做人的聖旨,但是不信教的人則會認為這些是教條主義的強行指令。
旅館房間裡總有一本聖經
現在大多數旅館的房間裡都會有一本聖經。歐美大多數國家都是如此。據統計,聖經銷售量達五十億冊,每年會出售一億冊,它對歷史、文學有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西方國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大量用活版印刷的書。雖然英國的大部分學校還會教聖經,但很少人會把它當一回事,對這書的歷史、意義等都忽視,不想知道。
最近出版了一本談聖經的書,我覺得非常有趣。這書的題目是:「一本人民大眾的書:如何閱讀聖經」。作者 A.N. Wilson 認為聖經這本書具有強烈的顛覆性,對傳統觀念加以嘲弄,攻擊所謂權威,反對崇拜偶像等等。怪不得一些集權國家都對基督教會非常警惕,總覺得會對他們的集權統治,專有的特權有所威脅。我記得在一九四九年之後的中國,就把許多教會解散,很多傳道的人被抓入獄。當時的罪名是「披着宗教的外衣」搞反革命活動。當權者不願意這些傳道士召集人們在一起,唯恐他們會造反。這同當前的所謂法輪功差不多。聖經的影響至今還未消失,可見其生命力的強盛。
西方基本價值觀幾乎都出自聖經
A.N. Wilson 在書中還說,聖經裡有許多故事,描寫有瑕疵的人類生活,還有謀殺事件、通姦案、母親的哀怨、人腦中的混沌思維以及沉默不語的狀態等等。聖經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學作品,是一座極豐富的圖書館,裡面藏有許多神聖的詩歌和故事,在一起閱讀有極強烈的啟發性,往往又是相互矛盾的,使你的腦子不斷的運轉思考。聖經對世界的影響極大,而且直到今天還在影響全世界。目前西方國家的許多知識分子往往都忽視聖經,可是他們的基本價值觀幾乎都出自聖經。比如新約的加拉太書中就說:「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第三章第二十八節)
現在英國流行的版本仍然是所謂英王詹姆斯的譯本。這是第三次把聖經翻譯成英文。第一次是在英王亨利八世一五三五年,稱之為「偉大聖經」。第二次是在一五六八年,那個版本稱為「主教聖經」。這個英王詹姆斯的譯本是在一六O四年開始與四十七位學者一起翻譯的。重新翻譯聖經是因為發現舊版本中有誤差。在漢普頓宮中開會決定重新翻譯,舊約是從希伯來文翻成英文,新約是從希臘文翻成英文的。從一六O四年一直翻到一六一一年才翻完。當時認為譯文極為流暢 而且顯得很有才華。學習英語的人還把這版本當成典範,研究它的文筆。
A.N. Wilson 的書稱聖經為「一本人民大眾的書」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聖經對任何人都合適,你從宗教角度來看,那是上帝的教導,從非教徒的角度來看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寓意深刻。甚至對兒童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讀物,在英國有專為兒童用比較簡單的英國改寫的聖經讀物。當今許多人不信宗教,因此對聖經忽視,有些集權國家假借「迷信」等理由使人們對聖經產生誤會,就是懼怕聖經的顛覆作用。所以這本如何閱讀聖經的書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全文見 CUP Magazine 162 期「職業大革命」專欄)
希臘文聖經版本 在 聖經希臘文數位工具 的推薦與評價
中文譯本多(和合、和修、當代、新譯、呂振中、現代中文、標準),排版美觀,還有信望愛原文資料庫(連同中文BAGD)。 大力推荐。 [ Hebrew/Greek Interlinear Bible](https ... ... <看更多>
希臘文聖經版本 在 天橋底下的說書人- 1919和合本百年後NO.3 當代中文聖經譯本 ... 的推薦與評價
實際上新約聖經的原文是希臘文,所有的中文、英文、荷蘭文聖經都只是「譯本」。而有權威的是「聖經」,卻不是「譯本」;神話語的神聖性是在「原文」,而非 ... ... <看更多>
希臘文聖經版本 在 [心得] 唯獨聖經是權威與如何選擇聖經譯本- 看板Christianity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 唯獨聖經是權威與如何選擇聖經譯本
在此提出一個觀念,相信正信的基督徒應該毫無異議,就是當我們使用資料時,權威度與
準確度高低為:
1.聖經>2.信經>3.信條>4.信仰純正的歷世歷代聖徒的言論。
解釋:
2.信經、3.信條、4.信仰純正的歷世歷代聖徒的言論,都是為了服務1.聖經而存在的。1.
聖經完全是神完全並且完整的默示,具有絕對的權威。2.信經 (Creed)乃是早期基督教會
宣告信仰要義的內容,可理解為是基督教信仰的摘要,或是信仰中最重要內涵的陳述。在
古代,大多數人承認接受的大公教會信經一共有四個,分別是《使徒信經》、《尼西亞信
經》、《亞他那修信經》和《迦克墩信經》。現代基督教稱的「三大信經」分別是《使徒
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那修信經》。本來信經與信條 (confession of faith)
名稱雖異,意義實同,因為二者都是信仰宣認。本文中採用信經一名,係稱呼大公教會未
分裂以前所產生的信仰宣認,而採用信條一名,用來稱呼大公教會分裂以後,由希臘教會
,羅馬教會,與更正教會各宗各派所產生的信仰宣認。我認為,當後者(數字越大者)與
前者(數字越小者)觀念牴觸時,是為無效。是故,2.信經、3.信條、4.信仰純正的歷世
歷代聖徒的言論,與1.聖經牴觸時,是為無效。
真正的問題來了,聖經不同翻譯版本之間有時會出現相當程度的差異,何解?讀聖經的人
必須先明瞭:聖經譯本是譯經者釋經的成果。所以,能夠自己讀得懂原文聖經(舊約是古
希伯來文、極少數是亞蘭文,新約是古希臘文),自然是最好。若無能力讀原文聖經,如
何選擇聖經譯本便十分重要。
以下文章摘自釋經實用手冊,pp.050-052,陳壽穗著,聖經資源中心出版,華宣出版有限
公司發行。
四、選擇聖經譯本的要訣
選擇值得參閱的聖經譯本,首要祕訣是選擇近五十年之內出版的譯本。因為不斷發現可靠
的、古老的聖經原文,學者根據這些新發現的版本,也不斷修訂新的聖經譯本。因此,越
是新修訂的譯本,其準確度、可信度越高。
第二個要訣是選擇由聖經翻譯委員會翻譯的聖經譯本。因為個人翻譯的聖經,難免會有偏
見或盲點。聖經翻譯委員會所委聘的譯者群,通常有專研舊約、新約的學者,和翻譯顧問
,若是翻譯過程產生疑慮,經過集體客觀的討論,可以避免個人的偏見與盲點,也能使譯
文更為可信。
第三個要訣是聖經譯本所依據的原文聖經,要有較高的可信度。例如:學者認為值得參閱
的舊約英文譯本,是根據希伯來文的馬所拉經文(Masoretic Text,縮寫為MT)翻譯的。
值得參閱的新約英文譯本,是根據折衷希臘文聖經(eclectic Greek Texts)翻譯的,因
為折衷希臘文聖經,是根據年代較古老、較可靠的手抄本所編纂的原文聖經。根據折衷希
臘文聖經所翻譯的新約英文聖經,以RSV(1952)及NRSV(1989)為最佳代表作。
學者多數不建議採用根據希臘文公認經文(Textus Receptus)所翻譯的英文新約譯本。
因為希臘文公認經文的前身是1516年出版的希臘文新約聖經,這版聖經是伊拉斯母(
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參閱六份殘缺不全的希臘文新約手抄本,於一年之內
匆促湊合組成,他所參閱的六份手抄本,為混合的經文類型,年代比較晚,參考的價值及
可信度都比較低。例如:1611年出版的King James Version,是一本著名的英文譯本,新
約部分就是根據希臘文公認經文、司提反努版、以及伯撒版(1565-1611)的希臘文新約
聖經翻譯的。雖然King James Version的譯文因文藻古典優美著稱,但是其翻譯所依據的
版本可信度較低,以致影響作為釋經依據的價值。
五、值得參閱的中、英文聖經譯本
中文聖經譯本中,最常使用的是《和合本》(1919)或《新標點和合本》(1986)。這兩本譯
本所依據的經文原文,版本雖然古老,但是有些經文的準確度不足,又沒有採用新發現的
原文聖經版本,作進一步的更新修訂,因此,參閱時,最好再參照其他現代的中文譯本,
比較不同譯本之間的差異。
自1983年起,聯合聖經公會開始從事修訂《和合本》的工作,依據國際聖經公會1997年出
版的《斯圖嘉特希伯來文聖經》第五版,以及1993年出版的希臘文新約聖經第四版作修訂
,使譯文更符合聖經原文,也修改譯文中現代人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台灣聖經公會於
2008年出版《新約全書附詩篇、箴言和合本修訂版》。香港聖經公會於2006年出版《
新約全書和合本修訂版》;2007年出版《新約全書附詩箴青年版和合本修訂版》
;2010年出版《聖經和合本修訂版》。
釋經者若要選擇適合字義研究、以及分析經文大綱的譯本,在中文聖經中,以《呂振中譯
本》為佳,此譯本比較接近英文RSV的譯文,不過要留意,這是個人翻譯的譯本,難免有
個人的偏好或疏漏。在英文聖經中,則以選擇NASB、NAB、RSV/NRSV、NET(網路電子版)
及ESV等版本為佳。
有些譯本也很適合釋經者使用,不過最好再參閱其他譯本,以檢視譯文的完整性。中文聖
經的《新譯本》、《新標點和合本》、《聖經和合本修訂版》都很合適。英文聖經適
用的版本是NAS95、NIV/TNIV、NEB/REB等版本。其他可作為釋經者參考之譯本,中文聖經
是《思高譯本》、《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英文聖經為NJB、CEV、NLT等版本。
--
(提後2:21)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
備行各樣的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6.12.2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ristianity/M.1473610557.A.046.html
※ alchem:轉錄至看板 Brethren 09/12 00: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