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喇!小朋友快啲泥玩啦~
https://www.facebook.com/kwanruby/posts/10156925639210332
「舞台小種籽」培訓班導師巡禮
總導師:關珮茵(Ruby姐姐)
畢業於澳洲格蘭菲斯大學戲劇教育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士課程。從事教育工作近15年,擅長設計有趣的活動,以提高學習動機。從全職教師走到自由身戲劇教育工作,曾為中小學、社區中心設計不同類型的課程、擔任戲劇導師、教師培訓講師,以及為不同機構設計教育劇場計劃。曾任Theatre Noir Foundation課程總監(學校及社區),策劃多項受歡迎的戲劇教育項目。曾參演多齣舞台劇,現為有骨戲劇團幹事。
導師:戴悅燁(Tania姐姐)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表演。現為自由身演員及戲劇導師。曾教授幼稚園、小學及中學之戲劇班。曾為東華三阮邱金元中學導演學生結業演出,以及協助多所學校排練戲劇演出。曾參與舞台演出包括香港話劇團《美麗連繫》、觀塘劇團《親》音樂劇、進劇場《白屋》等。
導師:施淑婷(Pamela 姐姐)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表演。現為自由身演員及戲劇導師。曾為嘉諾撒小學(新蒲崗)及多間青少年服務中心之戲劇導師。曾參與舞台演出包括天邊外劇場《漁港夢百年—第二部曲:噩夢連場》、香港話劇團音樂劇《太平山之疫》、Theatre Noir Foundation音樂劇《動物農莊》等。
報名及詳情:www.live-education.net
第二輪報名截止日期:30/6/2016
課堂中的排練成果,將加插並呼應有骨戲於12月底公演的合家歡兒童劇《勇闖彩虹山》,與小朋友共創難忘的經驗!*
活動對象:2016年9月升K2-P3的小朋友
上課地點:香港布廠商會教育中心(太子道西189號,新世紀廣場旁,近港鐵太子及旺角東站))
查詢電話:6318 5610
* 劇本靈感來自池田大作童話故事《來登那座山》
監製/編劇:李展鑾
導演/編劇:關頌陽
演出顧問:周家輝
師培中心東華 在 育兒商品大集合-姚小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陪孩子玩了嗎?
雖然現代父母逐漸瞭解到玩遊戲對兒童的確有其重要性。但是當孩子玩得太瘋時,仍不免疑惑:「若是讓孩子玩太多,會不會變成只知道玩,除了玩之外,什麼都不會?」
如果仔細觀察孩子的遊戲,會發現他們真的不只是在「玩」。一群孩子一同遊戲時,他們要能夠協商並且解決問題,年幼孩子從年紀大的孩子那裡學習領導的技能及遊戲的規則,年長的孩子學會與幼小的孩子溝通。當孩子玩丟擲東西的遊戲時,他們能夠發展空間的概念,並能訓練掌握自己肌肉的能力。玩扮家家酒時,孩子學會扮演一個稱職的角色,並學習擺設環境、建立人際關係、追隨想像的規則。所以,遊戲對孩子的好處,不僅是一般耳熟能詳的創造及想像能力而已,遊戲協助孩子發展各種空間及身體技能、理解及遵循規則、處理人際關係及衝突等等。
遊戲如果有這麼多好處,那為什麼父母還是很擔心孩子「玩太多」呢?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們大人認為的「學習」,是要在「安靜而有秩序」的環境之中進行,就像在學校一樣。雖然在遊戲中的學習看起來沒有組織,但卻能符合孩子的發展需要,也讓他們有機會嘗試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結合起來應用。
另外,讓父母擔心的是,也可能是因為孩子的「玩」,看起來有點令人不安,重複性高、沒有變化、噪音太大、老是在吵架、過於暴力等等。若父母擔心這些問題,那麼便要考慮花多一些時間陪孩子玩,提供孩子必要的協助。不過,陪伴不一定等於「干預」,因為遊戲的好處固然很多,但若只是放任孩子自己玩,或干預太多孩子的遊戲,對孩子都不見得太好。
遊戲對孩子的好處
注意孩子遊戲的節奏,試著融入,是陪伴的首要條件。有時候成人並沒有先觀察孩子在做什麼,就闖入遊戲之中。有次我在小兒科的診所候診,因為時間實在太長,我陪女兒玩了起來,接著便有幾個大孩子加入。我們從一個遊戲換到另一個遊戲,有個女孩提議要玩比手畫腳。後來,她要她父親也過來玩,但是父親沒有注意到這個遊戲其實不在輸贏,而在於樂趣和自信。當父親越來越嚴格的要求她答對時,女孩臉上的表情開始變得害怕。原本是一群孩子的遊戲,很快就只剩這對父女的僵持不下,其他的孩子漸漸的脫離遊戲。
注意孩子在遊戲中的節奏,並不是件簡單的事。但若能嘗試做到,那麼我們就已經在為孩子示範良好的溝通技能,因為溝通之中很重要的是注意到他人的情緒、興趣和反應。而融入孩子的節奏,對遊戲來說特別重要,父母也可在遊戲中觀察孩子已經擁有的能力、技能及知識,並多給他們鼓勵和讚賞。
陪孩子玩出想像力、創造力與溝通力
對孩子來說,遊戲原本就是他們學習的一種重要管道,因此在遊戲過程當中,充分的欣賞孩子的想法,融入他們的遊戲之中,就變得格外重要。兒童原本就比成人更具想像力,因此父母在陪伴時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跟隨著孩子的想法,陪他們玩遊戲。例如:孩子可能把石頭當做積木疊起來,或是改變大富翁遊戲的規則,父母可以讚賞他們的創意,和他們一起玩。
在陪伴孩子時,父母親一般有的疑惑是:「當我在陪伴他們玩的時候,到底要扮演一個大人,還是假裝是小孩?」在觀察孩子的遊戲時,我發現孩子有時候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和自信,這時他們會掛在嘴邊:「爸,你看!」或是「媽,看我!」孩子此刻需要的顯然是大人所給予的關心和信心。但有時孩子沒有玩伴、玩伴不夠或是缺乏某些情感連結時,會需要大人來扮演一個小孩般的同伴,大人就要盡可能的降低身段,盡情和孩子玩耍。
偶爾當孩子抱怨玩具不好玩,或是無聊時,大人往往會失去耐性而教訓孩子。雖然孩子本身就已經充滿了創造力,但是創造力也會遇到阻礙,這時,大人的支持與協助就變得格外重要。父母可以走到孩子旁邊,輕輕問道:「怎麼了嗎?為什麼突然不好玩了?」先同理孩子的情緒,瞭解發生了什麼事,再給予適當的提示,「你要不要多找一些道具過來?」「要不要把遊戲變得難一點,才不會那麼無聊?」「記不記得你上次怎麼玩的?那次你玩得很開心。」或乾脆自己也加入遊戲當中,重新塑造歡樂或嬉戲的氣氛,幫助孩子找回遊戲的樂趣。
玩可以成為一種教養方式嗎?
遊戲可以是一種教養的方式,多陪孩子遊戲,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讓他們在遊戲當中充分獲得學習的機會。而且遊戲式教養的益處還不僅於此,有時候,孩子在生活中無法配合或合作時,遊戲也可以發揮作用。例如:在健行或登山時,孩子已經太疲累,不想再往前走,父母親就可以和孩子比賽,看誰先跑到下一棵樹或電線桿(當然大人要假裝輸)。當孩子不想收玩具,或不願洗澡時,用遊戲的方式也能讓孩子順利完成任務。
在這些遊戲的好處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遊戲為親子之間所帶來的連結。
遊戲可提升教養成效
現代的父母承受了許多的責任與壓力,雖然我們的父母親生養了更多孩子,但是現今家族及社區的功能都不若以往,而社會及學校對孩子的期待也比過去要高。因此父母親若能充分運用遊戲所帶來的益處,便能舒緩部分壓力。一般成人視遊戲為畏途,認為要在忙碌的生活中抽空遊戲,實在是難上加難。但是陪伴孩子遊戲,事實上會提升教養的成效,使我們能夠更享受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因此,以遊戲的方式來教養,並不是輕視教養的重要性及嚴肅性,而是調整自己應對的心情,增強親子關係,使我們的孩子更有自信與熱情。
撰文/林意雪(國立東華大學師培中心助理教授
=====================================
加入嗨!我的寶貝-小鳳麻麻的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ikids
~皮蛋豆腐兄弟在此為各位服務~近期團購預告:AVENT 吸奶器、HEPA愛傑卡、大型電動車、OLD SOLES 童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