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JET全國兒童暨青少年英語分級檢定】
.
台灣兒童/青少年英檢的第一品牌--師德STYLE/JET英檢開始報名了,
平時有在累積英文實力的大小朋友可以去試試今年英文程度進步多少。
.
考試本身並不是填鴨,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趕鴨子上架才是。
(而且人家兒童聽力檢定都麻在貼貼紙呀!)
師德英檢第一級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如何成為我 #02 #努力從來不保證收穫
讀者詢問為何選擇中文系?
我只能說,不是我選擇中文系,是 #中文系選擇我。
我高中的時候上過清華大學的外文營,因為德國老師太帥了,因此對於德國是有莫名的嚮往的,我的第一志願就是考上五大(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的外文系。
可是我的英文跟數學很爛,這些一流的學校就是需要五科都是要高標,否則,一位難求,我的數學在學測時候只有3級分。3級分是什麼概念?就是當年的低標(後25%的人的平均)是5分,我考得比最後25%還低。
我高中決定放棄填寫任何一間學校,因為,怎樣都不會上我心目中的學校。
當然,這件事情讓導師1-1關心我。
但畢竟導師也不是第一年當導師,也不是第一天認識我,確定我義無反顧之後,就叫我好好唸書考指考。我其實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那麼義無反顧,我大致的想法是:反正我現在可以上的學校,我之後也可以上,但是只要弱點補起來後,我可以考上更好的。(我完全沒有想過可能會考爛啊哈哈哈哈)
於是,我開始面對我的數學跟英文,數學老師說,社會組的數乙太簡單了,歷屆考題算10次就好了,保證你第一名。我那時候,數學爛成這樣,於是我真的算了10次,總共10屆,每一屆10次,#我的方法是每一次都是10屆算完再算一次10屆。
那時候,很多人都不考指考,數學課也自習,數學老師說,考上了就自己看書,還要考的就自己問問題,但沒有人要問,於是 #我就把數學老師當個人家教。
一開始,老師發現我真的都不會的時候,他超級崩潰,但是我每堂課問(還準備好了一大疊計算紙給老師導公式),老師可能也是無聊(或是我感動了他),就真的重新教我。
一開始真的超慘,什麼都不會,看了解析還是不會,但是漸漸地,我已經開始可以教別人了,指考數乙成績放榜,我是整間學校考最高分的,PR90,老師怎麼都沒想到,這個他當了2年的學生,竟然考了最高分。
好,可是,我的英文還是普普,我現在想想,普普很正常,因為我沒有花同樣的心力在英文上,自然不會有成效。
好笑的是,因為數學高分,可是英文沒有跟著高分,導致於我的科系加權(通常外文系加權數學跟英文)也加權不高,但我不想重考,我一個在房間,把指考可以填100個,依舊是從五大一路往下填,先填了全部的外文系,再填了全部的中文系,最後,放榜那天,我上了中正中文。
我起初非常不願意,但我爸媽很快樂,因為我是嘉義人,上了嘉義的學校,雖然需要住校, 但總歸來說比去其他城市好太多了。加上我不願意重考,於是,就底定了。
但我一直記得,我要去德國的事情,我暗自下定決定,我要去德國交換學生。我大一的時候去修了我們學校外文系的德文課程,它是3學分的必修,我上了兩年,把可以上的都上完後,我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到了高雄的文藻學習德文。
你說前面的打工的錢花去哪裡了?就是這時候花掉了。
因為我只有一個暑假的機會,我把可以報名的課程都報名完了,住在我朋友高雄的家,她是我的best friend,我每天像高中生一樣,起來就是背單字,然後做作業,去唸書,再回家寫作業,日復一日。
大三開學前,和一個在課堂上認識的姐姐一起到台北來考檢定考,我們都通過了A1,但這不算什麼,這就是全民英檢初級的概念,可是對她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她老公是德國人,她要依親,需要這個檢定考。
我則是回到了中正。
雖然花了這麼多的時間在德文(還有錢),但其實德文還是很爛(按照德文老師說的,就是你現在會的去到德國等於不會德文),但我發現其實我如果只是想要交換的話,德文不是重點,因為交換的簡章上沒有規定,只說你要會英文,而且會德文是反而是額外的加分,我非常的開心。
我想去德國這件事情,我爸媽一直都知道,他們也知道我特地去高雄上課的事情,我一直以為我大三會出國,我也密切的在查學校的資料,有一天我爸打了一通電話給我。
他跟我說,爺爺需要住養老院,需要一筆錢,他想要問我,原先打算給我出國的錢能不能用來給爺爺住養老院,我那時候直接答應了。
不會有任何事情比爺爺更重要,我後來才知道,那是一筆綿綿無絕期的開銷,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一方面你也不希望他結束,很矛盾的心態。
我後來沒有去德國。
但我還是想要出國,加上那時候的打工太崩潰了,於是我就在系上的課程找到了另外一條路。
#華語文老師。
簡單來說是教非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士中文。
我欣喜若狂,我想,這不就是用了中文系的專業加上可以出國嗎?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個技能的底層是語言學,並不是中文,但我還是想要,於是我先上了基礎的課程,後來這個學程沒有開成,可是老師說,如果我們願意,他願意開一門課,然後我們可以當語言中心的外籍交換生的中文小老師,類似輔導他們課業,我直接報名。
我還是繼續打工,因為我知道出國需要錢,而且家裡是沒有辦法給我的。
於是,崩潰的打工,加上這個小老師,我發現後者快樂太多了。
他們是自發性學習,而且有趣,加上教的東西很生活化,準備起東西非常快樂,還可以交流異國文化,我深深愛上。
每一次跟老師的1-1或是群體小會,我都十分珍惜,而且準備充足,我決定這就是我的目標,#我開始認真研究如何可以去國外教中文。
這時候,我發現,如果你要進大學教書,那麼就不能只有大學的學歷,#必須至少是研究所,而且必須是華語文研究所,我從來沒想過考研究所,但沒關係,我們就重來。那時候,這個研究所不多,就是政大、台師大(後來隔年新增了台大)
我前面說過,這個專業跟中文沒關係,跟語言學比較有關係,因此,我等於是重唸了全部的書(因為語言學佔據中文系比例不高),那時候,我跟我高雄的那個best friend S每天都六點起床,到自修室唸書,然後中午隨便吃,繼續唸,下午4點去運動,洗完澡後,六點繼續進到自修室,然後半夜兩點回家。這時候我把全部的打工都取消了。
我們那時候不太吃東西,因為,只要你吃了東西,體溫上升1度,你就會想要睡覺,因此,我們只吃冷的,以及吃很少。
放榜的時候,#我落榜了。
她上了成大會研所。
我很為她感到高興,她唸書的衝勁真的是我的100倍,可是,我沒上研究所,只能思考工作,原本考研究所的時候,就沒有了需要就業的恐懼。
但現在,這個恐懼又衝上來了。
(我每次看都報導,說有人考研究是為了延遲就業,我就特別感同身受,因為我覺得我過去也有段時間是這樣)
這時候,有一個學姐問我說,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一份工作?說我從小到大認識的補習班」
補習班?!
「去」還是「不去」?
To Be Continued
師德英檢第一級 在 樂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幾天的改備審小心得
大概每一百份備審中
有五十份家庭父母很重視教育,從小多栽培
很開明,所以導致有某某神奇特質
有六十份高中學校教育成功
遇到了某某恩師,很感念,所以決定要來唸該領域
有七十份平常就愛好運動
品學兼優,身體健康,頭好壯壯,超棒棒
有八十份會在上大學之前認真練英文
考多益 托福 雅思,即使學測英文級分不太高
英檢初級 多益五百,目標就已經訂到多益九百,托福一百
有九十份在高三就已經決定大學要出國交換
要去唸研究所,還要出國學習,職志回來改善台灣
即使要去哪國都不清楚,反正歐美日紐澳任選都差不多
把現實當好萊塢電影,全世界都講英文逆
要去日本法國德國的,也只準備好好練英文?
有九十九分都有幽默風趣 可愛親切 誠實大方之類的美德
這些美德哪來的? 不知道,也許天上掉下來的
考法律系的,家裡都有個某某某被告過
所以要來維護正義,未來要當律師司法官
[有些還搞不清楚司法官是什麼....]
考獸醫系的,從小都有養過寵物,而且撿來的居多
考商管學群的,數學都自認很厲害
認識的人裡面總有個誰是開公司的
考社會系的,都很注重社會議題
通通有去參加過運動,路上看過個誰很可憐
考理工科系的,通通超上進,暑假就準備要去先修微積分
考醫學系的,親友都有個誰臥病在床,甚是可憐
考文學相關科系的,平常都熱愛閱讀經典著作
可是能寫出的內容的卻沒幾個
考傳播設計相關系的,九成都當過某某編輯
至少也是畢業紀念冊負責人,做過班級布置
來自鄉下的都純樸,來自城市的都有國際觀
李家同老師說,台灣只有5%的人有需要多元入學管道
其他都很平庸,所以主張恢復聯考
但老實說我對此並不是很認同
這只是果而已,不能倒果為因
正是因為太多人平庸,只要你稍微用心
就能在眾多人之中脫穎而出
明明就一堆方法,可以不落窠臼,可以在短時間內表達自我
可以寫出一份好備審
很少人能做到,不代表這件事情做不到,更不代表這件事情不重要
之所以很多時候級分就決定了一切
僅僅只是因為能把備審寫好的沒幾個,看來看去只好比級分
這點在理工科系尤為嚴重
至少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在通過第一階段的前提下
將近七年了
我沒看過任何一份能讓我驚豔的備審,是最後沒上榜的
勝負藏在細節中,你花多用心去做,有沒有認真了解該校系
知道該系實際出路,清楚該系強項領域,熱愛某門專業
還僅僅是填來當備胎,當作跳板科系,留者當保險用
甚至是等級分出來,才開始查大概可以過哪些,急急忙忙填選
這些要看出來,從來就不難
會寫出一份不怎麼樣的備審
只是反應出你對此的努力不怎麼樣而已
不是大多學生都平庸,只是台灣大多學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不知道未來走向哪適合自己,反正從小都是父母師長安排的
書讀就對了,搞到最後從讀書變成被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