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安全教育
跨年連假的最後一天,我們以騎腳踏車結尾,我帶三個孩子,讀小三的姪子跟外甥女也一起加入,我嫂子也載大班的女兒一起,一群6個小孩興奮地出發前往關渡淡水。
因為老二的腳踏車有輔助輪,一直拖慢大家速度,社子到淡水15公里竟然騎了快4小時(平常大概2小時),導致我們到淡水已經下午4點多,孩子心滿意足吃了巨無霸霜淇淋,天色漸晚,5點了準備趕快騎回程。
我嫂子帶著兒女先騎回去,沒想到後來發生了令全家族驚嚇的一晚,因為我的姪子騎到人不見了...雖然後來證實是虛驚一場,因為孩子自己騎回家了,但因為沒有在約定好的地方等媽媽,路上天黑叉路又多,讓父母整晚心急如焚、怕路上是不是遭遇意外、全家人都擔心極了,大人都出動尋找他...
讓我回想到,我家老二2歲多時在巴黎鐵塔、英國機場走丟過。甚至,去年走大甲媽第一天晚上11點出發,棠洋就被人群沖散,他們沒有手機沒有定位手錶,當下真的有些緊張,好在老二走一段後有記得要留在原地等媽媽,然後找到老大時他正在跟別人借手機撥電話給我...
越來越多的家庭在假日會帶孩子從事各種戶外活動,但是也有很多家長總是有各種擔心,擔心環境安全、怕孩子出事故,因此不讓孩子出門的也有。其實,有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也是因為把孩子保護的太好所導致,畢竟,這個世界永遠都不存在零風險的環境。
所以,安全教育還是要從平日練習起,例如平常就可以跟孩子模擬出門時如果跟爸媽走散了怎麼辦,告訴他們跟爸媽走丟時不要亂跑要原地等待、可以向附近穿制服的人(如保安人員、交通警察等)尋求幫助。如果是在商場、捷運地鐵車站等公共場所,可到服務台請工作人員廣播幫助尋找爸爸媽媽。
如果是在大陸,我還會強調,不可以一個人邊跑邊喊爸爸媽媽(避免吸引不法之徒),千萬不能跟陌生人走,若遇到有人想强行帶走你時,一定要大喊大叫引起路人注意。
再來,隨著孩子長大接觸的活動領域越來越寬,日常的各種活動都有可能發生不安全的事故,例如交通出行、旅遊玩樂、運動鍛鍊、人為跟自然災害等等。
永遠都不要覺得孩子已經大了、夠獨立了就不會發生意外,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裡必須一直持續做的,唯有孩子能有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才能讓家長少些擔心、減少意外事故發生...
#平安健康養大一個孩子多麼不容易啊啊啊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