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36〈不管再忙,還是要看書〉
今天雖然是補班日,
但是還是介紹一本(應該說兩本)我覺得可以拿來實用的工具書。
書名是《商業框架圖鑑╳創意發想圖鑑》,
這本書可以合成一套看,
也可以分開閱讀。
我們在工作上,
常常使用某些工具框架,
來作為思考的架構,
當然所有的工具框架都可以搜尋,
但是前提是「你必須聽過」,
如果實用的工具放在同一本書上面,
是不是更方便?
在「商業框架圖鑑」這本書中,
總共有5大類框架,包含69種內容。
包括熟悉的「SWOT、PDCA、BSC(平衡計分卡)、魚骨圖、創意SCAMPER、決策矩陣、目標SMART、周哈里窗、心智圖」。
在「創意發想圖鑑」這本書中,
總共有6大類工具,包含68種內容。
有你一定聽過的「5W1H、腦力激盪、曼陀羅九宮格、世界咖啡館、六點思考帽、KT理性思考法」。
想想如果有137個常用的工具內容,
可以立即查詢立即運用,
應該時間很方便的事情。
與其說是圖鑑,
更像是字典或百科全書,
介紹大家不妨看看,
本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651
今天星期六
許多人問老師為什麼這麼忙還能不斷看書,
還是送給大家「人不會沒有時間,只會沒有意願」
各位河粉早安
P.S 李河泉老師的內容都歡迎分享
#早上發文沒成功感謝同學們提醒
平衡計 分 卡 介紹 在 天元的543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開始前,先了解一下KPI 的觀念怎麼出現的~
基本上要真的了解 KPI 得先知道他背後有個複雜的出處 BSC平衡計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 這個制度,因為他的運用範圍很廣,本身的設計也是非常複雜,這邊我就不多深入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 這篇的介紹。
之後發展的變化和應用在許多行業當中,慢慢商業上也利用這樣的"量化指標“在各項工作上,產生如 KSI關鍵成功指標 Key Success Indicators、OKR目標關鍵結果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以及我們熟悉的 KPI關鍵績效指標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等等各種名詞,但別被這些繁瑣的名稱給嚇到~
其實他不過是"層級“、"角度“和"視野“上的差距罷了!
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吧~
我想要組織家庭! 所以我先確定"組織家庭"他的KBR應該是"先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而要能找到另一半,我可能需要如: 朋友介紹、加入相親活動、約會、看電影、吃飯等等,而這邊我設定的OKR大概就有"約會、看電影、吃飯…."這些了~ 而最後怎麼衡量KPI呢? 可能就會像是:
一周親密感提升30% (要能牽到手)
一月親密感提升50% (要能夠接吻)
一年親密感提升90% (最後是結婚)
這樣為我的 KPI 衡量成功與否了。
那~ 如何在GA上用到這概念呢?
更詳細內容請參考這篇:
Google Analytics 網站分析 淺談指標與績效
http://bit.ly/1j8rNXt
GoogleAnalytics 網站分析 課程
2014年3月22日 (周六) 09:30-16:30
報名網址: http://bit.ly/1duo4Cu
Google Adwords 關鍵字廣告 課程
2014年3月25日 (周二) 09:30-16:30
報名網址: http://bit.ly/1m88Kzd
若需要了解詳細的課程大綱與介紹,請到我的部落格祥查了。
http://bit.ly/1aWusRX
歡迎朋友們加入 溫厝的543 臉書窩
更請朋友們轉寄、分享這個訊息給你的朋友參考了~
平衡計 分 卡 介紹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會企業,多少流行假汝之名】
收到一個南部的課程邀請,這應該是兩天課程的其中一堂課、希望邀請我來講的內容。
對象是公部門多元就業,希望NPO組織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並使其具有永續經營理念,朝向社會企業目標邁進。(宇按:唉!社會企業變成流行了,跟故事行銷一樣!)
我的課程是行銷,內容五花八門:顧客關係管理、媒體行銷與公關策略、流通與零售管理、行銷個案研究、社會服務接受者行為分析、NPO宗旨與行銷技能提升、經營核心理念及價值、資源評估與連結、計畫SWOT分析。具體行銷策略(計畫)。
主辦單位應該是因為甲仙小旅行的關係,找到我,希望我以說故事為主題,我好奇研究其他課程,產品管理、服務品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如何運用平衡計分卡提昇績效、領導與溝通)
主講者我沒意見,但是課程我實在很有意見。讓社區營造、社區單位的人要塞下這些恐怖的課程,到底能留住什麼?
光是第一堂課:社會企業簡介,就要三小時(社會企業發展現況分析、社會企業發展模式介紹與社會企業案例探討),我的老天,長輩連企業要幹嘛也弄不清了,現在又來一種社會企業。
主辦單位有心,公部門有意,把流行的社會企業變成課程,不能冠社會企業之名,行老舊觀念社區營造之實。
讓地方鄉親塞入太多難以消化的東西,更難以實踐。
如果我來規劃兩天課程,會拋掉「社會企業」,不用把錢拿去請一堆講師、租場地,很簡單,直接去甲仙體驗。
傍晚開始討論「你是誰」(社區的特色與定位)、「你要去哪裡」,各社區學員開始分組討論,協助瞭解彼此是誰,有什麼可以互通有無與串聯整合的。
第二天上午體驗,中午吃完飯,開始討論,如果以旅行為前提,如何整合地方特色,餐飲、農事與生活體驗、伴手禮、故事要怎麼說。如果不是以體驗為前提,到底社區想做什麼?如何吸引人才回流、物產如何流通推廣?也是一種討論
大家連最簡單的我是誰?我要去哪裡都不清楚了,怎麼去談龐大的產品管理、服務品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先去體驗,從體驗中學習,互動交流,找出自己想要的方向。
社會企業啊社會企業,多少流行假汝之名。
但我相信未來這樣的課程計劃,會一直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