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海外台幹的求職包袱
許多外派海外的幹部,年輕時就歷練管理職,卻也因此回台求職遇到不少困擾,像是:
-應徵非管理職,會被質疑已當管理職為何還要應徵非管理職,或薪資落差大擔心無法久待。
-應徵管理職,又被質疑太年輕扛不住。
讓他們回國求職困難重重。
32歲的財務主管,諮詢前就做足了準備,不止整理好問題與履歷表,還將這段期間做的特質測驗一併帶來。在海外工作多年,打算回台結婚成家的他,雖順利返台就業,婚卻沒有結成,而不出幾個月後又因職務內容與當初所談的不同,而決定離職。走在十字路口的他,對於下一步感到迷惘,一方面當初返台的理由消失了,但成家的目標沒有消失;另一方面他很懷念在海外工作的挑戰與舞台,但又擔心在那樣的環境遇不到好對象。面對成家與職涯的抉擇點,他做了許多努力,更透過生涯健檢來釐清這些煩惱。
在整理的問題當中,第一題就是到底該留在台灣還是去海外?聽完考量點並整理後,我問他:「回海外工作但可能延後成家的年齡與留台工作成家後再戰海外舞台,你內心更傾向哪一個選擇?」他堅定地回:「在台工作成家後再戰海外舞台。」於是我回答:「很好!那麼我們就以在台求職為目標,規劃行動吧。」於是,接下來的討論都以在台求職為主軸,解決他目前的擔憂與遭遇的困境。
果不其然,他應徵非管理職就遭到質疑,而要應徵管理職,他又擔心自己的年齡與年資不夠。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能解決對方真正的擔憂,劣勢也可變優勢,所以關鍵不是我們說了什麼,而是我們怎麼說;於是我與他練習如何回答以下問題:
-為何能接受非管理職職務?
-為何前一份工作期間這麼短?
練習完後他信心大增,其實他的理由真的沒毛病,只是說得不好需要調整。同時我也鼓勵他應徵管理職的工作,並提醒不要給自己預設太多的立場。
最後,他問我雖然擅長做財會工作,但並沒有熱情,不知道是否該繼續或轉換。其實這也是許多人共有的疑問,我已在無數次的諮詢當中回答過,我說:「我們的教育沒有教我們從小就釐清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幸運的有一技之長可以是擅長,但不一定喜歡。所以你的問題跟多數人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只是我不會說工作沒有熱情就要換,因為還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先不用急著給這個問題答案。所以,以你的例子,我會建議用最小的成本去探索與嘗試,財會還是主業保本,為成家準備。下班後,找身邊不同行業的朋友出來聊聊,先了解其他行業在幹嘛?生活如何?薪資如何?進入門檻...等,你搜集越多對於轉換職業就會有更多具體的選項甚至答案。」
結束諮詢後的隔天收到他暖心回饋:
『透過顧問的引導,讓我更清楚自己的目標在哪裡,人生就是要不斷聚焦,才會有動力前進,如果對於自己的生涯目標有迷惘的人,很適合來參與健檢的活動。』
祝福回國工作的朋友能順利,也為這次疫情祈禱,大家都能平安。
#生涯健檢
#配合政府防疫人人有責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