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play搖滾陀螺
1. 促進前庭平衡發展。
2. 增進肢體動作協調。
3. 提供適度的前庭平衡刺激。
4. 協助孩子訓練重心的控制。
5. 發展人際互動與團體合作。
玩法
1. 幼兒可由父母或老師協助進入陀螺中,坐定後再輕微晃動或緩慢旋轉陀螺,讓孩子熟悉身體與重心控制的感受。
2. 較大的孩子可運用身體力量自己讓陀螺旋轉,或同儕之間互相輪流推動,增進人際互動關係。
3. 可在陀螺內裝小球,除了提供前庭旋轉平衡活動外,亦可提供覺得刺激。
4. 波浪空隙設計,可將陀螺倒蓋躲在裡面當成孩子的秘密基地,或作為戲劇扮演的道具,如大香菇、巨人的碗…等,進行扮演遊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0的網紅小人小學 X 扣扣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情緒需要練習,偏偏是學校沒有教,我們永遠都在學的事。 面對人際關係、霸凌行為等在同儕關係中是很關鍵的學習。在孩子進入小學前《#健康的認識與表達情緒》是非常重要的黃金學習階段。 — 《親子情緒桌遊 - ChoChoGame》 是一款專為2-6歲孩子設計的親子互動桌遊,把情緒各種面向化身64種情境卡...
幼兒同儕關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多人問我們有沒有因為是兩個爸爸遇到不舒服的經驗
原本沒有的,我們覺得男性育兒比同志育兒遇到的不友善多多了
現在有了....
之前有貼文提到,肉肉在適應學校課後班,因為得到小學教室上課,也因為突然要學習蹲式馬桶
過去肉肉對於蹲式馬桶無敵恐懼
我們帶肉肉從未在蹲式馬桶如廁成功過
老師也帶肉肉去廁所也無法
上學不到一週,肉肉已可以在幼兒園一坐式馬桶,一日成功便便兩次,而不用包布布了
但在課後班總是在憋尿,就為了不要上蹲式馬桶
有時回來路上我們要找廁所
或快快回家
或肉肉在車上,或是到停車場就尿出來了....
困擾了幾日,感謝朋友提供《你會在學校上廁所了嗎?》這本繪本!
一知道就馬上來下訂!
感謝 小魯文化 出版這麼棒的書
但書寄來需要兩天的時候
不幸的 這天下班,我和喵爸到校門口接肉肉時
其中一位課後班老師,在我和肉肉面前說:「是不是因為他沒有性別典範,所以不會用蹲式馬桶」
我當下馬上的回應是談他對於蹲式馬桶的恐懼
但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沒有性別敏感度,我深深感到被冒犯
幾天下來,一直有一口氣堵在胸口
消化了很多天,才有辦法說出口,我終於告訴了另一位課後班老師,很累
我說:「
我們是男生,也會用蹲式馬桶,這跟我們是不是兩個爸爸沒有關係。
這個年齡的小孩,本來就不會,也還不需要學習到蹲式馬桶。通常是上小學的學齡才需要學習。
那位老師沒有關照到小小孩對於上蹲式馬桶的難度及畏懼,而是怪罪到我們家長的性別,非常沒有性別敏感度,希望你們同儕多多給予再協助與教育。
沒有性別敏感度,也請她說話自我節制一下。」
我滿不客氣的,但我想要講這種話的人,也沒客氣到哪去,雖然臉是笑笑的
但那種貶低的意味真的是讓人不爽!要講這種話也不要在小孩面前說
另一位老師,要我不用在意
怎麼不在意?就是這些不在意性別的人在傷人
我反應給老師的這一天
繪本剛好到了,買的另四本書也到了
肉肉要圍爸讀學校廁所的繪本,讀了三次,每次8-15分鐘XD
每次到了最後一頁,肉肉會說,還有大大的那一頁喔!
然後要圍爸先做一次,怎麼上這個學校馬桶
然後肉肉會大聲說:「老師,我可以去上廁所嗎?」
然後就一次又一次練習,找到位置、學青蛙蹲、發射成功、擦屁屁、沖水、洗手
一個晚上練習了7次
圍也總共陪練了5次
喵陪練了一次
沒想到隔天課後班老師就說:
「她今天自己蹲著上廁所,我只是扶著她,要給鼓勵一下,她表現的很好唷!」
超厲害的啦!
我看到訊息後,給肉肉抱抱和鼓勵
沒想到反而是肉肉一直黏到我身上一直親我
都不知道到底是誰做得很棒了,反而覺得是我獲得鼓勵
再次感謝提供這個書訊的兩個朋友!感謝!
by圍爸
#同志家庭 #負面經驗 #如廁
幼兒同儕關係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上幼兒園後變得情緒化,是為什麼呢?】
開學已經一陣子,有些幼兒新生可能更久,在暑假時就開始入園適應。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有家長詢問我,為什麼孩子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後,反而出現新的問題:「#放學回到家情緒起伏總是特別大。」
其實,這是許多孩子在上了幼兒園一段時間後常出現的情形。因為孩子在學校為了融入環境、表現符合老師的需求,耗費了許多意志力來控制自己;所以回到家裡,就會有一種「下班」的感覺。人鬆懈了,忍了一天的情緒也比較容易浮出檯面,遇到一點挫折就會爆炸。
蠻多孩子都有過此現象,是一個過渡期。若孩子在學校適應的過程是良好的,大概三個月到一學期他就會習慣這種轉換,情緒就會好些。
我們除了持續觀察、接納,面對孩子的負面行為還是有些積極的作法,這是我曾經回覆一位家長的建議,提供給正有同樣困擾的你參考。
………………
羅老師您好:
我兒子4歲4個月,目前上中班1個月。最近他放學回來情緒變很大,一不順他意就大哭大鬧,而且會攻擊人 。我試著同理他、或說出他的現前感受,但他都會更爆炸,還會說你閉嘴不要講,然後情緒都停不下來,也很難轉移他注意力,甚至會一直命令別人要怎樣怎樣...
但在學校老師也沒說有什麼異狀,想請問羅老師該怎麼辦呢?謝謝您!
………………………
您好我是羅老師。
回覆您的問題如下:
1. 很多孩子在上了幼兒園之後,都會有一段時間出現「在家裡比以前情緒化」的情形。這是因為孩子在學校為了融入環境、表現符合老師的需求,耗費了許多意志力來控制自己;所以回到家裡,就會有一種「下班」的感覺。人鬆懈了,忍了一天的情緒也比較容易浮出檯面,遇到一點挫折就會爆炸。這是蠻多孩子都有的現象,也是一個過渡期。若孩子在學校適應的過程是良好的,大概三個月到一學期他就會習慣這種轉換,情緒就會好些。
2. 同時,持續注意孩子在學校的情形;注意老師是否對孩子友善,有沒有發生什麼讓他感到困擾的事情,或者是同儕之間的互動問題。有時候孩子在學校遇到一些事情,會不懂得怎麼說出來(也可能害怕說出來),但卻會悶在心裡,回到家裡變得很情緒化。這時,成人關愛與好奇的慰問與對話是很重要的,能幫助孩子把遇到的困難說出來,並宣洩壓抑的情緒。
3. 既然孩子已經四歲,您可以開始在家裡設置「積極暫停區」給孩子,在他情緒時,讓他練習在積極暫停區先安頓情緒;等他情緒恢復以後,再跟他討論,不宜跟他硬碰硬,也不要讓他因為肆意發洩情緒而養成不良的習慣,如您說的動手打人、命令別人。若媽媽自己的情緒無法控制,也可以到自己的積極暫停區休息,這不但是避免因為情緒而傷害孩子的好方法,也是給予孩子的好示範。
4. 若他「一直命令別人要怎樣怎樣」,您是不需要接受孩子這種要求的。有需要時,您仍然可以「和善且堅定」地做您要做的事情,維持該有的規範。同理孩子的情緒,但不對他的情緒命令妥協,孩子才會知道這種方式沒用。
在這年紀,孩子正開始適應學校環境,也持續在探索成人與自己的對應關係。他仍然會嘗試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所以成人對於孩子的情緒,宜「深深的同理,淡淡地處理」。您無法轉移他注意力時,那同理他就好了,確保他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宣洩情緒就好(例如積極暫停區),自己內在要安頓好最重要。
5. 但若當下您感到心裡很不舒服,則可能因為是他情緒化命令的行為,觸動了與您內在的冰山,或許喚醒了您以前被大人命令、情緒化對待的傷痛,因此心裡感到難受。若是如此,您可以尋求管道來探討自己的原生家庭,嘗試讓過往內心的束縛鬆綁。
6. 我不知道您與孩子平常的互動是怎麼樣,但若孩子會常動手攻擊您,或在您說話時會叫您閉嘴不要講,或常常會對您發脾氣、遇到事情會遷怒於您... 我會擔心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目前有「過於和善但缺乏堅定」的問題,以致於孩子漸漸失去對您該有的「尊重」,這點是要注意的。「和善」且「堅定」必須平衡,孩子的發展才會正常化,這需要常提醒自己。調整回中道,問題就會改善。
7.每天在睡前跟孩子進行「睡前三件事」,讓他看見自己的努力,讓我們聚焦在他的正向行為上給予鼓勵,這都會幫助孩子削弱適應期所產生的混亂與負面感受。
希望以上的建議幫助到你喔。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正向教養工作坊
#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幼兒同儕關係 在 小人小學 X 扣扣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情緒需要練習,偏偏是學校沒有教,我們永遠都在學的事。
面對人際關係、霸凌行為等在同儕關係中是很關鍵的學習。在孩子進入小學前《#健康的認識與表達情緒》是非常重要的黃金學習階段。
—
《親子情緒桌遊 - ChoChoGame》
是一款專為2-6歲孩子設計的親子互動桌遊,把情緒各種面向化身64種情境卡牌,遊戲中讓大人小孩邊玩邊學習。
針對五大面向:創造精緻陪伴、速解情緒困擾、五感探訓練、自我情緒管理、社交情境預演、示範正向表達。玩一次15分鐘,加上大人手冊法寶,多玩多練習,面對情緒不用怕。
—
《親子情緒桌遊 - ChoChoGame》背後開發團隊
由創新教育者扣扣老師領軍的「教育親子」品牌「#小人小學」及設計師馮宇領軍參與小學教科書改造等「設計規劃」品牌「#IFOFFICE」,由規劃到設計從裡到外 ~ 由台灣設計師、插畫家、幼兒專家齊力打造完成。
幼兒同儕關係 在 呂玉玲官方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桃園中壢一間幼兒園,日前爆出有教師對幼兒不當體罰,用手壓幼童的頭,導致他跌坐在地,甚至還讓幼童,罰站枯等20分鐘,吃不到早餐。
我感到非常憤怒!
一個正在成長、準備學習,了解同儕關係的幼兒,遭遇到這樣的虐待,對他的身心會產生什麼樣的負面影響。然而,事發至今,施虐教師僅請辭就消失無蹤,一句道歉都沒有,事發的幼兒園也是推拖之詞,甚至主管的教育機關,桃園市教育局,也消極處理。一個人神共憤的虐童案,一時間竟然無人可罰、無法可治,家長求助無門,只能終日以淚洗面,去後悔自己為什麼會選擇這間幼兒園,難道政府就只能任由受害家屬無語問蒼天嗎?
面對外界的質疑,要求提高施虐者的刑責、建置安全監視系統,我們的教育部還未體認到嚴重性,不願點頭來做,我要請教教育部,你們還要麻木多久?
還要讓這樣的案例再發生多少次?
我再次呼籲,教育部要正視這個問題,積極盤整,讓家長安心,還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防堵幼教漏洞
#終結虐童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