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幼兒繪本】 #華碩文化新書團 #小書蟲書坑團~
⭕️下單連結:https://gbf.tw/jeu96
⭕️文章心得:https://toastmm.com/weesing123/
小書蟲的養成計畫啟動啦~
培養出一個愛閱讀的孩子永遠不嫌晚️!
閱讀,是美好的;也是知識的寶藏;
更是小籠包不斷探索這個世界的養份!
我們家現在有一個小小的圖書角落,
一個大書櫃
一張雙人沙發
母子倆你儂我儂的睡前藏匿XD
很多爸媽都在苦惱孩子不喜歡看書,其實並不難,就是想辦法抓住孩子目光!
可以吸引孩子愛看書的故事書有以下特點:
✔顏色繽紛。
✔互動性高。
✔聲光效果。然後......
✔還要有一個浮誇的陪讀者。
簡單來說,文字不用過多,重點在於五顏六色,可以搭配遊戲音效(有聲書)、機關操作(遊戲書或立體書),當然有爸媽陪伴的親子共讀時間是最棒了!
我們家大概是一個迷你的華碩文化圖書館!很多本都大推~其中我特別推薦華碩文化中關於 #生活自理訓練 的繪本!培養寶貝的生活自理能力搭配繪本雙管齊下,孩子在學習的路上也會更容易進入狀況~
🔻生活自理訓練繪本🔻
#我會自己上廁所:嗯嗯出來了
#我會自己刷牙:洗刷洗刷咕嚕咕嚕
🔻孩子總是喜歡買菜煮菜🔻
#超市遊戲
#廚房遊戲
#華碩文化 的書籍都是經過巧妙的設計,每一本書都有教育的主題。培養愛上刷牙、學習自己上廁所、學習數字ABC、認識交通工具、到超市買東西、學習穿衣服扣釦子、培養吃飯的禮儀、情緒認知與養成等等,只能說好書永遠介紹不完~
⬇️華碩文化必買書單⬇️
🔸超推薦新書🔸
👉手指點讀雙語有聲大書II
🎶樂團小夥伴(交響樂有聲繪本)
🐘動物星球(3D立體有聲書)
🐲會說話的龍(3D立體有聲書)
⛩環遊世界立體書(全套4冊)
🔸早讀歷史經典🔸
西遊記 八分鐘説西遊(全套4冊)
三國演義系列(全套四冊)
🔸有聲書系列🔸
🎂幸福魔法書
🎂生日快樂(可錄音)
🍼咕嚕咕嚕奶瓶有聲書
🎵焦點音樂盒
💩嗯嗯出來了!
🪥洗刷洗刷咕嚕咕嚕
中文兒歌
英文童謠
超市遊戲
廚房遊戲
英語遊戲
醫生,我來了!
🔸遊戲書系列🔸
一下子就穿好了
沒那麼可怕
怦!怦!身體會說話
形形色色的分類發展概念書(全套四冊)
繪本拼圖書系列(全套四冊)
泰迪系列(全套四冊)
🔸立體書系列🔸
🦠病毒Bye Bye
🫀身體原來是這樣
🦷不怕牙醫牙醫不怕
三隻小豬歷險記
就是要玩典藏版
🌈吐司兒的獨家滿額禮:
🈵️2500元加贈【太陽公公快起床】
🈵️4000元再加贈【洗刷洗刷洗澡王國!】
—
【吐司兒X華碩文化】https://gbf.tw/jeu96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私訊給我或聯繫官方LINE客服:@lxg5336h (記得加上@)
「幼福三國演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幼教] 請推薦適合幼兒的三國演義版本- 看板Preschooler 的評價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米卡童書】《幼福》名著好好讀:三國演義【注音版】 的評價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幼福三國演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幼福三國演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推薦低幼版三國演義,陪孩子說故事讀歷史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好康活動超值推【幼福】名著好好讀-三國演義 - PTT網友推薦好物 的評價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幼福趣趣名著低幼漫畫注音版-三國演義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幼福三國演義 在 推薦低幼版三國演義,陪孩子說故事讀歷史– 媽媽經 的評價
幼福三國演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讀了那麼多書,我自己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嗎?
文/律師作家 許峰源
我們家兩個女兒,從小在家裡看到爸爸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無時無刻手裡都拿著一本書在閱讀,家裡的各個角落,擺放著數以百計的書。
她們慢慢長大後,也有樣學樣,喜歡起閱讀,在我們家父女三人一起閱讀的景象,時常可見,更是甜美的幸福回憶。
然而,讓孩子學習閱讀這檔事,不是我們想像地那麼簡單,不是丟本書給孩子讀,她們就會如我們所願地好好閱讀......
最早的時候,是由我講繪本書給她們聽,慢慢地,透過閱讀過程的說明,她們認識字了,就能自己閱讀一些兒童書籍。
當虎妞上小學後,就能開始閱讀所謂的橋樑書,還會充當老師教心心識字。
後來,我除了在博客來買我自己閱讀的書外,也會特別撥出時間為兩個女兒挑選好書。
不只是我,幾乎每一位父母親為孩子挑選書籍時,都會對那本書寄予某種程度的期待效果。
例如,挑選《愛哭公主》、《生氣王子》,就是希望孩子懂得情緒管理。挑選《拼被人的故事》,就是希望孩子懂的分享。挑選《兒童的美德書》,就是希望孩子養成良善的品格。
但在我陸續買了幾十本書後,我發現單純買給她們看,效果並不好。因為期望他們主動拿起那些我們希望她們看的書,有難度。
我發現我挑選的書,已經不再是像繪本書以圖畫為主,而是講了很多好道理,但不是那麼有趣,孩子也就不見得想看或者看得下去。
難怪不管我買再多所謂的好書,虎妞跟心心還是最喜歡賴馬先生的《愛哭公主》.....
有一天,虎妞主動跟我說,拔比,下次你買書的時候,可以幫我買《怪傑佐羅利》最新一集嗎?
「最新一集?現在出到第幾集了?」
「第51集。聽說下星期會出第52集。」
「什麼?52集?!所以你之前的都看完了?」
「是啊,我到圖書館借書看完了。」
51集都看完了.....
閱讀,真的要先從有趣開始啊......
這讓我想起我們小時候發展閱讀興趣時,也是從漫畫書開始,像七龍珠、小叮噹、蠟筆小新等等。我們去讀這些書,不是為了學習,單純是因為有趣。
這次的經驗讓我學習到,孩子畢竟是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應該從有趣的書開始......
因此,透過《怪傑佐羅力》、《屁屁偵探》等有趣、搞笑的橋樑書,兩個寶貝女兒開始建立閱讀需要的字彙量。
等他們再大一點,我開始挑選稍微有難度的好書,但跟以前只是把書給她們自己讀不同的是,我會有計劃地撥出時間閱讀買給她們的書。
一本一本慢慢讀完消化後,跟兩個女兒閒聊時,就會不時提到一些書裡面的故事、情節,引起她們的好奇、興趣、疑問後,引導她們自己去書中找答案或結局。
看到不懂的語詞或成語,她們就會來問我或者自己查辭典,慢慢地累積了更多閱讀所需的詞彙量。
這樣的模式蠻有效果的,所以我們父女三人常在吃飯、睡前聊著一個又一個書裡的故事與情節。
有一天,虎妞放學跟我吃晚飯時,突然問我,拔比,為什麼董卓那麼好色......為什麼劉備筷子要掉到地上......那個關羽很重義氣耶,曹操給他那麼多禮物他都還要回到劉備身邊耶......
我驚呆了一會,問虎妞,你在讀三國演義?在哪裡看到的?
虎妞回答說,在安親班的書櫃上啊,我作業寫完後,老師說可以自己到書櫃上拿書來看......
哇!三國演義耶......
我笑著對虎妞說:「那妳知道那個關羽是誰嗎?」
「我知道啊,他就是跟劉備、張飛三人桃園三結義的二哥啊!」虎妞一臉驕傲地回答。
「虎妞,你聽清楚喔,關羽就是我們家神明桌上的關聖帝君,也就是我們每天拜的關帝爺公。」
「真的!!!」虎妞一臉驚喜樣。
那晚回到家後,虎妞在神明桌前拜拜時,跟關帝爺公說,我有在讀您的故事喔,哈哈。
經過好幾年的培養,兩個寶貝女兒慢慢地建立了閱讀的習慣,這讓我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直到有一天......
吃完晚飯後,我坐在客廳沙發上,閱讀著老子道德經,深奧難解的語句讓我陷入沈思......
就在這時,心心騎著她最愛的小挖土機過來我旁邊,大叫一聲,拔比!
我嚇了一跳,剛剛快要突破的靈感被瞬間打斷了......!
我不自覺發起脾氣來,大聲罵心心說,妳有話不能好好說嗎?!
心心嚇哭了出來......
看她哭了起來,我愣住了,心疼不已......
原來,她是要拿給我她剛從扮家家酒中做好的餐點給我吃......
我叫她要好好說話,我自己呢?還不是大聲罵了她?
後來,我趕緊抱著她,跟她道歉,然後我把書放下、闔上,專注地、好好吃著她用心為我準備的餐點......
這次的經驗讓我深自反省,我自問,如果我讀書讀到一半會被孩子們打擾而心煩亂發脾氣,那讀哪麼多書有什麼用?如果連這點修養都沒有,讀再多書也是沒有意義的......
從那天起,我明白,一直買很多書給孩子們閱讀,期待她們從書中學會知識與道理,意義並不大,也不再重要了。
我深深體悟到,最重要的是,讓兩個寶貝女兒能夠好好閱讀身為父親的我這本書就好,對她們來說,身為父親的我這本書才是影響她們一生最深、最廣的一本書。
然而,我自己是一本好書嗎?是一本值得她們終身學習、閱讀、參悟的一本好書嗎?我自己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現在的我,雖然還是會為兩個女兒挑選好書,但已經不再執著各種要她們閱讀的方法。
我所關注的是,自己能否用心聆聽兩個女兒跟我說的每一句話,自己能否好好地跟她們說話,身為父親的我每一天的言行舉止、所作所為,能否成為正向影響她們的榜樣與力量,成為一本值得她們珍藏一生的好書,一本充滿平凡、幸福回憶的好書。
跟大家分享一件我內心感到溫暖幸福的事。
心心最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拿著她喜歡的書,講故事給我聽......幼兒園大班的她,像教學生一樣用心講故事給我聽,還稱讚我是一個乖學生......她告訴我說,她長大以後要當一位很棒的老師喔。
慢慢地我逐漸明白,我不再執著大量閱讀後的心得,也不再以讀懂經典書籍為傲,而是用心去讀懂我兩個寶貝女兒的心,這才是我這輩子最重要,也最幸福的一本書。
本文引自2021年最新作品
《積善:生命的改變,始終源於心念》
博客來 http://bit.ly/03900172-B
momo購物網 https://momo.dm/NN3a3r
律師作家許峰源系列作品親筆簽名書團購
圓神書活網:合計滿10本&75折&免運費
https://bit.ly/fayu-eorder
幼福三國演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劉伯溫的「謀臣」悲劇:一廂情願想做帝王師|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智謀文化的早熟和發達,是中國一個特有的現象。在這種文化的催生下,中國人特別崇拜智慧人物。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有兩大偶像,一個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另一個就是元明之際的劉伯溫。歷代人們給這兩位附會了很多神異的傳說,傳說中,他們不僅神機妙算,而且還能呼風喚雨。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批評神化諸葛亮的《三國演義》時說,孔明先生被描寫得不大像一個正常人了,「多智而近妖」,而劉伯溫也被後世的許多傳說扭曲得厲害,即使不「近妖」,也是「多智而近怪」。
歷史上真實的劉伯溫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神異傳說之外的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他的家鄉青田縣南田山武陽村(今屬浙江文成),按元朝當時的行政區劃,屬於江浙行省的處州路。
江浙地區向為人文淵藪,劉伯溫的家鄉武陽村雖然是個偏僻的小山村,距青田縣城有150多里之遙,但讀書的風氣不衰。劉基的曾祖還曾在宋朝為官,傳到劉基父親這一代,雖非顯第,但無疑是一個中國傳統農村典型的小門小戶的讀書家庭。在這種背景下,劉伯溫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傳統教育。《明史》上說,劉伯溫「幼穎異」,特別聰明,他的老師即對其父親說,劉伯溫不是池中物,長大後必然光宗耀祖。《明史》還記載,「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所謂象緯之學,就是通過觀察天象和占卜來預測人事的一套神秘的學問。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這種學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輔之於縝密的思維和明晰的判斷,其所謂預測往往也有應驗的時候,這就更給這門學問披上了奇異的面紗。
《明史》的這兩點記載非常重要,因為它基本勾畫出了劉伯溫的兩條人生軌跡:一個是深受傳統儒家教育,作為「儒者」的劉伯溫;一個是搖鵝毛扇,作為「謀臣」的劉伯溫。兩者不可偏廢,毋寧說前者還更為重要,但可惜經過野史和民間的渲染,也許還包括劉伯溫後人有意無意的「改造」,作為「謀臣」的劉伯溫「壓倒」了作為「儒者」的劉伯溫。於是乎,本來是一個不無悲劇色彩的傳統知識分子,在各種離奇怪誕的傳說中,成為一個滑稽多智的怪物,差不多等於是江湖術士之流了。
作為儒者的劉伯溫,照例要重走前輩讀書人循環往復的那條道路。至順四年(1333年),23歲的劉伯溫參加元王朝的科舉考試,考中進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元朝的制度,年滿25歲的成年男子才能應考,據當代學者楊訥考證,劉伯溫虛報年齡為26歲,終於矇混過關。不過,只要是憑真才實學,在舊時,這倒是讀書人的一段佳話。
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已中進士的劉伯溫正式踏入仕途,到江西瑞州路的高安縣任縣丞。所謂縣丞,就是縣令的屬官,官階還不夠「七品芝麻官」,屬於正八品,略相當於今日之副縣長。
官階低倒沒有什麼,按照元朝制度,名列第三甲的進士就只能授予正八品,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終究是抑制不住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劉伯溫運氣差了一點,他此刻所置身的,完完全全是一個衰世。
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元王朝最大的問題就是迷信武力,不尚文治,故以馬上得天下,仍然「以馬上治之」,加上元朝對漢民族的猜忌,因此始終沒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到了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的時候,元王朝的統治機器更加遲鈍和衰朽。大凡衰世,都具備兩個重要表徵:其一就是吏治大壞,單靠一兩個志士仁人已無法改良,上層階級貪圖享樂,文恬武嬉,空前的社會危機迫在眉睫,他們卻有意無意視而不見,徬彿「清歌於漏舟之中,痛飲於焚屋之內」;其二,在草野中已經萌動著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元順帝當政時期,自然災害不斷,而吏治不良。
飽讀詩書,從書齋昂昂然走出的劉伯溫,儒家知識分子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幾乎與生俱來,但他在江西做了五年的小官,最後只能抑鬱求退。按照史書的記載,他在江西,「政嚴而有惠愛,小民自以為得慈父」,想來頗有政績,但「豪右數欲陷之」,意思是地方上的豪強貴族處處和他作對,最後只好離去,於1340年回到家鄉。江西短暫的五年仕宦經歷,並未使劉伯溫對元政權完全失望,這之後,他又謀到了一個江浙儒學副提舉的官職,這是負責地方教育事務的一個崗位,僅比縣丞的正八品高一等,屬於從七品。志大才高的劉基對此當然也無法滿意,好歹幹到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辭職了。辭職的理由是身體不好,後人於此有所爭論,不過不論劉伯溫當時是否真在患病,他對元政權的灰心,卻是越來越明顯地表露了出來。這從他辭職後所著的那本名著《郁離子》中即可看出。
「儒者」與「謀臣」的悲劇
元至正十九年十一月,朱元璋的部隊攻佔了浙江處州(今浙江麗水),因為在故鄉的聲望,劉伯溫和另外三個當地著名知識分子—葉琛、宋濂、章溢,一起被朱的兵士送到應天(今南京)去見朱元璋。《明史》記載了這四人與朱元璋見面的場景:「太祖勞基等曰:『我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紛紛,何時定乎?』」朱元璋表現出了禮賢下士的態度,向他們請教如何統一和安定天下,章溢回答說:「天道無常,惟德是輔,惟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耳。」意思是只要朱元璋保民安民,就能收拾人心,完成霸業。
劉伯溫從此開始了為朱元璋充當謀臣的人生新路。
作為深受儒家文化洗禮的劉伯溫,這麼快就倒向一個傳統觀念中的「亂臣賊子」,其中當然有多層因素的作用。史籍中流傳一個「西湖望雲」的故事,說劉伯溫早在投朱之前就發現金陵(即南京)有所謂「天子氣」,所以決心「輔之」。這無疑是無稽之談。劉伯溫之投效朱元璋,首先自然緣於對元政權的失望;其次,此時朱元璋的一些作為契合劉伯溫的期待—朱元璋部隊的軍紀相對較好,朱元璋本人比較能夠禮賢下士,朱元璋表現出了強烈的統一天下的願望,這些都是他區別於其他群雄,而對劉基這樣知識分子具備吸引力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朱元璋打出了民族牌,以驅除異族政權為號召;二是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意識到,要想統一天下,一味的大破壞是不行的,還必須著手於建設,而要進行建設的工作,又必須依靠縉紳階層,儘可能維護他們的利益。
早在劉伯溫辭官隱居期間,他就在《郁離子》中說,要「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時之政,明法度,肄禮樂,以待王者之興」。而此時的朱元璋,頗有一些「明法度,肄禮樂」的氣象,他成為劉伯溫心目中正在興起的「王者」,不是一種很自然的事情嗎?
關於劉伯溫在朱元璋打天下過程中的作用,雖然不像傳說中那樣神奇,但他和其他知識分子一起,幫助朱元璋在亂世中恢復秩序,是值得歷史肯定的。
朱元璋統一天下,劉伯溫和其他開國功臣一樣得到了封賞,這似乎實現了他的人生抱負,但作為儒家知識分子,新朝的肇建又使劉伯溫自覺背負了一種新的使命,這就是「導君於正」,使新皇帝符合儒家的政治文化傳統。而就是在這方面,劉伯溫開始品嚐苦澀的滋味,因為在朱元璋這樣的雄主手下討生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劉伯溫入明後活了七年有半,在這不算長的時間裡,他先後幾次受封,又幾次被打發回鄉。從他第一次被斥退的經歷中,可以看出「伴君」確實是一件危險係數極高的工作。當時南京從夏天到秋天一直沒有下雨,求雨也沒有效果,劉伯溫藉機指出了三條弊政:一是陣亡將士的妻子數萬人都被迫住在「寡婦營」,不許外出;二是為營建工程的工人死亡,屍體暴露不收;三是敵方頭目既然已經歸誠投降,就不適宜充軍。古人認為天象由人事決定,劉伯溫借求雨的機會進諫,使朱元璋只好同意其請,可過了十來天仍未降雨,朱元璋立即作出了「劉基還鄉為民」的處罰。但劉伯溫被免職僅三個月,朱元璋又想起了他,令他火速從家鄉赴南京,恢復了其官職。而到了洪武四年(1371年),他在得到封爵之後,再一次被賜歸。
如果說第一次被貶,劉伯溫由於功名之心未滅還滿懷惆悵,那麼他後來的被放歸,則更像是一種自我放逐。這不僅因為明初同僚的傾軋十分激烈,不同派系之間的權力鬥爭已到白熱化的程度,更因為他對「聖意難測」有了更深的理解,對在雄主手下討生活充滿了憂懼,深知只有韜光養晦才是自我保全之道。
然而劉伯溫到底是讀書人,儘管他感覺面前這個曾經與自己共過患難的人越來越難以捉摸,但在反覆放歸、召還的過程中還是要戰戰兢兢地盡儒者的本分。他勸朱元璋,「霜雪之後,必有陽春,今國威已立,宜少濟以寬大」,要朱元璋保存臣子的體面,不應動輒羞辱,都是非常有針對性的;他又提醒朱元璋,對遁逃北漠的元朝大將王保保不能輕敵妄進,結果也被他不幸言中了—名將徐達在追擊王保保的一戰中,幾乎全軍覆沒。
憂讒畏譏的劉伯溫準備在家鄉終老,但善於占卜的他卻不知道,自己的命運並不在自己手中。很快,他就出事了。又使天災進一步演變成人禍,中國大地,一時飢民、流民、盜匪四起。
死因成謎
隱居的劉伯溫,竭力洗盡鉛華,表現得像一個不識字的老農,也不和地方官吏來往。他知道,有一雙天眼在盯著他的一舉一動。《明史》上這樣繪聲繪色地描述他的謹慎:「還隱山中,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見不得,微服為野人謁基。基方濯足,令從子引入茅舍,炊黍飯令。令告曰:『某青田知縣也。』基驚起,稱民謝去,終不復見。」家鄉的父母官因為始終見不到劉伯溫,所以換上便服求見,正在洗腳的劉伯溫對上門的客人當然不好拒絕,升火做飯以待客,但當縣令以實相告時,劉伯溫馬上變色,自稱小民,便立即退避。
如此小心的劉伯溫還是出事了。
在浙江福建交界處有一個叫談洋的地方,此地偏僻而險要,所以成為奸人躲藏之所,劉伯溫便派兒子劉漣入朝反映這一情況,建議在此設立一個機構負責巡查,但劉漣繞過了中書省(當時明王朝政府的中樞機構),直接向皇帝奏陳,引起了執政大臣的嫉恨,他們誣陷劉伯溫看中了談洋這塊地方,準備作身後之墓地,只是由於談洋的百姓不同意,所以才希望朝廷在那兒設立機構,以此驅逐百姓。中書省準備借此興起大獄,這時的劉伯溫雖然患病,但仍然不得不扶疾入朝,向皇帝和朝廷說個明白。
劉伯溫面對朱元璋,「惟引疚自責而已」,意思是什麼辯解的話都不說,只承認「我錯了我錯了」,朱元璋沒有再窮追下去。但不久,在一件小事上,朱元璋還是給了劉伯溫一個下馬威。朝廷祭奠孔子,儀式結束後,祭祀用的肉分給重臣算是一種榮譽。劉伯溫沒有參加祭奠儀式,卻接受了肉。朱元璋說:劉伯溫是學聖人之道的嘛,怎能不參加祭奠卻享受祭品?學禮學到哪裡去了?下令停發其一個月俸祿。是否接受祭品是小事,停發一個月俸祿也是小事,關鍵是皇帝行動中透露的信息是意味深長的:他就是想讓劉伯溫沒面子。由此可見最後一次入朝的劉伯溫,其處境之尷尬。
處境和心情都惡劣,劉伯溫的病情加重了,洪武七年,朱元璋知其病重,賜歸田裡,這一年的四月十六日,劉伯溫卒於家中。
劉伯溫的死因,歷來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說被丞相胡惟庸毒死;二說朱元璋是毒死劉伯溫的主謀;三說是病死。其實從情理上思考,劉伯溫當時已經患病,而且又不是當權派,朱元璋和胡惟庸又何必要多此一舉?胡惟庸毒死了劉伯溫的傳聞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後來朱元璋為除掉胡惟庸,有意給其羅織了一條新罪名。但他沒有想到,後世同情劉伯溫遭遇的人,不以揪出胡惟庸為滿足,又懷疑到他自己頭上,這真是一種諷刺。
與劉伯溫的死因相比,朱元璋在劉伯溫死的前後表現出來的態度,更耐人尋味。
劉伯溫還在朝的時候,朱元璋的文集刻成,他賜給了李善長、胡惟庸、宋濂三人,卻偏偏沒有給劉伯溫,這反映出朱、劉君臣關係在劉伯溫死前,已比較冷淡。劉伯溫病重被賜歸,朱元璋頒發了一紙詔書,對二人君臣一場進行了一次總結,其中既責備劉伯溫當年不早早歸附,也稱揚其功績,最重要的,是表示自己當皇帝後,對劉伯溫的安排和處置都是符合「國之大體」的。對劉伯溫來說,得到這樣一份詔書,肯定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朱元璋和劉伯溫君臣二人,在身份認識上大概是有一些偏差的。劉伯溫雖被人們看成「謀臣」甚至「術士」,但他更自居為「儒者」,然而讓他沮喪的是,朱元璋也更多願意把他當成「謀臣」和「術士」。在一次誰是當今大儒的討論中,朱元璋就曾經輕蔑地說,像宋濂、劉伯溫這樣的人哪配稱「大儒」?
朱元璋為什麼不願意承認劉伯溫為「儒者」?原因很簡單,儒者都有「導君於正」的使命,真正的大儒,在傳統觀念中,應該是帝王師。做「帝王師」,這堪稱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最高理想,劉伯溫也不會例外。問題是,這種理想很多時候只是文人的一廂情願。自信心太強的雄主們是不承認有什麼「帝王師」的,否則那豈非意味著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人比他更高明嗎?朱元璋是這樣,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這樣。一個迂腐的讀書人尹嘉銓寫了篇文章,其中引用了《漢書·張良傳》中的一句話:「學此則為帝者師矣。」雖然他一再說明「不敢以此自居」,卻在一場文字獄中被乾隆抓住了把柄,乾隆憤憤地責問:「你要做帝王師,那把我往哪兒擺?」這就是雄主們從心底裡討厭帝王師的關鍵要害了。乾隆還有一句痛斥紀曉嵐時脫口而出的名言:「朕以汝文學尚優,故使領四庫書館,實不過倡優畜之,汝何敢妄談國事!」意思更為透徹,原來在帝王眼裡,所謂國事其實不過是他家事、是他一人之事,文人之流,哪怕是名義上的老師,都不過是他養著好玩罷了。至此,「帝王師」這頂紙糊的桂冠被乾隆輕蔑地吹了口氣便破碎了。
在現實的無情打擊下,劉伯溫的「儒者」、「帝王師」之夢最後破滅了沒有?不知道。我們清楚的是,他臨終前留下遺命,告誡子孫不得為官。
本文原載於《百家講壇》2009年第8期藍版,原題為「在雄主手下討生活不易——真實的劉伯溫與朱元璋」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幼福三國演義 在 【米卡童書】《幼福》名著好好讀:三國演義【注音版】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米卡童書】《 幼福 》名著好好讀: 三國演義 【注音版】. 98 views98 views. Jun 23, 2019. 1. Dislike. Share. Save. 米卡童書. 米卡童書. ... <看更多>
幼福三國演義 在 幼福三國演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幼福三國演義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幼福西遊記mp3下載、西遊記繪本、幼福西遊記mp3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輕鬆健身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幼福三國演義 在 [幼教] 請推薦適合幼兒的三國演義版本- 看板Preschooler 的推薦與評價
孩子在幼兒園讀過西遊記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他對這麼長篇的故事接受度頗高,對裡面複雜的人物和故事細節也琅
琅上口,聽得興味盎然
這個暑假,想帶著他讀另一個文學經典三國演義
不知道有沒有陪幼兒年紀的孩子讀過三國的爸媽
可以推薦你們喜歡的故事版本嗎?
無論書籍、動畫、或錄音資料都可以
感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97.1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eschooler/M.1529676328.A.38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