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音波檢查時透過螢幕看到你扎扎實實的一條香腸加兩顆蛋時,我大概是被母愛氾濫沖昏了頭,天真地以為男孩女孩皆一樣養法,沒有什麼困難的。
一直到你呱呱墜地後食量驚人,母乳狂吸不懂得什麼叫飽、不會走扶著沙發站時是演唱會搖滾區歌迷、落地走路後像風一樣咻就不見、到如今精力旺盛到可怕,可以連續玩十幾個小時都不用睡覺,我就知道我抽到的是籤王,而且是美猴王轉世,旋轉跳躍你從不停歇。
收到一些媽媽來信詢問:吵偉怎麼可以乖乖坐在書桌前看書畫畫做手作?究竟是如何辦到的?我家小孩半途就跑掉了,不要說是共讀一本書,連一分鐘都沒辦法坐滿啊!
我一直覺得,很多人誤會了孩子一定要好好坐著定位在某處很久,才算是專注有在看書學習⋯想想你上學時期在班上是不是身心一致,還是身體在教室、心早就飛到外面去?
幼兒的專注力會隨著年紀越大可以越久,但再久也不可能像大人一樣一坐可以一小時以上,再說大人是因為要專注做事(辦公、滑手機、看電視)才會定位,單一地跟孩子唸故事並預期他一定會坐著安靜聽,最終還是讓你失望想放棄了。
所以,你會發現我每日20-30分鐘(吵偉目前四歲八個)的共學共玩活動並不只是看書而已,而是延伸了很多他可以 #動手做 的好玩的事:操作教具、畫畫做美勞、帶動唱。
我該怎麼開始親子共學?如果你有心,阿秤和共學社的媽媽們非常歡迎妳的加入唷!大家在帶孩子共學都很用心也很有熱情,你一定可以在這邊找到適合的方法帶著孩子開始的!
🌟小康軒精選幼兒教具和精選繪本今晚結團!
📍下單連結:https://gbf.tw/cuf7l #不要最後一分鐘滑壘黑 #跟團可憑購買證明加入共學社➡️ https://bit.ly/2SN3ze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90的網紅Irene的美西灶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媽媽寶寶一日環島小旅行】 帶著三歲的小小孩坐火車,你能想像中途不下車的環島火車,到底要怎麼樣消磨一天嗎? 會有這樣的發想,主要是我喜歡坐火車(小嬡不是火車迷),原本想定易遊網三天兩夜的環島之星,可是價錢有點高昂,實在花不下去。查了一下網路上的介紹,台鐵莒光號1車次(台鐵環島觀光列車)可以環島台...
幾 歲 開始 唸故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養的路上,孩子從只會接受到開始付出
還記得孩子第一次用胖胖的小手,努力地拿著食物要放進你的嘴裡跟你分享的認真表情嗎?還記得當你咳嗽的時候,孩子也會拍拍你的背讓你舒服一點嗎?還記得孩子也會用力地抱著你,想在你傷心的時候可以給你一些溫暖與勇氣嗎?
覺得教養很難嗎?為什麼那些溫馨又快樂的美好畫面,總像是夜空中綻放的仙女棒,有時短暫的像是不曾出現,只讓人覺得漫漫長夜中的無盡孤單與煎熬,總是疲倦,總是冷。不要氣餒,只要陪伴孩子成長的根基札得深,愛的灌溉夠勤奮,孩子很快就從單純的接收者,慢慢的變成了付出者。
剛出生的嬰兒,除了吃和睡,好像就只會長大,偶爾的笑一下,還會讓自己懷疑,是不是眼花看錯了?這時期,你提供給嬰兒良好而安全的環境成長,孩子的心性都會比較穩定,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他只是不會說,但他會感受。
嬰兒睡眠時間開始變短,你的陪伴漸漸就要變多。陪孩子玩,唸故事書給他聽,他的笑容一定與日俱增。
當孩子開始讀幼兒園,進入了團體學習階段,要不厭其煩的跟孩子進行大量的對話。透過引導孩子說出一天的經過,也同時加強著他的記憶力、表達能力,和思考的建構力。
陪伴孩子讀書,和訓練孩子說話,這兩件事,真的很重要。這可以參看我的第一本書:《優雅教養:傾聽、陪伴、愛,教你解讀孩子的心》陪你養成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教養變得優雅又有效率。因為,在十歲左右,當孩子的情緒,開始進入青春期時,免不了要上演幾次,親子之間的火爆衝突。這時,可以讓孩子閱讀適合青少年讀的書,和好好的聽孩子說出心中的話。
有一次跟讀國一的長子聊天時問他:「你覺得在這個年紀,什麼能力是你覺得最重要的?」他說:「好好說話的能力!」我問他:「為什麼呢?」他說:「這樣人家才知道你在說什麼?或才可以了解你提出的問題和想法。」
記得,長子剛讀小學時,老師很喜歡請他幫忙教不會的同學,因為,有些孩子只聽得懂孩子說話的方式。我也很鼓勵他多教同學,我跟他說:「當你在教同學時,其實,你更加強了自己的理解,還訓練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在付出時,收獲卻更多。」
他一直用這樣的方式在成長,付出自己的同時,收獲了更多的能力。而很多同學,卻連好好的說話,和清楚的表達出心中的想法,都沒辦法做到,這不但讓同學挫折,甚至會故意犯錯引起注意。除了缺乏訓練與引導,最大的原因卻是,在說話時,常常會被父母打斷。父母的急躁與沒耐性,不但會讓孩子覺得不受尊重,也同時讓孩子變得沉默和沒有自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孩子的方法,真的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調整。
孩子愈大,愈需要尊重他、信任他、支持他,讓他說出與釐清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當孩子有機會慢慢的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他才可以建構他的自信心與付出他的能力。
長子國三時,我跟他去騎單車,騎了很遠之後,他說:「媽媽,我們可能騎錯了路!」因為他跟同學和同學的爸爸,騎過一次。但是這段路我沒騎過。我鼓勵他說:「不要擔心,我們剛才騎一條直路,然後右轉成大L型。現在,你可以選擇從原路騎回去,或是,再右轉,騎成大ㄈ型,最後,再右轉,就會變成大口型,回到原點。我們只要記得回家的方向就好。」他說:「媽媽,那我們再往前騎,我不想騎原路回去。」
在人生行進的路上,當孩子面對了困難或擔心或疑惑,不要被心中的假想敵所打倒。冷靜的分析狀況給孩子聽,讓他思考後做選擇。然後,尊重他的選擇,支持他的決定,就繼續陪伴下去。
一路上,長子因為跟他記憶中騎過的經驗,沒辦法完全吻合,他透過網路地圖找過幾次路,我都鼓勵他不要擔心。他透過現代科技,讓自己更有信心,勇敢的騎下去,這又訓練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持續到底的堅毅,與不放棄。他騎著大車,在恣意追風後,會停在前面等著騎小折的媽媽,這是他完成自我與體貼別人的雙贏。
在教養的路上,孩子從只會接受到開始付出,也不過是幾年的功夫。在初期,你愈用心的引導與等待,孩子的成長就與日俱進。在求學期,你愈放心的尊重與支持,孩子的成長就突飛猛進。這中間,要用無數的愛做灌溉,去傾聽與回應,不難,卻有辛苦與委屈,需要很多的包容與彈性,凡事熟能生巧,其實,減少跟青春期孩子的衝突後,就是開啟了增加了解彼此的機會之門。
當父母愈有耐心地跟孩子溝通與分析,孩子就能學會更冷靜的面對問題。當父母讓孩子在呵護備至中慢慢的成長時,不要忘了,要欣然接受孩子對你的付出與關心。這可以參看我的新書:《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親子是緣,可以相處的時間,沒有你以為的多,要讓彼此都可以在接受與付出中,一起共好的生活。
教養是引導孩子生活,同時保持紀律與界線,讓孩子學會每一個階段該學習的能力並且懂得付出,才能如倒吃甘蔗的放心與放手的讓孩子去開創自己的人生。
#剛剛好的管教:放心與放手,讓孩子長出自信和力量
博客來:https://bit.ly/36sxboH
誠品:https://bit.ly/2VspZ9H
金石堂:https://bit.ly/2T48eg5
momo:https://bit.ly/3k7Inz9
讀冊:https://bit.ly/3hxZhVJ
幾 歲 開始 唸故事 在 TheChuniC 那群依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媽媽是瞌睡蟲】
這晚黑桑不在,又到了哄(我自己)睡的時間。
雖然有預感自己會在給Rin獎唸故事時睡著,還是拖著沈重的眼皮開始唸故事,果然如我預期的,唸了兩頁就快見周公。
「媽媽,我唸完了喔。」Rin獎在我睡著後,自己把剩下的頁數看完了,他喚醒我,而我還半夢半醒。
「我們還沒刷牙耶!來,起來吧,我牽妳,我們先去刷牙再回來睡吧」Rin獎一隻手摸著我的臉,一隻手牽起我的手。
#兒子育我的故事?
/
刷完牙終於要上床了。
大概從Rin獎一歲多會講話開始,我們會在關燈後聊天,後來越聊越長,改成先約定今天說幾個話題,不要讓話題無止盡。
「今天要講幾個話題呢?」我問。
「那~5個好了!」
結果隔天早上起來,黑桑問Rin獎,
「昨天睡前和媽媽聊了什麼呢?」
「本來要聊5個,但是媽媽講2個就睡著了,やれやれ(真是的)。」還做了一個無奈聳肩的笑容。
#這的確是一個兒子育我的故事
/
「真是拿媽媽沒辦法呢。」黑桑還向我做了一個揶揄的表情。
「那今晚要跟歐豆桑說幾個話題呢?」黑桑繼續問到。
「跟你的話就10個,媽媽的話2個就好」
「誒,為什麼跟媽媽只要說2個呢?」
「因為媽媽會睡著啊~」
#兒子貼心到媽媽流淚
#媽媽下次會努力撐到第3個
/
#Rin獎 #3y7m
幾 歲 開始 唸故事 在 Irene的美西灶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媽媽寶寶一日環島小旅行】
帶著三歲的小小孩坐火車,你能想像中途不下車的環島火車,到底要怎麼樣消磨一天嗎?
會有這樣的發想,主要是我喜歡坐火車(小嬡不是火車迷),原本想定易遊網三天兩夜的環島之星,可是價錢有點高昂,實在花不下去。查了一下網路上的介紹,台鐵莒光號1車次(台鐵環島觀光列車)可以環島台灣一周,而且一天就能完成,很省錢,還能帶孩子看看台灣之美,所以我邀請(拜託)我妹一起坐環島火車,提前兩個星期把票買好。
因為了解小嬡一定會「一下跟媽媽坐、一下和阿姨坐」,所以我買了四個人的位置,在台北站上車之後,就將座椅轉過來,兩兩對坐,視野空曠、好拿東西、孩子活動空間比較大,也比較不會打擾其他旅客。打電話給台鐵客服詢問訂票方法時,客服人員建議我自己帶食物在車上,因為便當不一定都能買到,為了避免彈盡援絕,我跟我妹拖了一菜籃車(反正也不下車),裡面帶了麵包、水果、水煮蛋、海苔、餅乾、水與小嬡的書,準備充足。
早上6:10準時發車,從台北站出發,逆時鐘環島一圈,晚間7:52回到台北車站。到月台才發現,原來第四節車廂之後就是易遊網的kitty環島火車,都是一起的。前三節是台鐵的環島之星自由行列車,沒有任何特殊裝飾,就是一般火車的外觀與座位。小嬡看見後面易遊網的Kitty車廂,想到就問「媽媽,我想去坐Kitty車廂」,我只能一直跳針說「乖,下次我們帶爸爸來」。
我很久沒有坐那麼早的火車了,看見通勤的人們、甦醒的台灣以及有活力的朝陽,雖然帶著孩子心裡有負擔,擔心她坐不住,但心情很激動,去過那麼多地方,在其他國家的城市流浪那麼久,台灣自己的美,我卻很少有機會實際體驗。
心裡其實有備案,若孩子真的坐不住,到新左營站就下車,坐高鐵回台北。但事先仍做好準備,一路上小嬡雖然持續問「可以下車了嗎?我想下去參觀」,但我和我妹不停轉換她的注意力,一下請她跟外面下車的乘客揮手說再見,一下又唸故事、三人自拍、吃吃東西、貼貼紙,竟然也默默的撐過去。帶書或玩具很重要,我準備了一個新的小玩具,過了枋寮站後,告訴她「媽媽有帶禮物給你喔,到花蓮站前乖乖的,就能得到:)」,一波又一波的鼓勵、陪玩、轉移注意力,也就成功的環島一圈。
朋友們都問「天阿,坐一整天火車,不下車嗎?」火車在枋寮站和台東站會各換一次車頭,停留約15分鐘,也在花蓮站停留15分鐘左右,當停車時間比較長時,我們就會下車走一走、自拍一下,運動運動,注意力一直切換,比較能夠讓小小孩感到不無聊,不過時間不足以讓你去買東西,食物一定要自己準備足夠。
我們在好幾站都遇到友善的乘客跟我們聊天,一聊之後發現我們竟然要環島一週,一開始不敢相信,一聽我們要坐回台北,都豎起大拇指,我們真的完成了!明年暑假再來一次,相信應該會更輕鬆(嗎?)
#你問孩子中途有睡嗎
#當然沒有啊
#她是金頂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