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如何扭轉創作者在數位世界的困境◼︎
距離我上一次發行 NFT 〈知的所有〉已經過了快三年,接下來我將陸續推出新的 NFT,雖然這個詞從去年開始變得比較常見,但近來還是有不少人問我 NFT 到底是什麼?對音樂產業的意義又是如何?我想還是有必要好好說一下。
「什麼是NFT?」
用一個實體的收藏來比擬,我上個月透過網路在紐約 Morrison Hotel 藝廊,買了一張 Jeff Buckley 《Grace》專輯封面攝影(如圖)。這家藝廊所售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攝影師用原始的底片沖洗、簽名,再附上一張證書,若是限量作品還會寫上編號。
「這跟 NFT 有什麼關係?」
這就是一個實體世界的 NFT。
NFT 包含兩個部分——區塊鏈 token 和連結的內容。 Token 代表的就是簽名和證書,內容就是那張照片,只是兩者都是數位版的。
「但 NFT 的內容不用購買也可以得到。」
沒錯,所以購買 NFT 不是為了得到內容,甚至樂於和更多人共享這個內容,這是和實體最大的不同。
目前 NFT 競拍最高價的紀錄保持人——數位藝術家 Beeple,在數位藝術社群本來就頗有名氣,也累積了很多粉絲,但過去主要收入是來自接商業案而非創作。這個作品是他過去十幾年來,每天創作一件,累計超過五千幅數位藝術作品的集結,NFT 的內容則是把這五千幅作品拼成一個檔案,所以購買的人並不是買內容來欣賞的,因為每一幅畫縮小後都看不清楚細節了,真要欣賞,每一幅作品在網路上都看得到。購買的目的就是為了收藏。
這個改變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它產生了一個讓創作者和閱聽者雙贏的質變:
在數位世界裡,
過去,創作者銷售作品,必須限制內容的使用權。
現在,創作者銷售作品,是開放內容的使用權,並且鼓勵大家分享。
「所以買這個 NFT 買到什麼?」
買到的是這件作品的「由創作者所認證的所有權」。內容的部分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得到沒錯,甚至下載到硬碟裡,但只有持有這個 NFT 的人,可以說「我擁有這件作品」,而且在區塊鏈上做出無法偽造的證明。
「所有權的意思是著作權嗎?」
不是。就像你買一本書或一張唱片,你也不能隨意翻印這個作品,你只是擁有這個物件的所有權。
「那 NFT 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收藏的價值。
至於如何衡量這個價值,Beeple 在某一次訪問裡所提到的觀點我很認同,他表示,作品的價值來自於其受歡迎程度和流傳的廣度 (popularity),而數位作品因為沒有原始實體的存在,反而跳脫了空間的桎梏、可以用更多樣的方式被呈現,一幅畫可以出現在每個人的手機上、台北街上的廣告燈箱、紐約博物館內的 LED、東京的一棟建築物投影⋯⋯在不同空間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被呈現欣賞。
完美複製、無所不在,就像 Matrix 裡的電腦人 Mr. Smith,內容的病毒式擴散其實也就是這樣,而創作者也期待這件事的發生。
「所以 NFT 是不是都這麼貴?是在炒作嗎?」
作品的總體價值 = 單價 x 數量。一張經典唱片單價 20 美元好了,若賣 1000 萬張就是 2 億美金,那它的價值自然還超越前面 Beeple 的作品。所以創作者若是想讓粉絲們都能夠收藏,自然會提高發行量、降低價格,讓一般人也能入手。我認為若發行量和實體相當,那價格也不應該與實體有太大差距。
另外舉一個數位原生的例子,知名的 podcaster 寶博士日前在 OURSONG 發行 NFT,每個 NFT 就是一集 podcast,定價 8.4 美金(約 240 台幣)、總量 42 個,都是瞬間完售,等於為它的節目每集增加了 10000 台幣的收益。用 240 塊收藏一集你喜歡的 podcast 支持播客合理嗎?我覺得超級合理。
但高價是不是等於炒作?舉一個 Wu-Tang Clan 的例子,他們在 2015 發行了一張限量 1 張的專輯《Once Upon a Time in Shaolin》,最後競標以 200 萬美金拍出,但如果武當幫就是把這張唱片當成藝術品,只要讓一個人、而不是讓粉絲們擁有(這也的確是他們這麼做的概念),要賣這麼貴我也不會說是炒作。
若說的是二手市場的炒作,這不是只發生在 NFT,在實體世界一直都存在,但 NFT 在這方面有一個優點。
以前實體作品轉手賣出的利潤即便再高,也不會有一毛錢回到創作者身上,但目前幾個主流的 NFT 市場(包括 OURSONG),都採用了同一項標準,每一次二手交易都會回頭分潤 10% 給創作者,這讓限量作品即便在完售後,創作者都能持續享有作品增值的好處。這是唯有數位化才能達到的。
「所以這對音樂產業有什麼意義?」
過去 20 年間,我們不斷要在兩難間作出抉擇——到底要讓「內容有價」?還是讓「內容廣為散佈」?最後看來大家選擇了後者,讓音樂幾乎免費,再用其他的方式(演出、業配、週邊)來產生收益。
但難道,這兩者一定得二選一嗎?創作者真的無法直接靠販售音樂維生嗎?還是我們過去銷售的方式錯了?
沒有數位化的年代,我們想收藏一張專輯,很簡單,去買這張專輯的唱片,但購買一張唱片的目的不只如此,它還伴隨著「聆聽」的使用性。也因此,「使用」和「收藏」這兩件事是被綁定的,你必須收藏,才能使用。
iTunes Music Store 用數位的方式直接延續了這個概念(我以前創辦的 iNDIEVOX 也是),但隨著行動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普及,消費者選擇了串流。
如今,我們每天在影音串流閱聽各種內容,使用和收藏兩件事被分開了,使用內容不需要收藏、收藏也不是為了使用(買完黑膠唱片後還是主要用串流來聽的人請舉手)。既然如此,何不就把這兩件事分開?
「收藏歸收藏,使用歸使用。」
就像最前面提到的 Jeff Buckley 照片,我打算把它掛在錄音室的牆上,一邊看我的「歌神」一邊配唱。若純就使用性來說,我大可花 1/100 的價錢買一張海報即可,但透過收藏這件作品,彷彿我和影像裡的那一片刻有了更直接的連結。因此,我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收藏,使用是次要的。
記得幾年前我受邀去參加鄭麗君部長所主持的一場圓桌會議,她問我:「區塊鏈是否能解決盜版問題?」我的回答很簡單:「不行。」在數位的時代,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徹底解決盜版問題。
現在我依然這樣認為,但不同的是,若我們能破除從實體所繼承而來,「使用」和「收藏」兩種權利必須被綁定的觀念,那盜版的問題就可以直接被忽略,因為它無法傷害創作者應得的收益,甚至會為作品的帶來更大的收藏價值。
我想像我兒子 20 年後和他同學的對話會是這樣的:
「嘿,你知道最近 XXX 在 YouTube 破五億次點播的那首歌嗎?我超喜歡的!」
「我也是啊!我有它的 NFT!」
未來的世代,一切都數位化了、音樂隨處可得、人們生活在真實與多個虛擬宇宙之中,當他們喜歡一首歌、一支影片、一集 podcast,除了多點播幾次讓創作者得到微薄的分潤和求得到乾爹之外,要如何「收藏」作品來讓創作者得到更直接的回報?
我認為就是 NFT。
數位世界中「內容有價」和「廣為散佈」可以並存,我相信是創作者們的夢想,但現在,它真的有機會成真。
最後,我要來實踐自己所寫的,把這篇文章變成 NFT。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價值,你願不願意花 4.2 美元來收藏它?
購買這篇文章的 NFT:
https://www.oursong.com/song-share-card/jgrdenog
「底片數位化價格」的推薦目錄:
底片數位化價格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Community 🧠】你還沒觀察到吧!10個隱而未顯的大趨勢(上)
🎥上回我們與大家分享「成為超前思考者!擁有5種成長思維,看見別人的不留意!」
https://www.facebook.com/896591287028563/posts/3988369001184094/?d=n
這回我們來告訴大家,未來有什麼趨勢,是立基於加速發生的現在:
1⃣身分認同
自拍或各種社群媒體平台的興起,以樂觀面而言,讓人們更真情流露、呈現自己的個人故事;反面來說,也讓人產生公開展示生活所帶來的壓力。網路身分究竟是傳達真實自我,或是我們小心翼翼打造的自我形象?
趨勢觀察👉
越來越多人請專業人士打造網路上的形象,例如:線上教練、生活風格大師或其他類型顧問,將逐漸興起。
-
2⃣去性別化
性別不再單純的二分法,更不是在受孕那一刻就被決定好的標籤。性別越來越是種選擇,可以替自己選擇性別或形容詞彙,如:非二元性別、無性別、跨性別、多元性別等。
趨勢觀察👉
把性別視作一個光譜,確認商品或服務是否有必要加上性別色彩。強調無論男人女人、男孩女孩都可以表達內心的感受、大方分享情感,我們尊重每一個人。
-
3⃣速成知識
不一定要坐在教室裡才能獲得知識,線上教育、虛擬實境的技術進展,直接接觸世界級專業技術的源頭,獲得實際操作的經驗,此潮流將持續發燒。隱憂在於,我們是否習慣於「精彩片段」與「表面知識」取代深度智慧?人們缺乏耐性或深度學習的能力,這樣的世代打造出來的東西能持久嗎?
趨勢觀察👉
成為自家領域的深度專家!在這個人人都懂一點的年代,擁有數十年實務經驗的人,將受到高度重視!
-
4⃣復古風
懷舊感加上人們傾向於美化從前,造成我們尋求工藝品、更簡單的科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歷史品牌。所以即便是數位化的年代,人們還是喜歡翻頁、在空白處作筆記、用底片相機記錄下美好的假期。
趨勢觀察👉
提供「經典款」的產品或服務,提供民眾熟悉的東西,並保存、紀錄與分享公司的歷史,蒐集員工的故事,用故事增強民眾的參與感、打造企業文化、強化徵才策略。
-
5⃣人味
許多領域提供消費者自動化的工具,需要請教真人顧問的服務則收取較高的價格。除了是人力成本外,是否也部分反映出:我們依舊偏好與真人互動呢?因此許多品牌產品/服務才加入「人性化設計」,向顧客展現人味溫暖的一面。
趨勢觀察👉
和群眾溝通時,不要用商業術語,以更貼近「一般人」的方式溝通,並且專注於改善體驗中的人情味,不只是著眼於加快速度或壓力價格。勇於坦然自己的缺點,以真誠可信的方式解釋自己的缺點!
觀察正在發生的日常,成為成為超前思考者,未來趨勢就是你、品牌、產品/服務的成功關鍵!
10個隱而未顯的大趨勢(下)下回見
←←←←←←←←←←←←←
🔵百分之一社群 1%Community | 1%的概念啟發
社群主題範圍涉及非~常廣泛,實體社群、數位社群、活動策畫、媒體行銷等等都可以聊,WorkFace我們希望更精進自己對「社群」的耕耘與認識,小編們學習之餘也同步分享給大家!
-------------------------
#WorkFaceTaipei #百分之一社群
底片數位化價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益友,洋週報:2021,0118】
.
※Sony發表新鏡頭FE 35 F1.4 GM※
.
FE 35 F1.4 GM是款體積、重量跟FE 24mm F1.4 GM相仿,同時採用新型能快速對焦的鏡頭。增強近拍能力與對焦速度的它,預期能有更全能的表現。
.
本日(20210118)台灣售價已經發佈,建議售價為44980元。
.
關於這顆鏡頭,請見:https://euyoung.pros.is/3banj8
.
※Fujifilm宣布Pro 400H停產※
.
Fujifilm宣布專業負片Pro 400H停產。Pro 400H是款色彩雅緻,顆粒適中的底片,原廠指出,由於Pro 400H具備的四層感光層中,有一層的需要特殊的原料,目前越來越難取得,因此做出停產的決定。
.
目前135格式的Pro 400H會在2021年3月停止生產;120格式的慢一些,會生產到2022年3月。
.
在Pro 400H停產後,Fujifilm的負片只剩下SUPERIA X-TRA400與C200消費型負片,已經沒有專業負片的產品了。
.
如果你懷念Pro 400H的話,The Classic Presets提供了400H的Lightroom Preset免費下載,由此去:https://euyoung.pros.is/3b6zgl
.
※Samsung S21 5G系列發表※
.
2021開年後,我們迎來了第一場旗艦智慧手機的發表,Samsung發表了最新的S21系列手機。
.
S21 Ultra 5G此次強化了望遠鏡頭的能力,首次在望遠端搭載了兩顆鏡頭:包含3X與10X。透過AI與演算,能帶來更巧妙的焦段切換與變焦畫質。
.
同時,S21 Ultra更呼應了當今社群分享的需求,在全鏡頭都能以4K 60fps錄製影片。也能透過「導演運鏡」的功能,即時切換鏡頭。
.
※Fujifilm GFX 100s最新汝摸規格※
.
看起來Fujifilm GFX 100s發表在即,規格部分越來越明確。
.
GFX 100s除將會是擁有1億畫素的無反中判機身以外,也將內建機身防手震,並大幅縮小GF100的體積。
.
汝摸消息指出,價格將會落在6000美金左右,比起GFX100少了將近3000鎂。
.
※Sony發表Airpeak※
.
在CES 2021上,Sony發表了能搭載全套Sony 全片幅系統的空拍機Airpeak
.
Airpeak預計為專業空拍機裡最小的機型,能夠無縫的直上整套Sony FE全片幅組合會是讓人很期待的特點。
.
※Nisi發表15mm F4※
.
知名濾鏡廠商Nisi也推出鏡頭,初次的產品就是針對全片幅設計的15mm F4。
.
整體範例照片與MTF圖看起來是顆相當銳利的廣角風景用鏡,是收斂的星芒,熱愛刺刺星芒的風景控可納入考慮。
.
售價是579美金,大約16500新台幣上下,會有Sony E接環、Canon RF接環、Nikon Z接環,與Fujifilm X接環。
.
※新的Contax G自動轉接環Shoten GTE正式上市※
.
日本廠商Shoten正式發表GTE轉接環,這是一款全新設計的自動轉接環,由於在轉接環上設計馬達(與天工LM-EA7類似),因此對焦聲響大幅降低,對焦距離也能縮減。
.
透過設定光圈的不同,也能在EXIF寫入使用的鏡頭資訊。
.
我期待這款產品很久,近期預計也會入手搭配我個人的A7C,期待已久的Contax G自動對焦又輕便數位化即將達成。
.
Shoten GTE定價是45000円日幣,折合新台幣大約12000元。
.
本期洋週報到此,下一次再見囉!
.
●Instagram @euyoung
http://bit.ly/2Npe33Z
底片數位化價格 在 RODMFS50開箱ft. @東城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底片數位化 超簡單!KODAK RODFS50、RODMFS50開箱ft. @東城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 <看更多>
底片數位化價格 在 金影攝影沖印- NORITSU S-1800底片掃描器COMING SOON ... 的推薦與評價
在大約2000年,小店的沖洗照片機器轉換成數位機器, 當時底片掃描器是跟沖洗照片的機器合在同一 ... 而且提供掃描的畫素比135的還低,價格還一直調漲 ... <看更多>
底片數位化價格 在 請建議台北市底片掃描和照片掃描店家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1.先計算有多少要掃描的底片. 2.估計送店家掃描的價格與自己買一台掃描器(臺幣萬元左右)間,的時間與金錢成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