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讀】博物館開放是有成本的:不只是伸手牌,在共享中從「#取用者」成為「#回饋者」🤔
.
以紐約庫柏設計博物館(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在2013年入藏Planetary音樂播放應用程式(app)的一連串動作來説,「給」與「取」的角色界定就顛覆了過去壁壘分明的對立。
.
Planetary以星辰的排列作為製作歌單、記錄播放的設計理念:歌手是恆星,專輯是行星,歌曲則以月亮顯示;行星繞著恆星運轉,月亮則繞著行星運轉。因為每個恆星的行星多寡代表歌手的專輯數量,而月亮的星體亮度和運轉軌道又決定於聆聽頻率及歌曲長短,這個應用程式藉由浩瀚宇宙的視覺意象,既呈現了歌手創作發行的軌跡,也保留了聽者音樂品味的獨特個性,自2011年推出後,下載次數高達350萬次。
.
當然博物館界對於原生數位(born digital)的藏品應該如何保存,也仍在摸索階段,所以初次將收藏擴及蘋果作業系統(iOS)的庫柏設計博物館小心地納入了四個版本:app的原始碼、「以防萬一」的原始碼列印紙本、兩台裝有Planetary的iPad,以及其他相關筆記、影音檔、截圖等資料,力求有所突破的館方同時大膽地做出釋放Planetary原始碼的宣布。
.
此一全球共享的行為固然可以解讀為是博物館的嘉惠政策,不過事實上,沒有持續升級的應用程式,早已無法和現有的蘋果作業系統相容,一旦博物館內的兩台iPad壽終正寢,Planetary將永不復見。
.
只有當館外共享原始碼的個人或群體有朝一日,願意獨立或合眾編寫增補、協助博物館進行軟體更新,Planetary才有重生的機會。
庫柏設計博物館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開放文化專題 #博物館的開放與共享 #黃心蓉
「#落實文化近用」和「#提高開放層次」是21世紀博物館界努力的方向。除了圖像的開放,博物館和美術館中其它性質的資源在過去十年間亦陸續有不同程度規範的開放,如:紐約 #布魯克林美術館、 #庫柏設計博物館、倫敦的 #自然史博物館等,然而,開放可以帶動訊息傳播,將豐富、多層次的其它創作推向舞台中央。但開放需要成本,無償開放需要放棄收入,是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能接受開放是一種既「惠他」又「利己」的雙贏狀態呢?
👀【開放文化專題】連載中>> http://bit.ly/35bxFjF
庫柏設計博物館 在 2022台灣設計展設計擎天光之展演精彩燈光秀(側面角度)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2022台灣 設計 展 設計 擎天光之展演|店家地址|高雄市鼓山區蓬萊路9號|營業日期|09/23(五)~10/23(日) |營業時間|18:00~03:00 |燈光表演|每 ... ... <看更多>
庫柏設計博物館 在 #庫柏休伊特設計博物館 - 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庫柏 休伊特設計博物館(Cooper Hewitt,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是美國唯一專注設計歷史和當代設計的博物館,近年除了積極將館藏全部數位化,每位參觀者都會拿到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