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情縱然無限,時間終歸有限。>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今天清晨兩點半
我開著車前往醫院接生
停好車後,
行走在天文館旁的走道上
看著滿天的星空
頗有感觸
-
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說:
有兩樣東西
我們越去加以思索
越會感受到心靈的充滿與對造物主的景仰
那就是滿天的星空,
與人們心中的道德標準。
-
漫步在漫天的星空下
迎接生命的到來
是一種獨特的信仰
是一種獨特的使命。
-
然而
隨著試管嬰兒補助案上路20天
已經有兩百多位的患者在我們這裡預約申請補助
一個接著一個的不孕症患者
殷殷期盼
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
也為台灣的未來
貢獻一份心力。
-
清晨三點多接生完的我,
在醫院找個角落三秒睡去
早上八點,
我還要迎接一台又一台的取卵
取卵中間的空檔
要為每一位療程中的患者看診、調整藥物、解釋病情
-
中午,
當我坐下來喝下第一口奶茶
隨之而來的電話
通知我緊接著要準備去做胚胎植入。
-
當我把胚胎植入結束之後
二點下午的門診廣播也響起了
下午還要再幫50位患者診治
直到窗外漸漸退去白晝的顏色
-
我每一天從早到晚
看診、取卵、看診、植入、看診、接生、看診...
我雖疲於奔命
但始終樂此不疲。
-
然而
只有一個小小的問題
就是除了每日的臨床工作之外
現在的我
還要寫公文
還要思考如何維持實驗室品質
還要籌備招募新血維持生殖中心運作
還要準備不孕症研究計畫
這些,我過去不用花腦筋的事
我現在通通都得煩惱
-
我再努力
我再拼命
一個人的一天,
終歸只有24小時
-
另外
我那個大女兒喜愛讀書
但凡書本看到有任何的問題
她總是喜歡追著我
讓我一一給她解答
什麼叫做函數?
什麼叫做動能?
什麼叫做氧化還原?
什麼叫顯性、隱性、性聯遺傳?
-
還有
我那個大兒子:他老兄
總是朽木難雕
需要反覆的叮囑,
他老兄才肯多背幾個單字
多寫幾題數學。
-
更別提我那個小兒子:他老弟
我真的不知道
他是否認得我是誰?
現在不認得
恐怕以後更認不得了吧
-
為了解決嚴重的時間不足問題
我不得已得做出一點取捨。
-
從即日起
除了已經預約的孕婦以外
我週四下午不再安排唐氏症篩檢與子癲前症篩檢
我需要保留一些時間
留給公文、
留給研究、
留給學生、
留給孩子。
-
我深知初唐的重要性
也知道子癲前症篩檢的不可取代性
但每一位產婦需要20-30分鐘的時間
我週四總是安排6-8位孕婦檢查
我已經把所有的行程表填得滿滿的
我真的沒有時間了
-
我非常抱歉
請原諒我
我真的沒有時間了。
-
“晉書宣帝本紀記載”
“司馬懿問諸葛亮使節說:諸葛公起居如何,飲食如何?”
“對曰:丞相食米三四升,事無鉅細,皆自省覽。”
“司馬懿告曰:食少事繁,豈能長久?”
“而後不久,諸葛鞠躬盡瘁,星落五丈荒原。”
-
“我需要集中精神,保留體力,取好每一個卵子,植好每一個胚胎。”
“珍惜李醫師,唐氏症篩檢,請安排NIPT或羊膜穿刺。”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試管嬰兒懷孕成功率計算器 : https://haveababy.tw/predict/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個人網站 : https://haveababy.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_williams_li/......
-
康德信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我不避諱談論自己抱持著無神論的世界觀,同時我也不認為自己缺乏信仰。
-
一個人完全可能以理性為信仰,同時一點也不排斥感性與靈性。事實上,兩者如同老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
也如同康德的「缺乏感性的理性是空洞的,缺乏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
-
信仰非得和宗教、神祇或任何神秘難解的力量有關嗎?如果我們把信仰當作是人的一個基本態度呢?
-
它是一個充斥在所有生命經驗裡的性格特徵,不是相信世界上存在什麼或是沒存在什麼,而是讓人能夠面對現實而不抱持幻想,且能夠以此信仰而活。
-
有一種常見的信仰,它是指你相信一個人或者一個觀念,但並不是出自於你自身的思想或感知經驗,而是基於你在情感上服從某種外在權威。它也許是父母、政治領袖、某種神諭、宗教領袖。
-
也就是說,你放棄了內心的獨立性而服從權威者,並且往往會「以權威者的經驗取代自身的經驗」。弗洛姆在他的人本主義倫理學中提到了催眠的例子:
「在催眠的案例中,人會服從另一個人的權威,聽從催眠師所暗示的思考和感覺的方式去思考和感覺。即使他從催眠狀態清醒過來,還是會服從催眠師的暗示,並且認為他遵循的是自己的判斷和動機。」
-
例如:催眠師暗示,被催眠者在一段時間後會覺得冷、應該披上外套,那麼被催眠者就會產生被暗示的感覺,並且跟著做。同時,他也相信他的感覺和行為是出自於他自身的信念和意志。」
-
人對於具有強烈暗示力量的領袖所產生的反應,就是半催眠狀態下的例子。我們常常會有個錯覺,認為自己同意、甚至在理性上認同說話者所暗示的想法。
-
在被精心設計的場域和氛圍裡,我會認為自己接受他的思想與感受是因為我同意他的想法。但其實順序恰好相反:我之所以接受了他的想法,甚至真實的感受到了他所暗示的經驗,是因為我在半催眠的狀態下服從其權威。
-
希特勒曾經談到:
「宣傳會議最好在夜間舉辦,因為具有專橫性格的演說家,在夜裡更能贏得人心,人民在夜裡的意志力與抵抗力相較於白天,削弱了許多。」
-
而另一種信仰,對理性的信仰,也是值得一試的信仰。人類文化中任何一個想像的觀念邁向理論形成的步驟中,對理性的信仰都是不可或缺的。
-
理性的信仰是根基於對自己的思考、觀察和判斷的信心,不僅僅因為權威或是大多數人都這麼說,我就接受了某樣東西。
-
我不輕易的因為服從一股讓人覺得無比強大、全知全能的力量,而放棄自己的力量和優勢。
-
我之所以相信同伴,相信自己以及相信生而為人的潛能,是因為我確實的體驗過自己潛能的伸展與阻礙,也確實經歷過自己的成長與停滯,我明白人類的理性與愛的力量在生命歷程中所佔有的優勢。
-
這股信仰的基礎在於創造性。這代表我們能憑藉它的力量,活得有獨立性、創造性,並且所有人都確實的感受到自己正是這些創造性活動的主體。
-
它讓我們主動地投入創造性的經驗,而非被動等待希望實現。並且,以自身經驗為基礎,任何超越人類的東西都不會是它的對象。
-
最後,一則古老的猶太人傳說生動地描述了這種想法:
「當摩西投杖到紅海時,大海並沒有如他預期的神蹟那樣,為猶太人分開成了乾地。直到第一個人投身海裡,應許才成真,潮水才真的退去。」
康德信仰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終於,還清了房貸,然後住進了養老院”,這個日本老年詩詞大會竟然火了20年
“心怦了一下,以為是愛情,其實是心律不齊。”
這不是搞笑段子,是78歲的大友寬子奶奶創作的“銀髮川柳”,調侃自己的心臟病。
所謂“川柳”,是日本一種詩歌文學形式,只有17個音節,風格類似打油詩,日本每年都會舉辦“川柳”大賽,你也可以看成是段子手的盛會。
其中就有專屬老年人的“銀髮川柳(シルバー川柳)”,參與這項比賽的選手年齡平均在69.2歲,最年長的是一位106歲的奶奶,他們用幽默的方式寫下既心酸又 可愛的人生,有笑有淚。
今年是“川柳”的第20屆,因為新冠的影響,許多作品的主題也與之有關。我們摘出了“川柳”中最有趣的一些分享給大家,讀完這些匯集人生百態的文字,也許你會對生活產生新的感受。
1
“老太婆自製的口罩
我快不能呼吸了”
2
“也想試試居家辦公
但是
我沒有工作”
3
“太好吃了
但剛剛吃了什麼
我已經忘記”
4
“聽了三次
還沒聽清楚
就要微笑著假裝聽懂了”
5
“東京奧運會
我會在哪裡看呢
天堂還是人世間”
6
“LED燈泡能用很久
用壞之前
我先沒了”
7
“人生已經不迷茫了
但是
會一直迷路”
8
“早晨起來
感覺很不錯
去瞧瞧醫生吧”
9
“要是沒點病
去參加老人會
就沒有共同話題了”
10
“醫生和妻子
忽然對我溫柔了
反倒不安”
11
“我終於
還清了房貸
然後住進了養老院”
12
“東京奧運會
我是在哪裡看呢
天上還是地上”
13
“給了我成對的碗
一個給我
一個給貓”
14
“鄰居家的狗
看了我的素顏
後退了幾步”
15
“讓大家都舒心的秘訣
就是
不要講話”
16
“說是懷舊歌曲
可都太新了啊
根本不會唱”
17
“有糖尿病
但是已經沒有了
甜蜜的生活”
18
“耳朵不好使
那些想要騙我錢的人
應該也很困擾吧”
19
“你倆感情真好呀
才沒有呢
只是用他代替拐杖”
20
“理想型是比我大的女性
現在,已經沒有了”
——山田樣 92歲
21
“妝太濃”
笑話我的老頭子
頭上毛還沒我粉厚
22
“偷吃了孫子的糖果
不好意思說出口
賴給了貓”
23
“寫的字有韻味
龍飛鳳舞
其實只是手抖”
24
“手機裡的Siri是唯一一個
我問多少遍
都不會嫌我煩的”
25
“從奔馳車上下來
換乘了
輪椅”
26
“站著穿襪子
難度係數
E”
27
“好了好了不去了
去檢查一次
就多出一種病”
28
“我現在買書
早已無所謂內容
字夠大就行”
29
“站了起來
咦,我要幹嘛
又坐了回去”
30
“步幅減小了
計步器上的步數
增加了”
31
“你們別這樣”
睡個懶覺起來
家人在確認我的脈搏
32
“正睡著覺
被關心我的家人叫起來
提醒我吃安眠藥”
33
“正在斷捨離的妻子
把目光
投向了我”
34
“年過古稀
我在鏡子中
看到了我的媽媽”
35
“快跟上來啊”
妻子以前總對我說
我馬上就要,隨她而去了
36
“沒有宗教信仰的
如今卻都在
祈求神明的保佑”
37
“那個醫生
以前教我養生
竟然比我先死了”
38
“在備忘錄上
記的全是
去醫院診察的日子”
39
“血壓器
反復量
量到滿意的數字為止”
40
“過生日
吹蠟燭
吹得頭暈眼花”
41
遺書上
“全部留給妻子”
是妻子的筆記
42
“需要反復確認的
原來是愛情
現在是睡著時的呼吸”
43
“比起打齁
老頭子安靜下來
才讓我擔心”
44
“如果下雨時睡著了
遮雨板還開著
就會聚來很多人看看是不是出事了”
45
“啊~張嘴”
以前是戀愛
現在是護工來餵飯
46
“老來糊塗未必是壞事
昨天吵架生氣的事
今天已經忘掉了”
47
“內心這份悸動
以前是因為愛情
現在是犯病”
48
“用老朋友家人寄來的訃告
擦了擦老花鏡
再次確認這個消息”
49
“說好了一起白頭
結果現在
妻子的頭髮還是黑的”
50
“拍了遺像
但是笑的太過了
用不了”
51
今年參加“銀髮川柳”活動
最大年齡者是一位106歲的奶奶
這位高齡的奶奶寫出了一首非常可愛的川柳:
“以為自己變成了小孩子
這種癡呆症
真可愛”
52
投稿作品裡還出現了一些新的視角
除了老人們對自己生活的自嘲詩詞
一些年輕人也發表了川柳作品:
“對無法入食的母親的假牙
父親總是
大驚小怪”
今天的日本,每四人中就有一名高齡老人,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8%。如何面對衰老並與之共處,是每個普通人都無法逃避的課題。
在這些饒有趣味的“銀髮川柳”裡,衰老拋棄了以往的宏大與沈重,變成了一件可以輕鬆調侃的生活日常。
讀完這些“川柳”,每天焦慮的你還會對生活恐懼嗎?
幽默與悲傷居然可以這樣搭在一起,有這樣心態的老爺爺老奶奶,一定會很平和幸福的吧?
而這些“段子”,彷彿也是在提醒我們:“我們是可以從生活中找到快樂和幸福的。”
✨✨✨✨✨
🎤11月29日 (日) 專題演講:
🎤當量子力學 遇到 康德、耶穌與佛陀
🎤主講人:《生命解碼》作者 林文欣 先生
📭報名表: https://reurl.cc/d58v62
🚂心靈成長叢書(中文書與電子書):
📘量子力學與混沌理論的人生十二堂課
📘 https://bit.ly/3f2Jtr1
📕生命解碼:啟航宇宙尋根之旅
📕 https://bit.ly/2XpGh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