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廢核大遊行🚶時代力量新竹市議員全員到齊💪
我人生第一次參加反核遊行是在 2000 年,當時我才 11 歲,跟著爸媽一起去的,根本還不知道核能是什麼。
對核能議題有比較深入的認識,是大學參與核電廠相關的參訪行程,一方面去拜訪了反核四自救會,了解當地社區的研究成果和想法。
另一方面,我們也進到核二廠,探究核電廠內的設備和防護措施,並計算電廠內的輻射劑量。
老實說,因為核四的不安全是不是台灣就要選擇完全不用核能?當時的我也不是很確定。
近幾年,空氣污染惡化,讓許多人反核的立場被動搖。擁核聲勢因此高漲,也在去年順勢通過「以核養綠」公投。
對許多人來說,支持核電就是減少空氣汙染,但這真的唯一的方法了嗎?
真的是在知道核電廠有台灣不可承受的意外風險,以及核廢料無法被妥善處理的問題,人民不得不的選擇了嗎?
我想不是的。
發展再生能源的過度能源,可以是天然氣。燃氣發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只有燃媒的 46 %,且所排放的化學物質 (PM 2.5) 甚至不到燃煤的百分之一。
如果能將佔台灣總發電量不到 10% 的核能,暫時用燃氣取代,同時間積極發展綠能,以台灣長遠的發展和兼顧世代正義的價值來看,才是對人民最好的選擇。
當然,過渡期間還是會有燃氣產生污染氣體的問題,這可以靠碳捕捉技術來盡量減少。比起無法被處理的萬年核廢料,對環境的影響反而比較小。
不過我也可以理解,如果就戰爭時期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維持一座核能機組能夠做緊急性發電,或許是有必要的,但不能持續將核能作為基載電力。
以核只會養核,因為依賴核電是絕對不可能促進綠能的發展,核能的短期利益太龐大了。核廢料、核電廠除役都是短期看不到危害,可以一拖再拖的事。
但未來的成本能夠以後再說嗎?我相信這絕對不是負責任的做法。就像退休金制度一樣,如果一直把問題丟給下一代,那破產只是遲早的事。
#告別核電 #綠能減媒 台灣才有未來。
#風雨無阻向前行
#廢核家園一定行
#亮點是閉眼的秘書長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