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9/11(星期五)
今日文才議員陪同林明溱縣長、原民局史強局長及縣府人員等至本鄉羅娜村視察「羅娜重劃區道路農路排水溝改善工程」
另馬文君立委服務處陳秘書、伍福明村長、鄉民代表烏瑪斯、鄉民代表松健福、鄉民代表吳世明等亦全程共同會勘並提出各項建言。
會勘結束,文才議員即陪同林縣長及史局長等前往部落文健站向各位長輩們親切問安與勉勵。
建言日文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書在日本🇯🇵專題 #出版社篇
🔑本週解鎖🔑
☀️6.出版社篇》透過更緊密的資訊交流,一同支持文學的未來:白水社編輯部杉本貴美代專訪➤➤https://bit.ly/3fO0btq
☀️7.出版社篇》本地線上調查:行銷日本遇見的難題➤➤https://bit.ly/3170hbI
☀️8.出版社篇》誤會啊,日本出版社不是你想的那樣➤➤https://bit.ly/2YYnKsU
搭乘時光機,回溯40年來台灣書在日本的發展歷史與現況,以及肩負台日語言與文化橋樑的譯者,本週解鎖 🇯🇵台書在日本|出版社篇 🇯🇵專訪在日本已有百年多歷史的出版社——白水社,並對台灣出版社進行線上調查,專訪熟知日本市場的出版人陳蕙慧,勾勒台書日譯的概況、產業鏈結及推展上的問題或礙障,發現台日雙方尚存有誤解,希望進一步釐清後,能更契合地連接。
白水社成立於1915年,初期多譯介法國文學,逐漸拓展至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近年來投注心力於台灣文學,出版有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甘耀明《殺鬼》、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等重要著作,本文專訪社內負責亞洲文學的編輯杉本貴美代,分享日本出版社對海外著作版權的經營、出版台灣文學的契機,並分析台灣書目前在日本出版市場的角色(或位置)、讀者的喜好與評價,以及對台灣書的未來想像、對台灣作家的期許與建言。
𝕆𝕟𝕝𝕚𝕟𝕖 ▌台書在日本|專題 ▌https://bit.ly/2BuKTeg
☀️1.現況篇》這些年,日本讀者看的台灣書➤➤https://reurl.cc/arDm73
☀️2.歷史篇》性別書寫與純文學,敲開日本書市窄門:橋本恭子、黃英哲專訪➤➤https://reurl.cc/Aqlm5p
☀️3.譯者篇》民主與女性議題超越日本,令人嚮往:三須祐介、倉本知明、及川茜專訪➤➤https://reurl.cc/nzM3ol
☀️4.譯者篇》全球文學研究趨緩,台灣文學在日的討論逆勢盛行:白水紀子專訪➤➤https://reurl.cc/b5oMro
☀️5.譯者篇》日文譯者與他/她的台灣作家們➤➤https://reurl.cc/3DQd3j
⏳7/6 正午解鎖⏳
🔒9.版權篇》類型是其次,共鳴才是重點:太台本屋的版權交易心得
🔒10.版權篇》台灣書籍打進日本書市的問題與現況:訪光磊國際
⏳7/13 正午解鎖⏳
🔒11.通路篇》在台灣的日本書店:訪紀伊國屋、淳久堂
🔒12.通路篇》在日本的台灣書店:訪誠品生活日本橋
🔒13.讀者篇》這些書改變了我對台灣的認識:6位日本讀者的讀後分享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建言日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為什麼荷蘭人的廁所生日會掛日曆?】
在荷蘭有趣的文化,荷蘭人的廁所內都放著一本生日日曆。研究荷蘭文化和傳統Irene Stengs博士介紹到,荷蘭人非常重視生日文化,這一點,在疫情期間,荷蘭國王、首相馬克·呂特都曾提到,「人們因為無法正常開展生日派對而痛苦不堪「,「即使是最盛大的國王節,民眾也只能在線上為國王慶生」。
最早有記載的生日來自於《聖經》,指的是埃及法老的生日,隨後注重享樂的羅馬人開始慶祝非名人的生日。追蹤親友生日的日曆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紀,而這種慶祝生日的習慣在二戰前就已經在荷蘭存在。由於生日慶祝活動的普及,人們對生日慶祝活動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且,隨著家庭規模的縮小,人們開始重視家庭以外的關係。現在,荷蘭人不僅需要記錄父母和孩子的生日,還需要記錄他們的同學和鄰居的生日。
另外,生日掛歷的大量生產如今也發展成為一種文創產品。保險公司和食品雜貨店經常印制生日曆當宣傳材料。如今,你可以找到適合各種口味的日曆,從自然風光到兒童卡通,應有盡有。
當然,在真正的荷蘭風格中,廁所掛歷既節儉又高效。不需要每年購買或更新新台歷。你只需重復使用現有的台歷,在台歷上添加新寶寶或新朋友的名字。而且,它也迎合了荷蘭人希望把所有的事情都整齊地放在日記本的願望。據荷蘭印刷公司Albelli的調查顯示,近一半的荷蘭家庭的廁所里都有一本生日掛歷,這使得它成為家中最小的房間內最受歡迎的裝飾品。
* 荷蘭水壩廣場大規模聚集反種族歧視示威人群,社交距離引擔憂。
當地時間6月1號下午,有數千名示威者前往阿姆斯特丹遊行,抗議警察的暴行和種族主義。在遊行期間,要保持一米半的社交距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荷蘭司法及公共安全大臣葛拉普厚斯Grapperhaus面對這種情況表示,「對於最近幾周遵守措施並且在這場危機中努力工作的所有人來說,這些行為令人痛苦。」
從現場圖片可以看到,由於組織者事先要求,所以抗議者們都帶著口罩。他們還向激進主義者指出必須保持距離,但是現實狀況並不允許這樣做。現場的警察也沒有因為違反社交規則而對示威者罰款。
在社群媒體上出現了批評阿姆斯特丹當局不干預的做法。市長Femke Halsema承認,投票率使她有所顧慮、不知所措。「我們唯一可以當場干預的方法是暴力。您必須用強硬的方式將數千名示威抗議暴力警察暴行的人帶出廣場。我認為這不是負責任的選擇。」
Halsema還表示,示威權是「一項巨大的財富」,示威自由不受諸如禁止集會之類的社交規則的約束,因為示威權已載入憲法。
荷蘭抗議活動的發起者納奧米·皮特(Naomie Pieter)事後坦言,並沒有預料到參加示威的人會那麼多。「我們原本希望有五十名抗議者,也許一百名抗議者。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感到震驚。」
儘管示威者彼此之間距離很近,但據皮特表示,示威進行得很順利,「能量很大。」
據組織者介紹,示威活動2日將在海牙和格羅寧根舉行,3日在鹿特丹舉行。市政當局對於公共秩序、人群下落以及公共衛生問題進行了討論。「我們希望我們能保證示威者的安全,而且還有示威的權利。」
* 阿姆斯特丹畫家創作的《超級護士》紅遍全世界
阿姆斯特丹畫家FAKE(原名Manuel Seikritt)正帶著他的作品《Super Nurse》(超級護士)周遊世界。這幅作品描繪了一個護士帶著超人口罩的形象,正符合當下支援醫護人員的浪潮。藝術鑒賞家也贊賞該畫作「有力地刻畫了這場疫情危機」。
FAKE是在觀看荷蘭首相呂特舉行的第一場關於疫情的電視演講時產生的創作靈感。「當呂特提到當下的情況非常嚴重,而護士們將衝上前線作戰時,我立即拿起電腦勾畫出了輪廓。就在這場演講過程中,《Super Nurse》產生了。」
創作完成後,FAKE就將畫作放上社交媒體Instagram。他選擇開放這幅畫的權限,這就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分享這幅畫,甚至可以將其掛在任何他們想掛的地方。
《Super Nurse》的社會反響十分熱烈。它不僅出現在美國報紙的頭版、阿姆斯特丹OLVG醫院的所有更衣室、倫敦繁華的商業街上,未來還將出現在紐約最大的醫院裡。
關於畫作中出現的護士形象,FAKE表示他並不是根據某位具體人物來進行創作,畫作中的護士代表的是所有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他想借此聲援所有的醫護。
* 荷蘭5.5%的獻血者已有新冠病毒抗體
荷蘭血庫對5月10日至20日之間捐贈了血漿或血液的7,000名志願者進行了第二次調查,結果顯示約有5.5%的荷蘭獻血者已經產生了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
荷蘭獻血機構Sanquin表示,自4月初進行首次調查以來,攜帶抗體的人群在緩慢增長中。在這之前,4月1日至8日血庫收到的捐贈中,研究員在大約3%的樣本中發現了抗體。
一方面,這項7000人的調查並不能自動得出整個荷蘭國民範圍內擁有抗體的結論,即5.5%的荷蘭人現在都擁有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另一方面,儘管這項研究為荷蘭的情況提供了有價值的指示,但獻血者年齡在18至79歲之間,並不代表整個人口。
* 【荷蘭封鎖政策進一步放鬆,但不歡迎英國、瑞典遊客】
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週三晚間對記者說,6月15日旅遊重新開始時,荷蘭將不歡迎來自英國和瑞典的遊客。此外,英國和瑞典仍被列入荷蘭遊客 "禁止入境的目的地名單",因為有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呂特表示:「英國人和瑞典人入境將接受兩周的檢疫。」
從6月15日開始,荷蘭人可以前往12個國家,包括德國、比利時、意大利、克羅地亞和荷蘭加勒比海島等。呂特表示,對來自荷蘭的人實行檢疫的國家如丹麥,也將繼續被列入應避免旅行的橙色名單,但丹麥遊客將被允許進入荷蘭。其他歐洲國家如西班牙和法國等,如果他們正式取消對來自荷蘭的遊客的限制,在未來也將被加入到國家名單中。
呂特告訴記者, 「我們這樣做不是針對誰」,歐盟以外的旅行限制仍將只在必要的行程基礎上進行,每個人在回國後都必須進行為期兩周的檢疫。首相強調,人們應該遵守他們所到訪的國家的規則,同時也要遵守荷蘭的規則。
* 【荷蘭政府智囊團建議解封後繼續在家工作以減少公共交通壓力】
荷蘭社會經濟理事會(SER)作為為荷蘭政府提供政策咨詢的智囊團,在當地時間週四建議政府多鼓勵人們外出選擇騎自行車和在家辦公,以防止在解封後因為大量出行而出現交通混亂的局面。
如果荷蘭暫時沒有爆發大規模的疫情,那麼很多封鎖期間的限制措施將在9月1日廢除。人們陸續復工,但公共交通系統按計劃只能恢復到之前40%至50%的乘坐率,這意味著公共交通系統會面臨很大壓力。
SER專門為冠狀病毒所設立的智囊團在5月11日成立,致力於尋找更有效分散車流,減少通勤時間的辦法,為優化交通秩序建言獻策。他們建議,如果一部分人可以選擇在家工作,那麼就可以分流早晚高峰人群,一定程度上減少交通壓力。
但根據早前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家辦公會拉大社會上的經濟差異,而且從長遠來看,工作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 【荷蘭醫生發現重症冠狀病毒感染者普遍缺少維生素K】
荷蘭奈梅亨Canisius Wilhelmina醫院的醫生Ton Dofferhoff近日發現,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體內的維生素K(即凝血維生素)含量普遍要比正常人低得多,他們有理由相信缺乏維生素K與病重程度存在一定的關係。
肺病學家Rob Janssen也支持Ton Dofferhoff醫生的觀點。他表示,維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凝固血液和保護肺中的彈性纖維。新冠肺炎會導致肺部大量發炎,破壞使我們呼吸的彈性纖維。如果缺乏能夠提供保護肺部的維生素K,那麼患重病的風險將增大。
相關研究人員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測驗,並研究給冠狀病毒患者補充維生素 K的方法。 如果維生素 k 可以幫助緩解症狀,那對患者將是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