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究竟是什麼
這一講不是要講經商,我們小小地梳理一個大大的話題:從經濟學角度看,人生應該追求什麼。
簡單地說,最值得追求的東西是「利潤」。
我不信你會不想要利潤。利潤是收入減去成本剩下的那一部分,是收穫比付出多出來的部分。利潤是正的,說明你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說明瞭社會對你的肯定。利潤要是負的,就說明你創造的價值配不上你的一番折騰。
但你要是細想,利潤是一個神秘的東西。
*
你必須直接去市場上買賣點什麼東西才談得上利潤。上班拿固定工資是沒有利潤的。哪怕你工資再高,那也只是你的勞動所得,都是根據你這個水平,你應該得的,是市場認為正好等於你的付出的回報 —— 這表現在你要是不上班就沒有收入。
而利潤則是「不該得」的東西,可以說是躺著賺的錢。這個性質曾經使得有些思想家認為拿利潤是不道德的。
馬克思譴責利潤。你開個工廠,買了機器和廠房,雇了工人,進了一批原材料,工人生產出產品,你把產品賣掉。然後你一算賬,賣產品的收入減去工人工資、機器廠房和原材料的花費,還多出來了一筆錢,這就是利潤。你欣然把這筆錢放入自己口袋。馬克思說且慢!工人累死累活工作才拿那麼一點工資,你幹什麼了就拿這麼多錢,你那叫剩餘價值!你無償佔有了別人創造的價值。
你當然不服氣。你說不是啊,我管理工人,我組織生產,我聯繫了進貨和銷售,我安排廠裡的大事小情,這怎麼不是創造價值呢?
馬克思會告訴你,你做的這些事兒的確也是勞動,你可以拿一份高工資,但你的工資不會像利潤那麼高。你完全可以雇一個職業經理人替你管理工廠。你把職業經理人的工資發了,還會剩下一筆錢,這筆錢才是真正的利潤。
這個計算讓馬克思深感憤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咱們還是單說資本主義這邊對此是怎麼想的。崇尚市場的經濟學家也算了這個賬,但結果是利潤好像不應該存在。
我們假設老張開工廠賺了一萬塊錢的「淨」利潤。這個是把老張本人付出的管理勞動該拿的那部分報酬去掉之後剩下的錢,是老張「躺賺」的錢。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市場上就應該出來一個老李:老李說既然是躺賺,我不用那麼高的利潤,我躺賺五千元就行,我願意把商品賣便宜點,給工人工資高點。那你說老張能幹過老李嗎?
你很容易想到老張繼續存在的理由。比如老張有資本而老李沒有。或者老張跟政府關係好,壟斷了這塊業務。或者老張掌握一個技術護城河,老李學不會。但是對經濟學家來說這些都不是本質問題:資本可以貸款,跟政府的關係可以用一個更好的條件重新談,技術可以請人研發。事實上,經濟學家的推理是,哪怕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老李,只要市場存在老李出現的可能性,老張就不敢壓榨太高的利潤,他必須用比較低的價格和比較高的工資預防老李的出現。
要這麼算的話,市場充分競爭的結果一定會把利潤變成 0。總會有一個老王出來,說我就當自己是個職業經理人跟大家交朋友算了,我拿個應得的工資就行,利潤我不要。
那真實世界里的利潤是從哪來的呢?當然市場不可能是充分競爭的,總會有些老張偶爾能享受到利潤……但市場力量應該讓利潤越來越薄才對。經濟學家必須找到一個產生利潤的過硬的機制,否則解釋不了為什麼總有人拿那麼高的利潤……甚至解釋不了為什麼有人願意開公司。
*
利潤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的解決,在經濟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1921年,美國經濟學家弗蘭克·奈特(Frank Knight, 1885-1972)出版了《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一書 [1],提出了一個傳世的洞見:利潤來自不確定性。
組織生產、採購和營銷、日常的管理,企業中一切常規的操作都可以由拿固定工資的人做,只有一件事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那就是風險決策。
比如說,為了在今年秋季上市一批新女裝,我們必須在夏天就定下來款式,備工備料,展開生產。可是秋天還沒到,現在誰也不知道到時候流行哪個款式,那我們生產什麼呢?這個決策,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出。為什麼?因為他是承擔決策風險的人。
如果你賭對了,秋季正好流行這款女裝,因為別的服裝廠沒生產只有你生產出來了,你就佔據了稀缺,你就可以要一個高價,利潤歸你。你要是賭錯了,到時候服裝賣不出去,工人和經理們還是會拿同樣的工資,損失也歸你。
生產、日常管理、冒險,是三種不同的能力。為什麼企業家要開公司?因為他敢冒險。為什麼工人和經理人選擇拿固定工資?因為他們不想冒險。
這個道理聽著挺簡單,但是其中有個大學問。奈特之前的經濟學家也想到了企業家承擔風險,但是他們沒搞清楚到底什麼是風險。
*
如果女裝只有比如粉色和綠色兩個選擇,而且你明確知道它們流行的可能性都是 50% —— 那這個風險其實不用企業家承擔。因為你可以買保險!概率已知的風險都是可以管理的。銀行可以給生產兩款女裝的工廠都提供貸款,到時候肯定一個賠錢一個賺錢,只要利息和保險合適,銀行和企業雙贏。有這個保險機制在,大家誰都不用冒險,可以各自拿一份固定工資,根本不需要企業家。
奈特的真正貢獻在於,他把風險給分成了兩種。
第一種就叫「風險(risk)」,但是特指那些已知概率大小的風險。這種可以用保險解決,不需要企業家。
第二種叫「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指那些無法評估概率大小,可能是從來沒出現過的新事物,甚至是現在人們根本無法想象的東西。這個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存在的理由,才是利潤的來源。
現代經濟學家把這個不確定性特別稱為「奈特不確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我們專欄講過 [2],統計學家有個更科學的說法。已知概率大小的,叫做「偶然不確定性(Aleatoric uncertainty)」, 也叫統計不確定性。不知道概率大小的,叫做「認知不確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也叫系統不確定性。前者發生的事情都是你事先能想到的,後者則是你想不到的。比如「黑天鵝」事件,就是一種認知不確定性。
你開一個賭場。賭場每天都在跟賭徒們賭博,但是因為輸贏的概率是固定的而且有利於你,所以你的日常經營本身並不是冒險。真正的冒險是要不要開這個賭場:你能預測客流量足夠讓你收回投資嗎?你能擺平當地黑社會嗎?你能確保政府發展博彩業的政策不會變嗎?這些事兒沒法計算概率。
搞定這些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該乾的事兒,也是企業家的回報所在。
流行趨勢通常不能用以往的經驗判斷。有個企業家認准了一個全新的款式,說我非得生產這個,銀行能給他擔保嗎?這個不確定性沒法系統化管理,他自己必須承擔 —— 這才是企業家存在的意義。你要是願意給這樣的項目投資、分擔不確定性 —— 而不是把錢交給銀行拿固定的利息 —— 你也是企業家。
要做服裝這一行的企業家,你肯定得對流行趨勢有個很好的感覺才行。不過企業家本人不一定非得特別懂女裝 —— 他完全可以請人來給他設計,只是設計師不承擔不確定性,人家拿固定的設計費,風險還是要由企業家承擔。
簡單說,企業家,是市場上的 player。他拒絕聽別人的安排,非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決定做什麼,然後他安排別人也按照這個想法去做,最後他獨自承擔後果。
*
奈特找到了公司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市場競爭再充分也不可能是絕對可預測的,未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需要企業家在各個方向上大膽探索。奈特後來成為經濟學的大宗師,他本人沒得過諾貝爾獎但是他有五個弟子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芝加哥學派」的祖師爺。
奈特之後,別的經濟學家又找到了公司存在的其他理由。比如科斯說公司減少了交易成本能起到協調作用。張五常說公司提供了合約。還有人說公司解決了監督、提供了資源獨特性……等等等 [3],但是奈特這個「不確定性」的說法,是最根本的。
如果從某一天開始,世界上再也沒有不確定性了,那麼市場的力量就會迅速把公司利潤變成 0:企業家就不需要存在,大家都應該拿固定工資。
其實現在企業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看街上那些餐館,開了關關了開,真正能長期賺錢的沒有幾家,可能大部分老闆都是賠錢。沒有稀缺是不可能賺到錢的,但是利潤只發生在你剛剛掌握某種稀缺、而別人還沒有跟上的那個時間段。別人跟上了,模仿了,你就必須再去尋找新的不確定性。
一切賺錢的生意都有不確定性。你把一大筆錢放銀行裡拿利息,那叫躺著花錢不叫躺著賺錢。哪怕是買幾套房子收租金,你都得面對房產市場的不確定性。
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利潤,也沒有真正躺著賺錢的企業家。
那你說平均而言,企業家的收益是正的還是負的呢?我到底該不該去做個企業家呢?沒有答案。有答案就不叫不確定性了。
*
不確定性都是從哪來的呢?一個有意思的不確定性是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在 2008 年的一次演講中說的 [4]。他說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之中,商業活動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體制的不確定性,政策的不確定性,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這體現在政府對資源的調配非常隨意。
張維迎當時說,正是這個不確定性加劇了中國的貧富差距。在中國市場化程度高,體制不確定性低的地區,比如浙江省,人們更富裕,收入差距反而更低:因為利潤分布更均勻。
這個規律是不確定性越大,利潤就越高 —— 企業家為利潤而奮鬥,但是市場看不見的手恰恰在降低總利潤。是那些看得見的手,提供了額外的不確定性,才給人帶來不合理的利潤。
那你說如果我們把體制給理順,讓競爭越來越公平,未來的不確定性會不會越來越少呢?不一定。
*
奈特列舉了不確定性的好幾種來源,比如未來人口的變化、資源的供給等等。其中我們現代人最關注的肯定是創新。創新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你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新技術出來,你也不知道一個新技術出來會不會被市場接受。一切創新都有強烈的冒險成分,關於這一點已經有太多經濟學家討論了。
而奈特更厲害的一個洞見,則是「價值」的不確定性。說白了就是人的慾望的不確定性,你不知道未來的人喜歡什麼。奈特 1924 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叫《經濟學中科學方法的局限性》,說經濟學不僅僅是什麼資源的有效調配,把一個什麼價值函數最大化的問題,因為人的價值觀是會變的 ——
「人生在根本上是對價值的探索,是努力發現新價值,而不是照著現有的價值觀把生產和享受最大化。」[5]
一百多年前整天坐馬車的人沒有想要一輛汽車。2006 年以前的人並不期待智能手機。今天的多數人不能理解馬斯克為什麼非得讓人去火星。人生的終極任務不是滿足某種價值,而是發現和創造新價值。
因為這個見識,奈特後來被認為是個道德哲學家,而不僅僅是個經濟學家。
也因為這一點,你不需要非得是個企業家,也不一定非得拿金錢利潤。藝術家、教育家、每個工人和管理者、包括每個消費者,都可以是價值的發現者和不確定性的製造者。
只要把周圍的世界往你想的那個方向上推動一小步,就算是你的成功。
注釋
[1] 弗蘭克·奈特,《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中文有郭武軍、劉亮翻譯版,華夏出版社 2013。
[2] 精英日課第三季,哪種不確定性?什麼黑天鵝?
[3] 關於公司為什麼存在的理論發展總結,可參考向松祚,《新經濟學》第二卷,新經濟範式。
[4] 張維迎的這次演講首次發表於《經濟觀察報》2008年1月20日,修改後的文章曾收入作者主編的《中國改革30年:10位經濟學家的思考》。
[5] Frank Knight (1924), "The limitations of scientific method in economics」, 原文是「Now this, we shall contend, is not very far; the scientific view of life is a limited and partial view; life is at bottom an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values, an attempt to discover values, 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of them to produce and enjoy them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extent. We strive to "know ourselves," to find out our real wants, more than to get what we want. This fact sets a first and most sweeping limitation to the conception of economics as a scienc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80的網紅玳瑚師父 Master Dai H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nglish version below) 在2018年,2月23日11點晚上,玳瑚師父帶領了弟子和讀者們向南無天公玉皇大天尊賀壽。 師父言:迷信,是當一個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拜什麼。 所以在拜祭任何神祇時,都要懂那尊神的來歷。 南無天公玉皇大天尊,簡稱天公或玉帝,乃三十三天的主人。所有地球...
弟子規解釋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首先在百度百科解釋人格魅力的意思:意思是一個人的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很吸引人的力量。
何謂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麼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徵的總和,也指個人的道德品質和人的能力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的資格。
在今天的社會裡一個人能夠受到別人的歡迎、容納,那麼他實際上就具備了人格魅力。不得不說,雖然都是人類,居然還有那麼多的不同,瞬間想到弟子規中的這幾句,同是人,類不齊。
成功的人一般都具有相似的特質,那麼人格魅力就是其中之一的特質,他們或許具有很強的溝通表達能力,再或是洞察他人心思的能力、能夠換位思考識大體顧大局。
不像普通的人們只會顧及自己眼前的小利,並且還經常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斤斤計較,這也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吧。
既然人人都想擁有這份人格魅力,那麼,我們又要如何做,才能打造屬於自己的神奇特質呢?
百度百科中介紹的內容很是詳細,在此我只做一些總結摘錄,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搜索查閱的哦。
培養方法:一,學會微笑;二,學會傾聽;三,選擇話題;四,注意細節;五,注意坐姿;六,注意目光;七,減少手勢;八,善於交流;九,善用表情;十,坦誠交往。
提升方法:
一,不要展示自己的消極情緒和極端想法,凡事都要沈穩面對。
二,認真的生活對身邊的一切都思考前因後果,不斷優化改善自己的做事方法 。
三,要擁有天不怕地不怕的膽識,相信自己就成功了一半。
四,凡事要以和為貴懂得分享奉獻,在金錢上要大方,學習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五,說到做到,真誠正直做事,誠信是開啟寶藏的鑰匙。
六,要充滿責任感,要有擔當的能力,遇到問題不是想著推卸和逃避責任,而是想著如何化解和解決。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弟子規解釋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嗨各位,今天跟大家解析一場家喻戶曉的格鬥比賽,那就是中國古拳法第二大代......不是,是中國古拳法第二代大弟子─何金銀VS空手道斷水流大師兄。
好的,相信不少人看到開頭,馬上就無法淡定了。因為這分明是電影「破壞之王」當中的惡搞橋段,莫非老ㄕ是要解析電影嗎?
錯了,我還真就是要解析電影中,周星馳與黎明......又說錯了,是周星馳與林國斌飾演的空手道大師兄對戰的第三回合。
表面上這只是無厘頭的胡鬧,但這當中可是暗藏玄機,就不賣弄關子,好好解釋一下這當中有什麼看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來段前情提要,這是一場歷經三回合的格鬥,中國古拳法使用心理戰術(外加金瓶梅以及魔鬼筋肉人在擂台下丟東西的奧援下),雖然頭頂中了一顆沒有毒的榴槤,但也K了大師兄好幾發拳腳,兩人基本上打了平手。
如此的局勢,對習練武術多年,而且綜合實力明顯佔上風的斷水流,自然是感到憤恨及焦慮,於是第三回合一開始,大師兄就展開積極的搶攻。
此時!
何金銀使出了鍛鍊一個月的絕招,也就是中國古拳法黃牌防守絕技─金蛇纏沾手!
(以下解說可以搭配連結影片觀看使用)
此後的局勢發展,雖然大師兄逐漸取得上風,但最終讓何金銀拖延完第三回合的時間。這時我要提出一個關鍵問題:「為何斷水流拿何金銀沒有辦法呢?」
大家可以透過影片連結仔細觀察,「金蛇纏沾手」是一門什麼樣的功夫?
首先,何金銀前兩個回合,他也是積極搶攻(有一幕,大師兄好不容易甩開何金銀,結果一回頭,何金銀又馬上凌空撲過來),一直在跟大師兄做近身纏鬥。
再來,何金銀的近身纏鬥,很少施展打擊技,大部分時刻選擇跟對手扭抱,並且將對手帶入地面,最經典的一幕,就是他幾下纏抱,就跟大師兄一起做出有傷風化的動作。
除了纏抱,何金銀有一次還直接對大師兄使出了抱腿摔,之後立刻騎在大師兄的背上,並用力扳住大師兄的雙腿往後折,疼的大師兄是不要不要的。(要說斷水流也是天生神力,在僅用臂力且是往後級打的狀態下,竟然還能把何金銀打到口吐鮮血,大家其實可以重建一下場景,如果你身處大師兄當時的動作,你的擊打基本上是很難有效果的。)
說到這,有些朋友大概了解到「金蛇纏沾手」是什麼樣的功夫,以現實層面解釋,它兼具「貼身抱摔」以及「地面技」。
還記得魔鬼筋肉人在地獄式死亡特訓前是怎麼告誡何金銀嗎?那就是:「阿銀,拳腳方面,無論你怎麼練都不是大師兄的對手......」
是呀,人家大師兄在精英中心已經透過海扁四位垃圾主將,顯示他在格鬥技上的碉堡級戰鬥力,所以何金銀要跟斷水流正面硬剛拚拳,那是絕對送死行為。
但這裡就要解釋「空手道」的武術本質,那就是:這是一項立技運動。
所謂「立技」,就是以站立狀態下進行競技格鬥,如果對手倒地,立技格鬥通常不會再做追擊,而是要讓雙方重新恢復站立狀態才能對打。
為了更有公信力以及認識空手道,我特別請教兩位習練過松濤流空手道的朋友(其中一位還有格鬥比賽經驗),詢問他們:「空手道有沒有地面技?或是對付地面技的方式?」
其中一位回答我:「雲手中有一些招式,大致上就是側躺在地上用側踢或旋踢,算是一種地面技。但說真的,空手道很少有地面技。」
另一位則回答:「跟地面有關的技巧(比如:打滾站起),主要都是防禦為主,目的是為了盡快回到站立狀態。」
從以上兩位所說的判斷,空手道不熟悉地面技而且對於地面技也比較少研究。
所以魔鬼筋肉人果斷地讓何金銀練金蛇纏沾手,而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對手拖入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局面,削弱對手的實力,並讓己方的實力獲得最大化的發揮。
從影片情節來看,斷水流真的被地面技給打矇了。
其中有一段,何金銀幾乎就是蹲在地上,大師兄先試一招旋踢踢空,何金銀就立刻衝進自己的攻擊範圍,對大師兄的下體施展連擊和頭槌,甚至還破壞大師兄重心,讓大師兄在此摔倒被固定下半身,然後遭到何金銀的一頓胖奏。
之所以會有以上情節,除了前面幾次吃鱉造成大師兄心態上的混亂,另一方面,何金銀的架式這麼低,這對平常習慣立技的空手道來說,也是較為少見的對戰場面,然後大師兄應該過往都是參加立技比賽,此時他竟沒選擇類似手刀(自上而下的攻擊)、下鞭腿(下盤對下盤的攻擊)等招數,反而是通常踢向上半身的旋踢,那當然就會吃鱉啦。
之前有介紹過,綜合格鬥的初期,巴西柔術的格雷西家族曾經擊敗眾多流派並至霸大多數的賽事,讓巴西柔術一時之間成為所向披靡的格鬥技。
之所以如此,就是當時大部分的格鬥技都以立技為主,對於地面技基本研究甚少。這時我想大家可能會提問:「為何以前大家部研究地面技呢?」
我一樣請教我詢問的空手道朋友,其中參加過格鬥比賽的朋友提到:
「立技比較靈活主動,可進可退,而地面技比較像是被動地設下局勢,將對方拖入自己擅長的戰場。還有,在一對多的情況下,使用地面技跟送頭沒啥區別,因為當你纏住一位對手時,可能其他對手就會趁機攻擊,到時自己可是沒有絲毫防禦能力。很多武術最初設立的目的,都有考慮到多對多、一對多的形勢,所以就不會特別想發展只適合一對一的地面技。」
而且地面技在一對一就沒有缺點嗎?答案是:當然有。
另一位朋友提到:
「要施展地面技,大多需要破壞敵人重心,那架式就要擺的比對方低(大家看破壞之王的對戰,前面我也提過何金銀的確擺出了較低的架式),所以你的頭就比較容易暴露在對手的攻擊範圍內。」(大家想想,在立技的狀態下,如果要攻擊頭部這個弱點,需要施展動作較大因此破綻露出時間較多並且也較耗體力的高踢腿,但如果對方主動把頭降低,那我可以使用側踢、旋踢,甚至連平常只能踢到下半身的前踢都能輕鬆攻擊到頭,換言之,擺低架勢其實也要付出相對應的風險。)
而前面那一位朋友提到:
「我遇到對手想對我施展地面技,我其實還是可以用一些方式閃避。以抱腿摔為例,當對手撲過來時,可以選擇後退,或是在對方下前抓腿時,將腿抽開並反壓在對方身上,通常這時裁判會認定攻擊失敗,而會將選手分開好讓雙方重啟攻擊。」
所以巴西柔術橫掃賽場的時間也只有在綜合格鬥的初期,後來的選手因為已經見過這種場面,在經過研究後,對於巴西柔術就不會那麼無解。
不過我們注意到,我朋友提到他面對地面技會後撤,或是爭取重新擺好架式。
這代表什麼意思?就是時間會被拖掉。
然後我們何金銀在該場賽事的目的,不是要贏,而只是打完比賽並且不要死呀!(我明明花全家財產買你被打死呀魂淡!)
所以這時我們就能了解電影中,為何有位武術評審會說:「何金銀戰術使用成功。」
這的戰術可不是第一二回合的心理戰術(說真的,要是播報員一直唸倚天屠龍記,或是第二回合後沒有廠商置入好像太陽那麼溫暖的位元堂養陰丸廣告,何金銀大概早就被打死了),指的是揚己之長攻敵之短,而斷水流大師兄的心理建設或是武術見識也實在是有點差,最終在陌生的情境下讓對手逃出生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啦,「破壞之王」其實真就只是個搞笑片,很多東西其實拍得很魔幻。(且先不提那朝無敵風火輪,大師兄在好幾次被地面技固定下竟然隨便滾一滾都能掙脫,合理解釋是何金銀功夫還沒練到家,不合理解釋就是......等一下,這部片還需要合理性嗎?)
本人也只是半認真半搞笑的,藉機說一些自己蒐集及研究武術上的心得。
但說真的,我認識不少武術相關人士,都說破壞之王對他們有相當的啟發......當然不是騙弟子捐錢給人人有功練,而是裡面很多人情事故是用非常笑鬧但高明的方式隱隱然呈現。
電影「寒戰」曾有這麼一段台詞:
「每一個機構,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學會它。
第二步,就是在這個遊戲裏面把線頭找出來,學會如何不去犯規,懂得如何線球裏面玩,這樣才能勉強保持性命。」
格鬥競技其實也就是種遊戲規則,如何了解遊戲的運作、如何了解自己以及對手的本質、如何在規則下營造出對我方最有利的局勢?武術格鬥如此,其實很多人事物也是如此不是嗎?
(當然如果你能像「少林足球」中的強雄一樣,有本事讓裁判、球證、旁證都成為自己的人,讓人沒法跟你鬥,那就另當別論了。)
說到底,我究竟要說啥呢?
我真正要說的是........
.
.
.
.
.
.
看這篇文章是不是花你很多時間?疫情這麼無聊,我還幫看官你消磨時間重溫經典,是不是應該謝謝我?
不過沒關係,我這個人一項淡泊名利,謝謝就免了。
記得要給個紅包呀。
#破壞之王
#金蛇纏沾手
#中國古拳法PK空手道
#靚女_如果疫情期間無聊可以來我家_我家的床又大又舒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eA99vO6oM
弟子規解釋 在 玳瑚師父 Master Dai H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English version below) 在2018年,2月23日11點晚上,玳瑚師父帶領了弟子和讀者們向南無天公玉皇大天尊賀壽。
師父言:迷信,是當一個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拜什麼。
所以在拜祭任何神祇時,都要懂那尊神的來歷。
南無天公玉皇大天尊,簡稱天公或玉帝,乃三十三天的主人。所有地球上的皇帝,皆由祂管轄。祂可以賜給人間,妳你想要的一切,無論是財富、樣貌、子嗣、事業、名氣、房產、婚姻、學歷,等等等。所以在天公的神牌,皆有這四字「天官賜福」。
今年焚化地點與去年的活動地點,有所不同。師父向出席者們說, 今天的地點比去年更佳。師父進而分析這地點主步步高升、貴人環繞、收入節節上升。
祭拜之前,師父講解了各種供品的殊勝寓意。期間,師父也訓了一位出席者所準備的供品少得可憐。師父向他解釋,就是因爲他前世累積的資糧太少,所以這一世所帶來的也不足。如果不趁早積福,將來必會沒有錢。
召請、起火後,眾人就開始焚化各自的供品。火勢非常地猛烈,師父說,他看到最初的火焰,是旋轉式,猶如龍飛鳳舞,這象徵南無天公玉皇大天尊真的有蒞臨加持大眾,眾人的供品也真的有送上去。
後來,師父將自己一部份的金紙分給那位出席者。出席者向師父道謝時,師父補上一席話:
「我給你,是希望將來你得到更多資糧後,你會給於你的父母,給於社會,甚至給於眾生。」
當晚,出席者們都學了很多上供的口訣,也因爲有玳瑚師父帶領,他們的願望必能達到天庭,而依個人的德行,有所實現。
去年隨師父一同拜祭的3位出席者,也各自進財及工作上有新轉機。
在活動接近尾聲時,師父看到有兩戶家庭正要在草地上起火焚化天公的供品。此時,師父問兩位男出席者,是否願意去行個善,提醒那兩戶家庭不要破壞公物,及傷害花草和微生物。
其中一位男出席者,問師父:「這樣會不會被打?」
師父笑答:「如果會,那我們先跑。」
兩位出席者還是上前,勸止那兩戶家庭切勿在草地上焚化,還指引他們何處有焚化爐。
師父稱讚他們做得好,並解釋,神明的品格在人之上,才叫神格。
在地上焚化,不祇添加清潔工人的工作,也違反了法律和大自然的規矩。
爲什麼有些人每年拜天公,卻不見得自身的情況改善?就是因爲德行不良。
上天有好生之德。祂又怎麼會喜歡看妳你去破壞大自然的生態,爲了讓祂取得祂的供養呢?
如果被他人勸止,不但沒有感恩,反而心中產生不悅,甚至要打人,那這樣的人,天官還會賜福嗎?
大家不妨用智慧去思考。
目睹一切的師姐,也稱讚那兩位男士:「你們這舉動,可能比你們焚化供品,還來得讓天公歡喜,而有功德。」
人的心要打開,心量越大,天公才能賜給妳你越大的福報。
.....................
http://www.masterdaihu.com
http://www.facebook.com/masterdaihu
弟子規解釋 在 弟子規完整篇帶譯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解釋】互相勸善,德才共修;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虧欠。 7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