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想一二
張忠謀
朋友買來紙筆硯台,請我題幾個字讓它掛在新居客廳補壁。這使我感到有些為難,因為我自知字寫的不好看,何況已經有很多年沒寫書法了。
朋友說:「怕什麼?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榮,我都不怕了,你怕什麼?」
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紙;磨墨,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
朋友說:「這是什麼意思?」
我說:「意思是說我字寫的不好你看到這幅字,請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
看到我玩笑的態度,朋友說:「講正經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俗
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占了決大部
份,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
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的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朋友聽了,非常歡喜,抱著「常想一二」回家了。
幾個月之後,他來探視我,又來向我求字,說是:「每天在辦公室勞累受氣,一回家之後看見那幅『常想一二』就很開心,但是牆壁太大,字顯得太小,你再寫幾個字吧!」對於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應,於是為
「常想一二」寫了下聯「不思八九」,上面又寫了「如意」的橫批,中間隨手畫一幅寫意的瓶花。
沒想到過幾個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報端,引起許多離奇的傳說與流言的困擾,朋友有一天打電話來,說他正坐在客廳我寫的字前面,他說:
「想不出什麼話來安慰你,唸你自己寫的字給你聽: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接到朋友的電話使我很感動,我常覺得在別人的喜慶
錦上添花容易,在別人的苦難裡雪中送炭卻很困難,那種比例,大約也是八九與一二之比。
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當然更甭說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不過,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後,在生活中大概都鍛鍊出寵辱不驚的本事,也不會
在乎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歷過生命的痛苦與挫折,也經驗了許多,情感的相逢與離散,慢慢的尋索出生命中積
極的、快樂的、正向的觀想,這種觀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觀想。
常想一二的觀想,乃在重重烏雲中尋覓一絲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滾滾紅塵中開啟一些寧靜的消息,乃是在瀕臨窒息時,有一次深長的呼吸。生
命已經夠苦了,如果我們把幾十年的不如意事總和起來,一定會使我們舉步惟艱。生活與感情陷入苦境,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如果連思想
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討苦吃、苦上加苦了。
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學會面對苦境的方法。我總是想:從前萬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樂,眼下的些許苦難自然能逆來順受了。
我從小喜歡閱讀大人物的傳記和回憶錄,慢慢歸納出一個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難的,他們的生命幾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的真實證言,但他們在面對苦難時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後他們超越苦難,苦難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養料,是為了他
們開啟蓮花所準備的。
使我深受感動的不是他們的苦難,因為苦難到處都有,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面對苦難時的堅持、樂觀、與勇氣。
原來如意或不如意,並不是決定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
原來,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台灣之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康健雜誌- 好文分享》張忠謀先生曾說,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 ... 的評價
- 關於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張忠謀的人生格言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 ... 的評價
- 關於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張忠謀的人生格言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 ... 的評價
- 關於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學習張忠謀董事長的智慧 的評價
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常想一二
張忠謀
朋友買來紙筆硯台,請我題幾個字讓它掛在新居客廳補壁。這使我感到有些為難,因為我自知字寫的不好看,何況已經有很多年沒寫書法了。
朋友說:「怕什麼?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榮,我都不怕了,你怕什麼?」
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紙;磨墨,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
朋友說:「這是什麼意思?」
我說:「意思是說我字寫的不好你看到這幅字,請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
看到我玩笑的態度,朋友說:「講正經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俗
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占了決大部
份,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
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的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朋友聽了,非常歡喜,抱著「常想一二」回家了。
幾個月之後,他來探視我,又來向我求字,說是:「每天在辦公室勞累受氣,一回家之後看見那幅『常想一二』就很開心,但是牆壁太大,字顯得太小,你再寫幾個字吧!」對於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應,於是為
「常想一二」寫了下聯「不思八九」,上面又寫了「如意」的橫批,中間隨手畫一幅寫意的瓶花。
沒想到過幾個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報端,引起許多離奇的傳說與流言的困擾,朋友有一天打電話來,說他正坐在客廳我寫的字前面,他說:
「想不出什麼話來安慰你,唸你自己寫的字給你聽: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接到朋友的電話使我很感動,我常覺得在別人的喜慶
錦上添花容易,在別人的苦難裡雪中送炭卻很困難,那種比例,大約也是八九與一二之比。
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當然更甭說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不過,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後,在生活中大概都鍛鍊出寵辱不驚的本事,也不會
在乎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歷過生命的痛苦與挫折,也經驗了許多,情感的相逢與離散,慢慢的尋索出生命中積
極的、快樂的、正向的觀想,這種觀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觀想。
常想一二的觀想,乃在重重烏雲中尋覓一絲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滾滾紅塵中開啟一些寧靜的消息,乃是在瀕臨窒息時,有一次深長的呼吸。生
命已經夠苦了,如果我們把幾十年的不如意事總和起來,一定會使我們舉步惟艱。生活與感情陷入苦境,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如果連思想
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討苦吃、苦上加苦了。
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學會面對苦境的方法。我總是想:從前萬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樂,眼下的些許苦難自然能逆來順受了。
我從小喜歡閱讀大人物的傳記和回憶錄,慢慢歸納出一個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難的,他們的生命幾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的真實證言,但他們在面對苦難時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後他們超越苦難,苦難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養料,是為了他
們開啟蓮花所準備的。
使我深受感動的不是他們的苦難,因為苦難到處都有,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面對苦難時的堅持、樂觀、與勇氣。
原來如意或不如意,並不是決定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
原來,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斷掀開天花板,跨出舒適圈你才能打開另一片視野!】
年末回顧2019年,重新回想你跟誰緊密合作?為何合作?結果如何?從中彼此得到了什麼?是經驗、是收成?無論如何都是人生互相真實又真切的一部份。
仔細回顧這一年,跟電信業、各大出版業、金融銀行業緊密合作外,最深的感受是跟12位各領域頂尖高手合作,以及在明年2020年,新簽了8位也是不同領域的知名業師。
算一算每一次的合作從確立到生成,平均都需要花4~5個月的時間,長久好的合作不像交朋友一樣,看對眼、喜歡的朋友順者則來、不順與不相投者遠離求去。更多時候,是一種不斷了解、進化、凝聚更多共識之外,從做事中取得信任,從激盪中看見彼此專業與成長。靠的不是自己一個人有多強多厲害、多大能耐,反而需要的是團隊的專業分工,授權執行各項需專業精耕的每一個環節,好讓我們的合作不僅可以順利運作,還可以不斷突破,超越過去,打開另一扇窗,迎接更好的無限可能!
如果你的團隊成員不在某些項目上比你更厲害,自己能力再強都沒用。這一年感謝我有一個20人的團隊,從影片拍攝製作、產品精準定位、行銷策劃、視覺設計、會員服務、平台技術,團隊做得比我更好,我早已投入這些事項甚少。多數時候,我做的事是不斷去連結不同領域高手中的高手,不同資源的彼此新局合作。默默做好自己的本份,不對外張揚炫耀自己一時的成績,久了自然會有成績與口碑。不如意低潮時,也學習渡過難關,學習與團隊共同解決問題。當高峰得意時,警醒自己不要自滿,隨時一個大浪來襲,戰艦不留神也會翻船。
如果你合作的人不夠頂尖、卓越,自己的水平早已侷限,進步空間有限。每日閱讀是為讓自己保持一顆學習的心,不斷向前。團隊各部門也組自己的讀書會,總有要閱讀的書擺在桌上,不斷求問的心,去精進自己負責的項目。因為,厲害的人總喜歡跟厲害的人一起合作,若自己不常倒空學習,容易自滿,很難讓更多厲害的人想跟你合作。
如果你要讓自己不斷蛻變、快速成長,就要讓跟你做事的人也變強,吸引真正厲害的與你一起共同成長!真正的高手總是不太出聲,高調的事總有人做,但低調做出大事者,反倒少言寡語。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是典型的例子。見過不少真正的企業家也是如此,永遠謙卑,哪怕遇到自己在行的事,還是用求教、傾聽的心,好奇的去了解。從提問看出一個人,對世界的好奇心,加以交流後,也才能感受的出對方的見識有多深多廣。
學習最怕是在舒適圈待久了,你習於自己的做事方式,這種做事方式因為有經驗可循,看似有效,其實早已碰到天花板。如不走出圈子、跨出舒適圈,放下身段探求新的可能,久了很可能再也走不出來。井底之蛙,之所以覺得自己很大、很強,因為在井中已久,外面世界很大,都跟他無關。因為習慣直視那唯一的井口,以為就是全部,卻早已失去了對外真實的感知能力,只能自處窩在熟悉的舒適圈。沒人點醒,沒有足夠的自覺,很容易就此陷入自滿與自居裏頭,無法掙脫。
每一次跨界跟不同領域高手交流是一種增廣見聞的方法。平日的閱讀則是另一種知識養份的積累。如要尋求更好的自己,你還要不斷掀開天花板,跨出舒適圈才能打開另一片視野!
回顧2019年12月25日紀錄 By Jerry
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學習張忠謀董事長的智慧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原來,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學習 張忠謀 董事長的智慧,一生受用無窮。 人生 小品 ... ... <看更多>
張忠謀 人生 不如意 在 康健雜誌- 好文分享》張忠謀先生曾說,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 ... 的推薦與評價
好文分享》張忠謀先生曾說,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那麼,我們就應該要常看所擁有如意的「十之一二」,因為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