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個演員很久了
我以為是他年紀很大,今天才知道其實是他出道的算早,而且當時我很小;只是遺憾的是,我是經過不幸的消息才知道他只比我那過去的爸大了幾歲而已。
以前不覺得他有多精湛,因為他一直都具有這樣的水準,看著他長大、看著他始終如一的演技;到我年紀漸長後,看著眼下一堆亂七八糟的演員拿演員獎,再回頭看著一路以來的龍劭華先生,原來早就跟金士傑、太保、陳淑芳、李立群、張晨光、寇世勳這個等級的演員一樣早熬成了眼神盼顧、眉角挑動、轉身背影都是戲的老戲骨國寶。
晚上七點,看著人家截圖的快訊,念了之後家人震驚不已,我也覺得大概是甚麼假消息,或是甚麼拍戲宣傳的噱頭(沒辦法,現在媒體太會下垃圾標題引人注意了),未曾想兩個小時後死訊便確定了。
#我的童年又跟著死去了一塊
我平常沒有留意他的動態,但我習慣有他三不五時的消息,所以我沒有想過有一天沒有他的台灣演藝圈是什麼樣,這種感覺就像是當年麥克傑克森、柯比布萊恩過世的消息一樣讓我不解。
又像是我爸。每次回台北都會看到他在門前坐著想事情跟抽菸,跟他不算親近的我還是會很習慣的叫一聲"爸",然後看著他連眼睛都不看我一眼的"嗯"了一聲算是回應,之後等他抽完菸進來才會開始跟我有一搭沒一搭的講話。
這種模式幾十年如常上演,我也不會太在意並且很習慣這種事一再重複;直到他去年過世後,某天我再回到萬華家,門前沒有那個人影,我愣了一下,才真的意識到這個人已經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了.......而且不是那種前女友分手後再也不通音訊,好好地活在其他地方的那種消失............是真的消失了的那種"消失",你不管到哪裡都不會再見到他的音容相貌的那種"消失"。
龍劭華(又或是 麥克、柯比)的猝逝,讓我有差不多的異樣感覺。
對我來說,都是生活中不大會出現,但偶爾還是會聽到若干消息的人;有一天他不見了,心理面還是會覺得他應該還在某處活動著,只是自己沒聽到他的消息罷了。(所以很多人覺得李小龍沒死、張國榮沒死、黃鴻升沒死之類的.........)
今天龍劭華走了,叫我有點鼻酸,因為他是我童年陪著大人看連續劇時很常看見的演員;漸長後,開始意識到演技大概是怎麼一回事的我,也才開始領略了他的藝業後,竟聽聞噩耗至斯........
這不啻是台灣演藝圈的重大損失,因為就算以男性平均壽命80來算,至少也還能再貢獻七八個經典作品的。
但這也一再提醒我們一件事 : 沒有什麼人事物是會在原地等你,永遠不動的等待著。
棺材是裝死人,不是裝老人的。當我去年還在元培念書時,班上一個小女生的過世,也不過就是比我爸晚七八天而已;但差別是一個63歲,一個年方19。
該做的就去做,該說的就去說;值得的就挽回,不值得的就放下後往前走。
年輕覺得很有意思的話,大一點覺得是聽多了的廢話,再長一點回頭才知道那是真理;當真"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
在台灣,有名的人走了以後,很常見的情況就是新聞會炸上很長一陣子;去年小鬼死訊後,炸了兩三個月.........
或許是現在新聞正盛,又或是演算法帶著我看到這個新聞,我覺得這則新聞不錯。
簡單扼要的介紹了龍劭華的一生,也不因此隱瞞或砌詞美言,中肯的簡述了這位戲精的一生經歷,還有其一語成讖的巧合與視演藝為終生事業的豪情。
上一篇文章我才說過"獵犬終須山中喪,將軍難逃陣前亡"這個古諺;今日便看見龍劭華先生過世在拍攝八點檔的民宿中。回想龍大哥生前說"自己要拍到不能動為止",我想他是求仁得仁、得償所望了。
對我來說,他的遺憾是沒能留下更多更棒的作品;但還好他沒有留下影帝未得的遺憾,而我認為他值得很多影帝頭銜的肯定。
我不想要以"一路好走"作為文章結尾,因為我想趕快洗澡睡覺去,然後早上起來發現這又是八點檔劇組一次惡劣的宣傳噱頭、媒體記者下標題騙人的日常卑劣手段。
我希望明天打開臉書是龍大哥笑著駁斥媒體的說法,告訴大家他很好,要大家準時收看他的新作品;然後我對這些惡意玩笑罵完便算、一笑置之。
都去睡吧,睡醒了,龍大哥就會帶著依舊爽朗的笑容,笑罵這個荒唐的媒體生態,然後三不五時的看到他依然很厲害的作品。
都去睡吧...........
張晨光新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拍戲最痛快的事
就是碰到硬底子的演員
2015年老天眷顧我
讓我遇見第一次要做製作人
也是我一直以來很喜歡的演員張晨光
他想做一部中年男同志(張晨光飾演)
愛上雙性戀(林煒飾演),
卻在對方離世之後
在療傷的旅行中
遇見對方的妻子(張鳳書飾演)
這部名為「願望清單」的電視電影
如片名的想像
是藉由一場旅行
一張清單
彌補或完成彼此的願望
對方的妻子從來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雙性戀
命運總是這麼巧妙
妻子遇見了張晨光
旅行中相遇的人
總會有一種可以說出自己一輩子秘密的勇氣
因為可能旅行之後
就再也不會碰面了
編劇很巧妙地藉由這場旅行
想完成這三個主角的願望
更甚至
讓女主角的工作背景設定為律師
這讓旅行之後
不小心揭穿的事實
讓女主角想藉由法律
拿回自己失去愛的證明
於是那場旅行
變成了一場場證據
我看到劇本的時候
驚訝每一場的牽引
那一年同志婚姻還在街頭爭取
劇中除了同志還有雙性戀的描述
但當我跟演員們互動一天天演出之後
這三個
甚至說
連特別來客串律師的明道
都為這三個相愛的人
居然要用證據
來證明自己愛過
感到萬分不捨
於是從開拍的第一天
我就感受到
我們四個演員
想藉由完全進入角色之後
看看導演能不能在客觀又旁觀的角度下
與他們四個即興出一個
彌補這個不捨的戲
我們還是想加一場戲
可是
這場戲又不能有太多台詞
因為有時間長度的限制
就在快要殺青的前兩天
我們終於坐下來談
想給飾演的每一個角色
一個出口
你或許不知道
其實一部戲快殺青的前三天
是導演組最慌張的三天
除了要確認還沒拍的場次是否可以順利拍完
還要面對已經拍完的戲
有再也不能回頭修改的最後確認
坐下來談的這刻
是其中一個咖啡廳的主場景轉場打燈的時候
因為在拍完下一場
這個主場景就要還給屋主
並且拆掉所有陳設
我在大家人來人往的工作中
跟光哥還有林煒哥說:
可能
我自己經歷過父親的死亡
即便我知道
他是在夢中有尊嚴地離去
但面對總是沒有見到「最後一面」的我
一直是一個遺憾
我總在想
我最後一次離開病房
跟他說再見的時候
我有好好的跟他道別嗎?
我那時是什麼表情?
有在離開時
讓爸爸放心嗎?
如果讓我能夠重新面對
那就是我跟爸爸最後一次見面
我要好好的跟他說什麼?
光哥、林煒哥
我想
好好跟他說一聲
「再見」
所以
這場戲
只有一句台詞
就是
「再見」
我讓你在這個你跟他的咖啡廳
在你的幻覺下重逢林煒哥
可以的話
希望你們就用「再見」這句話去即興
然後
我們不要超過三句話
好嗎?
我們三個沒有多說什麼
因為光哥跟林煒哥
已經進入角色當中
當兩台攝影機同時鎖定光哥跟林煒哥之後
我們整組的人
都在面對這場沒有劇本沒有排練的即興演出
而我坐在監視器前
默默地為這兩演員祝福
我相信他們的生命經驗
可以為這句「再見」
有一個歷練的出口
果然
當光哥看見林煒哥時
他並沒有任何激動
很簡單的說了一句:「是你?」
然後
兩人有了很淡的微笑
但你知道
他們真的好想再說更多的同時
林煒哥迸出那句:「我欠你一句:再見!」
他的眼淚就跟再見兩個字與面頰上的微笑緩緩流下
光哥懂那句再見對一個中年喪偶的男同志
可能比「結婚證書」更重要
更或者
我從他看著林煒笑的表情然後他也跟著笑的表情知道
可能
那些也都不重要了
然後光哥吐出了一句話
而之後
我們也知道
那就是這場戲的最後一句話:
會再見的!
然後光哥的淚就跟林煒哥的淚
或者
更該說是微笑
完成了這張屬於他們倆的「願望清單」
我最近老想起這場戲
或許
是我太思念4月23日那天離開我的順順
因為到她離開生命的那天
她身上的晶片
依然不是屬於我的
是那個讓她不斷錯誤就診
而以愛心之名
到處跟人募款的協會理事長的名下
但我已經根本不在乎那個晶片
我知道
是我跟順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
相擁在懷裡
甚至
好好說了聲再見
以及
我也相信
一定會再見的這個邏輯
分享給你
#願望清單
#張晨光
#林煒
#李鼎的狗順順
張晨光新戲 在 微博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晚節不保,不如晚年吃飽」
#張晨光 看來已經走出風波了呢😚😚
張晨光新戲 在 張晨光影迷會全球站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張晨光 影迷會全球站, profile picture. Log In. or. Create New Account. 張晨光影迷會全球站, profile picture ... 順便和你們說說我們的新戲, 「神將少女-八家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