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心靈
■ 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
我們總以為不嚴重的人際問題能讓我們變得堅強,不,是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堅強了,但有時還是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心灰意冷。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大抵都是如此,人際關係是考驗我們成熟和堅強程度的最佳試鍊。如果我們都能像孤島一樣獨自生存,就沒有必要變成熟,也不必煩惱如何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強。
但是,因為我們需要與他人一起生活,所以我們不得不學習變得更有智慧,否則會很痛苦。因此,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也說過:「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源於自己的煩惱,比如內心的煩惱是不存在的,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煩惱,必然有他人的影子。」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
我在面對衝突時尤其脆弱,即使我不是當事者,只是旁觀者,也容易感到害怕。雖然經歷過許多事件後,我自認得到了足夠的訓練,但如果處在衝突的狀態中,我的心臟仍會砰砰直跳,並驚慌失措。看著這樣的自己,我明白:「啊,我還差得遠呢!」
大家在與他人的關係中也會存在特別脆弱的部分,比如,無法忍受自尊心被他人傷害、因為不能忍受無禮的人而憤怒,導致衝突變大,或因為內向,所以站在群眾面前就會很痛苦等等。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個性而有各種各樣的苦衷。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習慣這些呢?
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變得完美。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們也會吵架,並因為人際關係而受傷,或許我們一輩子都會因此而煩惱。無論我們多麼成熟且堅強,遇到問題時仍會痛苦,所以我們只能盡力尋找避免痛苦的方式。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逐漸了解如何避開最糟的情況,也愈來愈知道該如何明智地應對。有些方法對於在人際關係中守護自己的心特別有幫助,現在我想談談其中幾個。
(1)不要浪費力氣證明自己是對的
認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是驅使人行動和成長的原動力。孩子們為了得到父母或老師的認可不斷努力並逐漸成長,成人們則為了獲得能在社會中生存的能力而付出努力。在親近的朋友和夫妻之間,如果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認可,也容易產生失望的情緒。但也正是這種「認同需求」引起許多人際問題,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變得很脆弱。
反向思考後會發現,我們只要能從「認同需求」中獲得自由,就能活得更開心。被他人眼光所綁架的人,會強迫自己把心思花在許多不必要的事物上,當我們的認同取決於他人時,我們就無法自己掌控,結果就是再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饋。
尤其韓國是特別喜歡批評的社會。看著最近的新聞報導,我有時會覺得,別說認可和支持了,只要不挨罵就萬幸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人在匿名的保護傘下說出許多可怕的話。另外,我們藉由手機聊天工具不斷與人接觸,所以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接受他人的評論。我們在學校學習國文、英文和數學,但卻沒有學到智慧溝通的方法。在職場,甚至家人之間也經常互相批評。愈是親近的人,說話愈尖酸,愈讓人感到痛苦。我們會覺得對方似乎完全不了解自己,因而傷心且委屈。這樣的情緒讓我們很容易崩潰,任何人都一樣。
但是,說話傷人的人,內心往往有著傷痛。無論他們多努力希望獲得認可,也不會有太大收穫。因此,守護自己的方法不是費盡心思證明自己是對的,不是將精力放在強調「那個人是錯的,我是對的」上,相反地,應該把焦點轉到自己身上,了解自己為什麼這麼傷心。這樣就能看到隱藏在這些情緒後的認同需求,並且能了解到「啊,我是因為想得到認可才這樣啊!」、「原來那個人不知道我的真心,所以我才會傷心。」這樣一來,我們反而會減少向外尋求認同,也能節省心力,因為我們已經了解自己了。
請記住,不要因為尋求他人認同而浪費力氣,甚至失去自己。如果是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問題,他人不認同也沒關係,乾脆讓自己挨罵也是一種方法。若我們可以相信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即使沒有他人的支持,也完全沒問題。就算他人不認同,你所做的事依然是正確的。別人詆毀、討厭自己,或者嫉妒自己,事後回過頭去看,往往會發現那對我們的人生並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是為了討好別人,或者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才會消耗過多的能量,因為這讓我們將生活的主控權放在他人手上,容易讓我們迷失方向。我想大家應該都不希望因為執著於他人的認同,而讓自己的人生朝不願意的方向發展。
「你正確不是因為別人認同你,而是你實際做的事及其理由是健全的。」
─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2)覺察比較的情緒
不是別人折磨自己,而是自己折磨自己的情況之一就是自卑感。因為未達到他人決定的標準而感到自己不足,這就是自卑感。自卑感需要有比較對象才會產生。我也會不知不覺把自己與他人比較,並因此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是你知道,其實自卑感和優越感沒有分別嗎?在佛教心理學中,比較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統稱為「傲慢」。通常我們會認為感到優越是傲慢,但事實並非如此。優越感、自卑感,甚至認為自己和別人是同一等級的心態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
將其他個體與自己比較,並感到痛苦的生物只有人類。田裡的花也是照著自己的步調開花,不會和別的花比較。請想想看,看著梔子花盛開的杜鵑花,會因為自己不開花而傷心嗎?花朵們都是依據季節開花和凋謝,不會費盡心力模仿其他的花,也不會因為長得比別的花好而驕傲。在這方面,人類也許比花更脆弱。
但是,如何消除這種自然而然比較的心態呢?持續研究佛教冥想的美國第一代冥想領袖約瑟‧戈爾斯坦(Joseph Goldstein)是這麼說的:每當產生比較之心時,只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也就是說,當傲慢的心態出現時,沒有必要灰心喪氣,也不必責備自己或感到驚訝。只要對自己說:「啊!這個情緒又來了。」並接受它,同時了解這只是暫時而非固定不變的心態,如此一來,這種情緒就會自然消失。
我之所以認同將比較的心稱為傲慢的心,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源於「我們自認為了解那些我們其實不了解的東西」。只看到他人的某一面,便與自己進行比較,其實這也是誤以為了解他人的傲慢態度。複雜的人類,能讓我們像用尺衡量東西一樣簡單地分析並比較嗎?
然而,這樣的錯誤卻以各種面貌蔓延。父母以生下孩子為由,介入子女的生活,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為止,並認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子女最好。不只如此,好朋友、戀人或夫妻之間也會輕易定義對方「是某種人」,並以此作為指責的工具,甚至彼此詆毀。
但是,我們究竟為何能輕易說出「了解」誰呢?我們連自己也不了解,卻認為自己很了解別人,這實在太荒謬了。
「因此要反覆告訴自己:『我不了解任何人。』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間都應該要互相提醒。我們所知道的只有自己並不了解對方(……)因為不了解,所以需要對方說明,並像初次見面一樣傾聽對方。如果不打破『了解』的信念,並反覆提醒自己不了解對方,就無法逃出這個地獄。」
─李允珠,《忍耐自己的時間》(나를 견디는 시간)
正如李允珠作家所說的,我們所了解的只有我們並不了解任何人(家人、朋友、戀人)。
(3)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
因為自以為了解他人而產生的常見錯誤,就是輕易侵犯他人的領域。所以人際關係中,需記住的第三點就是「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我們必須記住對方是對方,我是我。
無法區分他人和我的界線會引起兩大問題。一是依賴,因為無法確信自己做的選擇是否正確,所以總是依賴父母或朋友的意見。為了安心,總是希望別人陪在身邊,如果不能如願以償,就會把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這相當於把自己生活的自主權讓給了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另一個問題是干涉。就像父母希望操控子女的人生一樣,介入他人的人生。這是家人之間經常發生的情況,也很常發生在朋友、同事或戀人之間。因為愈親近愈容易越界,也愈容易讓人相信自己能改變對方。
干涉並不只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對方身上,也包含為了幫助家人、朋友或同事,過度消耗自己的心神。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因為覺得失業的兒子很可憐,所以繼續提供經濟援助,母親很容易覺得這是「為了兒子好」,但其實也有可能只是為了不讓自己覺得不舒服,所以持續提供兒子經濟支援。母親的支援會不會反而使兒子失去立足的機會?會不會因為這樣,兒子反而無法下定決心獨立呢?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
很多人總是以「因為愛你」為由幫助他人,卻拖延了那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自立」。那真的是愛嗎?
因此,我們有必要區分「為了他人」介入某件事,是真的為了那個人,還是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我們應明確區分他人和自己的界限。尤其是因為東方集體主義文化的特性,讓我們從小就生活在不區分界線的家庭環境中,這也讓我們在這方面經常感到疑惑。每個人的界線都截然不同,所以更容易無意中犯錯,並產生衝突。我們應該如何分清楚界線,並互不侵犯呢?
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的阿德勒,也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因此,阿德勒強調「課題分離」。就是要將他人的課題與自己的課題的分離。他告訴我們明確且簡單的區分標準。那就是,思考誰最終會面對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
面對成績或前途問題後果的是子女本人,如果失業的兒子不求職,其結果應由本人負責,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代替另一個人生活,所以能負責選擇結果的人只有當事者一個人。我負責我的生活,你負責你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的課題推給別人,也不要把別人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再親近的人對自己指手畫腳,也不能被對方動搖。我們人生的決定權在自己身上。
到目前為止介紹的三種方法都不是容易實踐的方法。但如果對這三點掉以輕心,不僅心靈會受到威脅,甚至會失去自己生命方向的鑰匙。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自己的心,就像是自己堅強地主導自己的生活一樣。如何?這三點是不是值得一試呢?以下提供在實踐過程中能給予勇氣的短祈禱文來幫助大家。
「我做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
我不是為了符合你的期待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也不是為了我才存在於這個世界。
你就是你,我是我。
如果我們的心偶然相合,那是美好的事,
若不是如此,那不是沒辦法的事嗎?」
─弗雷德里克.皮爾斯(Friedrich Salomon Perls)
.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快樂會消逝,情緒也會過去,你需要的是奪回心靈方向盤,照顧脆弱的心
내 마음을 돌보는 시간: 연약한 마음을 단단하게 지켜내는 셀프 심리학
.
作者:金慧伶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5)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在人我關係中,要能守護自己的心,對我來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交友簡單,減少不必要的互動。這包括社群網站上面的朋友,還有我們選擇關注的對象。
還有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這要刻意排時間給自己,而不是有了空閒時間再說。照顧自己的心靈是責無旁貸,可是多少人不願意對自己好好負責。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可愛的書,持守內心,減少無謂地向外追逐!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80的網紅BonTime Bonn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影片中製作的手寫字體 在這裏跟大家分享~ 有下載的記得到留言區跟我說一聲!☺️ 或者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我~ 免費字體下載 ▸▸ https://www.buymeacoffee.com/bontime/n-a-484886 記得訂閱我♡ YT → https://www.youtube.c...
強加 英文 在 厚片公主雙打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厚片媽咪碎碎唸🗣#孩子的翅膀
先提醒大家超便宜兒童雨具開團中,真的不買爆對不起自己😂
🛒這裡選購👉🏻 https://gbf.tw/pcsoo
話說我們幼兒園變為準公共幼兒園,
省下了不少錢,
學校提供了一些自費才藝課給我們自由參加,
有英文、珠算、舞蹈、跆拳道、美術等5種,
原本想著讓雙寶選英文跟珠算或跆拳道,
後來想說跟他們溝通看看,
讓他們選擇有興趣的,
找了時間跟他們聊聊天,
結果他們非常熱切的想上英文跟美術🎨
其他都沒有興趣😔
不諱言的,
我個人覺得學美術感覺有點浪費錢,
畢竟我們在家也常常畫畫、手作等,
好像也不需要特別花錢學,
幾經溝通及考量下,
我還是尊重雙寶的選擇而幫他們報名了英文及美術。
上禮拜開始到現在,
雙寶遇到第1次美術課與2次的英文課,
每天放學都眼睛發亮的主動跟我分享他們上課的內容,
Mini還很喜歡烙新學的英文單字,
例如:媽咪,我今天想穿裙子耶,
裙子就是「skirt」噢你知道嗎?🤷🏼♀️
要知道,之前跟他們聊天,
請雙寶分享幼兒園生活,
他們很常都回「不知道」耶!
其實這是我所不能預想到的,
看著他們閃閃發亮的眼神,
也很慶幸我最終是選他們所選。
我們常常因為很多「自己」的原因,
限制了孩子無限多的可能,
希望孩子「聽話」、「守規矩」,
然而所謂的「聽話」定義是什麼呢?
我們賦予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東西要求他一定要遵守就是聽話嗎?
久而久之,
會不會讓孩子失去了思考與想像能力與創造力?
#你剪斷了孩子的翅膀卻抱怨他不會飛翔
這句話我是從網路上看到的,
覺得很發人深省,
我可能覺得學美術浪費錢💸,
但誰又知道雙寶不會成為下一個畢卡索呢😉
(雖然Cooper目前志願是當公車司機啦🤪)
——————————————————————
🔥超便宜又好看的兒童雨具、遮陽帽開團中,滿999還免運,快揪親朋好友一起買起來👉🏻 https://gbf.tw/pcsoo
強加 英文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朋友跟我們分享
Cody的英文能力很不錯
最近也發現他懂的英文單字越來越多
可能是因為他平常就很愛看國外的兒童影片
對於英文也不會排斥
我們也怕說如果之後開始上制式的英語課
會不會一下難以適應反而開始怕學英文
我們一直希望讓他們先感到興趣後,慢慢找到學英文的成就感
之後自然就會很快的成長
最近我們試上Ariel老師的統感英文課
真的好有趣,全家人一起玩得好開心
一開始自己是有點排斥讓這麼小的小朋友嘗試線上課程的
但體驗後才發現雖然是線上課程,但互動性還是很強
加上教具超好玩,孩子們還會一發不可收拾一直拉著我們陪他們玩
生鮮時書跟鹿學Deer Kids合作推出英文感官遊戲線上課程
它是透過五官的感受,讓孩子們可以更深刻的記憶
讓孩子自己動手摸摸看,聽聽看,親眼看到物品的模樣
像是看到雪地,聽到snow,摸到白雪,就可以更深刻記憶
可以幫助發展孩子五感統合跟認知能力
由知名的幼兒英語教師Ariel老師帶領孩子們
透過原創的英語故事搭配老師生動風趣的聲調
讓孩子們可以沒有負擔的學習英文
課程搭配的感官盆場景很輕鬆就可以搭建
而且用的都是豆子、米、植物和木材等材料
不但可以重複使用又天然環保
平常沒有上課的時候,也可以當作遊戲盆給孩子玩
或是佈置好放在家裡當裝飾品也很可愛😍
現在Ariel老師的課程有募資期間優惠
首次註冊網站會員還可以折扣50元
用我們的專屬折扣碼還可以再折200元
募資結束後就會恢復原價囉
心動的朋友們可以點下面連結購買唷
🦌 課程購買連結:[https://bit.ly/3yXuXub](https://bit.ly/3yXuXub)
🦌 專屬折扣碼:DOREMI04
生鮮時書
#感官發展遊戲 #英文故事DOREMI #鹿學Deerkids
強加 英文 在 BonTime Bonni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影片中製作的手寫字體
在這裏跟大家分享~
有下載的記得到留言區跟我說一聲!☺️
或者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我~
免費字體下載 ▸▸ https://www.buymeacoffee.com/bontime/n-a-484886
記得訂閱我♡
YT → https://www.youtube.com/bontime
LBRY → http://bit.ly/3oYc8St
每週三、六 定期更新
(香港11:00PM 溫哥華7:00AM)
#字體 #howto #bontime
?????? ??
Business I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ot.bonn.time/
BLOG ▸▸ https://medium.com/bontime
PODCAST ▸▸ https://anchor.fm/bonnie-bontime
???ℂ??ℕ?
KOBO ▸▸ https://share.kobo.com/x/Khcd25
按連結領$5優惠卷
GastonLuga ▸▸ https://gastonluga.com/hk/
輸入 “GLbon”可享9折
The Qi floral tea ▸▸ http://i.refs.cc/WWQ5ZQzc
按連結領$10優惠卷
Career Foundry ▸▸ http://bit.ly/3sbCMcK
按連結可享95折
????ℂ? ▸▸ http://bit.ly/3bnVHe3
此影片為非商業合作影片 ♡ 說明欄裡包含分潤連結☺︎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 感受 都不一樣 歡迎大家留下自己的意見☺︎
☆但是 請互相尊重 不要強加意見感受到其他人身上☆
因為我們都是獨一無二 有著不同喜好的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N2cC8qKhbA/hqdefault.jpg)
強加 英文 在 BonTime Bonni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0天看完一本書
在Youtube搜尋完全是不值一提的一件事
因為很多人都是一天完成一本的挑戰
或者三十天完成三十本書
不過 對於我 永遠看不完一本英文書的人
是很大的挑戰
一開始簡直是要用100%的意志力去拿起書
不過讀完這本書之後 發現
原來我也是可以的
看完一本英文書也不是自己想像中那麼困難
希望也能鼓勵看影片的你
無論是看書 或者是任何一件你覺得你不可能的事
相信我 甚麼事都可能發生只要我們去行動
我們一起加油!
記得訂閱我♡
YT → https://www.youtube.com/bontime
LBRY → http://bit.ly/3oYc8St
每週三、六 定期更新
(香港11:00PM 溫哥華7:00AM)
#vlog #dailyvlog #bontime
Support Me ▸▸ http://bit.ly/39dkgrv
?????? ??
Business Inquiries ▸▸ [email protected]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ot.bonn.time/
BLOG ▸▸ https://medium.com/bontime
PODCAST
▸▸ ? (shorturl.at/jzI02)
▸▸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PE09W)
▸▸ Spotify (shorturl.at/nosJK)
???ℂ??ℕ?
KOBO ▸▸ https://share.kobo.com/x/Khcd25
按連結領$5優惠卷
GastonLuga ▸▸ https://gastonluga.com/hk/
輸入 “GLbon”可享9折
The Qi floral tea ▸▸ http://i.refs.cc/WWQ5ZQzc
按連結領$10優惠卷
Career Foundry ▸▸ http://bit.ly/3sbCMcK
按連結可享95折
????ℂ? ▸▸ http://bit.ly/3bnVHe3
此影片為非商業合作影片 ♡ 說明欄裡包含分潤連結☺︎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 感受 都不一樣 歡迎大家留下自己的意見☺︎
☆但是 請互相尊重 不要強加意見感受到其他人身上☆
因為我們都是獨一無二 有著不同喜好的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kUQufDjttQ/hqdefault.jpg)
強加 英文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0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IpEgrggnyB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陳同佳涉嫌殺人案」再度引起港台兩地摩擦,台北當局聲稱,兩地早已就此案建立「聯繫窗口」,還看陳同佳及港府是否負責任,港府則反駁,所謂「單一聯繫窗口」之說,乃是台北當局一面之詞。陳同佳殺人案,關鍵證據全在台灣,陳在港刑滿出獄一年,至今仍未能赴台自首,台北當局的政治操作成為最大障礙。蔡英文政府一年前考慮的是選舉連任,現在的政治操作,則是逼港府與台北當局進行「政府對政府」的官方交涉。台方企圖將其要求強加給香港,事件扯上複雜的兩岸角力以至「一個中國」原則,然而回歸基本,既然陳同佳再三重申願意自首,台北當局若想履行法治,便應停止政治操作,積極方便陳同佳投案受審,讓死者安息,讓家屬釋懷。
蘋果頭條
尖沙嘴柯士甸道136號1樓一間酒吧,發生致命打鬥案件。凌晨零時許,酒吧因限聚令夠鐘打烊,職員於是通知顧客離開,惟其中一批約20名顧客不滿,竟遷怒撿起酒樽毆打職員。4名酒吧職員無力反抗被毆同告受傷,兇徒傷人後四散,其中一職員頭部重創昏迷,救護員趕至現場,將傷者送院搶救。惜其中一名36歲職員搶救無效不治,警員封鎖現場調查。案件列作謀殺及傷人,交油尖重案組接手。讀者丘小姐目擊兇案事發經過,她表示當時駕車在紅綠燈前等候,其間聽到左邊傳來打鬥聲,不久,即有10多男女從大廈旁一條通往酒吧的樓梯跑下,多數人身穿黑衣服,部份人無戴口罩,有人更不斷爆粗。
東方正論
特區末世,四面楚歌,內憂外患,不僅是暴疫夾擊,亦要面對日漸惡化的內部治安問題,而其中一個最棘手的罪惡根源便是滯留在港的假難民,作惡多端,無孔不入,政府的處理手法竟然是有病不醫,不割不切,任由這個治安毒瘤愈來愈脹大,像癌細胞吞噬市民的生存空間,正是趁你病攞你命。假難民多數來自南亞地區或非洲國家,本身很多都是亡命之徒,來港是想搵快錢,被黑幫招攬成為新血,黃賭毒打家劫舍無惡不作,多宗大型珠寶及金行劫案都懷疑涉及南亞幫,亦有攔路截劫市民,持槍打劫便利店,在鬧市進行販毒。
星島社論
反修例爭議至今,首次有教師因課堂散播「港獨」,被教育局處以「極刑」取消教師註冊。據悉該名教師任教九龍塘宣道小學,以課堂活動及工作紙,要求年僅小五的學生回答「香港獨立的原因是甚麼?」,並抄寫「台獨」言論,當局認定校本教案、教學材料和工作紙,有計畫地散播「港獨」訊息,教師嚴重專業失德。事件更牽連甚廣,不僅校長及副校長因監管不力而遭當局譴責,使用同一教材的其他教師,亦遭書面警告。據悉,被當局取消註冊的教師,在九龍塘宣道小學任教校本「生活教育課」,去年三月以「不能逾越的紅線」為題,進行兩節課的課堂活動,要求小五生收看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觸不到的紅線》,片中講述政府考慮引用《社團條例》,禁止主張「港獨」的「香港民族黨」運作
經濟社評
本港連續第6天出現源頭不明個案,疊加市民在長假期間防疫鬆懈,不少專家擔心會引發第四波疫情。本地疫情反彈確實敲響警號,港府須對高風險場所加強巡查執法,票控違規的商戶和顧客,違法必須負上責任,防疫才有望事半功倍。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高本恩憂慮,第四波疫情可能已開始,因第三波疫情從未斷尾,連續數天都錄得源頭不明個案,而根據8個多月來的經驗,當社區出現感染個案,大家又沒做好社交距離措施,確診數字足以在一兩星期內急升。政府顧問專家許樹昌也預警,接連出現源頭不明個案,會演變成第四波疫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pEgrggnyB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