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zu寫作人] 以訛傳訛
文︰薯伯伯
在西藏經常聽到一些旅客有這樣奇怪的觀點,聲稱︰「西藏人一生只能洗三次澡。」這種觀點,我小學時就聽過,但當時的主角不是藏人,而是印度人,說印度人只能在出生、結婚及死亡才能洗澡。我心想,怎麼可能啊,豈不癢死?
這種「都市傳說」,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到底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原來的版本,應該是指宗教上的潔淨儀式,例如基督教的洗禮,後來卻演變成「按字面解釋」的洗澡。數年前起,忽然又把原來的印度人改為藏人的情節。有客人在咖啡館問我︰「藏族人是否一輩子只洗三次澡?」我開玩笑說︰「如果一生只可以洗三次澡,那我們的服務員,豈不是過了幾百輩?因為她特別愛洗澡……」
有些遊客不服氣,堅持自己是對,偏要說︰「我說的不是現在的西藏年輕人,而是以前的西藏人,當時環境所限,一生只洗三次澡!」以前?是多少年以前呢?你的祖先「以前」也茹毛飲血、鑽木取火呢。而我們鄰家 77 歲的老婆婆,大熱天時也愛脫了上衣,對著公用的水龍頭,露出下垂的奶奶來洗澡。
更好笑是有漢人為此撰文,嘗試解釋為何一生只洗三次澡。所謂「解釋」,不用認真求證,只靠憑空想像,看圖作文,與實不符,又有誰會介意?其中一篇在網上廣為流傳的文章寫道︰「對於信教的藏民而言,洗澡可是件不敬的事情,洗澡會洗去精神修養、今生的經驗和對佛的感悟,洗澡是對佛祖不忠的事情。」這種說法,既無知,又可笑,加點漢人的偏見,見怪不怪。有時在大昭寺,還可以聽到漢族導遊煞有介事跟漢地遊客解釋所謂的西藏民風,說時面不改容,有次被藏人作家及詩人唯色聽到,她忍不住對著導遊說:「你才一輩子洗三次澡呢!」
西藏有個傳統節日,叫棄山星節,中文多譯作「沐浴節」,藏曆七月的一個星期,天空出現棄山星,傳說經此星光照耀過的河水,能袪百病,可洗掉一年的煩惱、痛苦及慾望,很多藏人每年也會㩗老扶幼,走到河邊沖洗。
那些對其他文化的杜撰解釋,在網上比比皆是,人云亦云,既不尊重別人,也盡顯個人愚昧。記得在 2006 年,我踏自行車到了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一名城管親口跟我「解釋」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的原因,他說︰「幾百年前雲南有一場回漢大戰,當時回人只剩一個活口,躲進了豬欄,靠豬奶活下來,出來後為了感恩,就叫其他族人不要吃豬。」這番話如果被穆斯林知道,恐怕又要發起另一場聖戰。我當時驚訝得張開嘴巴,城管以為我佩服他的「學識」,洋洋自得地說︰「我們領導也經常叫我們多跟遊客解說當地文化,為人民服務嘛!」
另一個故事,是說「香港」二字的起源,此故事在百度上曾經瘋傳,附和者眾,後來被管理員刪除了。原作者聲稱香港開埠之初,英軍登陸香港,嫖妓之時發覺香港妓女的香水特別香,所以稱此地為香港。原作者還因此下了結論,香港人都是妓女的後代,有回應者恍然大悟表示︰「怪不得香港人那麼賤啊!」
聽到這些可笑言論,除了嘲笑別人的無知,可能也要反思,自己有沒有犯上同樣錯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隋唐時期,瑤族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湖南大部、廣西東北部和廣東北部山區。所謂“南嶺無山不有瑤”的俗語大體上概括了瑤民當時山居的特點。唐末五代時期,湖南資江中下游,以及湘、黔之間的五溪地區,仍有較多的瑤族居住。宋代,瑤族雖然主要分佈在湖南境內,但已有一定數量向兩廣北部深入。元代,迫於戰爭的壓力,瑤族不得不大...
彝族起源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隋唐時期,瑤族主要分佈在今天的湖南大部、廣西東北部和廣東北部山區。所謂“南嶺無山不有瑤”的俗語大體上概括了瑤民當時山居的特點。唐末五代時期,湖南資江中下游,以及湘、黔之間的五溪地區,仍有較多的瑤族居住。宋代,瑤族雖然主要分佈在湖南境內,但已有一定數量向兩廣北部深入。元代,迫於戰爭的壓力,瑤族不得不大量南遷,不斷地深入兩廣腹地。到了明代,兩廣成為瑤族的主要分佈區。明末清初,部分瑤族又從兩廣向雲貴遷徙,這時,瑤族遍及南方六省,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分佈局面,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明中葉以後,部分瑤族由廣西、雲南進入越南、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成為他國居民。第二次支那戰爭期間,部分瑤族因受戰爭影響轉移到泰國難民營避難,後被聯合國難民署以難民身份安置在歐美諸國。瑤族或徭族、傜族,是亞洲的一個民族,其歷史比較悠久。有研究認為:瑤族起源於古代東夷部落,與九黎族關係密切,尊奉先祖蚩尤、盤瓠。2010年中國的瑤族人口為285.3萬,62.1%在廣西。瑤族跨境而居,在越南、寮國、泰國北部也分佈一些。是越南的54個民族之一。越南瑤族人口超過62萬,是越南第9大民族。東南亞國家排華年代裡,部分瑤族人還飄洋過海移民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法國等地。瑤族民風比較淳樸而強悍。由於常受歷代統治者的驅除和歧視,一般在山區居住,因此有「無山不成瑤」之說。分支眾多,語言差異大,有勉語、布努語、拉珈語等多種。80年代創製了瑤文,用拉丁字母拼寫勉語優勉土語。通用漢語。很多人能同時操壯語、苗語等語言。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傳統舞蹈,主要流傳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烏江流域,共有四節。現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改編的新版擺手舞,更易於學習和傳承。擺手舞它分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它集舞蹈藝術與體育健身於一體,反映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如狩獵活動和摹擬禽獸姿態。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望月”、“磨鷹閃翅”、“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列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繡球舞是一種壯族民間歌舞,盛行於廣西西南部地區。繡球舞在歌圩中進行,是歌圩進入高潮的表現,一般是對歌到了情投意合時,姑娘裁歌載舞,將自己親手精心繡制的花球,拋向意中人。小夥子接到繡球後,如感到滿意,就在球上紮一手帕,也載歌裁舞地又將球拋給姑娘。然後唱約公歌,相約到清靜的地方去談情說愛,或約定日期地點再表達深情厚意。歌圩源於氏族部落時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動,但進入社會發展後期,這種祭祀性活動逐漸演變成以民眾間的交流為主,並且多著重於歌唱活動而淡化舞的色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體性的歌圩活動。明朝後歌圩有了進一步發展,並定期地於固定地點舉行。歌圩一般出現在較大的壯族聚居區,以三四月間為最盛,其中農曆三月初三是壯族的傳統歌節。秋季舉辦的歌圩多為八九月中秋時進行。歌圩活動一般持續三五天,地點有固定的圩場、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場所如空地、山坡上等。歌圩的基本內容包括固定的祭祀儀式、青年男女們進行交往所需要的倚歌擇配對唱、賽歌賞歌、拋繡球、搶花炮和師公戲、採茶、壯劇等。火把節是彝組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行,節期為二三天。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火把節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個晚上吃過晚晚飯,首先由某一家開始點燃火把,然後就爭先恐後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們唱起火把歌,歌聲隨著火把的漫延響徹山谷。隨後按約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條火龍來到公共娛樂場地,他們將火把集中起來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圍著火堆,快樂地跳舞遊戲。同時有關火把節的音樂有一首基本是人人都耳熟能詳的,那就是七月火把節,每當啊來來喲、啊來來喲的旋律響起,我就能感覺的到火把節那種狂熱的氣氛和火一樣的激情。簸箕舞,是一種朝鮮族舞蹈,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中國盛唐(西元618-西元907)時期,朝鮮族的高麗樂被列為著名的十部伎之一。朝鮮族的舞蹈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其中就有簸箕舞。簸箕是朝鮮人民以前主要選用糧食的利用道具。朝鮮族簸箕舞的簸箕長為52公分,寬50公分,簸箕舞以幽雅柔和的旋律和歡樂的旋律組成兩種舞段,通過迎接日出的姑娘們仰望太陽的姿態,在歡快的旋律中,展現重新拿起簸箕的姑娘們爭先恐後簸箕的畫面。舞蹈利用簸箕為道具,有特色地形象出簸簸箕,旋轉等動作,明顯突出了舞蹈的民族特色。現屬吉林省延邊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彝族起源 在 雲南彝族婚禮跳菜助興结婚擺酒席見多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南澗跳菜”是雲南南澗 彝族 自治縣無量山、哀牢山一帶 彝族 群眾舉行婚喪等活動時必不可少 ... 這種 起源 於原始母系社會,盛行於唐朝民間的“南澗 彝族 跳菜”, ... ... <看更多>
彝族起源 在 萬年古書解開世界謎團!古彝族創世書竟是華夏文明起源! 的推薦與評價
萬年古書解開世界謎團!古 彝族 創世書竟是華夏文明 起源 ! #未解之謎#神秘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