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證實了這個消息 | 盧斯達 on Patreon】
1 背景:來屆「選舉委員會」共千多個議席,當中有好多議席由這次選舉產生。這個委員會將在之後立法會和特首選舉投票。委員會分為五個界別,立法會議員是第四界別中的當然委員,佔 90 席。8 月 26 日,負責監察選委參選資格的審查當局駁回兩個擬參選者資格,其中一人是熱血公民唯一立法會議員鄭松泰,而且因不效忠特區、不擁護《基本法》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席。
2 雖然說立法會議員是當然選委,但同樣是現任立法會議員的醫學界議員陳沛然則沒有被 DQ,因為他沒有登記成為當然選委。因此人們問的第一條問題,就是如果陳沛然都去參選選委,會否一樣被 DQ 並即時喪失議席?第二條問題是如果鄭松泰像陳沛然一樣不參選,結果會不會有分別?
3 保安司出身的政務司長李家超是資格審查委員會主席。公佈這個結果時,李措詞強烈評論:「不容許假扮擁護《基本法》並效忠特區的人,進入特區管治體制」、「一些嘗試去假扮擁護《基本法》或假扮效忠特區的人,我不會被他的花言巧語去嘗試替自己漂白,因為騙徒往往最厲害的就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鄭松泰是獲認證騙徒?實際上很多東西都是公開。在 2016 年立法會換屆不久,鄭松泰就爆出聲稱「與本土派扮 friend 」的內部錄音,不可信的形象從那時起開始為人所知。鄭和當初支持他參選的黃毓民最後也反了面。所以即使 2019 年之後鄭松泰經常自發宣傳遭黃絲唾棄的食物品牌、經常嘲笑黃絲,但最後也不被視為成功的漂白。
4 這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如果鄭松泰嘗試「扮不同角色」失敗,其他人如果敢演,有沒有收視?有人說,在 2020 年立法會泛民 11 月要總辭時,鄭松泰沒有跟大隊而選擇留任,港澳辦不點名讚揚,是「明智之舉值得肯定」,現在又這樣是否「反覆」?
5 事實上這件事的兩個月之前月,即 2020 年 9 月左右,因為政府以疫情嚴峻為由,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當時大部份泛民選擇在爭議聲中留任。既然現在都有對釋出善意「參選救黨友」的說法,當時肯定也有,釋出了善意,但兩個月之後四個泛民議員突然被 DQ,於是觸發了除鄭松泰陳沛然以外所有泛民議員突然辭職。
為了合理化去留戰略的突然轉變,梁家傑也爆出了「你點知佢會咁衰」的講法。這一次和上一次都是連貫,把你折騰完之後再擠開。連犧牲都不可能做烈士,而必須落入兩面不是人和不被同情的局面。
6 將熱血公民放在香港政治發展史的維度。他們是整個「第三勢力」嘗試崛起下的一部份,向上連續就是當年的人民力量和當年的社民連,但通常第三勢力都是興速亡速,在台灣的對照物類似是太陽花之後崛起的時代力量,或者當年自稱墨綠然後轉換到玫瑰紅的柯文哲。換一個講法是越邊緣的地方,時間流動得越快,一切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快。
7 大約是 2016 年,時代就殘酷地送來挑戰者。他們作出了一個自以為聰明的決定,試圖將自己往光譜的中間推移,並且扮演很多不同角色,與某種最激進的光譜劃清界線,但這些「努力」在泛民撤出,鄭松泰團隊繼續支薪的一年半載,令人產生了熱血公民是最懂得生存物種的假設,但這一切最後隨著李家超「騙徒」二字、鄭松泰即時喪失議席化為塵土。「幻想的現實政治」(imagined realpolitik) 最終與「理想的理想政治」(imagined idealistic politics) 都沒有分別。這不是「政治修辭」可以蒙騙過去的事。
8 選舉政治下,政黨為了配合文化和政治體制而喪失自我,這是第三勢力在選舉上要搶第一勢力票時的角度,但這不代表第三勢力就不會墮入衰老的命運,而且一開始了還會喪失得更快。本來這個衰老過程在第一勢力健在的時候可以拉得更長,但 19 年打亂了太多人的算盤。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鏡像:創世紀65年詩選(2014-2019)」介紹 訪問主編: 姚時晴 內容簡介: 創作的歷程如同「對鏡」。鏡中有時抽象,有時變形,有時戲謔,更多時候是將「我」隱蔽自身的難題留在現實世界!但也正因為這些難題(這些最幽微的命題),才得到不同於現實的向度與演繹,詩才更顯得可貴...
「形象化修辭」的推薦目錄: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Re: [請益] 擬物法與形象化的分辨- 看板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擬物、形象化的差別是什麼?哪些歌詞裡有運用轉化法呢? 的評價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林葳蔡恆專業國文- 轉化修辭 的評價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國立台東高級中學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國 ... 的評價
- 關於形象化修辭 在 [請益] 擬物法與形象化的分辨- 看板Teacher 的評價
形象化修辭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局證實了這個消息 | 盧斯達 on Patreon】
1 背景:來屆「選舉委員會」共千多個議席,當中有好多議席由這次選舉產生。這個委員會將在之後立法會和特首選舉投票。委員會分為五個界別,立法會議員是第四界別中的當然委員,佔 90 席。8 月 26 日,負責監察選委參選資格的審查當局駁回兩個擬參選者資格,其中一人是熱血公民唯一立法會議員鄭松泰,而且因不效忠特區、不擁護《基本法》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席。
2 雖然說立法會議員是當然選委,但同樣是現任立法會議員的醫學界議員陳沛然則沒有被 DQ,因為他沒有登記成為當然選委。因此人們問的第一條問題,就是如果陳沛然都去參選選委,會否一樣被 DQ 並即時喪失議席?第二條問題是如果鄭松泰像陳沛然一樣不參選,結果會不會有分別?
3 保安司出身的政務司長李家超是資格審查委員會主席。公佈這個結果時,李措詞強烈評論:「不容許假扮擁護《基本法》並效忠特區的人,進入特區管治體制」、「一些嘗試去假扮擁護《基本法》或假扮效忠特區的人,我不會被他的花言巧語去嘗試替自己漂白,因為騙徒往往最厲害的就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以鄭松泰是獲認證騙徒?實際上很多東西都是公開。在 2016 年立法會換屆不久,鄭松泰就爆出聲稱「與本土派扮 friend 」的內部錄音,不可信的形象從那時起開始為人所知。鄭和當初支持他參選的黃毓民最後也反了面。所以即使 2019 年之後鄭松泰經常自發宣傳遭黃絲唾棄的食物品牌、經常嘲笑黃絲,但最後也不被視為成功的漂白。
4 這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如果鄭松泰嘗試「扮不同角色」失敗,其他人如果敢演,有沒有收視?有人說,在 2020 年立法會泛民 11 月要總辭時,鄭松泰沒有跟大隊而選擇留任,港澳辦不點名讚揚,是「明智之舉值得肯定」,現在又這樣是否「反覆」?
5 事實上這件事的兩個月之前月,即 2020 年 9 月左右,因為政府以疫情嚴峻為由,押後立法會選舉一年,當時大部份泛民選擇在爭議聲中留任。既然現在都有對釋出善意「參選救黨友」的說法,當時肯定也有,釋出了善意,但兩個月之後四個泛民議員突然被 DQ,於是觸發了除鄭松泰陳沛然以外所有泛民議員突然辭職。
為了合理化去留戰略的突然轉變,梁家傑也爆出了「你點知佢會咁衰」的講法。這一次和上一次都是連貫,把你折騰完之後再擠開。連犧牲都不可能做烈士,而必須落入兩面不是人和不被同情的局面。
6 將熱血公民放在香港政治發展史的維度。他們是整個「第三勢力」嘗試崛起下的一部份,向上連續就是當年的人民力量和當年的社民連,但通常第三勢力都是興速亡速,在台灣的對照物類似是太陽花之後崛起的時代力量,或者當年自稱墨綠然後轉換到玫瑰紅的柯文哲。換一個講法是越邊緣的地方,時間流動得越快,一切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快。
7 大約是 2016 年,時代就殘酷地送來挑戰者。他們作出了一個自以為聰明的決定,試圖將自己往光譜的中間推移,並且扮演很多不同角色,與某種最激進的光譜劃清界線,但這些「努力」在泛民撤出,鄭松泰團隊繼續支薪的一年半載,令人產生了熱血公民是最懂得生存物種的假設,但這一切最後隨著李家超「騙徒」二字、鄭松泰即時喪失議席化為塵土。「幻想的現實政治」(imagined realpolitik) 最終與「理想的理想政治」(imagined idealistic politics) 都沒有分別。這不是「政治修辭」可以蒙騙過去的事。
8 選舉政治下,政黨為了配合文化和政治體制而喪失自我,這是第三勢力在選舉上要搶第一勢力票時的角度,但這不代表第三勢力就不會墮入衰老的命運,而且一開始了還會喪失得更快。本來這個衰老過程在第一勢力健在的時候可以拉得更長,但 19 年打亂了太多人的算盤。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新書:https://tinyurl.com/eyd9258v
形象化修辭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BIOS本週注目 】《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詩路走多,總會遇到鬼
⠀
農曆七月,鬼門開,鄭琬融詩集《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此刻出世,彷彿呼應時令。鄭琬融在詩集裡,同時扮演自身的鬼魂與靈媒,與時間、生活、慾望通靈,每首詩都是一次祭祀與普渡:擺上三牲四果,燃香,佈置臉盆與鏡子。
⠀
以第一首〈鬼出城〉為例,詩人虛構出一隻鬼:
⠀
⠀
❝ 鬼握筆寫字
⠀⠀卻掌握不住修辭
⠀⠀一句句絞盡腦汁(假設是紫色的)
⠀⠀一寫下卻全都散
⠀⠀鬼沒遇見該遇見的人
⠀⠀儘管已經遊晃多日
⠀
⠀
這隻鬼回扣詩人自身狀態,註記了情緒軌跡。讀者能夠通過「鬼」這個媒介,與詩人一同在漫漫夜路停下腳步。詩集中經常採用「你/我/他/他們」的人稱交替,或是虛構不同角色,讓主詞模糊,致使界線失效,詩人與讀者之間的邊際混淆,像是一場盛大的召喚儀式。
⠀
這也是詩的絕美之處,提供一個沒有邊境的居所,讓每個人找到自己的名姓。電影《A Ghost Story》的故事中,死去的人化身為鬼,被拘留在固定的時間與空間當中,唯有放棄執念才能得到解脫。《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也存在肖似的孤寂與決絕,每一首詩召喚出的鬼,其實都是詩人在某一個情緒、狀態裡的斷片,詩人如同在幫床單充氣一般,文字讓每一道記憶的薄片,隱隱鼓脹了起來。
⠀
不只是床單罩頭的怕生形象,在詩作〈東邊〉裡,詩人也願意放手一博,「我們比賽誰能讓太陽先燒死/我去了東邊/你說 你要去更東邊/後來我們乾脆繞了地球一整圈/撞見你/我們從未如此年輕過」詩裡展現了天真的強悍,既然要去東邊那乾脆繞地球一圈、以光速對撞,彼此燃燒,沸騰,成為最年輕的模樣。
⠀
⠀
⠀
❝ 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 (2021) ❞
⠀
▍作者_ 鄭琬融
▍出版_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形象化修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鏡像:創世紀65年詩選(2014-2019)」介紹
訪問主編: 姚時晴
內容簡介:
創作的歷程如同「對鏡」。鏡中有時抽象,有時變形,有時戲謔,更多時候是將「我」隱蔽自身的難題留在現實世界!但也正因為這些難題(這些最幽微的命題),才得到不同於現實的向度與演繹,詩才更顯得可貴。於是經過選輯,這本詩選留下2014-2019這五年的「鏡像」,如同過去《創世紀》也曾經以不同的抽屜留下明信片、植物膠囊、太尖的筆、多音節的意象,或以保險櫃留下「完形」(Gestalt)。
本書共分六輯,108家詩人的108首詩各有「姿態」。從輯一的〈寂寞平均律05〉為開端,即使「某些細節失去倒影」,但詩人要的仍然不是修辭學的那種乾燥。
編者自序:創世紀編輯部
一首詩的美學歷程,其實也是一種「鏡像階段」。詩人在篇幅有限、寬幅侷促的鏡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同時也供自我校讎!既是讓「鏡子」重新送返一個「意象化」的世界,同時也送返一個「我」作為詩人「理應如此」的存在與形象。
寫下一首詩,更多時候是等待讀者去注釋「那秘不示人的部分」,獲致理想的觀看與理解。雖然鏡中有時抽象,有時變形,有時戲謔,更多時候是將「我」隱蔽自身的難題留在現實世界!但也正因為這些難題(這些最幽微的命題),才得到不同於現實的向度與演繹,詩才更顯得可貴。於是我們選輯,留下2014-2019這五年的「鏡像」,如同過去《創世紀》也曾經以不同的抽屜留下明信片、植物膠囊、太尖的筆、多音節的哀愁,或以保險櫃留下「完形」(Gestalt)。
拉康認爲「鏡像階段」本身的成立要由第三人稱(他者)的目光支持。同樣的,我們或許是透過微笑,或許是某種閱聽的愉悅,那些原本邊界曖昧、不明確的東西才得以確認。因此作者和讀者在這本選集裡,就像回到某種造景,用一種最親密的方式相遇、指認。也為了這些,我們巧設名目,妝點五年一次的紀念日,就在特殊紙材的影像裡告訴讀者:詩歌是地球轉動的傾斜角,我們小小的日常也有四季,像一年四期的創世紀。
本書共分六輯,108家詩人的108首詩各有「姿態」。從輯一的〈寂寞平均律05〉開始倒數一種輝煌,即使「某些細節失去倒影」,但詩人要的仍然不是修辭學的那種乾燥。透過不斷書寫與折返,我們一再調整姿態,讓寫作一直保持創造性,重組那些光怪陸離的政治語彙,也重組那些悲傷的事。
出版社粉絲頁: 斑馬線文庫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cJOvv7AOeM/hqdefault.jpg)
形象化修辭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昨天的市政會議,社會局報告自焚致死案時,柯文哲市長竟做出「自焚為何會變成一種流行呢?西藏的喇嘛有一陣子流行自焚,造成中共很大的困擾⋯⋯以前沒有自焚,現在為何跑出這種不是很好的自殺方式?」等評論。
稍有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藏人的自焚其實並不是單純的自殺議題。而是政治受難者用最無可奈何、最沈痛的方式,表達自己訴求的方式。
自從中共片面撕毀和平協議後,共軍坦克車開進西藏,藏人血流成河。文化、宗教、藝術、語言被全面打壓,中共幾乎是以種族清洗的作為對待藏人。藏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無法尋求正義,只好用生命向國際社會表達最嚴肅的抗議。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60位藏人為抗議中共暴政壓迫而自焚。
2011年,流亡藏人ཤེས་རབ་ཚེ་རྡོར། Sherab Tsedor
「我們在死亡,對於熱愛自由的人們而言,聲援我們是道德責任。我請求國際上的領袖們和熱愛和平的人們,幫助解決西藏問題!」
2012年熱貢牧民སྙིང་དཀར་བཀྲ་ཤིས། Nyingkar Tashi
「致嘉瓦仁波切和班禪仁波切以及六百萬藏人:西藏要自由、要獨立。釋放班禪仁波切,讓嘉瓦仁波切返回家園!我自焚抗議中國政府!父親扎西南傑為主的人,不要為我悲痛,隨佛法,行善事,我的希望是,六百萬藏人要學習母語、講母語,穿藏服,團結一致。」
在這個脈絡之下,說「藏人自焚造成中共很大的困擾」,就跟講「鄭南榕自焚,造成國民黨政府很大的困擾」一樣,都是漠視受難者的苦痛、貶低受難者的訴求,同時,是為獨裁者擦脂抹粉的修辭。
柯市長不是一個外科醫生,也不是在公園下棋聊天泡茶的阿伯。他是代表台北市的首長。
就算欠缺人文常識、輕賤他人感受的惡習難改,就算完全不顧及民主、人權的價值,至少也該顧及全民共同努力長年累積的民主自由人權成果。
西藏議題是國際社會相當關切的人權議題。西藏人權議題的國際關注度,甚至比台灣海峽兩岸問題還要高。
這樣的發言,發生在我們的市政會議上,如果有任何一個外國媒體將這段發言翻譯成英文,登在國際各大媒體上,必定是國際醜聞。臺灣多年來努力形塑的自由民主多元國際形象,必定會因為台北市長隨便練痟話(liān-siáu-uē),受到重傷害。
我身為台北市議員,有責任在議會殿堂公開反對柯市長的不當發言,避免國際社會產生誤解。
在此,我要重申,我和許多台北市民,和柯市長不同,我們共同持守民主、自由、人權的信念,我們都願與正在受苦的藏人站在同一陣線。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部分自焚藏人遺言:https://pse.is/LHBZP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935-2855
市政建議電話
☎️ (02)2729-7708#7051
⚠️上列電話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五,10:00-17:00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記得開小鈴鐺喔🔔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X64t2YogmM/hqdefault.jpg)
形象化修辭 在 擬物、形象化的差別是什麼?哪些歌詞裡有運用轉化法呢?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什麼是 修辭 學裡的轉化法?擬人、擬物、 形象化 的差別是什麼?哪些歌詞裡有運用轉化法呢? 536 views · 1 month ago ...more ... ... <看更多>
形象化修辭 在 林葳蔡恆專業國文- 轉化修辭 的推薦與評價
轉化修辭~無時無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唷~ 特別是歌詞中~像是01別讓昨天在你傷口狂妄的撒鹽。 〈別在傷口撒鹽〉形象化02你的心,總是收不到訊號。 ... <看更多>
形象化修辭 在 Re: [請益] 擬物法與形象化的分辨- 看板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ugd (ugd)》之銘言:
: 請教國文老師如何明確分辨擬物法和形象化,謝謝!
: 例句:
: 1.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枝生命的花朵。-物性化(擬物法)
: 2.冷峰過境,回憶凍結成冰。-形象化
: 請問例句1為何不是形象化?
: 學生常混淆於此
: 故請問是否有分辨此二種修辭法的具體教法,謝謝各位!
我提出我的想法,不知道是否對不對,您可以參考一下
在第一句中,我找到原文如下:
「使我能切實地感覺它的存在,完整地享受這朵造物主的傑作,而且在短短幾秒鐘內,我與
這朵小花之間,便建立起永恆的友誼。使我深深地後悔在過去忽略了造化的神奇,徒將歲
月浪擲在紛擾的生活中,心胸間淤塞了如山的塵垢、如海的煩惱,何曾騰出一絲空隙來,
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支生命的花朵。」
在例句「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枝生命的花朵」中,可引申為做出一些淨化內在,充實
心靈的事,行為本來即是具體存在的,因此利用「花朵」這個更鮮明的物體來加以物化,
使讀者能更有具體的感受。
而第二個例子中,「冷鋒過境,回憶凍結成冰」裡,是將「悲傷」、「情緒」這種無形
的事物,以有形的意象「冷鋒」、「冰」來替代,因此屬於形象化。
兩者間差異處在於,第一個例子中,是以「人」配合實際存在的行為,轉換為物體去強化
印象,第二個例子則將無形的感受和想法,轉變為可以具體感受的自然現象,更明白一點
說就是第一個例子只是一個行為,其中並沒有需要轉變為具體形象的抽象元素,單就是以
物體去替代而已,而第二個例子必須要由冷鋒、及冰等具體的形象,才能夠感受「悲傷」
的情感。
至於教學時,若要加以區分,其實可以從表達主體的抽象與否來判斷,其實真的不大好分
,一點淺見,大家教學相長,有錯勿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30.14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