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起床從台中出發彰化
這次與 #明道大學 合作拍攝影片,謝謝 #行厚老師 陳雅臻 跟所有同學大家都好認真,雖然拍攝了一整天有些許疲累但內心充滿歡喜……
非感謝感謝2位好朋友來充當臨時保母……
彰化臨時保母 在 魔法烘焙達人 何國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達人故事第六集~教學領域
寫了好多天了這一段最難寫
感恩很多貴人
2006
收收拾好心情整理好再出發
結束二店的原因女兒也是其中之一
從出生後沒多久就由保母照顧
到兩歲就讓她讀幼幼班
讀到七歲他幼稚園畢業
幼稚園讀了五年有一天跟我講
爸爸你可以不要這麼忙嗎?
可以留一點時間陪我玩嗎?
因為女兒說爸爸你都很忙沒有陪我
所以調整心情多陪陪女兒吧
每天都在陪女兒約一個月左右
可能發覺為什麼爸爸每天都在家
不去上班💼,她終於開口爸爸是不是該去上班了,陪伴她太久也不是啊
再出發
休息的期間接到今達食品徐洋生的電
話,不要再休息啦
出來幫我們公司研究材料產品全省教學吧
從北部~宜蘭~至台東
台北義興,板橋大家發,新北三重家藝,新竹原料商,苗栗原料商,台中永誠,員林金永誠,虎尾協美,嘉義
福美珍,臺南永昌,台南銘泉,宜蘭騏霖,台南旺來鄉,高雄旺來興
台東原料商,南投順興,屏東裕軒
每個縣市的原料商排課教學
全省只有花蓮沒有去過,那時期的花蓮沒什麼原料商,就這樣踏上了全省DIY教學行列
2006/7/9開幕了
三重家藝烘焙
我有固定教學教室
感謝當年的家藝烘焙給了我
一個磨練教學舞台
因為在這裡遇到了很多我的貴人
當年陳國勝老師帶林家鈞師傅來這邊跟課初認識,之後就常常跟家鈞在教學路上合作
之後因為郭明輝老師的推薦
短暫進入北部教學
2007
桃園八德陸光教室
好久不見了曾小姐
感謝當年的邀約啊
讓我認識了超多同學的
謝謝曾小姐
2007
桃園中壢佳家福
原料商2樓是教室
謝謝老闆娘與秀容
這邊的同學也超感恩的
我們當年上彩繪課最後一堂課
都會有同學會,每一個人要準備一道菜,下課就是聚餐很懷念喔
謝謝當年的老闆娘及秀容
2007
羅東西華烘焙教室
也是郭明輝老師推薦
陳老師與賴秀寶老闆娘
當年我與陳國勝一起羅東教學的教室
感謝當年大嫂秀寶姐的照顧
2007~2008
龍潭荳蔻烘焙教室
新莊牛肉大王,2位徐姐及店長
超特別的教室啊,煮的料理很養生
當時這間教室已經用了有機食材囉
後來在中壢開米多田蛋糕店
感謝當年的照顧啊
2008~2010
月桂坊趙小姐台北上課
邀請我到芎林月桂坊教學
也短暫了教了兩年多
一個意外的機會踏上大學教學
2008至今2020約13年
醒吾兼任烘焙業師
醒吾科大許燕斌老師
帶領我走入科技大學校園教學
民國97年1月份
一個來不及聚餐的約會
郭明輝許燕斌陳國勝與我,相約認識許燕斌老師,聚餐當天~當時敬愛的家父過世,所以沒有出席,所以就失去一個機會,結果國勝老師就進入了科大教學,後來開學的前一週,燕斌老師找我,有位老師臨時沒辦法來學校教學了,就這樣與國勝,踏上了科技大學的教學行列
一教就13年時間過得真快
感謝當年燕斌老師的邀約
2008~2020
元培醫事科大劉婉真老師
帶領我走入海青班
婉真老師來三重家藝跟我學彩繪蛋糕
突然有一天拿名片跟我說
可以邀請你來元培科技大學教彩繪課嗎,哇哇哇新竹耶,早上六點出門到學校快八點,永遠記得第一次上課
海青班27期的學生
我到了教室門口居然沒有人要理我
所有的學生都以為我也是台灣學生
因為我太年輕了
他們不太相信我是彩繪老師
,從聽不懂講話的口音,結果慢慢跟他們熟悉後發現馬來西亞華人來台灣學習,真的是超級認真
從27期學生至今年38期
一晃眼台北新竹我跑了13年
超佩服我的意志力呀
2009~2020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
蕭老師洪老師帶我走進德霖
因為陳國勝老師去德霖教學偶爾探班,認識了洪老師蕭老師之後邀請我德霖教學,這樣兼任已經12年
去年蕭老師幫我寫升等計劃
也謝謝孫主任的幫忙,讓我升兼任助理教授
這期間去過
大興高中
短暫的教學日間部一年
記得是黃科主任
桃園育達
短暫的教學夜間部兩年
謝謝當年的夜間部主任何主任
還有中餐老師黃建乙當年的照顧啊
2013~2020
榖保家商
當年江裕春科主任剛上任
第一次我與國勝跟裕春主任約在校門見面~那一次的初見面
開學後正式學校教學
感恩認識江師兄開啟了我人生大智慧
,在教學路上,烘焙創作上第一年還可以應付江主任教學上,游刃有餘,但主任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又有創意越來越多,活動多、茶點也多,品質要求也!也讓我腦力大大發揮。
然後商賽競賽那年陳輝航有拿到金手獎,江主任與我期許,跟我講讓我們烘焙競賽連3年金手獎,穀保烘焙天下就可以穩定下來!
常常有新的構想新的計劃讓我從中去發想很多產品~認識你真好
2010
後來的東海高中
黃桂琴老師的邀約協同
2014
台北育達協同
謝謝廖主任的邀約與認識智雯老師
2007~2019
踏入職訓領域
中華職訓
 感恩的心從這裡開始
高中導師蔡英敏老師及文秀老師
推薦我進中華職訓教學
民國96年10月的第一班
至108年12月的最後一班
在中華職訓中心教了13年
一共陸續教了70幾班
學員大約有2000多位
這一路走來感謝桂琴老師
及家珍老師小雅老師
給予教學上的支持,還有一些助教
在課程內容上的協助,當年的中華職訓局,雖然走路入歷史
感恩中華職訓培育人才
一路走來~如今~祗剩下滿滿的回憶
2009~至今
新竹工會
陳國勝老師的推薦讓我認識了新竹工會,眉君小姐帶領我進入工會
一路走來好多年喔應該有10年囉
在這裡認識的好多新竹的鐵粉
2010~至今
桃園職訓
德霖謝經理推薦給李永松老師
帶領我進入桃園職訓的另一個領域
2010年~至今
桃園退輔會
謝謝林殿士老師
謝謝大姐每次都煮中餐給我吃
帶我走入退輔會的職業訓練所
 2013~2015
新北市糕餅工會
已經忘記誰推薦我了
在這個工會認識了簡理事長
前輩對晚輩的照顧真的很謝謝他
帶我進入新北市糕餅職業工會
每次進入了新北市糕餅公會
一定要拜烘焙祖師爺
2017~2018
南投小吃工會
謝謝小吃公會的黃小姐邀約
2010~2011
在這個時間點~達人全省教課
郭明輝老師的邀約全省開始授課
🎂🍰花蓮小東方
第一次去花蓮還開車去了
被花蓮人說只有台北人會做這種事
地圖看很近哇好遠喔
🎂🍰宜蘭海天醫院(煦蜜烘焙)
第一次與陳老師認識以為在醫院裡開的烘焙教室
原來1樓是烘焙教室
🎂🍰基隆富盛
基隆唯一的烘焙材料行
早期就有跟今達食品去教過課
後來郭老師推薦基隆教課
🎂🍰基隆二姐手作
印象中二姐當郭老師的助教
在三重家藝認識的二姐
謝謝二姐的邀約與郭老師的推薦
🎂🍰台北義
🎂🍰台北110實驗室
卡姐邀約
離我家超近的
🎂🍰台北172探索烘焙
佩璇的合作也是因為郭老師
🎂🍰北投橙品烘焙廚藝
感謝老闆的邀約
🎂🍰三重家藝
第一個我長期教學的烘焙教室
感謝呂小姐三姐多年來的照顧
🎂🍰土城小東方(板橋小東方)
也是郭老師邀請我到這裏教學
後來搬去板橋也有短暫的教學過
🎂🍰土城好學文創
謝謝老闆娘的邀約
🎂🍰桃園快樂烘焙
郭老師的推薦謝謝蕭老師的照顧喔
🎂🍰中壢糖品屋
謝謝老闆娘的照顧
🎂🍰新竹小熊
短暫的在新竹小熊家教課過
🎂🍰竹北36號廚藝教室
與戴姐大學是同學
一定要挺的
🎂🍰苗栗小東方
老闆娘是在新竹工會的同學
後來與郭老師合作在苗栗開店
短暫在苗栗教學過
🎂🍰豐原玉蘭的家(珍馨蘭)
郭明輝老師邀請到玉蘭家
也教學了一兩年
🎂🍰台中永誠
早期跟今達食品教學
後來郭老師請我持續教學
🎂🍰潭子大冠藝
郭明輝推薦去潭子幫忙靜芬吧
🎂🍰台中清水海線烘焙
郭明輝老師的店一定要去挺他的
🎂🍰台中大里小東方
馨慧與郭老師的店當然要去支持他
🎂🍰彰化金永誠
早期原料商金達食品有跑過的店
🎂🍰嘉義(食藝谷)
阿潘老師家的店一定要挺他的
謝謝阿潘老師的照顧
🎂🍰虎尾協美
早期原料商金達食品有跑過的店
🎂🍰台南銘泉
早期原料商金達食品有跑過的店
🎂🍰台南旺來鄉
早期原料商金達食品有跑過的店
🎂🍰台南墨菲
謝謝老闆的邀約多年來的照顧
🎂🍰高雄佩瑜的家
郭老師說來高雄一定要珮瑜家
第一次跑這麼遠坐高鐵來回
謝謝珮瑜多年來的支持
🎂🍰屏東-愛奶客
郭老師的推薦一開始覺得好遠喔可是現在慢慢習慣與彭老師合作也好多年了
走進全省烘焙教室
算算近十年~這十年來去過的店家
或許有些店家不在經營教室了
相信都是你我的共同回憶
還是謝謝教室負責人與助教
謝謝您

我的故事第七集最終章
學校推薦教育部第5屆資深精湛師
我大學畢業了
成立小孔明社團
全省教學過的學校43家
成立魔法烘焙小孔明學院社團
團隊27位成員
小孔明的崛起未來的烘焙明日之星
小孔明與我出書了
至今19本20本21本書要出版了
魔法烘焙達人何國熙在記錄人生目標
第七集最終章
彰化臨時保母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協會誤你一生
這次里約奧運,台灣幾個運動協會爆出的爭議,引發一陣討論。看了不少評論文章,大家都知道有問題,卻沒有直指核心的討論。
.
我訪問了一位前拳擊國手劉偉豪。他跟我講了不少,非常直接點出問題所在。體壇的弊案,比之黑金勢力。不遑多讓。本來想在媒體專欄登這些內容,但就新聞的立場。只有控訴人的一面之詞,無憑無據,是不能登這些事的。這絕對正確,沒有其他相關人士的說法,沒有平衡報導,這也只不過是故事而已。
.
但聽到這些事,還是叫人義憤填膺。我感覺到受訪者的激憤。如果要騙人,騙我也無意義。寫都寫了,我還是貼在臉書。
.
對於當事人的指控,我是全文照錄。所影射的人事物,只能靠有心的媒體朋友去調查報導了。
.
我只是普通人,沒有資源,幫不了這位國手。他遇到的狀況,不只發生在拳擊界,其他的體育項目也都有類似狀況。劉偉豪說,很多拳擊手都可以證明他說的話。
.
就希望有社會公正人士,或媒體朋友,願意去了解了。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去找劉偉豪,他很樂意分享這些資訊。
-------------------------------------
.
里約奧運逐漸進入尾聲。在日頭依然赤熱的午後,我來到台北士林,拜訪一位前任拳擊國手。
.
他是劉偉豪,台北士林人。國中就成為拳擊國手,高中之後在49公斤級打遍全國無敵手,國內比賽只拿過金牌。曾任奧運資格賽國手、國家隊總教練,現年29歲。
.
謝淑薇因為教練與待遇問題,拒打奧運,引發喧然大波。各家媒體都大篇幅報導。在蘋果日報新聞的留言下面,看到了劉偉豪的回應。他說自己曾是拳擊國手,對謝淑薇的狀況感同身受,發文力挺。
.
我對他的陳述感到好奇,於是有了這次拜訪。我想知道更多細節。
.
劉偉豪,在台北士林出生長大。國中的時候大家都打籃球,他的表現受到當時百齡國中拳擊隊的教練注意,叫他參加拳擊社,開啟了拳擊生涯。
.
從國中開始進行拳擊訓練,每天早上繞著操場跑6000公尺。單槓、折返跑、短距離衝刺等,從基本一直到拳擊技術,日復一日。每天最少要花兩個小時練習,多的時候,教練會要求他翹掉一二節課。就這樣以青春投入拳擊。
.
拳擊並非流行的事,即使在台北市,拳擊也是被視為如同滑板、刺青一樣,學壞的表現。好學生都該去念書,選擇運動的一定腦袋空空,不然就是小混混。學拳只是用來打人,沒有好處。但劉偉豪說,事實就跟大眾想像的不同。就他所知,運動表現好的同學,通常功課也都不錯。他們通常是因為熱忱或被教練慫恿,才進入校隊。
.
拳擊世界分成業餘與職業兩種。像他這種業餘選手,追求的是拳擊運動的榮譽,以及體育精神。最高的榮譽,就是拿下奧林匹克金牌。業餘拳擊跟其他的業餘運動一樣,按照奧委會的精神,受到各國拳擊協會的管控。今天你想代表國家出賽,就必須由拳擊協會代為報名,才能參加世界盃、亞運、亞洲盃、奧運等各類國際賽。個人想出賽,即使實力再強,只要被拳協封殺,就無法取得資格。
.
訪談過程中,劉偉豪提到許多拳協的腐敗,其中黑幕重重。這次里約奧運爆出了網協以及羽協對待選手的不公,很多的細節,包括資源分配的問題,都讓人覺得,台灣的體育界需要大肆整頓。
.
劉偉豪講了很多的拳壇的陋習與弊案,人、事、地、物都有,非常具體。如果認真挖掘,是可以成為全國頭條新聞。可惜我只是個專欄作家,沒有媒體資源,無法進行調查。講得不客氣的,連多訪問幾個人的交通費都拿不出來,也沒時間精力去挑戰體育界。沒有確切證據,無法將這些黑幕寫出來。只能待有心人來做了。劉偉豪對此不抱期待。他說,台灣的世界冠軍跑去賣魚,記者也無動於衷。不會有人關心他們這些運動員。誰在乎啊?
.
而選手為了國家拼戰沙場,得到的只有體育精神。為了個人榮譽、為國爭光,純粹口號式的好處。
.
劉偉豪說,許多選手跟他一樣,從小就被教練哄騙,一路成長過來。試想,優秀的運動員通常國中就開始訓練,所有的生活都投注在運動上,自然唯教練之命適從。教練是怎麼哄騙他們的?是以國手資格誘惑他們,說成為國手是運動員至高榮譽,然後讓他們參加各級運動會,從區運到國際賽,比賽取得好成績就有助於升學。高中可以保送,大學也可以保送。而這些好成績,一切都要歸功於教練。教練最常說的話,就是運動員的一切都是他們給的,所以就要乖乖聽話。只要聽話就有好處,就有好的前途。
.
劉偉豪一開始也乖乖聽話,直到唸大一時,對於前途感到茫然。辛辛苦苦為了拳擊,訓練自己,可說除了打拳,沒有其他目標。12歲就拿到全國冠軍,16歲代表國家拿到國際邀請賽金牌。他的人生並沒有因此過得順遂。父母對他打拳完全不支持,即使拿到各類冠軍,依然覺得對未來沒有幫助。家境並不富裕的他,卻得面臨生活的各類開銷,無法專注在拳擊之上。
.
對未來的茫然,讓劉偉豪產生反叛心態。加上自己的教練是拳擊協會的秘書長,每次當他取得國手資格,就會受到圈內的冷嘲熱諷,認為他也是靠教練的暗盤,才能出線。所以他做了一個決定,只要是國內賽就無役不與,比賽都不靠判定獲勝,一定要拿到KO或是技術擊倒。以此取得國手資格時,就主動放棄,把出賽資格讓給他閒話的人。「你那麼厲害,你有辦法打,就讓你打啊!」抱持這個態度,他即要證明自己有這實力。一方面也在控訴體育環境的惡劣。為什麼不乾脆連國內比賽都不打?是因為拿到金牌就有不錯獎金,為了錢才打。
.
而這個心態持續到當兵,他本可以國手資格當補充兵,卻為了賭一口氣罷賽,入伍當兵。入伍第一天就後悔。退伍後除了拳擊,無一技之長。前途茫茫。因為過往成績彪炳,以運動員的全盛年紀取得教練資格,想靠此維生。
.
但在校隊與國家隊的教練生活,卻也沒讓他得到什麼好處。每個月只拿到幾千元補助,不夠糊口。擔任國家隊教練帶隊移訓,也根本沒有薪水。他的教練只會跟他說,「大家都是這樣苦過來的,只要忍耐就可以出頭。」他不知道要忍到何時。
.
.
2011年,劉偉豪擔任國家隊總教練,往北京移訓之前,在台中、彰化、三峽各地四處帶隊。一邊還因為薪水不夠用,兼職當美髮學徒、當臨時演員,在麥當勞打工。教練怕他跑去作正職工作離開拳壇,要求他必須兼顧學校合作社工作。一邊兼任生教組長、衛生組長工作,處理問題學生的事件,家庭訪問,當學生保母,上下課接送,買便當買飲料,完全是義工性質,沒有薪水。一切就是要讓他無法離開,卻也不給他什麼。一切都相忍為國,為了台灣犧牲。
.
很多有熱誠的好手,乖乖認命。像他學弟謝家志,在沙鹿高工擔任拳擊教練。滿腔熱血。學校有個家境貧困的潛力新秀,謝家志不忍選手辛苦,自掏腰包幫學生付學費,還提供伙食費,讓選手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打拳。而協會跟學校給了什麼?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味稱讚謝家智,說他是拳壇的榜樣,要繼續這樣照顧選手,為國家付出。換得了幾句讚美。要錢,則是一毛也沒有。
.
如果這就是台灣運動員的本分,也許劉偉豪不會那麼激憤。但他兩年教練期間,看到不少暗盤,與A錢的手段。讓他深感體制、拳壇與社會的不公。後來就離開拳擊,連教練也不幹了。
.
劉偉豪: 「半輩子耗費給國家,除了金牌應得的獎金(冠軍才有),我是頂峰選手,平均一個月拿不到國家 5000元生活費。協會會說,你國際賽沒有拿過好成績。我倒想說,國內49公斤級除了我,你還能栽培誰?那其他沒有成績、沒有成就、還正在努力的選手,還能拿到什麼待遇?永遠都是0薪水。我是選手兼教練,月薪也不過8000 。國內很多選手兼教練就只為了賺那麼一點點錢。曾經我就故意去拿到國內參賽第一資格,然後拒絕出賽。為了證明我不是沒有能力,」
.
我問劉偉豪,拳擊是他半生的事業,又正值壯年,就這樣放棄,心裡沒有不甘嗎?他難道都沒想過,拳擊是自己的事?天生具有如此實力,不會想跟世界各地的好手一決高下嗎?雖然沒錢,但得到的是自己的。
.
劉偉豪說,在腐敗的體壇環境,選手都失去戰意。跟他一樣的好手,許多都看不到未來。聰明的早就半途放棄,在社會尋找出路。
.
「是體制辜負了運動選手。選拔我一定去爭取資格,而多數一流頂尖好手 是連爭取都沒有興致,只覺得浪費時間,他們寧願去賺錢,過正常的生活。很多被派出賽的,民間以為是一流好手,其實都只是聽教練的話的狗而已。最強的選手才不會出現在擂台上。我是唯一一個出現,卻不願意付出,用行動表達不滿,來諷刺這腐敗的一切。比我強的人非常多,只是早就離開體育圈了。能浮上表面的,都是被包裝過的工具人而已。」
.
七成以上的好手中途放棄。除了願意相忍為國的明星,還能打出成績。其他六成以上靠後台,追求眼前的蠅頭小利,與個人的一點好處,而糜爛下去。
.
參加國際賽又是如何的狀況?願意出戰的選手,不是不想去突破,而是國內體制與國外的運作,把選手壓死。在國際比賽場上,輸贏自己會很清楚,對手也會很清楚。但台灣拳擊在國外是弱勢,只要沒有擊倒就會被判輸。主要因為台灣不願意拿錢在檯面下運作。出國比賽在國外會被公幹。他的經驗是,自己出一拳,全場就噓,對手則是全場歡呼。在情勢與國際賽經驗都輸別人的情況下,選手自然難有好成績。劉偉豪已經是國內重點培育的拳手,都覺得自己輸在待遇與國際經驗。每次出國看到各國正常的選手待遇,從拳擊觀念到設備、經費,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物。而國家從來沒給過他們。台灣選手能在國外獲得好成績,必須要實力高出別人一截,才能靠天賦取得勝利。
.
像這次取得奧運資格,前往里約的拳擊選手賴主恩,就是在沒有教練團與陪練員的情況下備戰,因此打不出好成績。劉偉豪說,他有看比賽。賴主恩原本有機會奪牌,預賽被淘汰不是實力不夠,純粹經驗不足。如果賴主恩有其他國家的基本待遇,絕對有晉級可能。但賴主恩遇到的窘境,也跟台灣所有不被重視的運動項目一樣。無人聞問,得不到支持。在國訓中心,甚至只能跟女子拳手陳念琴相互扶持,輸了,非戰之罪。
.
劉偉豪過去在國訓中心時,就體會到這點。他跟其他項目的精英選手,都會討論,相濡以沫。但很多看破的選手,都認清這點。國家給這種待遇,要他們土法煉鋼,還能怎樣?有的人抱持著一個心態,拿到資格打國際賽,大多想趕快輸一輸,然後趁機觀光。反正也沒什麼機會能夠出國。
.
我問劉偉豪說,既然自己是好手,又當過國家隊總教練,有國際經驗,會想把經驗與技術,拿去跟賴主恩交流嗎?也許可以幫助他未來獲得好成績。劉偉豪說,即使想教,想分享一點什麼,又能怎樣?彼此不認識,自己又已退出。他也不覺得自己能給出去什麼。
.
聽這麼多,難免有些洩氣。問他才29歲,未來的想法是什麼?
.
劉偉豪還沒有完全放棄拳擊。以後他想開間拳擊訓練館,擺脫拳協的腐敗,在民間推廣拳擊風氣,讓民眾慢慢的對拳擊感興趣。也許未來拳擊能像棒球一樣,受到全國民眾關注,也許未來拳手就能獲得更好的待遇與資源。而現階段他錢還不夠,於是跟幾個朋友在士林合開一間名叫「第二天堂運動風格小築,」的運動酒吧,先賺點錢,未來慢慢再說。問生意如何,也不過差強人意。存不到錢。
.
問他家人的反應如何。父母只淡淡的說,一開始就叫他不要走拳擊這條路,果然一語成讖。問他對教練的看法。他這樣說:
.
「起頭告訴你,你沒讀書,不走這條你能幹嘛?不當國手你能幹嘛?不當教練你能幹嘛?一直導正你的認知,你只能為這條路效力。2012我離開去了健身房 也是被強酸那工作不能做一輩子。我回嘴,那什麼工作才能做一輩子?你給我嗎?總統也只能做八年。爾後,我白天在健身房 晚上在酒吧餐廳,我完全離開了。曾經放棄的人都拍手叫好。而後續繼續被利用的人,源源不絕的補上。我得到什麼?」
.
忙著賺錢上班就很累了,現在連運動的興趣都沒有了。想重回賽場?又得放下辛苦得來的社會經驗,又要重頭開始,他不願意。
.
這真的對嗎?看著里約奧運還在為國奮戰的台灣選手,要鼓勵他嗎?「為國爭光」四字,我是怎樣也說不出口。想說他起碼還有女朋友或家庭有個可奮鬥的生活目標吧?他說,過去他交了3個女友,一個畫家,一個拳擊手,一個游泳國手,都分手了。問他分手的原因。他說:
.
「她們當初被我吸引,是我還有單純的熱情,當我失去了熱誠,是我價值觀變了,我開始追求金錢,放棄一切,極端的痛恨熱誠,盲目的強烈的,追求生活現實,曾經被利益擊敗的不甘,追求被剝削的不滿,而變得貪婪,再也不想那可悲的初衷,是我變得腐敗,讓她們不得不離開,去尋找真正的真愛」
.
聽到這些,我實在無話可說。最可悲的是,在台灣當你想追求單純的夢想,就一定會被現實擊垮。他的前女友們追求的都是社會鼓勵的價值觀,但當你在社會碰壁的時候,你要生活還是熱情?價值觀不同的時候,連愛情也沒了。
.
真令人扼腕。
.
同樣的事情,也曾發生在台灣的其他運動選手身上。台灣雅典奧運跆拳道金牌陳詩欣,16歲拿到世界杯金牌後,感到失落,自我放逐三年。期間離家出走,擺攤賣衣服,當檳榔西施,嚐盡社會冷暖。後來因為想念一路培育她跆拳道的父親,為了親情,才重回賽場。
.
而劉偉豪的父母,並未給她同樣的支持。他們只跟他說了一句大部分台灣父母會對子女說的話:「早叫你腳踏實地,去便利商店乖乖上班……」
.
如果劉偉豪的父母願意像賴主恩的家人一樣,支持他的拳擊之路,他的運動成就當不只如此。但他沒有。只能靠自己在社會摸索。即使談了這麼多,我還是找不到勸他的話。
.
.
「打下去能幹麻?」
.
.
劉偉豪舉了些例子。台灣唯一擁有的,WBC世界排名第一,林明佳,是日本少年漫畫《第一神拳》角色伊達英二的真人範本,在日本受人敬重,回台灣也淪落不堪。光環被報導後,才勉強獲得教職維生。而年輕一輩的高手,像鍾俊安、劉士榮還有些夢想,跑去日本打職業賽。但我用GOOGLE查了一下,資料少得可憐。鍾俊安回台灣,在台北西門町的健身館當教練。劉士榮還有去打亞錦賽,但也看不到更多資料了。世青賽國手麥介恩則加入暴力組織,淪為打手。劉偉豪的選擇是否正確,就人生來看,算是不錯,起碼還有家自己的店。
.
台灣是沒有希望的地方,拳擊國手的處境,是所有台灣運動員的處境,也是所有追求夢想的青年,失意潦倒的範例。
.
.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劉偉豪絕不會成為運動員。
.
.
台灣有世界頂尖的運動員,真正的高手,還沒達到顛峰就已離開。鳳毛麟角的天才,只有機緣巧合、家人支持、環境許可,才得以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
.
其他的人為了生活,為了金錢,默默的沉淪在社會的大染缸裡,成為資本家的奴隸,耗費青春,耗費才華,逐漸的死去。
.
.
國家給了什麼?給的再多,還沒到運動員手上,就被社會的集體勢力瓜分殆盡。來蓋設施、買器材的經費撥下來,都成了透明的存在,錢全進到貪污者的口袋。選手獲得的是教練的恩情,比賽吃的泡麵與垃圾食物,以及摸不到的榮耀。
.
不要說運動員,只要不是為了賺錢的事,所有的專家,面對的都是同一種窘境。
.
在台灣的土地上,我們只能成為廢物。
.
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
劉偉豪簡歷
.
1999 全國中正盃 金牌
2000 全國中正盃 金牌
2001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1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2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2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3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3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3 世界少年國手
2003 珠澳港日邀請賽 金牌
2004 泰皇盃 國手
2004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4 菲律賓邀請賽 國手
2004 全國春季排名賽 金牌
2004 雅典奧運培訓 國手 (未取得奧運資格)
2004 國家代表隊赴瀋陽移地訓練擔任選手
2004 世界青年培訓 國手
2004 越南河內邀請賽 銅牌
2004 亞洲盃錦標賽 國手 (棄賽)
2004 全國秋季排名賽 金牌
2004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4 印尼總統盃 銅牌
2004 取得拳擊協會國家B級教練證
2004 取得拳擊協會國家C級裁判證
2005 世界盃錦標賽 國手 (棄賽)
2005 亞洲青年 國手
2005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金牌
2005 全國春季排名賽 金牌
2005 泰皇盃 國手 (棄賽)
2005 全國夏季排名賽 金牌
2005 全國秋季排名賽 金牌
2005 全國運動會 金牌
2005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5 擔任關渡國中 教練 (薪水2000/月)
2005 越南國際邀請賽 銅牌
2006 全國大專盃 金牌
2006 擔任台北體院拳擊隊長
2006 亞運培訓 國手 (棄賽)
2006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6 擔任百齡國中 教練 (薪水5000/月)
2006 全國秋季排名賽 金牌
2007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金牌
2007 全國運動會 金牌
2007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8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 金牌
2008 全國總統盃 金牌
2008 全國秋季排名賽 (棄賽)
2008 世界盃國手選拔 金牌
2008 奧運國手排名選拔(棄賽)
2009 世界盃國手暨奧運資格賽第一期(棄賽)
2009 全國大專盃 金牌
2009 擔任台北體院助理教練,同年入伍
2011 百齡高中約聘專任教練(薪水8000/月)
2011 國際城市盃邀請賽 銅牌
2011 國家代表隊赴北京移地訓練擔任選手
2012 國家代表隊赴北京移地訓練擔任教練